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小学儿童诗美育功能的实施路径

发布时间:2023-11-18 16:30:06 来源:网友投稿

杨洋

摘 要:儿童诗与儿童的审美知觉、内在情绪关联十分紧密,因此具有较高的美育价值,承担着小学语文美育的重要功能。美育功能的实施最终需落实于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创造力等审美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加以实施:重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借形象,激发审美想象力;
抓意象,提升审美理解力;
用仿写,发展审美创造力。在儿童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审美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积极主动性的调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 儿童诗 美育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和智育、德育一起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任。所谓美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1]。美育功能的实现最终需落实于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创造力等审美能力的培养。但是美育不同于智育,如杜卫所言,“审美不仅是认识,它首先是一种体验,关联着人的感觉、欲望和生活感受,是一种个体性的、具体的生命状态,它直接关联到人性的完整和谐与生存幸福,是一个生存范畴”[2]。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应仅注重知识技能的维度,还应该从学生的生存体验出发,从他们的生命状态出发。也正因此,与儿童的生活状态、内在情绪、审美知觉关联紧密的儿童诗十分适宜作为美育实施的载体。从儿童诗教学入手进行美育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重诵读:培养审美感知力

在低学段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承担着重要的美育功能。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1—2年级)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教材的具体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据统计,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共有10篇儿童诗、一年级下册有7篇、二年级上册有5篇、二年级下册有5篇。总体来看,儿童诗在低学段的课文中占比较高。《课程标准》不但规定了教学内容,还强调了教学目标。对于低学段学生而言,美育的重心并非探究诗歌的内在深层意蕴,而应放在初步的情感体验和语言感悟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语文美育的入门之法。

审美感知力是指感官感知美的能力。美育的要义之一即是培养能发现美的眼睛、具有音乐感的耳朵,调动感官感知美的敏锐度,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课程标准》也指出了儿童诗美育的途径——诵读。语文初学者面临着识字不多、理解力不高的现实困境,通过反复诵读可以逐渐实现对声音、情感、节奏的把控,初步感受到语言之美。儿童诗普遍具有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鲜明特点,如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全诗押“a”韵,活泼愉快。如果把“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的位置调换,随意安排,则全诗的韵律就会被打乱,也就形不成语言的美感。在反复诵读中,小学生逐渐会形成对语言美的敏锐感受。

由字音组成的语音层是文本的存在基础。声音的组合本身不但蕴含美感,还可以传达情感。我国古代文学特别注重声音的运用,总结出了上古四声的发音特点:“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玉钥匙歌诀》)由此亦可看出声音和情绪强弱之间的关联。现代诗歌语言仍遵循着上述规律,用明快强烈的语言来传达慷慨激昂的情感,用不太响亮的声音、黯淡的文字、缓慢的语调来表达悲伤低沉的情感。如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林中》:“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清清爽爽”“明明亮亮”“开放”“一样”,押的是“ang”韵,明快强烈,传递出一种精神抖擞的情绪状态。诗能激荡人的情感,激励人的意志,但是这些最终需要通过声音来实现。朗读的意义也正在此。在和原文达成共鸣之后的朗读,可称之为“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深层逻辑即在于此。

反复诵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节奏。作为一种有规律的外在形式,节奏满足了人的审美知觉的需要。“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要求,每当一次新的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使人感到亲切、愉快。”[4]儿童诗的节奏感通常较强,如《拍手歌》的“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很新奇。/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你拍三,我拍三, /雄鷹飞翔云彩间。/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回环往复的节奏容易带来轻松愉快的美感。反复诵读可以形成对语音、节奏的把握,亦可完成对情感的体验,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借形象:激发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一词在新课标中频繁出现。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展开想象;
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5];
第三学段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6]。可见审美想象力是语文美育需要着力培养的核心能力。对于高学段的学生而言,审美想象力的激发有赖于诗歌文本的不确定性,而对于低学段的小学生而言,则更需要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具体可感的形象构成的画面,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观察、体悟到儿童诗中的审美元素及其形成的审美规律。

(一)色彩的呈现

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极富想象力,描绘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创作的由蓝天、太阳、白云、野花、森林、雪松、小鸟、小屋构成的和谐画面。此诗着重突出了色彩的呈现:“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绿了”“红了”“蓝了”等相关的色彩词语被单独列出,更为精妙的是,在描绘了画面下方的大块绿草坪、大朵红野花之后,视线转到上方的大片天空,写出“蓝了”之后,重点强调了“蓝——得——透——明”,一种澄净的蓝色带来的宁静愉悦的感觉油然而生。相同的,小屋烟囱上的太阳,居于画面上方,“又大——又红”极富视觉冲击力。

如果说《彩色的梦》中色彩较多,组合精妙,那么四年级下册的《白桦》则色彩较少:“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此诗以白色为主调,却不单调。同是白色仍有银色、洁白的区分,富有层次感。玉立的白桦配以金晖、朝霞,白色在金色、红色的映衬下流光溢彩。诵读此诗在头脑中所形成的画面给人以光华夺目的美的享受。

(二)光影的交织

三年级下册的《童年的水墨画·溪边》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画面,其中光影的运用颇为巧妙:“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水墨画的特点之一即是简淡。在这幅水墨画中,波光并不明亮,人物衣服上也没有光斑,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溪边垂柳的倒影染绿。钓竿上的红蜻蜓减轻了绿色世界中的压抑和沉闷感,将前三句中光影交织营造的气氛平衡至静谧。第三句钓起被甩到草地上的鱼儿打破了静态的水墨画,欢笑声打破了安静的氛围,光影的破碎与人们情感的转换直接相连,瞬间生成。

光影的变幻还可以与诗歌的叙事相结合。如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新阳和阴霾的变幻不但带来了色调明暗的调节,也昭示着时间的变动,更重要的是,光影的变化和人的内心情感相关,阴郁被明朗代替。溪水被微风吹起涟漪,云朵投下暗绿的影子,整体呈现出一种温和闲适的氛围。如波德莱尔的《应和》中所描绘的那样,在艺术的世界中,“香味,颜色和声音都相互呼应”,嗅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混融一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诗歌的这一特征,细致分析文本,激发学生审美感官的参与。

(三)时空关系的建构

如果说色彩、光影以可见的感性形式为激发学生想象力提供了坚实的文本基础,那么诗中时空关系的建构则提供了让学生想象力飞翔的空间。如《田家四季歌》精选春夏秋冬四季中充满诗意的图景加以并列组合,时间就蕴含于这四季的流转之中。而叶圣陶《小小的船》则颇具空间营造之妙: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在此诗的前两句所营构的空间中,“我”和月亮位于上下结构,“我”以远观、仰视的角度可见月儿弯弯,像条小船。“我”大月小。在三四句中,“我”飞上了月亮,空间发生变化。由远及近,由大变小的“我”坐在月亮上,以前遥远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瞬间置于眼前,变小的“我”也沉浸其中。

在这首诗中,空间层次丰富,在大小、远近的瞬间变幻中,眼前的图景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儿童诗更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趣味,多注重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构筑画面、表达情绪。教师在关注具体形象的同时,还应注意画面感与想象力的激发的重要关系,借形象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三、抓意象:提升审美理解能力

无论是对诗歌进行审美感知,还是审美想象,最终都要导向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也就是新课标中提到的“诗歌大意”“诗文大意”。“意”较为虚幻抽象、不好捕捉,而象则较为具体,因此通过象来掌握意成为可行的路径。象是言与意的中介,它是可以用语言加以描绘、具体呈现的,同时它又是为了表情达意的。所谓“意象”也因此具有了多重审美意蕴。

(一)意象是以具体可感的形态出现的

《祖国多么广大》一诗中,“广大”一词对于低学段的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好理解。诗歌选取了从北到南三组不同的意象加以展示:雪花飞舞的大兴安岭、柳枝发芽的长江两岸、鲜花盛开的海南岛。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气候、风物的巨大差异对“广大”进行了感性地呈现。《大小多少》一诗的手法运用与《祖国多么广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小多少是抽象的数量词,此诗用一头黄牛和一只猫、一群鸭子和一只鸟,一个苹果和一颗枣,一堆杏子和一个桃进行对比,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学生只要对这些意象进行了把握,也就能理解诗歌之意。

(二)意象蕴含着丰沛的情感

進入艺术世界中的象已非外在客观的自然之物,它经过了诗人的选择、加工和再创造,在具体感性物态之中交融、传达着作者的主观情意。如《繁星(七一)》一开始就表明了诗歌的主旨,即是对于往昔的美好追忆。诗歌共选取了三组意象来传达“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中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无论是把这三组意象联结起来,想象成一幅作者漫步在月夜的小园中、走到藤萝叶下、趴在母亲膝头听她讲美妙故事的动态图,还是将三组意象分开解析,想象为朦胧月色中的小园、静静垂落的紫藤花下,母亲温暖的膝上三个静态画面,都不妨碍对这首诗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理解这三组意象中蕴含的情感。可以说对于以上意象所蕴含的情感的体悟决定着能否对此诗之美进行掌握。这三组意象所传达出来的宁静、安适、温情才是作者永恒的回忆。

(三)意象沉淀着丰厚的文化意蕴,具有象征意义

诗歌多义、蕴藉的审美空间,主要由意象的象征意义建构。象征既是物象本身,又超出物象本身。这种特质在四年级下册《繁星(一五九)》中表现得较为明显。“风雨”这一意象在诗中出现两次——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前者指自然界的恶劣天气,是客观物象本身。后者则指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这是超出客观物象本身的含义。在一首诗中“风雨”两次出现,从真实自然物象过渡到更为深层的文化意义,因此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而六年级上册《有的人》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更为抽象,“活着”“死了”的交错使用更加大了理解的难度。只有挖掘出两者的多重意蕴,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

正因为意象集形象、情感、文化意蕴于一身,所以它成为理解诗歌、探寻诗美的关键所在。四年级上册《秋晚的江上》和白居易的《暮江吟》都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映江的图景。《暮江吟》中只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就写出了江中残照的绚丽感,更倾向于静态画面的描绘,而《秋晚的江上》则抓住了美感生成的瞬间,将其表达出来。刘大白将斜阳描绘成被归巢的鸟儿驮着之物,想象奇特。前一幅归巢的鸟儿疲惫飞行的场景所体现的节奏较慢,而“双翅一翻”作为一个转换的节点,节奏陡然加快,斜阳将江边芦苇瞬间染红的场景也就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了。“头白的芦苇”变为“一瞬的红颜”既是斜阳映照下美景的直观呈现,同时“头白”转为“红颜”所蕴含的青春复返的一瞬间更令人心动。“归巢的鸟儿”“双翅一翻”“头白的芦苇”“一瞬的红颜”都成为体悟此诗之美的关键意象。

四、用仿写:发展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从儿童诗的文本中获得丰富的美感体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则注重在此基础上,将诸种审美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能力。小学生模仿力强,但是独立创新能力仍需培养,因此依托儿童诗文本,从仿写入手来发展其审美创造力是切实可行的。

(一)仿语言运用

毋庸置疑,语言是交流沟通的工具,但是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的特性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普通语言的工具性更强,它是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互相交流沟通的中介,需要传递信息、传达态度,因此必然遵循生活的逻辑,最终要经得起客观生活的考验,否则它将是无效的。比如《四季》中“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在现实世界中,雪人活动、说话是荒谬的,但是文学的语言并不关注意义传达的准确性和唯一性,追求的是与整个艺术世界的氛围相统一。对低学段的学生而言,最为基础的技能是对语言的掌握。要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诗歌语言的运用遵循的不是客观现实的逻辑,而是“美的规律”,符合的是情感的逻辑。在艺术世界中小鸟叽叽喳喳在说话、泉水叮叮咚咚在唱歌、红红的花会笑、雨后的蘑菇精神抖擞……文学语言可以用来描绘世界上的一切生命。

(二)仿形式表达

兒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与其韵律的使用、结构的安排、节奏的呈现都密切相关。前文已对诗歌语言押韵所形成的美感做了较为详尽的阐释,此处不再赘述。从现代诗歌的形式来看,分行排布是其十分显著的形式特点,它与诗情的跳跃、诗美的表达密切相关。如《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全诗歌押“a”韵,光、香、响的发音交叠,仿若海水拍岸的回响。诗行的排列也仿佛波涛的涌动,别具一格。形式带来的视觉美感与诗歌的内蕴传达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儿童诗的仿写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如对《四季》的仿写,不但要找出对应四季的物象,还要做到句式工整,诗行排布充满美感。

(三)仿写作技法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提到:“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
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7]艺术之所以如此重视陌生化,是因为它能够带来新奇感。这一点在儿童诗的写作中,常常以比喻、拟人等技法来实现。比如《小小的船》中将月亮看作小船,月儿和小船在两头尖尖这个特征上得到了统一。仿写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什么样的东西两头尖尖,仿写出“弯弯的月儿像香蕉”。比如对《四季》的仿写要找出四个季节中具有代表性的物象,写成“桃花红红,它对蝴蝶说:‘我是春天”等。

由此可见,比喻、拟人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影子和人形影不离,《青蛙写诗》中小蝌蚪、水泡泡、荷叶上的一串水珠像各种标点符号,小动物会在雪地上留下各种形状的痕迹,秋天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对具体技巧的仿写,可以加强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的能力。朱光潜说:“美感经验并无深文奥义,它只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时某一境特别新鲜有趣而加以流连玩味,或者把它描写出来。这句话中‘见字最紧要。”[8]仿写训练的就是“见”的能力,以美的眼光发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在仿写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学习“同”,仿语言、形式、技法的表达,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凸显自己的“异”,从被动训练变为主动观察、主动发现、主动表达,形成自己的审美创造力。

五、结语

在儿童诗的美育过程中,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充分调动,能够使人从自动化、麻木、庸常的世界中脱出,恢复对生活的新鲜感和活力。将诸种审美能力的培养落实于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引领学生以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看待世界,表达自我才是美育最终的旨归。

参考文献:

[1] 赵伶俐.大美育实验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60.

[2] 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46.

[3] [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8,8,12.

[4]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96.

[7] [俄]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 方珊,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6.

[8] 朱光潜.谈修养[M].北京:中华书局, 2012:152.

基金项目:苏州科技大学校级通识教育课项目“中国美学智慧” (2021TSY-45)。

猜你喜欢儿童诗美育小学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教案《创作儿童诗》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13期)2021-08-11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5期)2020-06-11长了翅膀的儿童诗作文世界(小学版)(2018年4期)2018-10-16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美育最忌急功近利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推荐访问:美育 路径 实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