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记录片创作(完整)

发布时间:2022-10-29 18:2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录片创作(完整),供大家参考。

记录片创作(完整)

 

 记录片创作 在《电视专题与专栏》 的课堂上, 我选择分析的是纪录片《高三》。

 恰好我最近在完成《编导基础》 的作业:

 拍摄一部关于乐队记录片。

 所以我想以自己已经基本完成的学生作品和《高三》 这部获得很大荣誉的成熟的纪录片作品为例,谈一谈我对于纪录片创作的看法和自己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不足。

 纪录片与新闻专题片 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 不容许虚构事件, 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 即在事件发生、 发展的过程中, 用挑、 等、 抢的拍摄方法, 纪录真实环境、 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

 所以纪录片的拍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巨大的精力并在拍摄过程中及时准确的做出“选择”。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 这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真实性也是新闻的生命这句话。

 电视节目制作的老师曾问我们纪录片和新闻专题片的区别, 我觉得它们其实很难区别。

 时长、 镜头运用、 表现手法等固然可以称作两者之间的区别, 但还远不足以使两者泾渭分明。

 例如我们看到情景再现这种新闻专题片的表现方法 (如一些法制节目)

 也开始运用于纪录片中 (如 《故宫》)。

 当然, 新闻有时效性要求, 克朗凯特说电视新闻片“是报道某件事的第一步, 它是当天新闻的大概指标。

 但我们无法在短短半小时里, 对了解世界的许多新闻作深入报道。” 克朗凯特准确地说明了电视新闻——亦即今天的“新闻片”的任务, “短”、“平”、“快” 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真相, 这一点上它和纪录片有很大不同。

 但这种不同我认为可以解释为新闻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样式。

 纪录片的主线 主线就是贯穿纪录片的主要线索, 它包括揭示矛盾、 展示矛盾、 形成冲突、解决矛盾的过程, 紧紧围绕矛盾也是记录片将观众吸引在屏幕前的必然要求。

 当然如《美丽中国》 等风光片本身所表现的东西就有足够的吸引力, 但对于展示矛盾还是需要的, 如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高三》 中的矛盾有学生们学习中的“痛苦” 和不得不面对的高考、 王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学生的厌学之间的矛盾等等, 全片对于各种矛盾的关注最终支撑起并充分表现出这一群高三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在高三一年的付出、 挣扎。

 主线的作用使主题表现得更加鲜明、 深刻, 而且使影片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这次我们在拍关于乐队的纪录片作业时考虑采用两条主线的策略, 一是他们在六月十一的专场演出, 以时间顺序记录他们的排练、 宣传、 布置场地直至最后的专场演出; 另一条则是以乐队成员在大学的成长历程为线, 采用采访的形式让他们回顾自己、 乐队在两年中的变化。

 纪录片的两种创作倾向

  纪录片实践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创作倾向:

 一是现实主义的倾向, 注重调查报告式地纪录现实; 二是造型的倾向, 也可归纳到表现主义倾向中去。

 应当说, 任何纪录片, 不论它的目的何在, 都是倾向于表现现实的。

 但是, 制作者又往往有造型的欲念。

 制作者造型的冲动使纪录片脱离了现实主义的倾向, 造型的欲念处在压倒一切的地位。

 现实主义倾向要求克制追求形式美的冲动, 宁取摄影、 剪接上的朴素, 而不雕琢。

 课堂上老师就对《含泪活着》 一片中表现夫妻相见场景的处理提出质疑,但是几位讲这一部分的同学都对这一段的“绝妙” 处理津津乐道。

 所以我们也看到了表现主义所带来的魅力, 至于它还算不算“记录”, 按照这个趋势来看以后越来越少的人会再问这个问题。

 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的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 我后来了解到也有不少场景是导演弗朗· 哈迪导出来的, 但它又确实真实、 合理的展现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状态。

 我想纪录片的这种创作理念上的困惑应该是与生俱来的, 两者之间的“度” 该如何把握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而不是陷入教条主义固执的坚守“现实主义”。

 现在看我们的乐队纪录片成片时我还是忍不住的问自己这还算是纪录片吗? 我觉得它的一部分影像更像是音乐 MV, 在前期的拍摄上强烈的想采用运动镜头和镜头虚化, 在剪辑上不由自主的会想把它剪的更“炫” 一点。

 有过一次自己拍摄纪录片的经验再反过来审视《高三》 时才能体会到导演所受到的“诱惑”之大、 摄像之“求真”、 剪辑之“淡然”。

 介入与旁观 从大的含义上说这和上文中的两种创作倾向是重复的, 介入与旁观也指的是我们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两种不同的理念, 旁观者倾向于用镜头忠实的记录, 而介入者则主张对记录对象进行主观干涉, 对现实进行创作性“处理”。

 但在此处我想说的是较为狭义的、 仅针对纪录片中采访方式的论述。

 关于这个问题, 我们最为熟悉, 老师们也时常以此为例的一个场景是在《归途列车》 中被记录对象一家的父女冲突时, 女孩后来对着镜头后的摄像师说了一句话。

 这被视为一个破绽, 记录者被“发现” 了, 从“旁观” 变成了“介入”。就目前我所看到的纪录片中大部分采访开始都是用的“旁观” 方式, 但发人深思的是其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让评论家或者老师们抓住把柄的“介入” 式存在。例如《沙与海》 中对那个女孩的采访、《好死不如赖活着》 对两个孩子的采访。

 从“旁观” 到“介入” 我看到的是纪录片导演强烈的“引导” 被记录者的欲望, 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的“无奈” 选择。

 我们在拍摄这次纪录片的过程中也“专门” 留下了这样一个破绽, 记录者出声问了被记录者几个问题而不是一贯的让被采访者对着镜头说的方式。

 之所以将“介入” 与“旁观” 从上一个片段中单列出来, 我是想说其实记录片不只是忠实记录而已, 从导演选题开始就已经确定要讲点什么了。

 通过这次《电视专题与专栏》 的纪录片解析和自己的纪录片拍摄经历, 我接触了一定数量的优秀纪录片, 学习了一些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创作方法。

 贾樟柯导演习惯于在两部电影的间隔时间内拍摄纪录片, 他说纪录片使他接触真实的生活, 让他思考

 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在观赏纪录片时的收获。

  专业:

 传媒信息实验班

 学号:

 2011214127

 姓名:

 张雪野

推荐访问:记录片创作 记录片 创作 完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