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要点 >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要点

发布时间:2023-02-25 08:50:06 来源:网友投稿

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师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下面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23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要点,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态度转变理论1.海德的平衡理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要点,供大家参考。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要点

  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师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下面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20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要点,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

    态度转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1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的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2他提出P—O—X 模式。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

  P—O关系最总要,P-O肯定是为强的,P-O否定时为弱的。

  2.认知失调论

  1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

  2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

  a.逻辑的矛盾

  b.文化价值冲突

  c.观念的矛盾

  d.新旧经验相悖

  3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a.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b.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c.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态度

  一、态度:个体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特点:a内在性b对象性c稳定性

  二、态度的成分: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统称为态度的ABC 模型.一般是三者协调的。不协调时,情感往往占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倾向。

  三、态度与价值:

  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

  不同点:a价值观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易转变。B价值观没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四、态度的功能:工具性、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知功能。

  五、态度的维度属性

  1.方向: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

  2.强度:即态度方向的程度。

  3.深度: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

  六、态度的形成:

  美国的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服依从: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2.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主动趋同于对象,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3.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称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是以理智,即人之成分为基础的。

  七、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

  八、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

  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1.传递者:1信息的传递者: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均成正相关。2传递者的立场

  3说服的意图:a.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b.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抗拒,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4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

  2.沟通信息:1信息差异:a.传递者的威信较高,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b.传递者的威信较低,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畏惧: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

  a.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否定畏惧本身,态度转变较少。

  b.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a.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b.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4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好于书面,面对面强于大众传媒

  3.接受者: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a.已经内化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b.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a.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

  b.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c.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因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4.情境:

  1预先警告: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

  2分心:a.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b.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 型曲线关系。

  a.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b.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推荐访问:理论知识 要点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要点 2023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要点 2023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要点汇总 2023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要点及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20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