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事迹材料 >

2022年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7篇

发布时间:2022-11-10 20: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7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那么拟定事迹材料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篇一

“叮咚……叮咚……”消息提示音又一次响起,一条条社区居民发送的信息在志愿者群中闪现,早已做好防护措施的杜金鑫,将记录着居民需求的小本子揣进口袋,步履匆匆地开启一天的忙碌。

1994年出生的杜金鑫,是中国南方航空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的一名乘务员。贵阳本轮疫情发生后,他所住的小区实施封控管理,他便主动请缨加入战疫队伍,成为贵阳市云岩区甜蜜小镇社区的一名志愿者。

放下手提袋,杜金鑫从口袋中掏出小本,在记录着张奶奶所需物资的一栏处做上记号后,转身下楼为下一户居民送去生活物资。疫情期间,杜金鑫除了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维持秩序、场所消杀等工作,他们还承担着社区居民的物资保障任务,负责运送蔬菜、肉类、食用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一个多星期的朝夕相处,居民与佩戴口罩“未曾谋面”的杜金鑫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俨然成了亲人,这期间他也收获一些感动。

面对贵阳突发疫情,看到社区缺乏人手,罗超和妻子商量,报名志愿者到社区抗疫一线。每天一早,这对夫妇就会准时来到小区核酸检测点,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做准备工作,场地布置、排队通道疏通、查看防疫物资、登记准备。当医护人员到场后,罗超的妻子负责为核酸检测人员采集信息,罗超则在一旁维护秩序、疏导人群,做好核酸检测的现场管理,安排绿色通道。

超和妻子每天值守10多个小时,坚守在志愿服务一线。罗超总是打趣道,他们两口子干别的事情难免有分歧,唯独在参加抗疫志愿服务这件事上合作相当默契。

杜金鑫告诉记者,真正参与其中以后就离不开这个团队,青年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和正能量感染了每一个人。

“活成一束光,照亮更多人,这是我所期待的。”杜金鑫说,他们当志愿者,就是希望能早日控制住疫情,让大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篇二

金秋十月,新一轮疫情的爆发,牵动着每个人的心。10月21日,兰州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响应,迅速部署,号召广大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工作。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东岗市政设施养护所上下一条心,尤其是老党员老同志主动请缨,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安靖禄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积极主动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线中,成为社区联防联控的重要力量。

安靖禄是一名参加四十年工作的老同志,在工作中,从未退缩,虽然年近六十,常年高血压需要靠吃降压药维持,但他出于时刻心系着老百姓的市政人本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又一次坚守在卡口防疫的第一线。

从社区防疫工作开始的二十多天里,他连续加班加点,奔波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疫情来临之际,他第一时间到南昌路市政家属院物业对接工作,凭借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他配合社区和物业,坚持以“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做好日常的防疫登记、楼道消毒、悬挂标语、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

在接到社区布置的集中核酸检测工作任务以后,他连夜和小区的物业、志愿者们拉桌子、取物资,布置好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点,确保了第二天核酸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他每天早早就来到采样点,提前进行场地消杀、摆放采集需用物资、引导居民有序检测。在核酸检测的间隙期,他又拿起“小喇叭”,在居民小区内,在沿街商户中,动员居民群众全员参与核酸检测。从早到晚,顶严寒冒风雪,为社区疫情防控织好“安全网”。

他负责的是一个临风口的卡口,11月金城的气温骤降,寒风凛冽,他不畏惧严寒,踏实肯干,脏活累活抢着干,嘴边上常挂的一句话是“举手之劳,我能干!”每天八点钟,他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标,准时接岗,来不及喝口热水,便站到门外卡口,认真核实小区过往人员和车辆。不能进的人不放,不该进的车不入。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缺乏休息,11月6日晚安靖禄回到家突然手脚有点不听使唤,身子东倒西歪,血压飙升。他立即给社区负责人打电话交接工作,无奈的休息一天后,症状稍有缓解后,他又一次冲锋在抗疫一线、奉献在这萧瑟的秋风里。

从担当一线志愿者的那天起,他始终坚守岗位。年迈的父母身体不好,他把陪伴父母的时间用在了执勤站岗上。他们每一个人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在此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他舍小家为大家,逆行而上,以朴实无华的担当,为黑夜带去一抹抹微小的光亮,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力量。

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篇三

千难万险何所惧,大战大考炼真金。2022年3至5月,在同疫情奋战的70多个日夜,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的马正飞迎难而上、连续作战、勇担重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和同事们甘于担当“幕后保障者”,竭尽全力、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抗疫的“后方防线”,积极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面布防,他是抗疫保障的“急先锋”。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3月3日,上级机关部署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院党组的指示要求,市中级人民法院立即与包保的延川、泰和、临江三个社区对接,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马正飞与同事们迅速前往包保社区进行实地踏查,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研究疫情防控措施,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从人员防控、物资保障、消毒消杀等各方面做好卡点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他与同事们争分夺秒圆满完成板房运输、卡点物资调度、帐篷搭建等工作,为顺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打下良好的保障基础。攻坚克难、敢于胜利,工作中,马正飞始终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说在前面,更做在前面,誓与疫情抗争到底,努力争做抗疫保障的“急先锋”。

贮备物资,他是为干警护航的“守护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防疫物资是一线干警生命健康的最后防线,事关每一名干警的人身安全。为了让下沉社区干警无后顾之忧,马正飞起早贪黑,总是在大家“参战”时先行一步、备好物资。疫情警报拉响后,他闻令而动,按照职责分工立即落实防控措施,抢购一系列应急防护物资。与此同时,他每天深入卡点实地了解卡点物资保障情况,随缺随送,并在物资发放的同时做好监督管理,保证紧缺的防疫物资不被浪费,为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干警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时待命,他是不“离线”的“保障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多想一些,多做一些,多询问一下同事们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困难,尽可能的做好后勤服务,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马正飞始终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印在脑海、践行在工作中。从未短缺的防护物资、避风驱寒的执勤环境、实时跟进的防疫保障,是送给不怕风险、不畏严寒、不惧挑战的一线战友最好的慰藉和支持。作为负责车辆管理工作的他,不分昼夜总会第一时间接听干警的电话,及时接送干警,提供车辆保障,补充防控物资。为确保卡点物品供应及时和车辆出行安全,马正飞总是会提前准备好测温仪、口罩、消毒用品,并逐车检查配备情况,细心做好派车计划,打印好通行证,随时掌握车辆运行情况。疫情期间,他平安接送下沉干警4800余人次。在70余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马正飞每天都在一线忙碌,期望自己的辛勤付出能尽快驱散笼罩在家乡的阴霾,让更多的家庭得以团聚。

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面对疫情,马正飞冲锋在前、恪尽职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将自己平凡琐碎、踏实细心的劳动和付出化作顽强的“火种”,为前线战疫人员增添温暖和光亮,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篇四

江苏省内疫情多点散发,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江苏省委要求上来,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发展攻坚战。

江苏警官学院基础课教研部党总支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党员干部教师们一方面抓好教学科研工作任务落实,一方面积极迅速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母女接力任“大白”。“要上门为老人核酸检测?我去吧!”教研秘书徐爱华和女儿一起放弃休息、战胜恐惧,勇敢地来到一线,参与热河南路街道的抗疫工作。穿着“大白”行动不便,戴着面罩视线模糊,几个小时汗如雨下、心跳加速,但是徐爱华每次都主动承担上门为老人、病人核酸采样的任务,有些居民家中需要爬楼梯,一圈走下来,累出一身汗。“请出示苏康码、行程码、出入证,配合测量体温。”“好的,谢谢!”重复的话语和动作,不变的耐心与细心。徐爱华的女儿说:“虽然目前我还只是入党积极分子,还没有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但我的妈妈是党员,我是党的女儿,在这危急关头更加不能退缩,也要和妈妈并肩在一起。”

摄影大师见优势。外语教研室的朱安春老师,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身着防护服,用“摄像神器”,在核酸检测现场,切换各种录入模式,耐心细致的做好身份信息录入工作。不少年纪大点的人只准备了身份证,有的甚至还装在一个不是很透明的证件套里,朱安春老师耐心地等他们拿出来或者帮他们取出来;没有带身份证件或者还没办理过身份证件的小朋友,朱安春老师则细致地帮他们一一输入个人信息,包括名字、身份证号以及联系电话等,然后再跟他们核对一遍,确保录入信息准确无误。在气温高达30摄氏度的春末,身穿防护服工作一下午的朱安春早全身湿透、饥肠辘辘、头晕眼花,但始终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条信息,并以阳光乐观的心态带动身边队友,保障核酸检测数据录入工作稳中有序。

抗疫捐赠现爱心。车轮急转,包藏着诸多的汗水和力量,怀揣同一个梦想和责任。文学与文化教研室周晨老师利用与江苏苏禾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的机会,积极参加该研究院组织的爱心抗疫捐赠活动,赴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及下辖的独墅湖社区捐赠KN95口罩、方便面、饼干等一批抗疫急需物资。

采样现场保秩序。“请大家排好队,带好口罩,保持1米距离,提前准备好身份证。”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神经末梢”。张洪波主任主动与建邺区莫愁湖街道莫愁湖社区对接,积极参与社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在检测采样区域维持现场秩序,快速进行信息登记,引导群众有序排队,保证检测流程衔接顺畅,提升检测效率。

双语沟通暖人心。在万科金色家园小区居住的外籍人士比较多,外语教研室的罗瑞林老师积极主动帮助社区在核酸检测现场化解由于沟通问题给他们带来的不便。通过中、英双语温馨提示、广播为外籍友人“划重点”,提醒外籍友人加强自我防护的同时配合防控措施,及时上报旅居史、居家医学观察。

心连心,肩并肩,众志成城,疫线有我。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基础课教研部党总支在疫情防控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骨干模范带头,教师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与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践行公安院校教师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点滴微光,可成星海;愿春来疫去,山河无恙;情存疾散,你我皆安。

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篇五

自3月底阜城“抗疫”阻击战打响以来,河东街道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常娟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肩扛责任、靠前指挥,带领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和机关下沉干部,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

冲锋在前的“领头雁”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正是怀着这样一份责任与担当,常娟积极带领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响应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投身到抗击疫情传播的第一线。面对流调排查、核酸检测、后勤保障等诸多防疫工作,常娟主动扛起责任、靠前指挥,带领社区干部共同研讨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创新提出“党建引领,广泛发动”的工作思路,向党员、共青团员发出“战斗号令”,向群众发出“动员倡议”,以最“硬核”的措施迅速集结全社区力量,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服务群众的“暖心人”

辖内有一户居民因是次密接者,按照防疫规定需要居家隔离七天,但该户居民对隔离政策不理解,觉得被隔离在家对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情绪焦虑。常娟了解情况后,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仔细解释疫情防控政策与相关要求,为隔离居民提供生活及心理上的帮助,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在小区静态管理期间,一位居民因不小心摔断了腿需住院治疗,家里只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独自生活。得知情况后,常娟和机关下沉干部带上方便面、牛奶等食品前去看望,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孩子,叮嘱道:“你自己在家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及时和阿姨联系”。

认真负责的“工作狂”

自疫情防控以来,常娟带领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和机关下沉干部认真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敲门行动”,全域3个核酸检测台12个检测点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准备开展核酸检测所需物资、为医务人员统筹安排医疗物资、随时协调解决各卡点的突发状况……身处抗疫一线,常娟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晚上累了就睡在社区,自4月5日阜城三区实施静态管理以来,常娟连续10多天没回过一次家。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让本就患有胃病的她病情加重了,但是她没有因此而停步休息,依旧坚守岗位。

社区安全的“守门员”

向阳社区临近火车站,又是老城区,小旅馆、出租屋众多。针对区域内居住人员密集,防控形势复杂等实际困难,常娟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对各项工作进行详细部署。特别是实行静态管理后,常娟和同事们摸排了全社区139家旅馆和出租房,共排查出300余名流动人员,挨个核查行程信息;对照户档信息和户况图,逐户摸排返乡人员;全面排查病例密接、次密接者,做到关联人员全部登记在册,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常娟一直跟同事们说:“只有把第一道门守好了,整个社区才会安全,群众才能有安全感!”她不仅是“守门员”,也是“疏导员”“宣传员”“跑腿员”……她用贴心、细心、暖心,为疫情防控夯实堡垒,为居民群众守好健康大门。

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篇六

连日来,__市疫情牵动着千家万户,整个城市一夜之间按下暂停键,显得格外寂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在__疫情防控阻击战集结号吹响的关键时刻,志愿者们纷纷踊跃请战,城关市政设施养护所雷晓英同志就是其中一员。她说:“面对肆虐的疫情,我虽然没有专业的医护知识,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我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有一颗守护人民的忠心。我愿与志愿者们一起承担防控职责,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雷晓英同志下沉的焦家湾街道嘉东社区管辖小区多,常住人口多,外来人员和出租户占比较大,疫情防控的工作强度和难度相对较大。为了使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雷晓英同志在嘉东社区防控小组的安排下,负责怡柏苑小区核酸检测点,刚开始没有全副武装的“战袍”,有的仅仅只是一副口罩、一件红马甲,她便成为了抗疫前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随着病例的增加,管控措施进一步加强,接连不断的核酸检测、卡口点值守、为居家隔离人员送物资等各种工作接踵而来。社区人手不够,一些临时性的工作随时安排过来,雷晓英同志总是冲到前面抢着干,尤其是做核酸检测的时候,为了赶时间,经常一大早就开始,持续到深夜仍在继续,她总是穿梭在检测现场,一次又一次的维持着现场秩序,不厌其烦的提醒大家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或者健康码。家就在跟前,饭熟了,电话一遍遍打来,雷晓英同志正在忙着手头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后来,索性就跟其他志愿者一样,忙的时候在院子里随便将就吃点东西便迅速进入工作。

随着任务的转变,她又继续投入到卡点执勤、测温登记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是仔细全面的“消毒员”,为避免居民接触感染,主动了解消毒知识及操作程序,对小区的楼道、电梯、垃圾箱等公共设施开展全方位的消杀工作;疫情当前,她是恪尽职守的“守门员”,在小区出入卡点严格执行“外来人员一律禁入、小区居民持证进出、两码必须验明”的铁律,逢进必登、逢人必测、逢车必查,并做好信息登记、替业主收发快递等工作;疫情当前,她是耐心细致的“宣讲员”,特别是针对社区内一些还未意识到疫情严重性而依旧不戴口罩、扎堆唠嗑的老年人,她都会耐心上前劝说,并告知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及最新动态,向他们普及防疫措施等,督促并引导居民切勿放松警惕,形成良好防疫习惯。

“疫”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在第二轮核酸检测的时候,雷晓英早上7:30分就到达了核酸检测的现场,一直忙到了晚上9:30才回到家中,身心俱疲,只想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但是女儿的作业还得她检查。有一道错题,给女儿讲了一遍又一遍,女儿还是不太明白,平时温柔的妈妈一下子火就上来了,冲着女儿发了脾气。懂事的小姑娘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但是一声没有吭,默默地把错题改完以后去给妈妈倒了杯水。其实这时候雷晓英的心里很后悔,自己的宝贝女儿哪有不心疼的,她平时一点儿也舍不得凶女儿。当看到女儿端来的开水,雷晓英的眼睛湿润了,她转过头,不愿让女儿看到她流泪的神情。这时女儿开口了,说:“妈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发明很多很多能够治疗这种病毒的东西,这样妈妈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妈妈,您辛苦了!”雷晓英觉得女儿一下子就长大了,她紧紧地搂住了女儿,欣慰而激动的泪水再也忍不住……

自从加入社区志愿队以来,无论天寒地冻,无论沙尘来袭,无论飞雪漫天,雷晓英同志都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每天工作至凌晨是常态。她也想家人、想女儿,但她深知战胜这场疫情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她把对家人的关爱和愧疚化作抗疫工作上的不尽动力,正是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她“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坚守着社区防线、守护着小区百姓安全。她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抗疫胜利就在前方!

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篇七

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逆向而行、能打硬仗,用责任与担当构筑起乡村健康防护网。他们的名字叫“乡村医生”。

他们不光是“乡医”,更是紧急时刻的“大白”

在全区开展的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医务人员任务重、压力大,人手也紧张。为了补充核酸采样力量,区卫健局在辖区村组征集人手,最终在报名者中筛选出37名55岁以下、身体条件较好的乡村医生,每天的工作统一归属于当地乡镇卫生院安排。一个多月来,村医们克服了各种困难,连续奋战在核酸采样一线,日人均采样都在700人次以上。采样之余还要坚持为村民们宣传防疫政策和安全防护知识。防护服下,或许看不清他们的面庞,但在这个春天,他们用汗水和坚守,书写了乡村医生的抗疫故事

是村医,也是党员,只要有需要,随时“披褂”上阵

在乡村医生这支队伍里,有许多党员,有的还兼任村干部。石岱村徐春露、北安民村李敏、东安民村张俊杰、接梨树村郭宏岩等,从疫情开始,他们参加完核酸采集,还要参与本村的其它疫情防控,同时作为一名村医,时刻不忘本职工作,在困难时期为村里的一些急慢性病患者协调安排好必须的药品。每天奋战在抗疫一线,让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

做乡村医生保护村民,不仅是传承,更是责任

天气越来越热,复兴村村医王文仕由于长时间身着防护装备,身体局部已经出现了大面积湿疹。

胜利村村医彭丽娜是这支队伍里年龄偏大的,已经连续服用了半个月治疗心脏病的药;安康村村医张秀艳的电动车每天驮着大包小裹往返于核酸采集现场;忠杰村村医于希凯尚在疾病恢复期,没有一句抱怨;新友村村医谭蕾的孩子今年高考,牺牲了她在孩子人生中最关键时刻的陪伴。

还有河深沟村的陶丹、金安村的刘尚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村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父辈都是乡村医生,这次集结充分体现出了他们从父辈那里传承到的优良传统和责任担当。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责任人

蒋宇翔是白房村卫生所的一名护士,在本次疫情之初就在居住地社区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在抗疫一线上度过了她人生中最美的护士节

瓦房村村医赵丽美居住在封控区,从参加采样以来就没有回过家;为了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刘敏慧、宫大勇、苏慧、冷志多以及那些没有提及的乡村医生们,在每次集中采集任务完成后,还要为行动不能自理、高龄等居民提供上门采样。

天气越来越热,他们凭借对村民的熟悉程度,走街串巷,每次结束任务,脱下的防护服里都能倒出汗水。他们把所做的一切看得很自然,在他们心里,他们就是守护村民生命安全的责任人。

有一种浪漫,是战“疫”路上的相互陪伴

花园村卫生所的袁立桓夫妇,一个派驻在隔离酒店、一个参加核酸采样。

群英村的杨广胤夫妇、汤池村的高晓娟夫妇、万宝村的王丽鑫夫妇、金崮村冷志瑞兄妹、集贤村王世强兄妹等都是乡村医生,都是本次抗疫中的“兄妹档”、“夫妻档”。

他们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一次次的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正是他们的坚守,凝聚起村民们信心,为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贡献着属于他们的一份力量。

推荐访问:事迹 优秀 社区 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7篇 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7篇 社区抗疫一线优秀事迹7篇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