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课堂实践与“云课堂”探究
王晓蕾
摘要:云课堂凭借教学资源库与非遗授课必备的非遗档案库天然契合,促使非遗进课堂教学与云课堂相结合,成为了一种无可阻挡的趋势。将“云课堂”与传统课堂相融合,让传统课堂在“云课堂”延伸,可使教学成效事半功倍。特别是类似新冠疫情期间的线上授课,“云课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非遗;云课堂;马官屯泥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经过多年的实践硕果累累,为民族文化传承发扬,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培养爱国情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非遗进课堂的深入开展,云课堂凭借教学资源库与非遗授课必备的非遗档案库天然契合,促使非遗进课堂教学与云课堂相结合,成为了一种无可阻挡的趋势。云课堂就是将云计算与课程相结合,主要由客户端、信息传输网络、资源库组成。云课堂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测试反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应用,极大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将“云课堂”与传统课堂相融合,让传统课堂在“云课堂”延伸,可使教学成效事半功倍。特别是类似新冠疫情期间的线上授课,“云课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在非遗进课堂与“云课堂”应用的实践中,云课堂体系的组成。
1.1以平板电脑作为接受与录入终端。
1.2以学校和家庭无线网络作为传输渠道。
1.3以网络服务器为载体,以云课堂软件为骨架,搭建了非物资文化遗产资源库,其主要板块功能如下:
1.3.1账号登录。
1.3.2资源点播。课上教学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随时调用的教学课件、视频、音频和文档等。
1.3.3在线签到。
1.3.4在线问卷。
1.3.5在线考试。
1.3.6作业提交。
1.3.7在线讨论。
1.3.8数据反馈。如登录次数、登录时间、登录时长、浏览量、下载量、讨论量等数据多维度来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与效果。如在教学中很容易就发现在线上活跃的同学,学习成绩往往优异,活跃度与学习成绩正相关。
1.3.9成果录入。将教学期间创造新的非物质文化产品,录入资源库。
2、在非遗进课堂与“云课堂”应用的实践中,马官屯泥人的典型教学过程。
2.1课前授课老师通过云课堂,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登录云课堂预习《马官屯泥人小档案》。
2.2授课伊始,直接调用云课堂中介绍马官屯泥人的视频:“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马官屯泥人……。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马官屯泥人非遗传承人李延平先生为我们讲授马官屯泥人制作,大家欢迎”。以此,导入。
2.3由李延平先生详细介绍了马官屯泥塑的历史和一些不为人所知的马官屯泥塑典故。讲解过程中,直接调用云课堂中的《马官屯泥塑珍品展示》课件,李延平老师讲解,主课老师控制课件配合讲解,向同学们展示了形态各异的珍品马官屯泥塑。(讲解内容与课件内容,主课老师与李延平先生提前进行了沟通)
2.4而后直接调用云课堂中的《马官屯泥人制作解密》视频,向同学们播放讲解马官屯泥人制作工序。
2.4然后李延平先生更进一步,拿出自带工具并利用聊城一中泥塑工作室提供的胶泥和工具,现场为同学演示制作了泥娃娃。李延平先生演示制作泥娃娃的过程,由主课老师以固定机位和手持机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录制,课下编辑后录入到云课堂资源库。
2.5接下来到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刻了。李延平先生手把手的教学,让同学们快速了解了制作的要点。大部分同学都制作成功了一个初级版的马官屯泥人,满满的成就感溢于言表。
2.6接着李延平先生和同学们对今天的非遗学习,进行了讨论。
2.7最后,主课老师并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了总结。授课在同学的恋恋不舍与掌声中结束。
3、回顧非遗课程马官屯泥人进校园与“云课堂”结合的实践,有很多经验得总结。
3.1课需云强。
3.1.1云课堂资源库的建设是非遗项目进课堂的基础和支撑。资源库资料收集要采取多种方式,田间调查、历史资料、网络收集等等。
3.1.2收集非遗项目的资料应该是多方面的,历史、传承、沿革、现状、图片、音像应尽量囊括,尤其是关于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资料不能忽视。
3.1.3资料收集要不断完善,不能搞一劳永逸。
3.1.4资料收集要与非遗项目保护机构互通有无,一方面能提高收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如果收集到对非遗项目有意义的资料,也应向非遗项目保护机构提交,促进非遗项目传承才是我们非遗进课堂的应有之意。
3.1.5收集的资料要专人管理。
3.2课需人助。
3.2.1非遗项目传承人授课无可替代。传承人所拥有的深厚积淀,对非遗项目的理解与技艺是无可替代的,要尽量取得传承人的帮助。如果占用非遗传承人精力与物力,要尽量给予经济报酬,如报销差旅费、授课费等,这有利于调动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既是对个人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尊重。
3.2.2“云课堂”平台的搭建,要借助电子信息专业人员的力量。
3.3课须人导。
3.3.1术业有专攻,非遗传承人不一定擅长授课。作为任课老师,一定要帮助非遗传承人做好授课设计与课件。在非遗传承人授课上,要引导非遗传承人,用其长,避其短。
3.3.2学生面对“云课堂”上大量的教学资源,往往无所适从,需要教师的引导。
3.4课有侧重。非遗项目多种多样,授课要充分发挥各个非遗项目的特色,有所侧重,契合特点,形式多样。
3.5课尽物用。非遗项目进课堂,要尽量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如非遗课程——马官屯泥人进校园的实践,就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泥塑工作室的物料。
3.6课显规律。非遗项目均历史悠久,演进而来,就是事物发展的活化石。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们,注意归纳学习非遗项目发展演进的过程与规律,以达到见小知大,知古明今的效果。
3.7课随学丰。非遗进课堂过程本身,就是创作非遗文化的过程,要做好课堂成果的记录,如传承人上课视频、优秀创作成果的保存等,随着学习的进行同步丰富“云课堂”资源库。
3.8课须师强。云课堂须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和个人综合能力。
3.9课必升华。非遗项目不仅仅是个项目,它是文化,是传承,更是我们热爱国家民族的牵绊。非遗文化进课堂最重要的就是对非遗文化深挖内涵,根据非遗文化特点升华课堂教学,做活德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运. 云课堂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关系构建[D].赣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云课堂非遗基于云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索新课程·上旬(2016年12期)2017-03-01小学科学“云课堂”的构建策略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年12期)2017-01-05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30期)2016-12-05“云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实验室中应用探讨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7期)2016-11-18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9期)2016-11-07“非遗”走进高校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官渡古镇“非遗”联展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基于云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索考试周刊(2016年56期)2016-08-01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课堂因失误而意外精彩2022-10-11
- 2023三年级音乐课堂教学计划范本参考(全文)2022-12-03
- 2023高一物理课堂教学计划范本格式(范文推荐)2022-12-04
-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总结大全(3篇)(完整)2022-12-10
- 2023年小学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表(3篇)2022-12-11
-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教案【完整版】2022-11-27
- 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措施探究2023-09-21
- 探究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优化措施2023-09-21
- 基于校企合作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2023-09-21
- 阮元“二论”中书学思想的形成原因探究2023-09-22
- 实践论心得体会实践论心得体会3000字5篇2022-08-22
- “转观念、强作风、优环境、重落实、树形象”学习实践活动调研报告(全文)2022-10-05
- 实践活动自查报告(完整文档)2022-10-23
- 食品销售实践报告【优秀范文】2022-11-22
- 2023年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案(7篇)202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