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8篇

发布时间:2022-08-17 17: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8篇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1IIIIIIIIIIIIIIIIII111Y3388306分类号⋯⋯⋯⋯⋯⋯⋯.UDC⋯⋯⋯⋯⋯⋯⋯密级⋯公⋯丹⋯⋯舅嚣庐夕擎硕士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8篇,供大家参考。

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8篇

篇一: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II I II II I II III II II 111Y3388306分类号⋯⋯⋯⋯⋯⋯⋯.U D C⋯⋯⋯⋯⋯⋯⋯密级⋯公⋯丹⋯⋯舅嚣庐夕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新媒体中的地域偏见现象研究申请人:学 号:培养单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徐夏雯2161025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姜德锋副教授2018年3月25日万方数据

 署哦 ;暑产哮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新媒体中的地域偏见现象研究申请人:学 号:培养单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徐夏雯2161025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姜德锋副教授2018年3月25日~一一一一开~~公麓一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为反对地域偏见、实现地域平等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地域偏见现象由来已久,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的便捷和传播渠道的增加使得网络空间中的地域偏见更是无孔不入。地域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当今社会群体之间交流密切,发生一些不快或纠纷是正常现象,但是千万莫用固有印象来否定一群人,否则带来的危害不堪设想。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谈论历史上的地域偏见,以中国地域偏见第一案引出新媒体环境下仍存在着偏见,通过新媒体地域偏见的分类和呈现方式来表现其多样性;偏见现象的形成原因可以归纳为历史文化因素和新媒体传播特点的负面影响的共同作用;通过原因找对策,应对和化解地域偏见现象则需要多方努力。关键词:新媒体;地域偏见;现象;受众;媒介素养万方数据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Article 33of China。S Constitution cleal’ly stipulates:”The citizens of the People。SRepublic ofChinaare equal befol‘e the law.”Tiffs pt’ovides the most basic legal basisfez‘opposing regional prejudiceandachieving geographical equality.Thephenomenon of regional prejudice in OUl‘countl‘Y has a long histol‘y.Especially in thenew media environment,the convenience of tim dissemination method and theinet’ease of the dissemination channels make the 1’egional pl‘ejudiee in eybel’spaceexpres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1.egions,it isa nol’mal phenomenon that thin’e al’e close exchanges between socialgl’oups today,and some unpleasant 01‘disputes are normal.However,it is absolutelyimpossible to delay a gl’oup of people with theil’own intrinsic impressions.Othel’wise,the hal’m may be disastrous.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Fil‘st,I’egional prejudice has existed sinceancient times.There al’e still pl‘ejudice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induced by thefirst case of regional pi‘ejudice in China,and the seriousness isl‘epresented by theclassif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regional biases in the new media;the causes ofl‘egional prejudice in new media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historical and cultmlaI facto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s;thl‘ough l"easons to find countermeasures,many eff01.tsal’e needed to deal with thephenomenon of,。egional bias.Keywords:New media;Regional bias;Phenomenon;Audience;Media l iteracy万方数据

 目录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绪论....⋯...........,...⋯.,......,⋯..⋯⋯....,...⋯⋯...1第一章地域偏见的历史与现实⋯.⋯⋯...。⋯⋯⋯⋯..⋯⋯.⋯.6第一节历史上的地域偏见⋯⋯⋯⋯⋯⋯..⋯.....⋯..⋯⋯.6一、炎黄自我优越⋯...⋯..⋯⋯..⋯...⋯........⋯⋯.6二、文入挥笔讽刺⋯..⋯⋯⋯,,⋯⋯..⋯⋯,⋯⋯⋯⋯6三、官场派别划分.....⋯⋯....⋯⋯...⋯......⋯...⋯.7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下的地域偏见⋯⋯⋯⋯⋯⋯⋯,.⋯⋯,....8一、地域偏见第一案.⋯....⋯⋯.⋯⋯.⋯⋯.....⋯.⋯.8二、新媒体中地域偏见的分类⋯⋯⋯⋯⋯⋯⋯.⋯.⋯⋯.9三、新媒体中地域偏见的呈现方式⋯.....⋯⋯⋯.⋯..⋯⋯12第三节新媒体时代地域偏见的危害..⋯⋯⋯⋯⋯⋯...⋯..⋯15一、诱导受众产生认知偏差⋯⋯⋯⋯..⋯..⋯......⋯⋯15二、媒体公信力削弱....⋯.....,...........⋯.............15三、被偏见地区受到不公待遇.⋯⋯⋯..⋯⋯⋯.....⋯⋯15四、阻碍和谐社会建设..⋯.⋯⋯.⋯..⋯..⋯............16本章小结⋯⋯⋯⋯⋯...⋯..⋯⋯⋯⋯....⋯.⋯⋯⋯..16第二章新媒体环境中地域偏见的形成原因..⋯.⋯⋯⋯.⋯⋯⋯..17第一节历史的长期积累.....⋯..............,...⋯............17一、地域文化差异引发地域偏见⋯.⋯⋯.⋯⋯.⋯⋯⋯⋯17二、地域间经济发展失衡⋯..⋯⋯⋯⋯⋯⋯.......⋯...17第二节新媒体传播特点影响地域认知⋯.⋯⋯.....⋯...⋯⋯..18一、利益化诉求诱使地域误读.⋯....⋯...⋯⋯......⋯...18二、交互性降低舆论发声门槛.⋯⋯⋯⋯.⋯⋯....,.⋯...19三、及时性互动导致群体非理性...,⋯⋯..........⋯⋯....20万方数据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四、隐匿性滋生网民负面情绪⋯...⋯⋯.⋯⋯...⋯⋯,...2l本章小结.....⋯.⋯....⋯..⋯...........,⋯......⋯·......22第三章新媒体环境中地域偏见的化解途径⋯⋯⋯⋯⋯⋯⋯⋯⋯.23第一节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23一、重在打通两个舆论场⋯⋯⋯⋯⋯⋯⋯⋯⋯⋯⋯⋯23二、信息传播坚守新闻客观性....⋯⋯⋯.⋯.....⋯⋯⋯.24三、媒体从业者强化社会责任⋯...⋯..⋯...........⋯....25四、后真相时代把握受众心理.⋯..⋯⋯...⋯.⋯⋯⋯.⋯26第二节加强对新媒体的引导⋯..⋯⋯⋯⋯⋯⋯⋯⋯⋯⋯..27一、新媒体扭转地域偏见优势⋯⋯⋯⋯⋯⋯⋯.⋯⋯.⋯27二、新媒体平台严谨推送信息⋯⋯⋯⋯⋯⋯⋯⋯⋯⋯..28三、新媒体用户冷静发布信息⋯⋯⋯⋯⋯⋯⋯⋯⋯⋯..29第三节受众建立批判性的媒介素养..⋯...⋯..........⋯.⋯...30一、提升受众思辨信息的能力..⋯....⋯........,⋯..⋯...30二、培养受众尊重差异的心态.⋯⋯.⋯⋯⋯⋯⋯.⋯⋯..3l第四节被偏见地区积极应对⋯⋯⋯⋯⋯.⋯⋯⋯..⋯⋯....3l一、地区打造良好媒介形象⋯⋯⋯⋯⋯.⋯⋯.⋯⋯⋯..31二、地区媒体增强偏见监控意识⋯..⋯⋯.⋯⋯..⋯⋯.⋯32三、地区政府应对地域负面舆论⋯.⋯⋯⋯⋯⋯⋯⋯⋯..32本章小结⋯⋯⋯:⋯⋯⋯⋯⋯⋯⋯⋯⋯⋯⋯⋯⋯⋯.。34结语⋯.⋯⋯⋯⋯⋯.⋯⋯.⋯⋯..⋯..⋯⋯⋯..⋯⋯.⋯35参考文献⋯⋯⋯⋯⋯⋯⋯⋯⋯⋯⋯⋯⋯⋯⋯⋯⋯⋯⋯36致谢⋯⋯⋯⋯⋯⋯..⋯⋯.⋯⋯⋯⋯....⋯⋯.⋯⋯⋯..3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40独创性声明....⋯.⋯....⋯⋯..⋯.⋯⋯.....⋯.⋯⋯.⋯...41万方数据

 绪论绪论一、选题背景.近来微博上流行起了一组图,是百度搜索基于海量大数据之上,以地域为维度,将网友关于地域搜索的行为特点贴上各式“偏见”的标签,来展示各个省份的人心中的中国地图,显示网友对某一地区人们关注的焦点,地图放眼望去全是某一区域对其他地区的偏见、误解甚至是恶语相向。以东北人心中的中国地图为例,在东北人心中,东北是“美丽的哈尔滨、秀气的长春、繁华的沈阳、浪漫的大连”,而在东北之外的河南则是“人都贼损”,上海人则是“抠、臭显摆、有钱”等。地图这样的全新呈现方式固然别具新意,但又重新把地域偏见这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国人面前,“地图炮”一词也从游戏中衍生到新媒体中,赋予其“地域攻击者”的含义。(图片来源于网络)地域偏见并非新近有之,自古以来便已存在,只是在古时存于部落之争、文人的笔墨之中或者朝堂之上,由于传播条件的限制,信息的流通性弱,地域偏见大多只限制于某一个区域,并未造成大范围的影响。然而随着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渠道不断丰富,媒体形式发生显而易见的转变,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一一新媒体发展起来,使得信息传播环境正在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万方数据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新的媒体形态带来的平行性的传播环境打破了传统媒体意识形态的限制,却没有消除毫无道理的地域偏见,地域偏见现象在新媒体时代反而愈演愈烈,并从传统媒体延续到包括三微一端在内的多个媒体平台中。在新媒体中地域偏见的形成过程中,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是有利有弊,直接影响受众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偏好,微博、微信、贴吧等以受众为中-th,的新媒体成为地域偏见泛滥的重灾区。纵然无数媒体从业者和普通受众及网友一直在为禁止地域偏见而努力,但是关于带有地域偏见的报道、信息和言论一直屡禁不止,危害影响日益严重。二、研究对象和目的由于地域文化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地域间矛盾一直难以避免,历史的演变使得地域偏见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是并不严重,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拥有突破时空限制的能力,人员和信息流动的加快使得在古代只拥有小范围影响的地域偏见逐步扩大,发展态势也处于难以控制的状态。如今地域偏见最突出,也是最新的表现莫过于是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的地域偏见。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地域偏见为立足点来研究地域偏见的成因,以危害影响来说明偏见的管控迫在眉睫。研究目的:1.新媒体环境下地域偏见现象的分类和表现形式;2.地域偏见的新媒体成因;3.如何化解地域偏见现象。三、研究意义信息网络时代出现了真正的信息传播平民化浪潮,人人均可成为发声筒而拥有话语权,新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然而在历史的基础之上,更加自由的传播环境对地域偏见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新媒体中的地域偏见在全国范围内蔓延,某些区域被污名化的现象愈发严重,这种趋势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明确报道和信息中可能会产生媒介地域偏见的因素,可以从根源慢慢消除偏见的存在,构建良好的大众传播环境,促使新媒体平台的理性运用,维护地区形象,促进地区交流、民族融合、国家和谐。万方数据

 绪论四、文献综述(一)关于媒体偏见的研究1.国外相关研究英国哲学家培根(F.Bacon)最早提出“偏见”的概念,他将偏见理解为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阻碍我们认识世界。1920年李普曼《舆论学》一书中较早的论述了新闻制作过程中的媒体偏见,并将媒体偏见表述成“成见”一词。李普曼在观察整个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发现,新闻采编人员会受到自己头脑中“成见”的影响,“一篇报道是知情者和己知的事实的混合产物,观察者在其中的作用总是带选择的,而且通常是带想象的”,这是媒介偏见形成的重要因素。①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媒介小组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发表了《坏新闻》、《更多的坏新闻》、《真正的坏新闻》、《眼见为实》等一系列著作研究西方当代媒体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得出结论:“媒介们并不总是像传统新闻学声称的那样客观,也并不总是站在政府对立的立场上来反映真实。”@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2002年在《媒介论争:19个重大的问题的正反方辩论》一书中,分析了多数学者持有的两种态度,即承认媒介偏见的无法避免、否定不偏不倚的新闻报道存在。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新闻不可避免的带有偏见。固2002年CBS资深记者伯纳德·戈德堡在《偏见:CBS知情人揭露媒体如何歪曲新闻》一书中指出美国的新闻媒体和大多数记者都是有政治偏见的。当今新闻传播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刊物《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在2003年发表了专题为《可信度与偏见的研究》四篇文章,对传媒偏见进行了实证研究。麦奎尔指出典型的新闻偏见包括新闻过度呈现高层官方的声音、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政治或社会精英上、少数群体明显被边缘化乃至污名化等等。∞。沃尔特·李普曼著.舆论学[M].林珊译.中国人民大学川扳社.1984年,第51页.@约翰·埃尔德里奇主编.软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M].张威,邓天颖主译.新华出版,2004年,第8页.@埃弗利特屯啁-尼斯,约翰c畸每里尔.媒介论争个重大的问题的正反方辩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56-61页.。丹尼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页.3万方数据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国内研究近年来,对媒体偏见的研究较多,多从其产生、概念、避免措施等方面进行叙述。“媒介歧视”一词在国内最早由学者樊葵提出,《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一文为其下了定义“传媒不能够平等地对待分布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歧视弱势群体即处于阶层低端和社会边缘位置的人群”,并指出“市场定位”和“信息成本”是造成传媒歧视的重要原因。u浙江大学陈静的博士论文《媒介偏见的社会文化根源与控制》将媒介作为偏见行为的主体,考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内的各种因素对其的影响和作用。尹瑛在《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一一麦奎尔关于媒介文化生产研究的启示》中认为,新闻偏见潜藏在媒体对事实的最初筛选中;毕研韬在《媒体人与媒体偏见》中提到媒体偏见是指记者、编辑及其他新闻出品人的偏见,主要通过新闻事件的选择和报道方式体现;胡辉平在《传播媒介与媒介素养教育》中认为,应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受众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解读和批评媒介信息。(二)关于媒体地域偏见的研究在媒介地域偏见上西方媒体对华的偏见则是国内的研究热点,1996年,学者李希光针对外国媒体对我国的报道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大量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报道,在此基础上提出“妖魔化中国”这一术语,并出版了《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之后西方对中国的报道数量和版面虽大幅度增加,但是总体的报道基调仍是负面。在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截止论文写作日期,以“地域偏见”为主题,共找到294条检索结果,其中有22条是新闻与传媒学科;以“地域歧视”为主题共找到830条检索结果,其中新闻与传媒学科的有44条。吉林大学陈宁的硕士论文《地域歧视的话语、权力与...

篇二: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传播学论文-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摘要 本文从新闻常规对进入媒体的新闻事实、消息来源以及具体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等的影响的角度对媒体新闻偏见的产生予以了分析,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和矫正新闻偏见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新闻常规 新闻偏见 对应假设

 对于新闻生产的研究一直是媒介研究的一个重点。而从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 新闻既是一种社会的产物, 其内容反映了蕴育新闻的社会现实; 同时也一种组织性的产物, 是专门负责采集、 传播新闻的专业组织所制造出来的成果。

 这也就意味着, 新闻机构在许多方面和一般性的机构或组织并无差别, 新闻记者和其他一般组织成员一样, 工作环节受到组织运作惯例的限定, 以保障组织持续高效运转为基本前提;所不同的只是,媒介组织专门负责搜集、传播一些特定知识,这项职责使得其特定的专业活动有别于其他一般性的组织。而评价其职能履行好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则在于新闻是否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和报道社会现实的。

  麦奎尔对于媒介文化生产的研究提示我们的正是新闻作为一种媒介组织运行的产品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组织运行常规的影响,而这些常规与新闻报道内容呈现上的偏见有着密切关联。

 他所指出的“典型的新闻偏见" 包括新闻过度呈现高层官方的声音、 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政治或社会精英上、 少数群体明显被边缘化乃至污名化等等。

 那么, 这些典型的新闻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其与新闻常规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联?

 所谓新闻常规,休梅克(Shoemarker)将其定义为媒体从业者用以从事其工作的“模式化的、 常规化的、 重复进行的实践形式" 。

 它的存在, 从媒介作为一个生产性组织的层面来看, 为保证组织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新闻的制作, 必须有一套

 切实可行的程序来帮助记者判断和选择新闻。这套程序以新闻组织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为基础,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筛选来实现。

 借助这些常规。

 媒介得以有效管理不确定的事务, 实现组织需求。

 而从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 又是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存的。

 就其正面效应来说, 它保证了新闻生产的时效性, 就其负面效应来说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闻内容上的“偏见" 。

 本文试从新闻生产的工作流程来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常规对媒介内容呈现的具体影响。

  一、 新闻常规之下媒体对事实的最初筛选中潜藏着新闻偏见

 基于媒介资源的有限性和新闻从业者处理信息能力的有限性,新闻生产必须首先对事实进行筛选。而在筛选的过程中, 新闻价值通常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依据。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看, 尽管中西方对于媒体性质的认定存在差异, 但对于新闻价值的 5 个基本要素的认定大体相同。

 即时效性(新鲜性)、 重要性、 显著性、 接近性和趣味性。

 而这些标准实际上已经体现了新闻选择的常规。

 时效性和重要性意味着越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影响面广的事件越容易成为重大的新闻,例如地震、海啸、矿难等重大灾难性事件,往往很容易占据媒体的重要位置或时段;显著性和接近性则直接指向事件人物、 地点及其他事实构成要件, 而趣味性则一定程度上为记者选择报道角度提供了参照标准。

  新闻的构成要素“5w"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可以说是新闻常规的又一个组成部分, 它帮助记者在采集信息时迅速确定需要采集的主要内容。

 传

 播学者麦奎尔在分析影响新闻选择的要素时, 强调了新闻选择过程中人物、 地点和时间这三个要素。在他看来, 我们通过媒介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常常是记者偶然遇到甚至是某些特定办公机构制造出来的; 新闻总是发生在相对确定的地点, 例如华盛顿到纽约之间的地区或者巴黎、 柏林、 伦敦之间的三角地带, 因而也往往是具有可预测性的。

  媒体普遍采用的新闻归口制度依据的正是新闻的这种“可预测性" , 该制度将记者固定在一定的采访线路上,而这些采访线路通常集中在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的部门。从我国媒体普遍的线路分配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媒体通常将记者分为时政记者、 财经记者、 体育娱乐记者几个大类。

 每个大类下面通常又有更为具体的条线分派:

 如公安线、 气象线、 房管线等等。

 之所以要将这些部门作为记者日常联系的采访对象, 主要原因就在于记者作为信息采集者, 其任务是在短时间内收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但他们又不可能全程参与到这些信息背后的具体事件时间当中, 因此, 这些信息的复杂性越高, 记者就越是依赖于“代理观察者"的观察, 记者对于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多时候是停留在“知晓" 层面而非“理解"层面, 他对现象的分析和阐释不可避免地依赖于相关专业人士或权威人士。

 这种对于权威信源的依赖与其说是确保新闻真实与客观的必要,不如说首先是为了保证新闻的可预期性的必要, 因为只有通过确立相对固定的“代理观察者" , 从业者才能迅速高效地采集到所需的信息, 在截稿时间内完成新闻报道。

  由此来看。为确保媒介组织新闻生产有序进行的新闻常规在新闻生产的第一步——事实筛选当中就已经表现出其主观选择倾向,而这种选择使不同事实在媒体准入上就无法实现平等。从这个角度理解, 弱势群体之所以总是难以成为媒体日常性报道所关注的主角,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与媒体之间缺乏相

 对固定的信息沟通平台,他们的利益表达需要无法通过相对固定的新闻线路进入媒介的观察视野。而这种信息筛选机制上的不平等同时还会通过媒体中的其他新闻常规来得到强化。

  二、 消息来源借助新闻常规操纵事实强化了部分新闻偏见

 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构成要素、 记者的职业特性使信息在流入媒介视野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不平等,这使我们通过媒体所看到的往往只是符合媒体特定选择标准、 符合记者工作便利取向原则的信息。

 而作为记者信息采集对象的消息来源,他们接近媒介机会的多寡、对新闻常规利用手段的高低则从另一层面揭示了新闻偏见产生的原因。

  麦奎尔提出,消息来源对媒介的接近与使用有赖于消息来源自身的权力与影响力、 能否有效地提供适合的材料、 良好的公共关系以及他们与媒介的共同利益和媒介对他们的倚赖程度等。从新闻常规的角度来理解, 消息来源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影响力以及能否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消息来源决定了它能否成为媒介亲赖的对象。

 例如重要官员、 知名人士作为媒体的权威信源, 他们接近媒介的机会较多, 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的机会也较多, 对新闻事实的呈现通常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而另外一些社会群体则往往因为处于社会边缘掌握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无法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而被媒介日益边缘化。

  同时,这些享有更为充分的媒介接近权的消息来源不仅可以借助媒介的依赖更好地传达自己的信息和观点,甚至可以通过公关或其他操纵手段使媒介为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目的服务。而新闻常规正是他们利用媒介的主要策略依据。

 美国资

 深媒介顾问马克· 麦希斯提出的“媒体公关十二法则" 中最为核心的是"DES 原则" ,“D" 即差异(Different),“E" 即效率(Efficient),“s" 即简洁(simple),他认为, 只要掌握了这样三个原则, 就可以赢得媒介的关注。

 我们不难发现, 这三个原则实际上针对的正是媒介新闻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新闻常规,它强调了事实的反常性、 差异性, 指出了新闻生产所受的截稿时间的压力和记者知识的有限性, 它告诉那些试图操控媒体的人, 要想让一则信息能够引起记者的注意, 必须要投其所好, 使之符合新闻运作的常规, 才能赢得媒体的版面或时段。

  不仅如此,新闻专业主义中至关重要的客观性原则在保证新闻从业者相对独立的地位的同时也成为消息来源操控媒体的发力点。

 客观报道强调记者的中立,强调使用消息来源的直接引语。而这事实上却为消息来源控制事实呈现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美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麦卡锡事件即佐证了这一点。

  借助于这些新闻常规,那些易于接近媒介的社会权力阶层不仅作为媒体依赖的重要、 权威信源直接影响着媒体内容的选择; 还通过新闻常规直接影响到媒体对事实的呈现和意义赋予。在这个意义赋予的过程中被强化的又往往是作为社会权力阶层的消息来源与媒介共同的利益诉求, 维护的是社会现有秩序, 因此, 社会边缘人群被媒体边缘化乃至污名化这一媒体典型偏见并非出自记者的主观故意, 而是新闻常规影响下信源与传播者固化的思维和表达模式造成的。

 三、媒介组织内部常规对新闻事实呈现方式的影响中暗含新闻偏见

 事实信息经过记者的选择和采写两个环节后就进入了编辑部的编辑环节,只有通过这一关,报道才能与受众见面。而对于媒介组织内部控制的有关研究认为,组织会透过不同的机制控制个人, 从而影响新闻事实的呈现。

 Breed 在上世纪 50 年代对新闻编辑室进行观察研究时候就发现, 从业者对报纸政策的感知实际上表现的是一个从业者自身被“社会化" 的过程, 即将自己所属岗位的权利、 义务以及规则和价值内在化。

 其列举了一些从业者被社会化的途径, 其中就包括编辑对稿件的修改。

 换言之, 记者的稿件需要经过编辑这一关卡才能见报, 编辑的意见会对记者的采写行为起导向作用。

 而为了稿件能顺利见报, 记者亦会研究编辑的兴趣偏好来调整自己的采写行为, 使新闻报道符合组织规范的要求。

  而媒介组织大多倾向于依据符合自身目标和利益的各种标准来选择性地再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 绝大多数情况下, 媒介组织真正在意的并不是专业以及公益标准, 而是组织的利益标准。

 从这个视角理解新闻编辑过程的一些常规, 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名的工作法则, 事实上不过是为了保证媒介组织利益的必要策略。新闻常规中的客观报道原则理论上要求记者客观陈述冲突双方的意见、 提供事实、 使用直接引语, 以尽可能地呈现事实原貌, 但具体意见和观点的选择往往很难排除记者个人的主观倾向,在事实本身的选择上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同是报道一宗杀人案被侦破, 凶手被缉拿归案, 党报往往会重点报道警方破案的效率和案犯可能受到的惩罚,而都市类报纸则有可能更为关注凶手杀人的起因、 经过及其中的细节等; 党报的报道可能只是一则简短的消息, 而都市报则可能用整版来予以报道。

 因为党报强调的是“正面宣传" , 而都市类报纸强调的则是 “吸引受众" 。这种媒体定位差异通过编辑对稿件选择的偏好体现,而记者则在编辑对稿件的处理方式中习得组织对事件新闻价值判断的具体标准。

 而从媒介竞争角度来看,一些媒体为尽可能吸引受众眼球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盲目追求新闻报道的轰动效应, 有意夸大新

 闻事实中反常性、 趣味性的新闻价值要求, 以此作为新闻卖点, 这种组织常规亦导致了媒体偏见的出现。

 有学者对 2001—2006 年《新闻记者》 杂志评选的十大假新闻的分析发现, 假新闻的易发媒体多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 而假新闻的重灾区则集中在社会、 文化体育新闻, 偏好名人、 奇闻, 显著性和反常性成为炮制假新闻的敏感穴位。这种统计结果实际上体现的正是市场化条件下部分媒体组织常规的新闻价值取向偏向导致了记者编辑采写稿件的某种偏见,这种偏见不仅有违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操守, 而且混淆视听, 向公众提供了关于现实社会的虚假的图景, 将局部、 片面的社会问题扩大化。

 例如曾引发社会热议的“纸馅包子" 的假新闻就绝不仅影响的是公众对包子质量安全问题的担忧, 而是对整个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而造假者之所以采制此条新闻则绝不能简单归因于个人职业素质问题,媒介组织在竞争压力之下的选题偏好不能不说是导致此类假新闻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 结语

 通过前文的分析, 我们不难认识到, 新闻所呈现出的偏见, 如对弱势群体缺乏足够关注、 偏好专家、 掌权者的观点等, 并不完全是媒介组织有意的偏见, 其对于固定新闻线路以及稳定、 权威的消息来源的依赖是导致偏见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层面上,可以理解为 “采集新闻的方式强化了官方所架构出来的社会现实" 。而日益竞争的媒体竞争之下,媒介组织所变现出的对于某些特定新闻价值取向则是诱发新闻失实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可被理解为是一种“确意的偏见" 。

  如果我们试图从新闻常规出发寻求改变新闻偏见的方法,就不能不反思新闻

 常规形成的过程, 反思新闻理论中最为基本的概念、 观点和价值判断。

 而这些远非笔者所能回答的问题。但记者从生手到专家的转变过程实质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新闻常规逐步内化的过程, 其间, 媒介内容自身的风格、 编辑对稿件的修改意见、内部会议讨论的结果以及媒介组织对于记者工作的奖惩标准等都是具体可以观察的内容, 如果从这些具体而微的环节人手来调节新闻常规, 对于媒介新闻报道的偏见当可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

  最后, 当我们思考新闻偏见问题时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 尽管对于新闻偏见的批评长久以来一直存在, 但这种批评所持的“对应假设" , 即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反映现实, 却是未经验证的。

 事实上, 无论是从新闻媒介自身特性来看,还是从记者的职业特性来看,要求新闻报道不存在任何偏见都是超出现实实现可能的。

 这些批评同时也忽略了受众自身的能动性。

 而自霍尔以后, 受众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也为我们理解媒介内容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方式。

 无论如何, 尽管媒体的报道很难抛开权力、利益以及从业者个人能力的有限性等的影响而做到完全客观, 但将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新闻从业者的一种追求永远都是有必要的。

篇三: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X 大学

 毕业论文

 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姓

 名:

 __________

 2014 年 6 月 25 日

 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摘要 本文从新闻常规对进入媒体的新闻事实、 消息来源以及具体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等的影响的角度对媒体新闻偏见的产生予以了分析, 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和矫正新闻偏见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新闻常规 新闻偏见 对应假设

  对于新闻生产的研究一直是媒介研究的一个重点。

 而从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 新闻既是一种社会的产物, 其内容反映了蕴育新闻的社会现实; 同时也一种组织性的产物, 是专门负责采集、 传播新闻的专业组织所制造出来的成果。这也就意味着, 新闻机构在许多方面和一般性的机构或组织并无差别, 新闻记者和其他一般组织成员一样, 工作环节受到组织运作惯例的限定, 以保障组织持续高效运转为基本前提; 所不同的只是, 媒介组织专门负责搜集、 传播一些特定知识, 这项职责使得其特定的专业活动有别于其他一般性的组织。

 而评价其职能履行好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则在于新闻是否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和报道社会现实的。

 麦奎尔对于媒介文化生产的研究提示我们的正是新闻作为一种媒介组织运行的产品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组织运行常规的影响, 而这些常规与新闻报道内容呈现上的偏见有着密切关联。

 他所指出的“典型的新闻偏见”包括新闻过度呈现高层官方的声音、 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政治或社会精英上、 少数群体明显被边缘化乃至污名化等等。

 那么, 这些典型的新闻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其与新闻常规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联?

  所谓新闻常规, 休梅克(Shoemarker)将其定义为媒体从业者用以从事其工作的“模式化的、 常规化的、 重复进行的实践形式”。

 它的存在, 从媒介作为一个生产性组织的层面来看, 为保证组织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新闻的制作, 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程序来帮助记者判断和选择新闻。

 这套程序以新闻组织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为基础,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筛选来实现。

 借助这些常规。

 媒介得以有效管理不确定的事务, 实现组织需求。

 而从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 又是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存的。

 就其正面效应来说, 它保证了新闻生产的时效性, 就其负面效应来说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闻内容上的“偏见”。

 本文试从新闻生产的工作流程来对此进行分析, 探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常规对媒介内容呈现的具体影响。

 一、 新闻常规之下媒体对事实的最初筛选中潜藏着新闻偏见

 基于媒介资源的有限性和新闻从业者处理信息能力的有限性, 新闻生产必须首先对事实进行筛选。

 而在筛选的过程中, 新闻价值通常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依据。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看, 尽管中西方对于媒体性质的认定存在差异,但对于新闻价值的 5 个基本要素的认定大体相同。

 即时效性(新鲜性)、 重要性、显著性、 接近性和趣味性。

 而这些标准实际上已经体现了新闻选择的常规。

 时效性和重要性意味着越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影响面广的事件越容易成为重大的新闻,例如地震、 海啸、 矿难等重大灾难性事件, 往往很容易占据媒体的重要位置或时段; 显著性和接近性则直接指向事件人物、 地点及其他事实构成要件, 而趣味性则一定程度上为记者选择报道角度提供了参照标准。

 新闻的构成要素“5w”(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可以说是新闻常规的又一个组成部分, 它帮助记者在采集信息时迅速确定需要采集的主要内容。

 传播学者麦奎尔在分析影响新闻选择的要素时, 强调了新闻选择过程中人物、 地点和时间这三个要素。

 在他看来, 我们通过媒介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常常是记者偶然遇到甚至是某些特定办公机构制造出来的; 新闻总是发生在相对确定的地点, 例如华盛顿到纽约之间的地区或者巴黎、 柏林、 伦敦之间的三角地带, 因而也往往是具有可预测性的。

 媒体普遍采用的新闻归口制度依据的正是新闻的这种“可预测性”, 该制度将记者固定在一定的采访线路上, 而这些采访线路通常集中在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的部门。

 从我国媒体普遍的线路分配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媒体通常将记者分为时政记者、 财经记者、 体育娱乐记者几个大类。

 每个大类下面通常又有更为具体的条线分派:

 如公安线、 气象线、 房管线等等。

 之所以要将这些部门作为记者日常联系的采访对象, 主要原因就在于记者作为信息采集者, 其任务是在短时间内收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但他们又不可能全程参与到这些信息背后的具体事件时间当中, 因此, 这些信息的复杂性越高, 记者就越是依赖于“代理观察者”的观察, 记者对于信息的了 解程度更多时候是停留在“知晓”层面而非“理解”层

 面, 他对现象的分析和阐释不可避免地依赖于相关专业人士或权威人士。

 这种对于权威信源的依赖与其说是确保新闻真实与客观的必要, 不如说首先是为了保证新闻的可预期性的必要, 因为只有通过确立相对固定的“代理观察者”, 从业者才能迅速高效地采集到所需的信息, 在截稿时间内完成新闻报道。

 由此来看。

 为确保媒介组织新闻生产有序进行的新闻常规在新闻生产的第一步——事实筛选当中就已经表现出其主观选择倾向, 而这种选择使不同事实在媒体准入上就无法实现平等。

 从这个角度理解, 弱势群体之所以总是难以成为媒体日常性报道所关注的主角,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与媒体之间缺乏相对固定的信息沟通平台, 他们的利益表达需要无法通过相对固定的新闻线路进入媒介的观察视野。

 而这种信息筛选机制上的不平等同时还会通过媒体中的其他新闻常规来得到强化。

  二、 消息来源借助新闻常规操纵事实强化了部分新闻偏见

 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构成要素、 记者的职业特性使信息在流入媒介视野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不平等, 这使我们通过媒体所看到的往往只是符合媒体特定选择标准、符合记者工作便利取向原则的信息。而作为记者信息采集对象的消息来源,他们接近媒介机会的多寡、 对新闻常规利用手段的高低则从另一层面揭示了新闻偏见产生的原因。

 麦奎尔提出, 消息来源对媒介的接近与使用有赖于消息来源自身的权力与影响力、 能否有效地提供适合的材料、 良好的公共关系以及他们与媒介的共同利益和媒介对他们的倚赖程度等。

 从新闻常规的角度来理解, 消息来源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影响力以及能否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消息来源决定了 它能否成为媒介亲赖的对象。

 例如重要官员、 知名人士作为媒体的权威信源, 他们接近媒介的机会较多, 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的机会也较多, 对新闻事实的呈现通常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而另外一些社会群体则往往因为处于社会边缘掌握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 无法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而被媒介日益边缘化。

 同时, 这些享有更为充分的媒介接近权的消息来源不仅可以借助媒介的依赖更好地传达自己的信息和观点, 甚至可以通过公关或其他操纵手段使媒介为自

 己的特殊利益和目的服务。

 而新闻常规正是他们利用媒介的主要策略依据。

 美国资深媒介顾问马克·麦希斯提出的“媒体公关十二法则”中最为核心的是”DES 原则”, “D”即差异(Different), “E”即效率(Efficient), “s”即简洁(simple), 他认为,只要掌握了这样三个原则, 就可以赢得媒介的关注。

 我们不难发现, 这三个原则实际上针对的正是媒介新闻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新闻常规, 它强调了事实的反常性、 差异性, 指出了新闻生产所受的截稿时间的压力和记者知识的有限性, 它告诉那些试图操控媒体的人, 要想让一则信息能够引起记者的注意, 必须要投其所好, 使之符合新闻运作的常规, 才能赢得媒体的版面或时段。

 不仅如此, 新闻专业主义中至关重要的客观性原则在保证新闻从业者相对独立的地位的同时也成为消息来源操控媒体的发力点。

 客观报道强调记者的中立, 强调使用消息来源的直接引语。

 而这事实上却为消息来源控制事实呈现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美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麦卡锡事件即佐证了这一点。

 借助于这些新闻常规, 那些易于接近媒介的社会权力阶层不仅作为媒体依赖的重要、 权威信源直接影响着媒体内容的选择; 还通过新闻常规直接影响到媒体对事实的呈现和意义赋予。

 在这个意义赋予的过程中被强化的又往往是作为社会权力阶层的消息来源与媒介共同的利益诉求, 维护的是社会现有秩序, 因此,社会边缘人群被媒体边缘化乃至污名化这一媒体典型偏见并非出自记者的主观故意, 而是新闻常 规影响下信源与传播者固化的思维和表达模式造成的。

 三、 媒介组织内部常规对新闻事实呈现方式的影响中暗含新闻偏见

 事实信息经过记者的选择和采写两个环节后就进入了编辑部的编辑环节,只有通过这一关, 报道才能与受众见面。

 而对于媒介组织内部控制的有关研究认为, 组织会透过不同的机制控制个人, 从而影响新闻事实的呈现。

 Breed 在上世纪 50 年代对新闻编辑室进行观察研究时候就发现, 从业者对报纸政策的感知实际上表现的是一个从业者自身被“社会化”的过程, 即将自己所属岗位的权利、 义务以及规则和价值内在化。

 其列举了一些从业者被社会化的途径, 其中就包括编辑对稿件的修改。

 换言之, 记者的稿件需要经过编辑这一关卡才能见报, 编辑的意见会对记者的采写行为起导向作用。而为了稿件能顺利见报,记者亦会研究编辑的兴趣偏好来调整自己的采写行为, 使新闻报道符合组织规范

 的要求。

 而媒介组织大多倾向于依据符合自 身目 标和利益的各种标准来选择性地再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 绝大多数情况下, 媒介组织真正在意的并不是专业以及公益标准, 而是组织的利益标准。

 从这个视角理解新闻编辑过程的一些常规, 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名的工作法则, 事实上不过是为了保证媒介组织利益的必要策略。

 新闻常规中的客观报道原则理论上要求记者客观陈述冲突双方的意见、 提供事实、 使用直接引语, 以尽可能地呈现事实原貌, 但具体意见和观点的选择往往很难排除记者个人的主观倾向, 在事实本身的选择上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同是报道一宗杀人案被侦破, 凶手被缉拿归案, 党报往往会重点报道警方破案的效率和案犯可能受到的惩罚, 而都市类报纸则有可能更为关注凶手杀人的起因、 经过及其中的细节等; 党报的报道可能只是一则简短的消息,而都市报则可能用整版来予以报道。

 因为党报强调的是“正面宣传”, 而都市类报纸强调的则是“吸引受众”。

 这种媒体定位差异通过编辑对稿件选择的偏好体现,而记者则在编辑对稿件的处理方式中习得组织对事件新闻价值判断的具体标准。

 而从媒介竞争角度来看, 一些媒体为尽可能吸引受众眼球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盲目追求新闻报道的轰动效应, 有意夸大新闻事实中反常性、 趣味性的新闻价值要求, 以此作为新闻卖点, 这种组织常规亦导致了媒体偏见的出现。

 有学者对 2001—2006 年《新闻记者》 杂志评选的十大假新闻的分析发现, 假新闻的易发媒体多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 而假新闻的重灾区则集中在社会、 文化体育新闻, 偏好名人、 奇闻, 显著性和反常性成为炮制假新闻的敏感穴位。

 这种统计结果实际上体现的正是市场化条件下部分媒体组织常规的新闻价值取向偏向导致了记者编辑采写稿件的某种偏见, 这种偏见不仅有违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操守, 而且混淆视听, 向公众提供了关于现实社会的虚假的图景, 将局部、 片面的社会问题扩大化。

 例如曾引发社会热议的“纸馅包子”的假新闻就绝不仅影响的是公众对包子质量安全问题的担忧, 而是对整个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而造假者之所以采制此条新闻则绝不能简单归因于个人职业素质问题, 媒介组织在竞争压力之下的选题偏好不能不说是导致此类假新闻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 结语

 通过前文的分析, 我们不难认识到, 新闻所呈现出的偏见, 如对弱势群体缺乏足够关注、 偏好专家、 掌权者的观点等, 并不完全是媒介组织有意的偏见,其对于固定新闻线路以及稳定、 权威的消息来源的依赖是导致偏见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层面上, 可以理解为“采集新闻的方式强化了 官方所架构出来的社会现实”。

 而日益竞争的媒体竞争之下, 媒介组织所变现出的对于某些特定新闻价值取向则是诱发新闻失实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可被理解为是一种“确意的偏见”。

 如果我们试图从新闻常规出发寻求改变新闻偏见的方法, 就不能不反思新闻常规形成的过程, 反思新闻理论中最为基本的概念、 观点和价值判断。

 而这些远非笔者所能回答的问题。

 但记者从生手到专家的转变过程实质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新闻常规逐步内化的过程, 其间, 媒介内容自身的风格、 编辑对稿件的修改意见、 内部会议讨论的结果以及媒介组织对于记者工作的奖惩标准等都是具体可以观察的内容, 如果从这些具体而微的环节人手来调节新闻常规, 对于媒介新闻报道的偏见当可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

 最后, 当我们思考新闻偏见问题时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 尽管对于新闻偏见的批评长久以来一直存在, 但这种批评所持的“对应假设”, 即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反映现实, 却是未经验证的。

 事实上, 无论是从新闻媒介自身特性来看,还是从记者的职业特性来看, 要求新闻报道不存在任何偏见都是超出现实实现可能的。

 这些批评同时也忽略了受众自身的能动性。

 而自霍尔以后, 受众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也为我们理解媒介内容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方式。

 无论如何, 尽管媒体的报道很难抛开权力、 利益以及从业者个人能力的有限性等的影响而做到完全客观, 但将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新闻从业者的一种追求永远都是有必要的。

篇四: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ISSN1007-2438

 2009 年第

 3 期,

  2009 年 6 月

 Press

 Circles

 ISSN1007-2438

 No. 3

 2009. Jun. 2009.

  理论探索

 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麦奎尔关于媒介文化生产研究的启示

 尹瑛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武汉

 430072)

  摘要本文从新闻常规对进入媒体的新闻事实、 消息来源以及具体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等的影响的角度对媒体 新闻偏见的产生予以了分析, 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和矫正新闻偏见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新闻常规新闻偏见对应假设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is

 on

 the

 Production

 of

 News

 Prejudice

 from

 the

 Angle

 of

 News

 Routine

 ——An

 Announcement

 from

 the

 Researches

 on

 the

 Media

 Culture

 Production

 of

 Mcquail

 Yin

 Ying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it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Abstract

 The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production

 of

 news

 prejudice

 from

 the

 influences

 of

 the

 news

 routine

 on

 the

 facts

 which

 go

 firstly

 into

 the

 media,

  the

 news

 resource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news

 facts, etc.

  According

 to

 these

 analyesi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news

 routine

 and

 the

 production

 of

 news

 prejudice,

  and

 the

 way

 to

 correct

 the

 news

 prejudice.

  Key

 words

 news

 routine

 news

 prejudice

 correspondence

 assumption

 对于新闻生产的研究一直是媒介研究的一个重点。

 而 从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 新闻既是一种社会的产物, 其 内容反映了蕴育新闻的社会现实; 同时也一种组织性的产 物, 是专门负责采集、 传播新闻的专业组织所制造出来的成 果。

  ①这也就意味着, 新闻机构在许多方面和一般性的机构 或组织并无差别, 新闻记者和其他一般组织成员一样, 工作 环节受到组织运作惯例的限定, 以保障组织持续高效运转为 基本前提; 所不同的只是, 媒介组织专门负责搜集、 传播一些 特定知识, 这项职责使得其特定的专业活动有别于其他一般 性的组织。

 而评价其职能履行好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则在 于新闻是否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和报道社会现实的。

  麦奎尔对于媒介文化生产的研究提示我们的正是新闻 作为一种媒介组织运行的产品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组织运行 常规的影响, 而这些常规与新闻报道内容呈现上的偏见有着 密切关联。

 他所指出的“典型的新闻偏见” 包括新闻过度呈 现高层官方的声音、 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政治或社会精英上、

 少数群体明显被边缘化乃至污名化等等。

  ②那么, 这些典型 的新闻偏见是如何产生的? 其与新闻常规之间究竟存在怎 样的关联?

  所谓新闻常规, 休梅克(Shoemarker)

 将其定义为媒体从 业者用以从事其工作的“模式化的、 常规化的、 重复进行的实 践形式” 。

 ③它的存在, 从媒介作为一个生产性组织的层面来

 看, 为保证组织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新闻的制作, 必须有一套 切实可行的程序来帮助记者判断和选择新闻。

 这套程序以 新闻组织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为基础,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 筛选来实现。

 借助这些常规, 媒介得以有效管理不确定的事 务, 实现组织需求。

 而从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 又是正

 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存的。

 就其正面效应来说, 它保证了新 闻生产的时效性, 就其负面效应来说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 闻内容上的“偏见” 。

 本文试从新闻生产的工作流程来对此 进行分析, 探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常规对媒介内容呈现的 具体影响。

  一、 新闻常规之下媒体对事实的最初筛 选中潜藏着新闻偏见

 基于媒介资源的有限性和新闻从业者处理信息能力的 有限性, 新闻生产必须首先对事实进行筛选。

 而在筛选的过 程中, 新闻价值通常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依据。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看, 尽管中西方对于媒体性质 的认定存在差异, 但对于新闻价值的

 5 个基本要素的认定大 体相同。

 即时效性(新鲜性)、 重要性、 显著性、 接近性和趣味 性。

 而这些标准实际上已经体现了新闻选择的常规。

 时效 性和重要性意味着越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影响面广的事件越 容易成为重大的新闻, 例如地震、 海啸、 矿难等重大灾难性事 件, 往往很容易占据媒体的重要位置或时段; 显著性和接近 性则直接指向事件人物、 地点及其他事实构成要件, 而趣味 性则一定程度上为记者选择报道角度提供了参照标准。

  新闻的构成要素

 “5W”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

 可 以说是新闻常规的又一个组成部分, 它帮助记者在采集信息 时迅速确定需要采集的主要内容。

 传播学者麦奎尔在分析 影响新闻选择的要素时, 强调了新闻选择过程中人物、 地点 和时间这三个要素。

 在他看来, 我们通过媒介所看到的世界 其实常常是记者偶然遇到甚至是某些特定办公机构制造出

 作者简介:

 尹瑛,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江西宜春学院讲师。

  -46

 理论探索

 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来的; 新闻总是发生在相对确定的地点, 例如华盛顿到纽约 之间的地区或者巴黎、 柏林、 伦敦之间的三角地带, 因而也往 往是具有可预测性的。

  媒体普遍采用的新闻归口制度依据的正是新闻的这种

 “可预测性” , 该制度将记者固定在一定的采访线路上, 而这 些采访线路通常集中在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的部门。

 从我国媒体普遍的线路分配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媒体通常将 记者分为时政记者、 财经记者、 体育娱乐记者几个大类, 每个 大类下面通常又有更为具体的条线分派:

 如公安线、 气象线、

 房管线等等。

 之所以要将这些部门作为记者日常联系的采 访对象, 主要原因就在于记者作为信息采集者, 其任务是在 短时间内收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但他们又不可能全程参 与到这些信息背后的具体事件时间当中, 因此, 这些信息的 复杂性越高, 记者就越是依赖于“代理观察者” 的观察, 记者 对于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多时候是停留在“知晓” 层面而非“理 解” 层面, 他对现象的分析和阐释不可避免地依赖于相关专 业人士或权威人士。

 这种对于权威信源的依赖与其说是确 保新闻真实与客观的必要, 不如说首先是为了保证新闻的可 预期性的必要, 因为只有通过确立相对固定的“代理观察 者” , 从业者才能迅速高效地采集到所需的信息, 在截稿时间 内完成新闻报道。

  由此来看, 为确保媒介组织新闻生产有序进行的新闻常 规在新闻生产的第一步

 ——事实筛选当中就已经表现出其 主观选择倾向, 而这种选择使不同事实在媒体准入上就无法 实现平等。

 从这个角度理解, 弱势群体之所以总是难以成为 媒体日常性报道所关注的主角,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 于他们与媒体之间缺乏相对固定的信息沟通平台, 他们的利 益表达需要无法通过相对固定的新闻线路进入媒介的观察 视野。

 而这种信息筛选机制上的不平等同时还会通过媒体 中的其他新闻常规来得到强化。

  二、 消息来源借助新闻常规操纵事实强 化了部分新闻偏见

 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构成要素、 记者的职业特性使信息

 在流入媒介视野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不平等, 这使我们通过媒 体所看到的往往只是符合媒体特定选择标准、 符合记者工作 便利取向原则的信息。

 而作为记者信息采集对象的消息来 源, 他们接近媒介机会的多寡、 对新闻常规利用手段的高低 则从另一层面揭示了新闻偏见产生的原因。

  麦奎尔提出, 消息来源对媒介的接近与使用有赖于消息 来源自身的权力与影响力、 能否有效地提供适合的材料、 良 好的公共关系以及他们与媒介的共同利益和媒介对他们的 倚赖程度等。

  ④从新闻常规的角度来理解, 消息来源自身拥 有的权力和影响力以及能否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消息来 源决定了它能否成为媒介亲赖的对象。

 例如重要官员、 知名 人士作为媒体的权威信源, 他们接近媒介的机会较多, 发表 个人观点和见解的机会也较多, 对新闻事实的呈现通常可以 起到关键作用; 而另外一些社会群体则往往因为处于社会边 缘掌握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 无法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信 息而被媒介日益边缘化。

  同时, 这些享有更为充分的媒介接近权的消息来源不仅 可以借助媒介的依赖更好地传达自己的信息和观点, 甚至可 以通过公关或其他操纵手段使媒介为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目 的服务。

 而新闻常规正是他们利用媒介的主要策略依据。

 美国资深媒介顾问马克· 麦希斯提出的“媒体公关十二法则”

 中最为核心的是

 “DES 原则” “D” , 即

 ,

  即差异(

 Different)

 “E”

 效率(Efficient)

 “S” , 只要掌握了这

 ,

  即简洁(

 Simple)

 他认为,

  样三个原则, 就可以赢得媒介的关注。

  ⑤我们不难发现, 这三 个原则实际上针对的正是媒介新闻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的 新闻常规, 它强调了事实的反常性、 差异性, 指出了新闻生产 所受的截稿时间的压力和记者知识的有限性, 它告诉那些试 图操控媒体的人, 要想让一则信息能够引起记者的注意, 必 须要投其所好, 使之符合新闻运作的常规, 才能赢得媒体的 版面或时段。

  不仅如此, 新闻专业主义中至关重要的客观性原则在保 证新闻从业者相对独立的地位的同时也成为消息来源操控 媒体的发力点。

 客观报道强调记者的中立, 强调使用消息来 源的直接引语, 而这事实上却为消息来源控制事实呈现提供 了极好的机会, 美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麦卡锡事件即佐证了这 一点。

  借助于这些新闻常规, 那些易于接近媒介的社会权力阶 层不仅作为媒体依赖的重要、 权威信源直接影响着媒体内容 的选择; 还通过新闻常规直接影响到媒体对事实的呈现和意 义赋予。

 在这个意义赋予的过程中被强化的又往往是作为 社会权力阶层的消息来源与媒介共同的利益诉求, 维护的是 社会现有秩序, 因此, 社会边缘人群被媒体边缘化乃至污名 化这一媒体典型偏见并非出自记者的主观故意, 而是新闻常 规影响下信源与传播者固化的思维和表达模式造成的。

  三、 媒介组织内部常规对新闻事实呈现 方式的影响中暗含新闻偏见

 事实信息经过记者的选择和采写两个环节后就进入了 编辑部的编辑环节, 只有通过这一关, 报道才能与受众见 面。

 而对于媒介组织内部控制的有关研究认为, 组织会透过 不同的机制控制个人, 从而影响新闻事实的呈现。

  Breed 在上世纪

 50 年代对新闻编辑室进行观察研究时 候就发现, 从业者对报纸政策的感知实际上表现的是一个从 业者自身被“社会化” 的过程, 即将自己所属岗位的权利、 义 务以及规则和价值内在化。

 其列举了一些从业者被社会化 的途径, 其中就包括编辑对稿件的修改。

  ⑥换言之, 记者的稿 件需要经过编辑这一关卡才能见报, 编辑的意见会对记者的 采写行为起导向作用。

 而为了稿件能顺利见报, 记者亦会研 究编辑的兴趣偏好来调整自己的采写行为, 使新闻报道符合 组织规范的要求。

  而媒介组织大多倾向于依据符合自身目标和利益的各 种标准来选择性地再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 绝大多数情况 下, 媒介组织真正在意的并不是专业以及公益标准, 而是组 织的利益标准。

  ⑦从这个视角理解新闻编辑过程的一些常 规, 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名的工作法则, 事

 实上不过是为了保证媒介组织利益的必要策略。

 新闻常规 中的客观报道原则理论上要求记者客观陈述冲突双方的意 见、 提供事实、 使用直接引语, 以尽可能地呈现事实原貌, 但 具体意见和观点的选择往往很难排除记者个人的主观倾向,

 在事实本身的选择上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同是报道 一宗杀人案被侦破, 凶手被缉拿归案, 党报往往会重点报道 警方破案的效率和案犯可能受到的惩罚, 而都市类报纸则有 可能更为关注凶手杀人的起因、 经过及其中的细节等; 党报 的报道可能只是一则简短的消息, 而都市报则可能用整版来 予以报道。

 因为党报强调的是“正面宣传” , 而都市类报纸强 调的则是“吸引受众” 。

 这种媒体定位差异通过编辑对稿件 选择的偏好体现, 而记者则在编辑对稿件的处理方式中习得 组织对事件新闻价值判断的具体标准。

  而从媒介竞争角度来看, 一些媒体为尽可能吸引受众眼 球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盲

 -47

 新闻界

 2009 年第

 3 期

 2009 年 6 月

 理论探索

 目追求新闻报道的轰动效应, 有意夸大新闻事实中反常性、

 趣味性的新闻价值要求, 以此作为新闻卖点, 这种组织常规 亦导致了媒体偏见的出现。

 有学者对

 2001-2006 年《新闻记 者》 杂志评选的十大假新闻的分析发现, 假新闻的易发媒体 多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 而假新闻的重灾区则集中在 社会、 文化体育新闻, 偏好名人、 奇闻, 显著性和反常性成为 炮制假新闻的敏感穴位。

  ⑧这种统计结果实际上体现的正是 市场化条件下部分媒体组织常规的新闻价值取向偏向导致 了记者编辑采写稿件的某种偏见, 这种偏见不仅有违新闻专 业主义的基本操守, 而且混淆视听, 向公众提供了关于现实 社会的虚假的图景, 将局部、 片面的社会问题扩大化。

 例如 曾引发社会热议的“纸馅包子” 的假新闻就绝不仅影响的是 公...

篇五: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界IS S N1 0 0 7 —2 4 38 2009年第硼. 2009- 196,qP r e ss C i肿I s IS S N10 0 7 —2 4 38 N o ,32 0 0 9 ..ju n .2 0 0 9 .匿西因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麦奎尔关于媒介文化生产研究的启示尹瑛(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武汉4 30 0 7 2)摘要本文从新闻常规时进入媒体的新闻事实、 消息来源以及具体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等的影响的角度时蝶体新闻偏见的产生予以了分析, 指出了两者之问的关联和矫正新闻偏见的可能路径.关键词新闻常规新闻偏见对应假设中图分类号G 210 文献标识码AA n a ly siso nth e P r o d u c tio no fN e w sP r e ju d icef r o mth eA n g leo fN e w s R o u tin e——A n A n n o u n c e m e n tf r o mth eR e se a r c h e so nth eM e d iaC u ltu r eP r o d u c tio n o fM c q u a f lY in Y in g( C o lle g eo fJo u r n a lism a n dC o m m u n ic a ito n . W u h a n U n iv e r sity , W u h a n 4 30 0 7 2)A b str a c t T h e a r ticle m a k e s a na n a ly siso n th ep r o d u c tio no fn e w sp reju d icef r o m th e in f lu e n c e s o fth en e w s r o u tin eo n th e f a c ts w h ic hg of ir stlyin toth em e d ia . th en e w s r e s o u r c e sa n d th ep r e se n ta tio no fth e n e w sf a c ts. e tc . A c c o r d in gtO th e se a n a ly e sis. th ea r ticlep o in ts O U t th e c o n n e c tio n b e t w e e n th e n e w s r o u tin e a n d th ep r o d u c tio no f n e w sp r e j。

 u d ic e , a n dth ew a yt Oc o r r e c tth e n e w sprejud ice.K e yw o r d s n e w s r o u tin en e w sp r eju d ice c o r r e sp o n d e n c ea ssu m p tio n对于新闻生产的研究一直是媒介研究的一个重点。

 而从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 新闻既是一种社会的产物. 其内容反映了蕴育新闻的社会现实; 同时也一种组织性的产物. 是专门负责采集、 传播新闻的专业组织所制造出来的成果。

 。

 这也就意味着. 新闻机构在许多方面和一般性的机构或组织并无差别, 新闻记者和其他一般组织成员一样, 工作环节受到组织运作惯例的限定. 以保障组织持续高效运转为基本前提; 所不同的只是. 媒介组织专门负责搜集、 传播一些特定知识. 这项职责使得其特定的专业活动有别于其他一般性的组织。

 而评价其职能履行好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则在于新闻是否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和报道社会现实的。麦奎尔对于媒介文化生产的研究提示我们的正是新闻作为一种媒介组织运行的产品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组织运行常规的影响. 而这些常规与新闻报道内容呈现上的偏见有着密切关联:

 他所指出的“典型的新闻偏见” 包括新闻过度呈现高层官方的声音、 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政治或社会精英上、少数群体明显被边缘化乃至污名化等等。

 。

 那么. 这些典型的新闻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其与新闻常规之问究竟存在怎样的关联?所谓新闻常规. 休梅克( S h o em a rk er)将其定义为媒体从业者用以从事其工作的“模式化的、 常规化的、 重复进行的实践形式” 。

 “之的存在. 从媒介作为一个生产性组织的层面来看. 为保证组织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新闻的制作。

 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程序来帮助记者判断和选择新闻。

 这套程序以新闻组织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为基础.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筛选来实现。

 借助这些常规. 媒介得以有效管理不确定的事务. 实现组织需求。

 而从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 又是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存的。

 就其正面效应来说. 它保证了新闻生产的时效性, 就其负面效应来说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闻内容上的“偏见” 。

 本文试从新闻生产的工作流程来对此进行分析, 探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常规对媒介内容呈现的具体影响。一、 新闻常规之下媒体对事实的最初筛选中潜藏着新闻偏见基于媒介资源的有限性和新闻从业者处理信息能力的有限性. 新闻生产必须首先对事实进行筛选。

 而在筛选的过程中。

 新闻价值通常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依据。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看. 尽管中西方对于媒体性质的认定存在差异, 但对于新闻价值的5个基本要素的认定大体相同。

 即时效性( 新鲜性), 重要性、 显著性、 接近性和趣味性。

 而这些标准实际上已经体现了新闻选择的常规。

 时效性和蓖要性意味着越是短时问内发生的影响面广的事件越容易成为重大的新闻. 例如地震、 海啸、 矿难等重大灾难性事件. 往往很容易占据媒体的重要位置或时段; 显著性和接近性则直接指向事件人物、 地点及其他事实构成要件, 而趣味性则一定程度卜为记者选择报道角度提供了参照标准。新闻的构成要素“5W ” ( 时问、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可以说足新闻常规的X - - 个组成部分. 它帮助记者在采集信息时迅速确定需要采集的主要内容。

 传播学者麦奎尔在分析影响新闻选择的要素时. 强调了, 新闻选择过程中人物、 地点和时间这j个要素。

 在他看来, 我们通过媒介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常常是记者偶然遇到甚至是某些特定办公机构制造出作者简介:

 尹瑛,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江西宣春擘院讲师.—・4 6 —万方数据

 从新阳常规翟角鲁新同儡见的产生来的; 新闻总是发生在相对确定的地点, 例如华盛顿到纽约之间的地区或者巴黎、 柏林、 伦敦之间的三角地带。

 因而也往往是具有可预测性的。媒体普遍采用的新闻归口制度依据的正是新闻的这种“可预测性” , 该制度将记者固定在一定的采访线路上. 而这些采访线路通常集中在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的部门。从我国媒体普遍的线路分配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媒体通常将记者分为时政记者、 财经记者、 体育娱乐记者几个大类, 每个大类下面通常又有更为具体的条线分派:

 如公安线、 气象线,房管线等等。

 之所以要将这些部门作为记者日常联系的采访对象. 主要原因就在于记者作为信息采集者, 其任务是在短时问内收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但他们又不可能全程参与到这些信息背后的具体事件时间当中. 因此, 这些信息的复杂性越高。

 记者就越是依赖于“代理观察者” 的观察, 记者对于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多时候是停留在“知晓” 层面而非“理解” 层面. 他对现象的分析和阐释不可避免地依赖于相关专业人士或权威人士。

 这种对于权威信源的依赖与其说是确保新闯真实与客观的必要。

 不如说首先是为了保证新闯的可预期性的必要, 因为只有通过确立相对固定的“代理观察者” . 从业者才能迅速高效地采集到所需的信息, 在截稿时间内完成新闻报道。由此来看, 为确保媒介组织新闻生产有序进行的新闻常规在新闻生产的第一步——事实筛选当中就已经表现出其主观选择倾向, 而这种选择使不同事实在媒体准入上就无法实现平等。

 从这个角度理解, 弱势群体之所以总是难以成为媒体日常性报道所关注的毫角,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与媒体之间缺乏相对固定的信息沟通平台, 他们的利益表达需要无法通过相对固定的新闻线路进入媒介的观察视野。

 而这种信息筛选机制上的不平等同时还会通过媒体中的其他新闻常规来得到强化。二、 消息来源借助新闻常规操纵事实强化了部分新闻偏见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构成要素、 记者的职业特性使信息在流人媒介视野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不平等, 这使我们通过媒体所看到的往往只是符合媒体特定选择标准、 符合记者工作便利取向原贝Ij的信息。

 而作为记者信息采集对象的消息来源, 他们接近媒介机会的多寡、 对新闻常规和J用手段的高低则从另一层面揭示了新闻偏见产生的原因。麦奎尔提出. 消息来源对媒介的接近与使用有赖于消息来源自身的权力与影响力、 能否有效地提供适合的材料、 良好的公共关系以及他们与媒介的共同利益和媒介对他们的倚赖程度等。

 ‘从新闻常规的角度来理解, 消息来源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影响力以及能否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消息来源决定了它能否成为媒介亲赖的对象。

 例如重要官员、 知名人士作为媒体的权威信源. 他们接近媒介的机会较多, 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的机会也较多. 对新闻事实的呈现通常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而另外一些社会群体则往往因为处于社会边缘掌握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 无法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而被媒介E t益边缘化。同时. 这些享有更为充分的媒介接近权的消息来源不仅可以借助媒介的依赖更好地传达自己的信息和观点, 甚至可以通过公关或其他操纵手段使媒介为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目的服务。

 而新闻常规正是他们利用媒介的主要策略依据。美国资深媒介顾问马克・麦希斯提出的“媒体公关十二法则”中最为核心的是“D E S 原则” , “D ” 即差异( D if f ereltt)。

 。

 E 1即效率( E f f icien t), “S ” 即简洁( S im p le). 他认为. 只要掌超了这样j个原则, 就可以赢得媒介的关注。

 o 我们不难发现. 这三个原则实际上针对的正是媒介新闻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新闻常规, 它强调了事实的反常性、 差异性. 指出了新闻生产所受的截稿时间的压力和记者知识的有限性, 它告诉那些试图操控媒体的人, 要想让一则信息能够引起记者的注意, 必须要投其所好, 使之符合新闻运作的常规, 才能赢得媒体的版面或时段。不仅如此. 新闻专业主义中至关重要的客观性原则在保证新闻从业者相对独立的地位的同时也成为消息来源操控媒体的发力点。

 客观报道强调记者的中立。

 强调使用消息来源的直接引语. 而这事实上却为消息来源控制事实呈现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美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麦卡锡事件即佐证了这一点。借助于这些新闻常规, 那些易于接近媒介的社会权力酚层不仅作为媒体依赖的重要、 权威信源直接影响着媒体内容的选择; 还通过新闻常规直接影响到媒体对事实的呈现和意义赋予。

 在这个意义赋予的过程中被强化的又往往是作为社会权力阶层的消息来源与媒贪共同的利益诉求, 维护的是社会现有秩序。

 因此, 社会边缘人群被媒体边缘化乃至污名化这一媒体典型偏见并非出自记者的主观故意. 而是新闻常规影响下信源与传播者固化的思维和表达模式造成的。三、 媒介组织内部常规对新闻事实呈现方式的影响中暗含新闻偏见一事实信息经过记者的选择和采写两个环节后就进入了编辑部的编辑环节, 只有通过这一关. 报道才能与受众见面。

 而对于媒介组织内部控制的有关研究认为, 组织会透过不同的机制控制个人. 从而影响新闻事实的晕现,B r e e d 在上世纪50 年代对新闻编辑室进行观察研究时候就发现。

 从业者对报纸政策的感知实际上表现的是一个从业者自身被“社会化” 的过程. 甚ll将自己所属岗位的权利、 义务以及规则和价值内在化。

 其列举了一些从业者被社会化的途径。

 其中就包括编辑对稿件的修改。

 9 换言之, 记者的稿件需要经过编辑这一关卡才能见报. 编辑的意见会对记者的采写行为起导向作用。

 而为了稿件能顺利见报. 记者亦会研究编辑的兴趣偏好来调整自己的采写行为。

 使新闻报道符合组织规范的要求。而媒介组织大多倾向于依据符合自身目标和利益的各种标准来选择性地再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 绝大多数情况下, 媒介组织真正在意的并不是专业以及公益标准. 而是组织的利益标准。

 o 从这个视角理解新闻编辑过程的一些常规, 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名的工作法则, 事实上不过是为了保证媒介组织利益的必要策略。

 新闻常规中的客观报道原则理论上要求记者客观陈述冲突双方. 的意见、 提供事实、 使用直接引语, 以尽可能地呈现事实原貌, 但具体意见和观点的选择往往很难排除记者个人的主观倾向。在事实本身的选择上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同是报道~宗杀人案被侦破。

 凶手被缉拿归案, 党报往往会重点报道警方破案的效率和案犯可能受到的惩罚. 而都市类报纸则有可能更为关注凶手杀人的起因、 经过及其中的细节等; 党报的报道可能只是一则简短的消息. 而都市报则可能用整版来予以报道。

 因为党报强调的是“正面宣传” , 而都市类报纸强调的则是“吸引受众” 。

 这种媒体定位差异通过编辑对稿件选择的偏好体现. 而记者则在编辑对稿件的处理方式中习得组织对事件新闻价值判断的具体标准。而从媒介竞争角度来看。

 一些媒体为尽可能吸引受众眼球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盲一4 7 —万方数据

 新田界20 0 9 年第3期20 0 9 年6 月目追求新闻报道的轰动效应, 有意夸大新闻事实中反常性、趣味性的新闻价值要求, 以此作为新闻卖点, 这种组织常规亦导致了媒体偏见的出现。

 有学者对20 0 1—20 0 6年《新闻记者》 杂志评选的十大假新闻的分析发现, 假新闻的易发媒体多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 而假新闻的重灾区则集中在社会、 文化体育新闻。

 偏好名人、 奇闻, 显著性和反常性成为炮制假新闻的敏感穴位。

 o 这种统计结果实际上体现的正是市场化条件下部分媒体组织常规的新闻价值取向偏向导致了记者编辑采写稿件的某种偏见, 这种偏见不仅有违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操守, 而且混淆视听, 向公众提供了关于现实社会的虚假的图景, 将局部、 片面的社会问题扩大化。

 例如曾引发社会热议的“纸馅包子” 的假新闻就绝不仅影响的是公众对包子质量安全问题的担忧, 而是对整个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而造假者之所以采制此条新闻则绝不能简单归因于个人职业素质『廿J题, 媒介组织在竞争压力之下的选题偏好不能不说是导致此类假新闻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四、 结语通过前文的分析. 我们不难认识到. 新闻所呈现出的偏见。

 如对弱势群体缺乏足够关注、 偏好专家、 掌权者的观点等. 并不完全是媒介组织有意的偏见. 其对于固定新闻线路以及稳定、 权威的消息来源的依赖是导致偏见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层面上。

 可以理解为“采集新闻的方式强化了官方所架构出来的社会现实” 。

 曲而日益竞争的媒体竞争之下。

 媒介组织所变现出的对于某些特定新闻价值取向则是诱发新闻失实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可被理解为是一种“有意的偏见” 。如果我们试图从新闻常规出发寻求改变新闻偏见的方法, 就不能不反思新闻常规形成的过程, 反思新闻理论中最为基本的概念、 观点和价值判断。

 而这些远非笔者所能回答的问题。

 但记者从生手到专家的转变过程实质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新闻常规逐步内化的过程...

篇六: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摘要 本文从新闻常规对进入媒体的新闻事实、 消息来源以及具体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等的影响的角度对媒体新闻偏见的产生予以了分析, 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和矫正新闻偏见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新闻常规 新闻偏见 对应假设

  对于新闻生产的研究一直是媒介研究的一个重点。

 而从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 新闻既是一种社会的产物, 其内容反映了蕴育新闻的社会现实; 同时也一种组织性的产物, 是专门负责采集、 传播新闻的专业组织所制造出来的成果。

 这也就意味着, 新闻机构在许多方面和一般性的机构或组织并无差别, 新闻记者和其他一般组织成员一样, 工作环节受到组织运作惯例的限定, 以保障组织持续高效运转为基本前提; 所不同的只是, 媒介组织专门负责搜集、 传播一些特定知识, 这项职责使得其特定的专业活动有别于其他一般性的组织。

 而评价其职能履行好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则在于新闻是否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和报道社会现实的。

  麦奎尔对于媒介文化生产的研究提示我们的正是新闻作为一种媒介组织运行的产品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组织运行常规的影响, 而这些常规与新闻报道内容呈现上的偏见有着密切关联。

 他所指出的“典型的新闻偏见” 包括新闻过度呈现高层官方的声音、 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政治或社会精英上、 少数群体明显被边缘化乃至污名化等等。

 那么, 这些典型的新闻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其与新闻常规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联?

  所谓新闻常规, 休梅克(Shoemarker)将其定义为媒体从业者用以从事其工作的“模式化的、 常规化的、 重复进行的实践形式”。

 它的存在, 从媒介作为一个生产性组织的层面来看, 为保证组织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新闻的制作, 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程序来帮助记者判断和选择新闻。

 这套程序以新闻组织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为基础,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筛选来实现。

 借助这些常规。

 媒介得以有效管理不确定的事务, 实现组织需求。

 而从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 又是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存的。

 就其正面效应来说, 它保证了新闻生产的时效性, 就其负面效应来说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闻内容上的“偏见”。

 本文试从新闻生产的工作流程来对此进行分析, 探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常规对媒介内容呈现的具体影响。

  一、 新闻常规之下媒体对事实的最初筛选中潜藏着新闻偏见

 基于媒介资源的有限性和新闻从业者处理信息能力的有限性, 新闻生产必须首先对事实进行筛选。

 而在筛选的过程中, 新闻价值通常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依据。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看, 尽管中西方对于媒体性质的认定存在差异, 但对于新闻价值的 5 个基本要素的认定大体相同。

 即时效性(新鲜性)、 重要性、 显著性、 接近性和趣味性。

 而这些标准实际上已经体现了新闻选择的常规。

 时效性和重要性意味着越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影响面广的事件越容易成为重大的新闻, 例如地震、 海啸、 矿难等重大灾难性事件, 往往很容易占据媒体的重要位置或时段; 显著性和接近性则直接指向事件人物、 地点及其他事实构成要件, 而趣味性则一定程度上为记者选择报道角度提供了参照标准。

 新闻的构成要素“5w”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可以说是新闻常规的又一个组成部分, 它帮助记者在采集信息时迅速确定需要采集的主要内容。

 传播学者麦奎尔在分析影响新闻选择的要素时, 强调了新闻选择过程中人物、 地点和时间这三个要素。

 在他看来,我们通过媒介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常常是记者偶然遇到甚至是某些特定办公机构制造出来的;新闻总是发生在相对确定的地点, 例如华盛顿到纽约之间的地区或者巴黎、 柏林、 伦敦之间的三角地带, 因而也往往是具有可预测性的。

 媒体普遍采用的新闻归口制度依据的正是新闻的这种“可预测性”, 该制度将记者固定在一定的采访线路上, 而这些采访线路通常集中在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的部门。

 从我国媒体普遍的线路分配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媒体通常将记者分为时政记者、 财经记者、 体育娱乐记者几个大类。

 每个大类下面通常又有更为具体的条线分派:

 如公安线、 气象线、 房管线等等。

 之所以要将这些部门作为记者日常联系的采访对象, 主要原因就在于记者作为信息采集者, 其任务是在短时间内收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但他们又不可能全程参与到这些信息背后的具体事件时间当中, 因此, 这些信息的复杂性越高, 记者就越是依赖于“代理观察者” 的观察, 记者对于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多时候是停留在“知晓” 层面而非“理解” 层面,他对现象的分析和阐释不可避免地依赖于相关专业人士或权威人士。这种对于权威信源的依赖与其说是确保新闻真实与客观的必要, 不如说首先是为了保证新闻的可预期性的必要, 因为只有通过确立相对固定的“代理观察者”, 从业者才能迅速高效地采集到所需的信息, 在截稿时间内完成新闻报道。

 由此来看。

 为确保媒介组织新闻生产有序进行的新闻常规在新闻生产的第一步——事实筛选当中就已经表现出其主观选择倾向, 而这种选择使不同事实在媒体准入上就无法实现平等。

 从这个角度理解, 弱势群体之所以总是难以成为媒体日常性报道所关注的主角, 其中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与媒体之间缺乏相对固定的信息沟通平台, 他们的利益表达需要无法通过相对固定的新闻线路进入媒介的观察视野。而这种信息筛选机制上的不平等同时还会通过媒体中的其他新闻常规来得到强化。

  二、 消息来源借助新闻常规操纵事实强化了部分新闻偏见

 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构成要素、 记者的职业特性使信息在流入媒介视野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不平等, 这使我们通过媒体所看到的往往只是符合媒体特定选择标准、 符合记者工作便利取向原则的信息。

 而作为记者信息采集对象的消息来源, 他们接近媒介机会的多寡、 对新闻常规利用手段的高低则从另一层面揭示了新闻偏见产生的原因。

 麦奎尔提出, 消息来源对媒介的接近与使用有赖于消息来源自身的权力与影响力、 能否有效地提供适合的材料、良好的公共关系以及他们与媒介的共同利益和媒介对他们的倚赖程度等。

 从新闻常规的角度来理解, 消息来源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影响力以及能否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消息来源决定了它能否成为媒介亲赖的对象。

 例如重要官员、 知名人士作为媒体的权威信源, 他们接近媒介的机会较多, 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的机会也较多, 对新闻事实的呈现通常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而另外一些社会群体则往往因为处于社会边缘掌握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 无法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而被媒介日益边缘化。

 同时, 这些享有更为充分的媒介接近权的消息来源不仅可以借助媒介的依赖更好地传达自己的信息和观点, 甚至可以通过公关或其他操纵手段使媒介为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目的服务。

 而新闻常规正是他们利用媒介的主要策略依据。

 美国资深媒介顾问马克· 麦希斯提出的“媒体公关十二法则” 中最为核心的是”DES 原则”, “D” 即差异(Different), “E” 即效率(Efficient), “s” 即简洁(simple), 他认为, 只要掌握了这样三个原则, 就可以赢得媒介的关注。我们不难发现, 这三个原则实际上针对的正是媒介新闻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新闻常规,它强调了事实的反常性、 差异性, 指出了新闻生产所受的截稿时间的压力和记者知识的有限性, 它告诉那些试图操控媒体的人, 要想让一则信息能够引起记者的注意, 必须要投其所好,使之符合新闻运作的常规, 才能赢得媒体的版面或时段。

 不仅如此, 新闻专业主义中至关重要的客观性原则在保证新闻从业者相对独立的地位的同时也成为消息来源操控媒体的发力点。

 客观报道强调记者的中立, 强调使用消息来源的直接引语。

 而这事实上却为消息来源控制事实呈现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美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麦卡锡事件即佐证了这一点。

  借助于这些新闻常规, 那些易于接近媒介的社会权力阶层不仅作为媒体依赖的重要、权威信源直接影响着媒体内容的选择; 还通过新闻常规直接影响到媒体对事实的呈现和意义赋予。在这个意义赋予的过程中被强化的又往往是作为社会权力阶层的消息来源与媒介共同的利益诉求, 维护的是社会现有秩序, 因此, 社会边缘人群被媒体边缘化乃至污名化这一媒体典型偏见并非出自记者的主观故意, 而是新闻常规影响下信源与传播者固化的思维和表达模式造成的。

 三、 媒介组织内部常规对新闻事实呈现方式的影响中暗含新闻偏见

 事实信息经过记者的选择和采写两个环节后就进入了编辑部的编辑环节, 只有通过这一关, 报道才能与受众见面。

 而对于媒介组织内部控制的有关研究认为, 组织会透过不同的机制控制个人, 从而影响新闻事实的呈现。

 Breed 在上世纪 50 年代对新闻编辑室进行观察研究时候就发现, 从业者对报纸政策的感知实际上表现的是一个从业者自身被“社会化” 的过程, 即将自己所属岗位的权利、 义务以及规则和价值内在化。

 其列举了一些从业者被社会化的途径, 其中就包括编辑对稿件的修改。

 换言之, 记者的稿件需要经过编辑这一关卡才能见报, 编辑的意见会对记者的采写行为起导向作用。而为了稿件能顺利见报, 记者亦会研究编辑的兴趣偏好来调整自己的采写行为,使新闻报道符合组织规范的要求。

 而媒介组织大多倾向于依据符合自身目标和利益的各种标准来选择性地再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 绝大多数情况下, 媒介组织真正在意的并不是专业以及公益标准, 而是组织的利益标准。

 从这个视角理解新闻编辑过程的一些常规, 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名的工作法则, 事实上不过是为了保证媒介组织利益的必要策略。

 新闻常规中的客观报道原则理论上要求记者客观陈述冲突双方的意见、 提供事实、 使用直接引语, 以尽可能地呈现事实原貌, 但具体意见和观点的选择往往很难排除记者个人的主观倾向, 在事实本身的选择上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同是报道一宗杀人案被侦破, 凶手被缉拿归案, 党报往往会重点报道警方破案的效率和案犯可能受到的惩罚, 而都市类报纸则有可能更为关注凶手杀人的起因、 经过及其中的细节等; 党报的报道可能只是一则简短的消息, 而都市报则可能用整版来予以报道。

 因为党报强调的是“正面宣传”, 而都市类报纸强调的则是“吸引受众”。

 这种媒体定位差异通过编辑对稿件选择的偏好体现, 而记者则在编辑对稿件的处理方式中习得组织对事件新闻价值判断的具体标准。

 而从媒介竞争角度来看, 一些媒体为尽可能吸引受众眼球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

 境中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盲目追求新闻报道的轰动效应, 有意夸大新闻事实中反常性、 趣味性的新闻价值要求, 以此作为新闻卖点, 这种组织常规亦导致了媒体偏见的出现。

 有学者对 2001—2006 年《新闻记者》 杂志评选的十大假新闻的分析发现, 假新闻的易发媒体多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 而假新闻的重灾区则集中在社会、 文化体育新闻, 偏好名人、 奇闻, 显著性和反常性成为炮制假新闻的敏感穴位。

 这种统计结果实际上体现的正是市场化条件下部分媒体组织常规的新闻价值取向偏向导致了记者编辑采写稿件的某种偏见, 这种偏见不仅有违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操守, 而且混淆视听, 向公众提供了关于现实社会的虚假的图景, 将局部、 片面的社会问题扩大化。

 例如曾引发社会热议的“纸馅包子” 的假新闻就绝不仅影响的是公众对包子质量安全问题的担忧, 而是对整个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而造假者之所以采制此条新闻则绝不能简单归因于个人职业素质问题, 媒介组织在竞争压力之下的选题偏好不能不说是导致此类假新闻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 结语

 通过前文的分析, 我们不难认识到, 新闻所呈现出的偏见, 如对弱势群体缺乏足够关注、 偏好专家、 掌权者的观点等, 并不完全是媒介组织有意的偏见, 其对于固定新闻线路以及稳定、 权威的消息来源的依赖是导致偏见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层面上, 可以理解为“采集新闻的方式强化了官方所架构出来的社会现实”。

 而日益竞争的媒体竞争之下, 媒介组织所变现出的对于某些特定新闻价值取向则是诱发新闻失实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可被理解为是一种“确意的偏见”。

 如果我们试图从新闻常规出发寻求改变新闻偏见的方法, 就不能不反思新闻常规形成的过程, 反思新闻理论中最为基本的概念、 观点和价值判断。

 而这些远非笔者所能回答的问题。

 但记者从生手到专家的转变过程实质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新闻常规逐步内化的过程,其间, 媒介内容自身的风格、 编辑对稿件的修改意见、 内部会议讨论的结果以及媒介组织对于记者工作的奖惩标准等都是具体可以观察的内容, 如果从这些具体而微的环节人手来调节新闻常规, 对于媒介新闻报道的偏见当可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

 最后, 当我们思考新闻偏见问题时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 尽管对于新闻偏见的批评长久以来一直存在, 但这种批评所持的“对应假设”, 即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反映现实, 却是未经验证的。

 事实上, 无论是从新闻媒介自身特性来看, 还是从记者的职业特性来看, 要求新闻报道不存在任何偏见都是超出现实实现可能的。这些批评同时也忽略了受众自身的能

 动性。

 而自霍尔以后, 受众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也为我们理解媒介内容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方式。

 无论如何, 尽管媒体的报道很难抛开权力、 利益以及从业者个人能力的有限性等的影响而做到完全客观, 但将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新闻从业者的一种追求永远都是有必要的。

篇七: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摘要 本文从新闻常规对进入媒体的新闻事实、 消息来源以及具体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等的影响的角度对媒体新闻偏见的产生予以了分析, 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和矫正新闻偏见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新闻常规 新闻偏见 对应假设

 对于新闻生产的研究一直是媒介研究的一个重点。

 而从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 新闻既是一种社会的产物, 其内容反映了蕴育新闻的社会现实; 同时也一种组织性的产物, 是专门负责采集、 传播新闻的专业组织所制造出来的成果。

 这也就意味着, 新闻机构在许多方面和一般性的机构或组织并无差别, 新闻记者和其他一般组织成员一样, 工作环节受到组织运作惯例的限定, 以保障组织持续高效运转为基本前提; 所不同的只是, 媒介组织专门负责搜集、 传播一些特定知识, 这项职责使得其特定的专业活动有别于其他一般性的组织。

 而评价其职能履行好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则在于新闻是否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和报道社会现实的。

  麦奎尔对于媒介文化生产的研究提示我们的正是新闻作为一种媒介组织运行的产品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组织运行常规的影响, 而这些常规与新闻报道内容呈现上的偏见有着密切关联。

 他所指出的“典型的新闻偏见” 包括新闻过度呈现高层官方的声音、 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政治或社会精英上、 少数群体明显被边缘化乃至污名化等等。

 那么,

 这些典型的新闻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其与新闻常规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联?

 所谓新闻常规, 休梅克(Shoemarker) 将其定义为媒体从业者用以从事其工作的“模式化的、 常规化的、 重复进行的实践形式”。

 它的存在, 从媒介作为一个生产性组织的层面来看, 为保证组织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新闻的制作, 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程序来帮助记者判断和选择新闻。

 这套程序以新闻组织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为基础,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筛选来实现。

 借助这些常规。

 媒介得以有效管理不确定的事务, 实现组织需求。

 而从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 又是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存的。

 就其正面效应来说, 它保证了新闻生产的时效性, 就其负面效应来说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闻内容上的“偏见”。本文试从新闻生产的工作流程来对此进行分析, 探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常规对媒介内容呈现的具体影响。

  一、 新闻常规之下媒体对事实的最初筛选中潜藏着新闻偏见

 基于媒介资源的有限性和新闻从业者处理信息能力的有限性, 新闻生产必须首先对事实进行筛选。

 而在筛选的过程中, 新闻价值通常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依据。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看, 尽管中西方对于媒体性质的认定存在差异, 但对于新闻价值的 5 个基本要素的认定大体相同。

 即时效性(新鲜性) 、 重要性、 显著性、 接近性和趣味性。

 而这些标准实际

 上已经体现了新闻选择的常规。

 时效性和重要性意味着越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影响面广的事件越容易成为重大的新闻, 例如地震、 海啸、 矿难等重大灾难性事件, 往往很容易占据媒体的重要位置或时段; 显著性和接近性则直接指向事件人物、 地点及其他事实构成要件, 而趣味性则一定程度上为记者选择报道角度提供了参照标准。

  新闻的构成要素“5w”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 可以说是新闻常规的又一个组成部分, 它帮助记者在采集信息时迅速确定需要采集的主要内容。

 传播学者麦奎尔在分析影响新闻选择的要素时, 强调了新闻选择过程中人物、 地点和时间这三个要素。

 在他看来,我们通过媒介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常常是记者偶然遇到甚至是某些特定办公机构制造出来的; 新闻总是发生在相对确定的地点, 例如华盛顿到纽约之间的地区或者巴黎、 柏林、 伦敦之间的三角地带, 因而也往往是具有可预测性的。

  媒体普遍采用的新闻归口制度依据的正是新闻的这种“可预测性”, 该制度将记者固定在一定的采访线路上, 而这些采访线路通常集中在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的部门。

 从我国媒体普遍的线路分配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媒体通常将记者分为时政记者、 财经记者、 体育娱乐记者几个大类。

 每个大类下面通常又有更为具体的条线分派:

 如公安线、 气象线、 房管线等等。

 之所以要将这些部门作为记者日常联系的采访对象, 主要原因就在于记者作为信息采集者, 其任务是在短时间内收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但他们又不可能全程参与到这些信息背后的具体事件时间当中, 因此, 这些信息的复杂性越高, 记者就

 越是依赖于“代理观察者” 的观察, 记者对于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多时候是停留在“知晓” 层面而非“理解” 层面, 他对现象的分析和阐释不可避免地依赖于相关专业人士或权威人士。

 这种对于权威信源的依赖与其说是确保新闻真实与客观的必要, 不如说首先是为了保证新闻的可预期性的必要, 因为只有通过确立相对固定的“代理观察者”, 从业者才能迅速高效地采集到所需的信息, 在截稿时间内完成新闻报道。

 由此来看。

 为确保媒介组织新闻生产有序进行的新闻常规在新闻生产的第一步——事实筛选当中就已经表现出其主观选择倾向,而这种选择使不同事实在媒体准入上就无法实现平等。

 从这个角度理解, 弱势群体之所以总是难以成为媒体日常性报道所关注的主角,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与媒体之间缺乏相对固定的信息沟通平台, 他们的利益表达需要无法通过相对固定的新闻线路进入媒介的观察视野。

 而这种信息筛选机制上的不平等同时还会通过媒体中的其他新闻常规来得到强化。

  二、 消息来源借助新闻常规操纵事实强化了部分新闻偏见

 新闻价值标准、 新闻构成要素、 记者的职业特性使信息在流入媒介视野过程中已经呈现出不平等, 这使我们通过媒体所看到的往往只是符合媒体特定选择标准、 符合记者工作便利取向原则的信息。而作为记者信息采集对象的消息来源, 他们接近媒介机会的多寡、 对新闻常规利用手段的高低则从另一层面揭示了新闻偏见产生的原因。

 麦奎尔提出, 消息来源对媒介的接近与使用有赖于消息来源自身的权力与影响力、 能否有效地提供适合的材料、 良好的公共关系以及他们与媒介的共同利益和媒介对他们的倚赖程度等。

 从新闻常规的角度来理解, 消息来源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影响力以及能否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消息来源决定了它能否成为媒介亲赖的对象。

 例如重要官员、 知名人士作为媒体的权威信源, 他们接近媒介的机会较多, 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的机会也较多, 对新闻事实的呈现通常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而另外一些社会群体则往往因为处于社会边缘掌握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 无法为媒介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而被媒介日益边缘化。

  同时, 这些享有更为充分的媒介接近权的消息来源不仅可以借助媒介的依赖更好地传达自己的信息和观点, 甚至可以通过公关或其他操纵手段使媒介为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目的服务。

 而新闻常规正是他们利用媒介的主要策略依据。

 美国资深媒介顾问马克· 麦希斯提出的“媒体公关十二法则” 中最为核心的是"DES 原则”, “D” 即差异(Different) , “E” 即效率(Efficient) , “s” 即简洁(simple) , 他认为, 只要掌握了这样三个原则, 就可以赢得媒介的关注。

 我们不难发现, 这三个原则实际上针对的正是媒介新闻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新闻常规, 它强调了事实的反常性、 差异性, 指出了新闻生产所受的截稿时间的压力和记者知识的有限性, 它告诉那些试图操控媒体的人,要想让一则信息能够引起记者的注意, 必须要投其所好, 使之符合新闻运作的常规, 才能赢得媒体的版面或时段。

  不仅如此, 新闻专业主义中至关重要的客观性原则在保证新

 闻从业者相对独立的地位的同时也成为消息来源操控媒体的发力点。客观报道强调记者的中立, 强调使用消息来源的直接引语。

 而这事实上却为消息来源控制事实呈现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美国新闻史上著名的麦卡锡事件即佐证了这一点。

  借助于这些新闻常规, 那些易于接近媒介的社会权力阶层不仅作为媒体依赖的重要、 权威信源直接影响着媒体内容的选择; 还通过新闻常规直接影响到媒体对事实的呈现和意义赋予。

 在这个意义赋予的过程中被强化的又往往是作为社会权力阶层的消息来源与媒介共同的利益诉求, 维护的是社会现有秩序, 因此, 社会边缘人群被媒体边缘化乃至污名化这一媒体典型偏见并非出自记者的主观故意, 而是新闻 常 规影 响下信源与传播者固 化的思维和表达模式造成的。

 三、 媒介组织内部常规对新闻事实呈现方式的影响中暗含新闻偏见

 事实信息经过记者的选择和采写两个环节后就进入了编辑部的编辑环节, 只有通过这一关, 报道才能与受众见面。

 而对于媒介组织内部控制的有关研究认为, 组织会透过不同的机制控制个人, 从而影响新闻事实的呈现。

  Breed在上世纪 50 年代对新闻编辑室进行观察研究时候就发现, 从业者对报纸政策的感知实际上表现的是一个从业者自身被“社会化” 的过程, 即将自己所属岗位的权利、 义务以及规则和价值内在化。

 其列举了一些从业者被社会化的途径, 其中就包括编辑对稿件的修改。

 换言之, 记者的稿件需要经过编辑这一关卡才能见报, 编辑的

 意见会对记者的采写行为起导向作用。

 而为了稿件能顺利见报, 记者亦会研究编辑的兴趣偏好来调整自己的采写行为, 使新闻报道符合组织规范的要求。

  而媒介组织大多倾向于依据符合自身目标和利益的各种标准来选择性地再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 绝大多数情况下, 媒介组织真正在意的并不是专业以及公益标准, 而是组织的利益标准。

 从这个视角理解新闻编辑过程的一些常规, 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名的工作法则, 事实上不过是为了保证媒介组织利益的必要策略。新闻常规中的客观报道原则理论上要求记者客观陈述冲突双方的意见、 提供事实、 使用直接引语, 以尽可能地呈现事实原貌, 但具体意见和观点的选择往往很难排除记者个人的主观倾向, 在事实本身的选择上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同是报道一宗杀人案被侦破, 凶手被缉拿归案, 党报往往会重点报道警方破案的效率和案犯可能受到的惩罚, 而都市类报纸则有可能更为关注凶手杀人的起因、 经过及其中的细节等; 党报的报道可能只是一则简短的消息, 而都市报则可能用整版来予以报道。

 因为党报强调的是“正面宣传”, 而都市类报纸强调的则是 “吸引受众”。这种媒体定位差异通过编辑对稿件选择的偏好体现,而记者则在编辑对稿件的处理方式中习得组织对事件新闻价值判断的具体标准。

  而从媒介竞争角度来看, 一些媒体为尽可能吸引受众眼球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盲目追求新闻报道的轰动效应, 有意夸大新闻事实中反常性、 趣味性的新闻价值要求,

 以此作为新闻卖点, 这种组织常规亦导致了媒体偏见的出现。

 有学者对 2001—2006 年《新闻记者》 杂志评选的十大假新闻的分析发现, 假新闻的易发媒体多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 而假新闻的重灾区则集中在社会、 文化体育新闻, 偏好名人、 奇闻, 显著性和反常性成为炮制假新闻的敏感穴位。

 这种统计结果实际上体现的正是市场化条件下部分媒体组织常规的新闻价值取向偏向导致了记者编辑采写稿件的某种偏见, 这种偏见不仅有违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操守, 而且混淆视听, 向公众提供了关于现实社会的虚假的图景, 将局部、 片面的社会问题扩大化。

 例如曾引发社会热议的“纸馅包子” 的假新闻就绝不仅影响的是公众对包子质量安全问题的担忧, 而是对整个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而造假者之所以采制此条新闻则绝不能简单归因于个人职业素质问题, 媒介组织在竞争压力之下的选题偏好不能不说是导致此类假新闻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 结语

 通过前文的分析, 我们不难认识到, 新闻所呈现出的偏见,如对弱势群体缺乏足够关注、 偏好专家、 掌权者的观点等, 并不完全是媒介组织有意的偏见, 其对于固定新闻线路以及稳定、 权威的消息来源的依赖是导致偏见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层面上, 可以理解为“采集新闻的方式强化了官方所架构出来的社会现实”。而日益竞争的媒体竞争之下, 媒介组织所变现出的对于某些特定新闻价值取向则是诱发

 新闻失实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可被理解为是一种“确意的偏见”。

  如果我们试图从新闻常规出发寻求改变新闻偏见的方法, 就不能不反思新闻常规形成的过程, 反思新闻理论中最为基本的概念、观点和价值判断。

 而这些远非笔者所能回答的问题。

 但记者从生手到专家的转变过程实质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新闻常规逐步内化的过程, 其间, 媒介内容自身的风格、 编辑对稿件的修改意见、 内部会议讨论的结果以及媒介组织对于记者工作的奖惩标准等都是具体可以观察的内容, 如果从这些具体而微的环节人手来调节新闻常规, 对于媒介新闻报道的偏见当可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

  最后, 当我们思考新闻偏见问题时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尽管对于新闻偏见的批评长久以来一直存在, 但这种批评所持的“对应假设”, 即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反映现实, 却是未经验证的。

 事实上,无论是从新闻媒介自身特性来看, 还是从记者的职业特性来看, 要求新闻报道不存在任何偏见都是超出现实实现可能的。

 这些批评同时也忽略了 受众自身的能动性。

 而自霍尔以后, 受众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也为我们理解媒介内容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方式。

 无论如何, 尽管媒体的报道很难抛开权力、 利益以及从业者个人能力的有限性等的影响而做到完全客观, 但将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新闻从业者的一种追求永远都是有必要的。

篇八: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medium;"> 

推荐访问:从新闻常规视角看新闻偏见的产生 新闻 偏见 视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