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探析区域活动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10-21 20:15:05 来源:网友投稿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张浦中心幼儿园 李晓玲

科学探究能力对幼儿交流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影响,教师应在区域活动中加大培养力度。为了有效强化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应立足幼儿的实际表现,运用现有材料和教育工具设计多样化活动,使幼儿在参与中能够全面发展综合技能。本文主要对区域活动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探析。

区域活动是教师结合幼儿兴趣爱好和活动需求,立足教育目标,营造立体化育人环境,运用各类资源开展单人或分组合作等形式的活动,使幼儿在完成活动任务中提高自身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目前区域活动已经在幼儿园得到普及,包含益智、科学、美工、语言和角色扮演等类型。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区域活动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内容丰富有趣,众多幼儿可以在参与区域活动中锻炼操作能力、反思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助推作用。当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时,应根据育人需求挑选合适材料,积极将生活类素材投放到活动区域中,组织幼儿进行探索实践,力求幼儿在完成活动任务中掌握科学探究规律,积累科学探究经验。这样幼儿才能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应用所学技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教师干预次数过多

自从新型教育政策实施后,教育领域提倡“幼儿为主”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中,从传统经验教育转向引领教育,为幼儿留有独立探索机会,这样幼儿才能在参与区域活动中有效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由于幼儿年龄较小,部分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未能彻底将活动机会留给幼儿,习惯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个人想法纠正幼儿活动的失误,存在干预次数过多的现象,虽然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幼儿有效完成区域活动任务,但是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导致幼儿的思维在完成实践任务中出现多次被打断的现象,这样不仅影响幼儿独立操作能力的发展,还限制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对区域活动存在认知偏差

如果教师认知正确,则能有效运用现有资源指导幼儿开展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让幼儿展示个人才能的一种活动。教师应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幼儿实际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使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学到更多发展个人能力的知识。但是在实际开展区域活动中发现,部分教师对区域活动存在认知偏差,片面认为区域活动就是给幼儿留有自由活动时间,在区域活动开展之前没有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制定多样化主题,也没有开展与科学探究有关的实践活动,导致幼儿无法在完成活动任务中发挥个人才能,降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质量。

(三)指导方式较为单一

指导方式与区域活动的开展效果息息相关。如果教师指导方式丰富多样,则能直接增加区域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以积极心态投入到区域活动中。然而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习惯先以口头讲解的方式,告诉幼儿相关活动开展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此后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活动。教师采用的指导方式较为单一,幼儿极易在活动中出现态度松懈的情况,不仅影响区域活动的开展质量,还会阻碍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幼儿合作探究意识较差

自从教育领域推行新政策后,教育领域提倡全面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需要教师在幼儿园加大幼儿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然而大多数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父母侧重对幼儿日常起居的照料,很少与幼儿合作探究科学。幼儿受到家庭环境影响,习惯个人活动,在成长中缺乏与他人合作探究机会,导致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无法快速适应小组合作活动。当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布置合作类科学探究活动时,幼儿无法与其他成员保持良好配合,不能规划好探究时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影响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质量。

(五)教学评价不够完善

教学评价决定了区域活动的实施质量。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幼儿在后期有针对性地纠正个人缺陷,为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奠定良好基础。但是目前多数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习惯按照幼儿活动的完成效果进行赞赏或批评评价,没有根据幼儿实践能力进行分层点评,也没有在评价中系统指出幼儿存在的不足,幼儿无法意识到自身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在后期容易反复出现同类错误,弱化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效果。

(一)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区域活动材料

自然资源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材料。相比绘本和生活类材料而言,自然资源类型多样,更加贴近科学,对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大多数幼儿生活经验较少,对自然资源缺乏充分认识。因此,当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时,应积极运用自然资源丰富区域活动材料,拓展区域活动阵地,按照教育需求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把自然资源作为活动原材料,明确区域活动目标,让幼儿独立完成,幼儿在完成活动任务中可以全面了解自然资源,掌握相关资源应用技巧,逐步强化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校园中的花草树木,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了解不同植物的形状、颜色和气味等。由于幼儿观察能力较低,教师可以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之前,现场挑选一朵红花,演示观察红花的步骤,告诉幼儿先从观察红花外形,了解其高低大小,再通过闻嗅的方式,告诉幼儿红花的气味。在观察完红花之后,教师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告诉幼儿该红花的名称和生长习性等。当幼儿了解基本观察步骤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挑选一个植物进行观察,要求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说出相关植物的外形、大小、气味、名称等。由于部分幼儿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在表达中容易出现语言描述不准确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分析幼儿对相关植物存在哪些认知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说明,告诉幼儿相关植物其他的观察技巧,这样既能提高幼儿对植物的了解程度,还能使幼儿从中学到多种观察方法,有效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立足幼儿兴趣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兴趣与区域活动的开展质量息息相关。如果幼儿参与兴趣浓厚,则能自主按照教师制定的区域活动主题积极完成区域活动任务。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征不尽相同,幼儿兴趣爱好也截然不同。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应系统调研每位幼儿的兴趣爱好。通过面对面沟通和观察等方式,了解每个幼儿的具体兴趣。此后,在组织区域活动时,教师应立足幼儿兴趣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根据幼儿探索能力制定难度适中的活动,让幼儿运用所学技能完成活动任务,既可以提高区域活动的趣味性,还能使幼儿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有效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区域活动的开展质量。

例如,在讲到吸力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与区域活动有关的材料,比如乒乓球、气球、瓷杯和铁球等。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不同材质的材料,在针织毛衣、皮夹克或者牛仔裤上进行摩擦,在摩擦到一定程度后,将相关材料放到长头发旁边,让幼儿观察哪种材料起到的静电较大,幼儿在观察中可以直接了解什么是静电。教师可以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阐明静电产生的原理,使幼儿对这一科学现象进行全面了解。当幼儿对该项科学探究活动有了基础了解后,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多个小组,让幼儿模仿教师实践步骤进行操作,使幼儿在自主动手的过程中明白摩擦起电的影响因素,懂得材料类型在静电产生中的积极影响,逐渐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通过提问指导有序开展区域活动

提问是教育领域常用的引导手段。幼儿可以根据提问内容,明白相关活动的探索要求,从而自主运用现有资源进行探索实践。同时,相比灌输教育而言,提问更具激励作用。多数幼儿在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后,能够对相关区域活动调动探索积极性。因此,当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时,可以通过提问指导有序开展区域活动,结合区域活动开展需求,设计难度合理的问题,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教师投放的材料进行探索实践,根据实践结果总结答案,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有效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例如,在开展颜色变化区域活动时,首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多种颜色的材料、水和水杯等,在课堂上带领幼儿全面认识不同颜色物体的名称,确保幼儿准确了解各类颜料颜色。其次,教师可以询问幼儿“绿色和黑色混合到一起是什么颜色?红色和白色呢?”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多个分队,让幼儿按照问题挑选相关颜色进行科学探究,这样幼儿就会在实践中发现同比例绿色和黑色颜料混合到一起容易变成墨黑色,红色和白色会变成粉红色等现象。最后,当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分享科学探究答案,并在幼儿讲解基础上,阐明颜色变化规律,教师还可以在原有操作步骤基础上,改变不同颜色颜料的使用量,并将其加入水杯中,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幼儿在观察中了解到颜料加入量也会影响最终颜色,从而有效激发科学探究欲望,使幼儿明白科学无处不在,强化幼儿的科学素质。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普及,对提高区域活动开展效果具有积极影响。过去受到信息技术的限制,教师只能通过口头讲述和现场展示的方式,告诉幼儿相关区域活动的开展步骤,无法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幼儿在聆听中容易出现思维分散现象。然而多媒体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这一教育问题。相比口述教学而言,多媒体播放形式灵活,能够同时展示文字、图画以及视频等内容。同时,多媒体还可以通过视听功能,以丰富色彩和动听背景音乐刺激幼儿神经,使幼儿全程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为提高区域活动的开展质量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师组织区域活动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按照区域活动的开展需求,在网络上挑选有关演示视频,引导幼儿观看学习。教师可以结合视频现场演示相关活动实践过程,阐明注意事项,让幼儿按照视频展示内容进行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探究活动变得形象生动,还能有效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开展探究沉浮区域活动时,首先,教师可以先在网络上挑选有关沉浮视频,尽量将不同重量物体的沉浮视频下载下来,利用剪辑软件进行整合。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要求幼儿观察哪些物体会沉降,哪些物体会浮起。在视频展示完毕后,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硬币、积木、小铁球以及水缸等物体。此后,让幼儿按照视频展示内容依次投放不同重量、不同大小的物体,要求幼儿分析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幼儿在动手实践中可以带着疑惑进行科学探究。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科学探究表现,指出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告诉幼儿如何通过类比重量和大小的方式,找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反复探究,通过假设、实践、观察、反思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一区域活动,有效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五)借助分层点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具有反思与总结效果,可以协助幼儿改正科学探究中存在的不足。然而每个幼儿综合实力不同,在科学探究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部分幼儿综合实力强,能够快速领悟教师演示的科学探究方法,并能在区域活动中灵活应用相关材料进行实践;
但是部分综合实力差的幼儿则难以完成。因此,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应积极借助分层点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指明幼儿需要改进的地方,传授合理的科学探究方法,确保全体幼儿都能在教师点评下,有序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对于综合实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赞赏这部分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积极表现,从参与态度、操作技巧以及实践效果等角度,系统点评这部分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使幼儿能够在教师点评下增强自信心,从而在今后以积极心态参与到区域活动中;
对于综合实力一般的幼儿,教师应根据具体区域活动案例,阐明幼儿在科学探究中存在的不足,告诉幼儿如何运用现有材料模仿教师进行实践,立足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传授合理的操作方法,逐步强化这部分幼儿的科学探究水平。

综上,科学探究能力是每位幼儿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应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大力开展科学探究实践。要想有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就应系统分析目前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幼儿实际表现探索新型教育策略,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区域活动材料、立足幼儿兴趣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提问指导有序开展区域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借助分层点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式,促使全体幼儿在完成活动任务中能够有效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科学区域探究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2年5期)2022-06-05分割区域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1年3期)2021-03-25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点击科学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12期)2019-09-23科学大爆炸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探究式学习在国外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科学拔牙小雪花·成长指南(2015年3期)2015-05-04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区域民生周刊(2012年10期)2012-10-14

推荐访问:探析 探究 幼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