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7篇(范例推荐)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在疫情没停的特殊的今天教学了分数基本性质,整节课我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设计了根据除法商不变的规律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7篇,供大家参考。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篇1
在疫情没停的特殊的今天教学了分数基本性质,整节课我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设计了根据除法商不变的规律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等数学步骤,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
课堂上,我首先出示有关商不变的规律的复习题,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规律,然后又复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从这些已掌握的旧知识出发,思考“分数中的分子分母会有什么规律呢?”新课伊始创设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分西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为后续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道思维的闸门。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数学兴趣。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因为有原有知识的基础进行迁移,学生很快猜想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分别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折出并用阴影表示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预想学生折的方法比较多,使每个同学都能够有个性的学习,然后,让学生观察组织语言证明这三个分数相等,因为折法不一样,通过平移的方法,学生猜想出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到了验证。在本节课中,由于情况特殊对一些学困生的学情缺少关注,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的过程中经常出错。这些都应该是以后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本次教学中,讲学例2时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还有游戏:老师写一个分数,你能写出和老师相等的分数?你能写几个?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来加深孩子对性质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激励着学生的智力探究,努力把“冰冷而美丽的数学恢复为火热的思考”,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与生俱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在学习上展现出创造的活力。
存在不足
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时,还无法兼顾全体学生,一部分后进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能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多阅读有关数学方面的书籍,探讨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方法。还有要提高灵活操控电脑的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篇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知识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意义建构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本主义为指导,切切实实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就是以目标为依据,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展开探索,并发挥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讨论,得出科学的结论,并加以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谈谈怎样进行探究学习,促进主体发展。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好奇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迪,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三、应用拓展,鼓励创新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在师生合作讨论归纳出结论后,可让学生运用理解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以利于更好地迁移和运用。练习的设计要有坡度,抓基础、求开放、促发展。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篇3
找规律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这部分资料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这节课用猜想验证反思的方式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大问题背景下的一种研究性学习,不仅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并且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采用学生自我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我去解决问题。最终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三单元资料,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好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透过观察,合作探究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本节资料是为以后学习约分和通分打基础,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结合,创设情境与创新精神的结合,教学中,教师用生动搞笑的故事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新知很有兴趣,不枯燥无味。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情感,再透过拓展外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一环节重点在掌握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基础上,强调知识的来源,让学生自我挖掘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产生的内在规律,激发起学生用心思维的动机。透过小组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促进了学生相互帮忙,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发挥了讨论交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潜力。透过有目的的基本练习、巩固练习、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强化了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使学生构成了必须的技能技巧。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篇4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是在学习商不变规律以及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奠定基础。
成功之处:
1.重视知识的衔接,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在新知教学之前,我通过出示两道除法商不变规律的问题,让学生发现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由此引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这样设计学生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就会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样通过类比,由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规律在语言叙述上具有很多的相似性,这样也就能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加强直观操作,经历新知的探究过程。在例1的教学中,通过折纸、涂色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1/22/44/8的涂色部分的大小相同,也就是这几个分数具有相等的关系,由此让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在这个相等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也就是从左往右看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分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看,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进而让学生举例进行加以验证,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整个过程中,既渗透了不完全归纳的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在练习中在数轴上表示相同的分数时,个别学生会出现没有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导致出现错误。
改进措施:
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篇5
更多内容请登录教育网址站:http://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用故事情景引入,用猜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解决问题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2“0除外”
3、前后呼应,体验成功。
理想。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篇6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五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三个小节的内容,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一是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例二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我在课前仔细地看了教材,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课前花了一些时间做了个教学课件。对教材的例题做了修改。我就这节课的情况谈谈。
首先我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故事激趣引入,一个老人临终前给三个儿子分土地,老大分得这块地的三分之一,老二分得这块地的六分之二,老三分得这块地的九分之三。三兄弟都觉得不公,发生争吵,找人评判时一席话点醒了争吵人,让学生猜猜评判人说的是什么话三兄弟停止了争吵。
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的猜想,猜想中大楷有三种情况,一是快速折纸法折的,二是用我们前面学习的用数轴表示分数法画后发现的,三是课前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的。我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马上进入新课,教学例一。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三个分数(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然后汇报。然后看图初步感知几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不同,但大小相同,既然大小相同就可以用等号连接,通过连接再发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过程全部由学生完成,就是在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学生的发言不断感受,不断完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自信心非常强,学习兴趣也很浓厚。
教师给了学生自主探索、从事数学活动的空间,所以学生没有充分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所在。学生折也好,画也好,讨论也好,归纳也好,都感觉很深刻。虽然学生建立起了初步的表象,总结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要能能运用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还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的。
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表象有了认识,对为什么分子分母同乘或同除一个数,而分数的大小不变之本质理解并不深刻。为此,我在设计例二时,不是按照书上例2的设计流程来安排设计的,而是立足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给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情景如:五年级四个班拾垃圾,五一班拾了三分之二千克,五二班拾了二十四分之十千克,五三班拾了四分之三千克,哪个班拾得多些?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思考和回味,可小组讨论,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过程的精彩,体会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在道理所在。至此,学生对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一个数,就是相当于在原有的份数的基础上每一大份里再平均分成几小份(或每几小份合并成一大份),这个几小份就是乘(或除)的那个数已经有所体验,我又适时补充一例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这一感知。
这节课完成学习任务情况较好。但还是有那么几个不和谐的音符存在,我将在课后找机会想办法解决。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篇7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的教学,我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上讲故事,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新鲜有趣的。不仅如此,还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样的设计真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展开了学习。课堂的故事导入就是引导学生以数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小编●(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本节课教学是让学生在感悟中自主探索。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它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感受,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学生通过听故事看图片,感受到三个分数相等后,让学生猜想这三个分数是否真的相等,并联想学过的知识或借助学具,怎样证明你的联想是正确的。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证明这三个分数也是相等的,体现了学生思维恶的广度,这种设计克服了学生思维的惰性,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堂给学生多设计这样的开放性的问题,多给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相信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会有不同的发展。
推荐访问:反思 分数 性质 分数的基本数学教学反思
热门文章:
- 酒店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8篇2024-12-07
- 2023年度大一上学期期末个人总结800字10篇(完整)2024-12-07
- 2023年高三综评期末总结8篇2024-12-07
- 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总结6篇【精选推荐】2024-12-06
- 期末颁奖总结3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医院客服年终个人总结7篇2024-12-06
- 2023年度高校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12篇(2023年)2024-12-06
- 2023年有关学生期末个人总结7篇(范文推荐)2024-12-06
- 2023年度公司业务部年终总结10篇2024-12-06
- 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5篇【完整版】2024-12-06
相关文章:
- 2022政治教学教师工作反思,高中政治教师教学反思范本合集(全文)2022-08-31
- 护士实习反思报告2022-11-19
- 2022年道路交通安全反思活动总结经典范文4篇2022-11-30
- 2023教学个人工作总结与反思(精选文档)2022-12-03
- 幼儿园日常活动总结与反思7篇【优秀范文】2022-12-05
- 2022年分数意义设计教学方案(精选文档)2022-11-10
- 考研分数线预计(3篇)2023-08-24
- 最新美国大学act成绩要求,act阅读分数怎么算(3篇)(完整文档)2023-08-31
- 2023年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压线生必看本科院校附分数线)2023-09-20
- 在活动中探索分数的意义2023-09-25
- Isn-I-Fréchet-Urysohn,空间上的相关性质研究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