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菁选3篇

发布时间:2023-03-15 17:35:04 来源:网友投稿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1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手法,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菁选3篇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1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手法,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客观实在)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某些交代。

  5.*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2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如: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

  (4)名词活用做状语: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

  2、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

  ②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怎么样。)

  ④形容词使动用法: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使――明显);

  3、动词的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

  ②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则其至又加少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3

  一、表示疑问

  ①何以?(凭什么?)②何所?(所是什么?)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④如何;奈何?(把怎样呢?)⑤孰与?(与比,哪个更?)⑥独耶?(难道吗?)

  二、表示反问

  ①何哉(也)?(怎么能呢?)

  ②何为?(干什么呢?)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④如之何?(怎么能呢)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⑥安哉(乎)?(哪里呢?)

  ⑦不亦乎?(不是吗?)

  ⑧非欤?(不是吗?)

  ⑨宁耶?(哪里呢?)

  (10)顾哉?(难道吗?)

  (11)独哉?(难道吗?)

  三、表示感叹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②直耳!(只不过罢了!)

  ③惟耳!(只罢了!)

  ④一何(多么啊!)

  ⑤亦哉!(也真是啊!)

  ⑥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四、表揣度

  ①无乃乎(欤)(恐怕吧?);

  ②得无(微)乎?(该不吧?))

  ③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④庶几欤?(或许吧?)

  五、表示选择

  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②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③其?其?(是呢?还是呢?)

  六,其它

  否则:如果不就。

  何乃:岂只是;为什么竟。

  既而:随后,不久。既且:又又

  乃尔:竟然如此,这样。

  然而:这样却;但是。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但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无(有)以:没有(有)用来的东西、办法。

  无庸:不用,无须。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相率:竟相,一起。

  向使:假使,如果。

  之谓:说的就是――。

  之于:对的态度,同相比

推荐访问:答题 语文 高中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 菁选3篇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1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10篇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100题 语文高中阅读答题技巧100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