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管理学》教案10篇

发布时间:2022-08-18 17:35:04 来源:网友投稿

《管理学》教案10篇《管理学》教案 2020年5月31日星期日管理学教案第5章 •一间浴室开设的决策•上海某街道健身广场,有5位下岗工人,一边锻炼身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管理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管理学》教案10篇

篇一:《管理学》教案

20年5月31日星期日 管理学教案第5 章

 • 一间浴室开设的决策 • 上海某街道健身广场,有5 位下岗工人,一边锻炼身体,一边议论再就业问题。A 女士讲:“ 我今年只有40 来岁,身体健康,下岗后呆在家真没劲,很想找份工作。”B 先生讲:“ 对,我也有同感,50 多岁的男同志,坚持上班没问题,可惜文化程度低,再找工作不容易。”C 先生讲:“ 各级政府对我们这些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下岗工人再就业中的困难是了解的,专门设立了„4050‟ 工程项目,帮助我们再就业。”D 女士讲:“ 在等待组织介绍工作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主动想想办法。” 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他们约定另外找个时间好好议议。

 • 案例 •2020/5/31 星期日 •2 •管理学

 张

 庆

 • 过了几日,大家又聚在一起,认真地探讨再就业构想。

 •A 女士首先发言,她建议开个理发店,“ 因为启动资金少,不要太高的技术。” •D 女士讲:“ 目前开理发店的多数是年轻人,他们理出来的发式比较新潮,有吸引力。” •E 先生补充说:“ 我们小区已有三家小理发店,再开新店,生意会好吗?我建议开饮食店,家常小炒,面条饺子,我们都内行。”

 •2020/5/31 星期日 •3 •管理学

 张

 庆

 •B 先生讲:“ 周围大小饮食店五六家,加上临时流动点心摊,还有多少市场空间?加上办饮食店,要定期做身体检查、消防检查、治安检查,手续麻烦,营业时的食品卫生也极重要。” •D 女士建议办一个面向中老年人的浴室,她胸有成竹地讲:“ 我经过仔细观察,这几年人们住房条件改善,洗澡也不难。可是老年人的洗澡仍是一个社会难题。老人特别是有病老人,自己单独洗澡有困难,小辈甚至钟点工、保姆不会耐心负责地帮助老人洗澡,有的老人一提洗澡就发愁。”

 •2020/5/31 星期日 •4 •管理学

 张

 庆

 •B 先生立即支持,说:“ 我家老爸洗澡就是困难,我一个人搬不动,老婆女儿帮不上忙,去年一年只洗了两次澡,说来真不好意思。如果我们办一个面对中老年人的浴室估计是一个受欢迎的项目。”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发挥“4050”群体肯吃苦有爱心的优势,在小区内办一个小型浴室。推选D 女士和B 先生作进一步调查,一周后拿出一个方案来。

 • 一周后,5 位下岗工人又聚在一起开会,D 女士和B 先生将他们调查到的情况以及初步设想向大家作了报告。

 •2020/5/31 星期日 •5 •管理学

 张

 庆

 •D 女士说:“ 本小区共有4000 户,60 岁以上老人1800人 人,调查问询时,老人和小辈都表示支持办浴室,并提出两点建议:①在退休者中聘请1 ~2 位医务工作者,将洗澡、推拿、按摩、医务咨询等结合起来,更受欢迎;②面向老人,服务态度一定要好,要确保老人安全。” •B 先生讲:“ 经过市场摸底,目前洗澡设备有三种类型:燃气装置、电热水装置、太阳能装置。三种设施各有利弊,本人建议采用燃气装置。” (有三种装置投资的具体数据,本案例略)

 •2020/5/31 星期日 •6 •管理学

 张

 庆

 • 经过分析讨论,大家认为选择燃气装置比较合理,预计投资费用12 万元,每年运营成本8 万元,估计4 年能收回投资,每年净收益4 万元。

 •C 先生表示,他的女儿在财经大学读MBA ,可以请她女儿帮助做一份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特别是净现金和盈亏平衡分析。

 • 这样便于大家科学决策。

 •2020/5/31 星期日 •7 •管理学

 张

 庆

 • 案例讨论:

 •1. 这5 位下岗工人的决策经过了哪些阶段? •2.D 女士和B 先生提供的方案可行吗?他们的估算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吗? •3. 评价大家的讨论和决策? •2020/5/31 星期日 •8 •管理学

 张

 庆

 • 第一节

 决策概论

 • 一、决策及其特征 • 1. 狭义的表述

 • 选择方案的活动或领导的行为或 “ 拍板 ”

 • 2. 广义的表述

 • a. 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 b. 为了实现某一目标,从若干可以相互替代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或满意方案并采取行动的分析判断过程。

 •2020/5/31 星期日 •9 •管理学

 张

 庆

 • 3. 决策概念内涵的理解

 • a. 有明确的决策目标

 • b. 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

 • c. 方案的评价和比较

 • d. 决策结果合理或满意

 • e. 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 f. 决策是一个分析判断过程

 •2020/5/31 星期日 •10 •管理学

 张

 庆

 •4. 决策的特征 •a. 决策是面向尚未发生的事件 •b. 决策追求“ 一次成功率” •a. 目标性 •b. 可行性 •c. 选择性 •d. 满意性 •e. 过程性 •f. 动态性 •2020/5/31 星期日 •11 •管理学

 张

 庆

 • 二、决策的原则 • 满意原则

 • 三、抉择的依据 • 适量的信息

 •2020/5/31 星期日 •12 •管理学

 张

 庆

 • 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

 • 一、按决策影响的时间划分 • 1. 长期决策:

 事关组织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亦称发展规划或长期战略决策

 • 2. 短期决策:

 为实行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工作计划或短期战术决策

 • 二、按决策的主体划分 • 1. 群体决策 (优点:更多信息、方案和认同,更好地沟通和决策,缺点:从众现象和责任不明)

 • 2. 个体决策

 •2020/5/31 星期日 •13 •管理学

 张

 庆

 • 三、按决策的作用划分 • 1. 战略决策:

 谋求在组织与环境之间达成动态平衡、直接关系到组织长远利益的重大决策。

 • 2. 管理决策:

 是在组织内部有关战略决策的贯彻和执行的决策,旨在提高组织内部活动的高度协调、资源合理配置和组织的管理效能。

 • 3. 业务决策:

 是为了解决日常工作和具体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大部分业务决策具有局部性、常规性和技术性的特点。

 •2020/5/31 星期日 •14 •管理学

 张

 庆

 • 四、按决策的起点划分 • 1. 初始决策:

 零起点决策

 • 2. 追踪决策:

 对以前决策的修订或发展

 • 五、按决策所涉及的问题划分 • 1. 程序化决策:

 常规决策,处理 例行 问题

 • 2. 非程序化决策:

 非常规决策,处理 例外 问题

 •2020/5/31 星期日 •15 •管理学

 张

 庆

 • 六、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划分 • 1. 确定型决策:

 在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已知确定状态的发生)

 • 2. 风险型决策:

 已知各种自然状态及其发生概率

 • 3. 不确定型决策:

 不稳定条件进行的决策

 •2020/5/31 星期日 •16 •管理学

 张

 庆

 • 第三节

 决策理论

 • 一、古典决策理论 • 1. 理论前提:

 基于 “ 完全理性人或经济人 ”的假设,决策目的在于决策最佳,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或理性决策理论

 • 2. 主要内容

 • a. 决策者掌握完全信息

 • b. 决策者了解所有备选方案

 • c. 决策者建立一整套规范的组织体系

 • d. 决策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经济利益

 •2020/5/31 星期日 •17 •管理学

 张

 庆

 • 二、行为决策理论 •1. 理论前提:

 •“ 有限理性” 标准和“ 满意度” 原则 •2. 主要内容 •a. 人是有限理性的 •b. 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到知觉上 • 偏差的影响,决策是直感式的 •c. 决策者只能了解有限多的备选方案 •d.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是第一位的 •e. 决策的原则是满意或合理而不是最佳 •f. 决策是一种文化现象 •2020/5/31 星期日 •18 •管理学

 张

 庆

 • 三、当代决策理论 •1. 核心内容:

 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程序就是整个管理过程 •2. 决策技术和人的结合,出现了决策支持系统(DSS ),其中专家决策系统应用最为普遍 •2020/5/31 星期日 •19 •管理学

 张

 庆

 • 第四节

 决策过程与要素

 • 一、决策过程 • 赫尔伯特• • 西蒙划分的四个阶段

 • 1. 情报活动

 • 2. 设计活动

 • 3. 抉择活动

 • 4. 实施活动

 •2020/5/31 星期日 •20 •管理学

 张

 庆

 • 二、决策要素 • 1. 决策者:决策的主体

 • 2. 决策的方法

 • 3. 决策机制

 • 4. 决策环境

 •2020/5/31 星期日 •21 •管理学

 张

 庆

 • 第五节

 决策的方法

 • 一、集体决策方法 • 1. 头脑风暴法

 • 2. 名义小组技术

 • 3. 德尔菲法(专家决策法)

 •2020/5/31 星期日 •22 •管理学

 张

 庆

 • 二、有关经营方向的决策方法 • 1.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四象限法)

 •a. 基本思路:

 • 企业应该根据每个经营单位(Business Unit)

 )的市场情况确定其活动方向及其组合。

 •b. 两种标准:

 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 • ① 市场增长率 是指整个同类产品在某一市场片的需求增长情况 • ② 相对市场占有率 指本产品(经营单位)的市场份额与市场最大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的比值 •2020/5/31 星期日 •23 •管理学

 张

 庆

 •c. 四种划分 • ①金牛 • ②明星 • ③问题(幼童)

 )

 • ④瘦狗 •d. 分析步骤 • ①划分经营单位;②计算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③计算各经营单位的相对规模;④绘制组合图;⑤确定各经营单位的活动方向及组合。

 • 明星 • 瘦狗 • 金牛 • 问题 • 转变 • 放弃 • 清算 • 高 • 高 • 低 • 低 •10% •1X • 市场增长率 • 相对市场占有率 •A •12% •1.1X • 注:圆圈的大小表示业务的大小 小 •2020/5/31 星期日 •24 •管理学

 张

 庆

 • 2. 政策指导矩阵(九象限法)

 •a. 基本思路 •

 用特制的矩阵来指导决策,特别是确定经营方向。

 •b. 两种标准 • ① 市场前景 :总体市场大小、市场增长率、行业规范度、产品赢利能力、技术要求、政策法规、环境影响、通货膨胀、居民收入等因素

 • ② 相对竞争地位 :市场占有率、份额成长、产品质量、品牌、分销网络、生产能力、单位成本、供应商关系、研发能力等因素

 •2020/5/31 星期日 •25 •管理学

 张

 庆

 •c. 九种划分 •

 建立模型计算其市场前景和相对竞争地位的分值,然后根据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以其所处的象限进行决策。

 • 投资或成长 长 • 收获或放弃 弃 • 选择或赢利 利 • 注:圆圈大小表示市场规模 • 差 • 中 • 好 • 市场前景 • 强 • 中 • 弱 • 相对竞争地位 •A •2020/5/31 星期日 •26 •管理学

 张

 庆

 • 三、有关活动方案选择的决策方法 • 实质是活动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 • 1. 确定型方案的选择

 •a. 线性规划:

 在一些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的约束条件下,求解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 决策步骤 :

 ①确定影响目标的变量;②列出目标函数方程;③找到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④求得最优解。

 •2020/5/31 星期日 •27 •管理学

 张

 庆

 •b. 量本利分析法 •

  又称为 盈亏平衡分析法 ,是通过考察产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变化的规律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方法。

 。

 • ①图解法 • ②代数法 • TR

 • TC

 •F F

 •Q Q* •Q Q

 • TR/TC

 •Q Q 1 1

 • TR 1 1

 • 安全边际 际 •π

 •2020/5/31 星期日 •28 •管理学

 张

 庆

 • 2. 风险型决策方法

 •

 知道各个方案可能面临的自然状态以及每种状态的概率的决策问题。常用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是 决策树法。

 。

 • 选择开工 工 • 例 •1 1

 • 决策点 • 决策分枝 枝 • 状态点 点 • 状态分枝 •5 50 0

 •- -10

 •- -1 1

 • 0.5 5

 • 开工 • 不开工 工 •3 3

 •2 2

 • 天气好0.2 • 天气好0.2 • 天气不好0.8 • 天气不好0.8 •1 1

 •2020/5/31 星期日 •29 •管理学

 张

 庆

 • 3.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

 知道各个方案可能面临的自然状态,但每种状态的概率未知,甚至有多少自然状态都未知的决策问题。

 •b. 悲观原则(小中取大法):

 • 协作生产

 •a. 乐观原则(大中取大法):

 • 新建生产线

 •Max=240 •Max=16 •2020/5/31 星期日 •30 •管理学

 张

 庆

篇二:《管理学》教案

管理学 》 领导

 领导

  7.1

 领导概述 7.2

 领导权力 7.3

 领导风格 7.4

 领导理论

 领导是管理活动的重要方面,管理过程学派认为:领导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侧重于对组织中人的行为施加影响,发挥领导者对下属的指挥、协调、激励和沟通作用,以便更加有效的完成组织的目标与任务。

 7.1

 领导概述

 第二,领导是一种活动。

 第一,领导包含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个方面。

 7.1.1 领导的概念 第三,领导的基础是领导者的影响力。

 第四,领导施加影响力的方式或手段主要有激励、沟通和指挥。

 第五,领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指挥引导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是领导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对领导活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协调作用 领导协调是指领导者为实现领导目标,采取—定的措施和办法,使其所领导的组织同环境、组织内外人员等协同一致,相互配合,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行为过程。

 激励作用 领导激励是指领导者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激发人的动机,开发人的能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被领导者焕发出旺盛的工作热情的活动过程。

 7.1.2

 领导的作用

 7.1.3 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联系

 从行为方式看,两者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权力的构成看,两者也都是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的结果。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比较项目

 管

 理

 领

 导

 从职能上看

 管理的范围大。

 领导行为是属于管理的范围。

 从岗位上看

 管理者未必是领导者。

 领导者必定是管理者。

 制定计划

 为达成目标,制定出详细的步骤和计划进度,进行资源分配。

 展现未来的前景与目标,指明达到远景目标的战略。

 组织和人员配备思路

 组建所需组织结构及配备人员,规定权责关系,制订具体政策和规程,建立一系列的制度监督下属的工作状况。

 重在指导人员。同协作者沟通,指明方向、路线。帮助人们更好理解目标、战略及实现目标后的效益。引导人们根据需要组建工作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执

 行

 在执行中强调采用控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具体的详细的计划监督进程和结果。

 一般采取鼓动和激励的方式。在思想上动员和鼓励人们克服工作中的障碍与困难,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效

 果

 一般只能发挥组织成员的现有能力。

 可充分挖掘组织成员的潜在能力。

 权力的概念 “权力”一词,源于拉丁文“autorias”,意思是指权力主体凭手中拥有的权力,从而使权力客体服从于自己的一种社会力量。

 领导者的权力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和控制的主要手段。

 权力的构成 ①职位权力是在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职务而获得的权力。主要有三种:合法权、奖赏权和惩罚权。

 ②非职位权力是指与组织的职位无关的权力,主要有专长权、个人魅力、背景权和感情权等。

 权力的特征 法定性、强制性、普遍性、层次性、阶级性

 7.2.1

 权力与权威—— 权力

 7.2.1 权力与权威—— 权威

  权威的基础是权力。“权威”含有尊严、权力和力量的意思。在我国的《辞海》里,“权威”是指权力和威势。权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领导和服从关系,领导权威就是管理者在领导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力与威信,是职务权力与个人权力的总合。

 约翰·P·科特认为权力有四个方面的来源 权力的第一个来源是知识。

 第二个来源是良好的工作关系。

 第三个来源是良好的业绩和较高的威望。

 第四个来源是应用上述三种权力来源的技能。

 费伦奇和雷文的权力基础论 一是合法权。具有法律和有关规章所给予的权力,或者需要相应的组织和个人根据一定的程序才能授权。二是领导者能够控制被领导者的奖惩,并且具备采取惩罚措施迫使被领导者就范的能力。三是领导者在某一方面具有特别的专长。

 伯恩斯的主张 伯恩斯认为权力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资源与动机,即对资源的占有以及对资源安排与使用的技能 7.2.2 权力的来源 此外,历史上还有神权论,德仁说,智慧说,暴力论,契约论,资源说,接受论等关于权力来源的学说

 (2)同有权势的人形成联盟。

 (1)要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

 权力的获取 (3)争取最关键的工作。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2.3

 权力的影响 • 领导权力的影响即领导权力主体立足于有序的组织结构,遵循特定的原则与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对领导权力客体施加控制与影响,从而使领导权力客体按照领导权力主体意愿采取行动,进而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计划、组织、用人、指挥、执行、控制、监督与反馈等一系列具体环节。

 •

 领导权力的影响是以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为前提的,因为领导权力的行使必须首先立足于有序的组织机构,即所谓的在其职,谋其政。

 宏观层面 ①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臵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 ②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臵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 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臵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④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臵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微观层面 ①组织职能的配臵是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臵的基础; ②组织是领导权力合理划分与配臵的载体; ③组织人员是领导权力行使的主体; 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臵

 时效性原则 依法性原则 领导权力影响的原则 正当性原则 廉洁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适度性与适时性相结合的原则 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的原则 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相结合的原则

 授权 授权是指领导者根据工作的需要,将自己所拥有的一部分权力委授给下属去行使,使下属在一定制约机制下放手工作的领导方法和艺术。授权是由传统的、一切听命于领导者的、事必躬亲的领导方式,转变为既有集中统—领导,又有下属分层负责的民主领导方式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必须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深刻、最复杂的社会变革,必然会触动各方面的利益,各种利益关系的矛盾冲突、调整必然要求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在此基础上行使正确的领导权力,领导权威也正是在民主与集中的过程中产生的。

 正确运用权力 慎重用权、公正用权、例外处理。领导者必须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但也有权进行例外处理。例外处理不是为了破坏规章制度,而是为了使规章制度更加合理,更能得到职工的拥护和执行。通过实施例外处理,要使职工知道领导者是通情达理的,同时又要使职工对领导者期望自己表现出何种行为产生明确的认识。

 领导权力影响的方法

 7.3

 领导风格 • 7.3.1

 人性假设理论

 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从根本上影响着领导方式,所以,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几乎是伴随着领导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的。19世纪末以来,随着管理科学的长足发展,先后出现了人性假设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了以泰勒为代表人物的“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梅奥为代表人物的“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经济人”假设的思想 “经济人”假设又称“惟利人”假说,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物质上的报酬。“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不愿意负任何责任,宁愿让别人领导与指挥,参加工作都是为了自己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只有金钱和物质利益才能刺激他们工作。其代表人物是泰勒。

 关于“经济人”假设理论的评价 优点:提出了一切管理都不能单凭个人的经验、个人意见来决定,而应依据科学实验和科学分析。

 弱点:忽视了人在生产过程中行为活动的心理动机,把工人当成机器的一部分;它忽视管理组织的作用,低估了统一指挥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与“经济人”假设这种人性相适应,管理者采用的是“胡罗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注重物质刺激,并实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 经济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的思想 又称“社交人”。该假设认为人是社会人,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物质利益,而是工作人的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组织成员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最重要的因素;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影响,鼓励组织成员参与管理。

 关于“社会人”假设理论的评价 “社会人”假设注意到了员工的心理方面的需要,这和“经济人”假设相比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使人得到了尊重。

 这种假设要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使组织成员在良好的社会关系中积极地工作。

 “ 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的思想 “自我实现人”是指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自己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生来就是勤劳的,不但愿意工作而且积极主动地工作;在工作中能进行自我监督和控制。

 关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的评价 “自我实现人”假设比“社会人”假设又前进了一步,它更关心员工的高层次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是人本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这种假设下,管理人员要给下属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

 “ 自我实现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的思想 “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的需要是复杂多样的,而且是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并且需要的层次也不断发生改变;人在组织中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不断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关于“复杂人”假设理论的评价 由于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并且还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在管理方式上,就不会有固定的、普遍适用的模式,而应该因时、因地、因环境而宜。

 首先,领导者应树立正确的人性观念。

 第二,在充分考虑人性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管理制度。

 第三,形成企业的文化 第四,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

 “ 复杂人”假设

 按权力控制程度划分 集权型领导 分权型领导 均权型领导 按领导重心所向划分 “以事为中心”的领导 “以人为中心”的领导 “人事并重式”的领导

 按领导者的态度划分 体谅型领导 严厉型领导 7.3.2

 领导的方式 按决策权力大小划分 专断型领导 民主型领导 自由型领导

 7.3.3

 领导者的素质

  领导者素质是指一个领导者应具备的各种条件、能力在质量上的综合。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条件呢?研究探讨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选拔优秀的领导人才,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和塑造优秀领导人才。

 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

 关于领导者素质研究,西方学者起步较早。他们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有其独特的性格特性。所以,只要研究一些成功领导者的性格特性,就可以正确地培养和挑选领导者。这种观点就是领导特性理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当具备那些特性呢?

 斯托迪尔经过研究,发现与领导才能有关的特性共有40种。其中有些特征对领导者来讲至关重要。

 社会背景方面 智能方面 (1)斯托迪尔的个人品质论 单击添加 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容易取得领导地位 具有较好的判断力,明确果断的办事作风,知识面广而且口才好的领导者有较好的领导效果 具有很强的使命感,责任心的领导者一般工作主动性强、干劲大,任务完成也好 工作方面

 ②首创精神。表现在不甘寂莫,有开拓创新的愿望和能力。

 ①才智。表现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比较强。

 (2)

 吉赛利的特征论——8种个性特征 ③督察能力。表现在指导监督人的能力比较强。

 ④自信心。表现在自我评价高,对所做一切都满有把握敢于负责。

 ⑤适应性。表现在能适应各种环境,能与各种人打交道,善于处理各种事情,善于与下属建立感情等。

 ⑥判断能力。表现在决策判断能力强,处事果断,不拖泥带水。

 ⑦性别。表现在有些工作岗位适合男性领导,而有些工作岗位则适合女性领导。

 ⑧成熟程度。表现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事等方面都很成熟。

 ②对物质金钱的需要 ①对工作稳定的需要 (2)

 吉赛利的特征论——5种激励特征 ③对指挥别人权力的需要 ④对自我实现的需要 ⑤对事业成就的需要

 非常重要 一般重要 最不重要 督察能力、事业、成就、实现、自信、决断能力 对工作稳定的需求、适质奖励的需求、成熟程度 性别 吉赛利领导特征重要性分类表

 1. 工作效率高;

 11. 善于利用谈心做工作;

 2. 主动进取,总想不断改进工作;

 12. 热诚关心别人;

 3. 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强;

 13. 能使下属积极而乐观地工作;

 4. 概括能力强;

 14. 能实行集体领导;

 5. 判断能力强;

 15. 自我克制能力强;

 6. 自信心足;

 16. 能自行独立地做出决策;

 7. 能帮助下属提高工作能力;

 17. 能客观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8. 能以身作则,模范带头;

 18. 能正确估价自己、取长补短;

 9. 善于用权;

 19. 勤俭;

 10. 善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20. 具有一定的技术与管理知识。

 (3)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结论

 (4)鲍莫尔的十大条件论 • ①

 • ②决策能力。能依据客观事实,凭借科学的思维方式及决策方法做出正确决 • ③组织能力。能因时利势科学合理地调动组织资源,及时发掘下属才智,使 • ④精于授权。即能根据组织具体情况合理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做到大权 • ⑤善于应变。即机动灵活,善于根据环境的变化,捕捉各种机遇,为组织的 • ⑥敢于创新。即敢于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来迎接各种挑战, • ⑦勇于负责。即对上级,对下级,对用户,对社会,对国家都有很强的责任感,高度的责任心。

 • ⑧敢担风险。即敢于承担组织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

篇三:《管理学》教案

编码  课程名称  公共管理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的讲授和学习使学生们能够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体系树立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了解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们独立判断或处理公共管理中出现的一般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理论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其新范式的兴起还包括公共组织理论、政府的角色、公共企业、第三部门管理、公共政策、战略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公共管理伦理等。

 考试方式学科成绩的评定根据学校教务处的规定由平时作业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组成期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第一章 公共管理学导论 应掌握的重点●几个重要的概念行政、管理、公共性、公共部门、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公共管理 ● 公共管理学与传统的行政管理学的区别 必读材料教科书的译者前言、中文版序言 扩展性阅读材料1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第二版 第一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 [美]格罗弗?斯塔非著、 陈宪等人译 《公共部门管理》 第一章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年版。

  3 王惠岩 “公共管理基本问题初探” 见学院网站“王惠岩文集”

 4王乐夫“论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于互动”  《管理世界》2002 年第 12 期。

 5张梦中、马克?霍哲主编《探索中的中国公共管理》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二章 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之嬗变 应掌握的重点●早期行政模式的主要特征

 ●公共行政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理论

 ●威尔逊、古德诺、马克斯?韦伯、马斯洛、里格斯、林德布罗姆等人的行政管理思想 必读材料教科书的第一章、第二章。

 扩展性阅读材料1唐兴霖编著《公共行政学历史与反思》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2丁煌著《西方行政学说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3[英]摩根?威策尔著《管理的历史》 中信出版社 2002 年版。

  4[美]蓝志勇著《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5张康之等人编著《公共管理学导论》第一章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三章 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 应掌握的重点●公共管理范式的理论基础

 ●公共管理范式重要内容及其特点

 ●如何评价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必读材料教科书的第三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扩展性阅读材料1[德]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2[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 第七版第二章华夏出版社 2002年版。

  3张康之等人编著《公共管理学导论》第二章。

 第四章 公共组织理论

 应掌握的重点●什么是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的类型和结构

 ●公共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我国公共组织概况 必读材料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第二版第二章 扩展性阅读材料1[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 第七版第二编

  2[美]格罗弗?斯塔非著、陈宪等人译《公共部门管理》第七章

  3张康之等人编著《公共管理学导论》第三章

  4张建东、陆江兵主编《公共组织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003 年版。

 第五章 政府的角色 应掌握的重点●政府的职能

 ●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政府的角色及其改革 必读材料教科书的第四章 扩展性阅读材料1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第二版第三、四、五章

  2刘炳香著《西方国家政府管理新变革》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年版

  3 [英] 克里斯托弗?波里特、 [比利时]海尔特?鲍克尔特著、 夏镇平译 《公共管理改革——比较分析》附录国家档案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年版。

  4彭澎著《政府角色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六章 公共企业 应掌握的重点●公共企业的范围

 ●建立公共企业的理由

 ●公共企业的类型

 ●公共企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公共企业的现状及其改革 必读材料教科书的第五章 扩展性阅读材料1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 。

 第七章 第三部门管理 应掌握的重点●第三部门的概念

 ●第三部门的发展及作用

 ●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 必读材料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第二版第十章 扩展性阅读材料1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 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八章 公共政策 应掌握的重点●何谓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分类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我国公共政策系统 必读材料教科书的第六章 扩展性阅读材料1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第二版第六章

  2张康之等人编著《公共管理学导论》第五章。

  3 刘伯龙、 竺乾威主编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4郭巍青、卢坤建著《现代公共政策分析》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九章 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应掌握的重点●什么是战略管理

 ●公共部门与战略管理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征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模式 必读材料教科书的第七章 扩展性阅读材料1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第二版第十一章

  2张成福、党秀云著《公共管理学》第四章 第十章 公共管理的内外部因素 应掌握的重点●管理的内部因素

 ●管理的外部因素

 ●财政管理、人事管理、利益集团 必读材料教科书的第八、九章 扩展性阅读材料1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第二版第八、九章

  2[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 第七版第八、九章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应掌握的重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意义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途径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模式

 ●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及其改革 必读材料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第二版第七章 扩展性阅读材料1[美]格罗弗?斯塔非著、陈宪等人译《公共部门管理》第九章

  2 蔡立辉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  《清华大学学报》 2003年第一期。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伦理 应掌握的重点●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

 ●我国公共管理伦理与外国公共管理伦理的对比 必读材料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第二版第十二章 扩展性阅读材料1张成福、党秀云著《公共管理学》第十三章

  2[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 第七版第十三章、附录 E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浏览以下网站和期刊 网站中国公共管理

 中国公共管理评论

 公共管理学术论文 学术期刊 《公共行政》 双月刊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办《中国行政管理》 月刊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主办《战略与管理》 双月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管理世界》 月刊

 法律与行政学院

 授课教师王

 伟

  20032004 年第二学期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

  电话 6126720 O上课时间2004 年 3 月6 月

  E-mail: wwfancy@vip.sohu.net

 课程名称管理学Management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程3 学分

  总学时数68其中理论讲授教学 48 学时自学理论和案例 20 学时 要求先修课程无 教

 材 《管理学》 王风彬、李东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第二版。

 参考书

  1、 《管理学》  美哈罗德?孔茨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年 7 月版。

  2、 《管理学》  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0 月版。

  3、 《管理百年》  美斯图尔特?克雷纳著海南出版社2003 年 8 月版。

  4、 《管理思想的演变》 丹尼尔 A 雷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3 月版。

  5、 《第五项修炼》 彼得.圣吉著上海三联书店

  6、 《组织行为学》  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杂志

  1 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管理科学》

  2《战略与管理》 参考网站网址

  1 http://www.boraid.org/博锐管理沙龙

  2 http://www.cec.globalsources.com/世界经理人网站

  3 http://www.emba.com.tw/世界经理人文摘网

  3 http://www.hr.com.cn/中国人力资源网

  4 http://www.xslx.com/学说连线网

  5 http://www.cpar.net/中国公共管理评论英文网站 一、 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 目的在于使学员初步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具有熟练使用管理学基本概念来准确描述管理现象的能力并能用管理学中的理论解决一些常见的管理问题。本课程同时还是其他管理类课程的先行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员进一步学习工商管理类的其他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二、 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和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管理思想的演变管理决策的基本类型和方法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管理变革和未来管理发展的趋势等。

 三、 教学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全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会初步分析管理案例 2 熟记每单元所列出的重点概念 3 弄清并掌握每单元所列出的主要问题 4 独立或与学生合作完成各章思考题。

 四、 考试考核方式

  考试方式期中论文加期末闭卷考试考试成绩为 100 分平时成绩占 30 分期中论文考查占 30 分期末考试占 40 分。

 五、每周教学安排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 3 周至第 5 周教学课时8 学时

 教学要点

  1 管理与管理者包括管理的概念作用和任务管理者的职责、技能及职业化管理的过程特性和适用范围管理工作所面对的环境

  2 组织与管理者包括组织类型、管理者素质、管理技能等

  3 管理原理包括管理原理的含义、管理原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管理原理体系等

  4 管理环境包括环境概述、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分析等 掌握重点

 掌握管理的一般概念、管理的性质、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管理学的意义组织类型、管理者素质、管理技能管理原理的含义、管理原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管理原理体系环境概述、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分析等。

 必读材料 《管理学》 王风彬、李东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第二版第 339 页。

 参考材料1 以上所列参考书的相关章节

  2 网上有关管理基本概念的论文。

 第二章

 管理理论发展 第 5 周至第 7 周教学课时8 学时 教学要点

  1 古典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等

  2 行为科学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等

  3 现代管理理论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理角色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4 管理论发展趋势包括战略管理、管理的软化、管理的创新、学习型组织等。

 掌握重点

  掌握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人物和基本理念 战略管理、 管理的软化、 管理的创新、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概念等。

 必读材料 《管理学》 王风彬、李东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第二版第277313 页。

 参考材料1 以上所列参考书的相关章节

  2 网上有关管理基本概念的论文。

 第 3 章

 计

 划 第 8 周至第 9 周教学课时4 课时 教学要点

  1 计划概述包括计划含义、特性及作用、计划工作的性质和基本要求、计划类型、计划工作过程、影响计划类型的权变因素、计划编制方法等

  2 决策包括决策含义及基本类型、决策种类、...

篇四:《管理学》教案

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作为一种活动, 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但将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 却是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事情, 距今只有 100 多年的时间。

 因此, 管理是一种老事物,而管理学是一门新学科。

  第一节

 管 理

 在现代社会中, 管理可以说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不管人们从事何种职业, 人人都在参与管理:或管理国家, 或管理业务, 或管理家庭, 或管理子女,

  或管理自我。

 国家的兴衰、 企业的成败、 家庭的贫富, 无不与管理是否得当有关。

  一.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的必要性源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恒久矛盾。

 组织, 作为一群人的集合, 有他们的目标和理想, 目标和理想是无止境的, 而实现目标的资源却是有限的, 目标与资源之间的这种矛盾(冲突)

 决定了管理存在的必要性。

  在中国, 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已经成为共识:

 1. 作为发展中国家, 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现象, 这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桎梏. 2. 作为发展中国家, 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 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 4. 实现社会发展或任何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努力. 5. 近几年来,以计算机为基础,信息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等各种管理软件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 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二. 管理的重要性

 在人类历史上, 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 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 彼得·德鲁克 管理的必要性一般总是存在的, 但必要不等于重要。

 管理的重要性是怎样的?

 [思考]:

 为什么在同一个国家、 同一种制度下, 不同的企业发展水平常常会有天壤之别呢?

 导致企业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管理.

 步德迎提出:

 “ 管理是第一生产力”(论证这一观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 管理的界定 随着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同的管理学者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界定与描述, 主要从以下两个角

 度:

 (一)职能意义上的概念(最普遍的界定方法) 1. 管理是由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和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 [法] 法约尔 2. 管理是指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 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刘易斯 3. 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 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罗宾斯 4. 管理是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和利用各种资源来制定并实现目 标的过程。

 ——普伦基特和阿特纳 …… 共同点:

 管理是一种过程, 是通过各种职能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

 制度意义上的概念 “制度”:

 在此不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制度”, 而是指的组织、 组织结构、 组织中的人及行为等。

 因此, 制度意义是的管理的概念指的是“承担管理任务的人(即管理人员)

 在组织中的活动、 角色和任务等。

 ” 这一角度开创了管理学中的一个新领域——对管理者角色的研究。(在第二节中详细讲述亨利•明茨伯格的角色理论)。

 对管理者角色的研究, 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

 1. 管理者指的是单个人还是小团体?

  美国:

 广泛的。

 包括基层管理人员。

 如宿舍管理人员等。

 2. 哪些人属于管理人员?

 德国:

 狭隘的。

 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

 (三)

 本课采用的概念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通过各项职能活动, 合理分配、 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具体解释为:

 1.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活动或过程。

 3. 管理的对象包括人力、 物力和财力等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 管理的职能是信息获取、 决策、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和创新等。

 5.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四. 管理的职能 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哪些最基本的职能?

 这一问题经过了许多人近一百年的研究, 至今还是众说纷纭。

 表 1-1

 西方管理学者有关管理职能的各种论断

  管理职能

 计

 组

 指

 控

 协

 人 沟

 激

 决

 创

 提出者

  划

 织

 挥

 制

 调

 事 通

 励

 策

 新

  法约尔(1916)

 ×

  ×

 ×

  ×

  ×

  戴维斯(1934)

 ×

  ×

 ×

  古利克(1937)

 ×

  ×

 ×

  ×

  ×

 ×

 ×

  布雷克(1947)

 ×

  ×

  ×

  ×

  孔茨等(1955)

 ×

  ×

 ×

  ×

  ×

  梅

 西(1964)

 ×

  ×

 ×

  ×

  ×

 ×

  希克斯(1966)

 ×

  ×

 ×

 ×

 ×

 ×

  特

 里(1972)

 ×

  ×

 ×

 ×

 ···

  (一)

 国外学者的观点:

 1. 法约尔(1916 年):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和控制。

 2.卢瑟·古利克:

 计划 (Planning)、 组 织 (Organizing)、 人 事 (Staffing)、 指 挥 (Directing)、 协 调 (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 预算(Budgeting)。

 ——七职能说 (POSDCORB) 。

 3.哈罗德·孔茨:

 计划、 组织、 人事(人员配备)

 、 指挥和控制。

 4.斯蒂芬·罗宾斯:

 计划、 组织、 领导和控制。

 (二)

 国内学者的观点:

 南京大学的周三多教授:

 决策、 组织、 领导、 控制和创新。

 复旦大学的芮明杰教授:

 决策、 计划、 领导、 激励和控制。

 清华大学的徐国华:

 计划、 组织、 控制、 激励、 领导和协调。

 (三)

 本课采用的观点:

 管理的六项职能:

 决策:

 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计划:

 确立目标、 制订行动方案, 着眼于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

 组织:

 组织设计、 人员配备、 权力配置, 着重于合理的分工与明确的协作关系的建立;

 领导:

 指导、 激励, 致力于积极性的调动和方向的把握;

 控制:

 检查和监督, 着力于纠偏; 创新:

 迄今为止, 很多研究者没有把创新列为一种管理职能。

 但是, 最近几十年来,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 社会关系也日益复杂, 每位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这就迫切要求现代的管理者不能墨守陈规, 而是应该时刻准备创新。

 创新即改变现状。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五.管理的特性 (一)

 管理的二重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 自 然属性:

 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 管理是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社会劳动过程的一种特殊职能, 同时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

 2. 社会属性:

 与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相联系, 指管理是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服务的。

 在今天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的情况下, 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也必须为股东而服务。

 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马克思时代不曾有过的新现象:

 工人持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如英国的煤气公司有 85000 名雇员, 其中 99%的工人持有股票; 再如, 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 20 世纪 80 年代就拥有 200 万股东, 这是否说明马克思所分析的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不正确的?

 (二)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西方学者的观点)

 1. 管理的科学性:

 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 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有一套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同数学、 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相比, 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但管理有一套反映管理实践的原则和理论。

 举个例子来说, 观察不同的组织可发现一个共同的事实, 即不管组织的规模有多大, 也不管这个组织有多少层次的管理人员, 在结构设置上都是一个下属只对一个上级负责。

 这就是统一指挥的原则, 通俗的说法也叫作“一人一个老板”。

 正如一个人只能有一个头,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头的人只能称作“怪物”。

 古罗马的一句谚语“有三个主人的奴隶就是自由人”。

 2. 管理的艺术性:

 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就是管理活动除了 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 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

 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而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 这种艺术性将会更多地表现为随意性; 不重视管理工作的艺术性, 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实践, 管理的艺术性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并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 二者是统一的。

  第二节

  管理学

 ——朱镕基(1996 年 9 月 18 日的《光明日 报》)

 一. 管理学的特征 1. 管理学是一门软学科。

 软科学这种提法来源于计算机的“软件”。

 没有主机、 显示屏、 打印机等硬件设施, 就没有计算机, 但是, 如果没有软件, 计算机则就是一台机器, 什么也做不了。

 管理学也是“软件” ,它能使厂房、 设备、 人员、 产品之间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转。

 2. 管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或交叉科学。

 所谓边缘科学, 是指在那些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点、 面上产生的新学科。

 管理学是 20 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它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学、 生产力经济学、 技术科学、 数学、 社会心理学、 伦理学、 电子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技术, 管理学是这些学科交叉渗透的结果。

 管理科学, 兴国之道。

 3.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应用科学的特点是研究如何将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成就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转化为社会的有效财富。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它的任务是合理地、 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人力、 物力、 财力、 时间、 信息等资源, 运用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来管理这个转化过程, 并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二.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学校管理和军队管理等)

 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

 管理工作的过程包括两大具体的研究要素——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或对象。

  高层管理者

  管理主体

  中层管理者 研

 (管理者)

  究

 基层管理者 要

 素

  人力

 管理客体

 物力

 (管理资源)

  财力

 信息

 制度……

 三. 管理主体

 操作者:

 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的业务的人。

 ——管理客体之一

 管理者:

 是那些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管理主体

  判断标准:

 一个人在组织中是不是管理者, 关键在于他是否有直接下属。

 (一)

 管理者的分类 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责, 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

 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活在未来(考虑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 好像中国象棋中的“将、帅 ” )

 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

 主要职责是正确领会高层的指示精神, 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有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

 注重的是日常管理事务。

 ——活在现在(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 好像车马炮)

 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 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

 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

 ——活在过去(遵守既定的制度, 好像兵卒)

 思考:

 哪一层次的管理者最难做? ——中层管理者, 承受上压下挤的尴尬局面。

 举例说明上传下达的难处。

 案例分析:

 管理者是干什么的?

 蒋华是某新华书店邮购部经理。

 该邮购部每天要处理众多的邮购业务, 在一般情况下, 登记订单、按单备货、 发送货物等都是由部门中的业务人员承担的。

 但在前一段时间里, 接连发生了多起A要的书发给了B , B 要的书却发给了A之类的事, 引起了顾客极大的不满。

 今天又有一大批书要发, 蒋华不想让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 请问:

 他应该亲自 核对这批书, 还是仍有业务员们来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 管理常常会出现混乱局面。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管理者的错位,主要表现为:

  高层管理者——喜欢事必恭亲

 中层管理者——热衷于上传下达

 基层管理者——经常与上面对着干 思考:

 谁是造成管理错位的根源? 解决这一错位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二)

 管理者角色 1. 含义:

 是指作为一般的管理者在组织体系内从事各种活动时的立场、 行为表现等的一种特性归纳。

 2. 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末, 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通过大量的观察, 提出了与当时主流观点(认为管理者市深思熟虑的思考者, 在作决策之前, 他们总是仔细地和系统地处理信息。)

 相反的观点, 即管理者扮演着三个方面的 10 种不同、 但却高度相关的色。

 亨利•明茨伯格的角色理论

  挂名首脑:

 负责履行象征性的例行义务 人际关系方面

 领导者:

 激励和动员下属

  联络者:

 与组织内外部接触和联系

  监听者:

 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信息 信息传递方面

 传播者:

 传递内、 外部信息

  发言人:

 向媒体发布信息, 举行董事会议

  企业家:

 制定战略, 检查执行情况 决策制定方面

 故障处理者:

 组织动乱时, 采取补救行动

  资源分配者:

 分配组织内部所有资源

  谈判者:

 作为组织代表参与谈判

  案例:

 说假话是不对的吗?

 一位高级经理在年度股东会议上正在回顾她的公司上一年的财务绩效, 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销售额下降了 30%; 利润...

篇五:《管理学》教案

/p>

 • 诞生篇• 发展篇• 产品篇• 产品篇• 外部环境篇• 内部环境篇2

 腾讯之诞生• 腾讯公司成立于1 998年1 1 月,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 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成立十年多以来, 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 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IM高速发展的状态。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IM软件、 网络游戏、 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2004年6月1 6日, 腾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股票代号700)3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 广东汕头人, 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 现担任公司控股董事会**兼首席执行官。

 作为深圳土生土长的企业家, 他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 993年取得深大理学士学位。

 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马化腾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 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 0多年经验。1 998年和好友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2009年, 腾讯入选《财富》 “全球最受尊敬50家公司” 。4

 腾讯创始人——张志东• 张志东, 广府东莞人, 腾讯创办人之一, 腾讯高级副总裁兼科技总裁, 于1 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 主修计算机及应用, 并于1 996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多年经验, 1 999年创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多年经验, 1 999年创立腾讯。

 现任腾讯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 全面负责专有技术的开发, 包括即时通信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5

 6马化腾张志东

 腾讯之发展7

 1 998-1 999年• 1998年11月• 公司成立, 推出无线互联网寻呼解决方案• 1999年2月• 腾讯公司即时通信服务开通, 与无线寻呼、 GSM短消息、 IP电话网互联• 1999年11月• QQ用户注册数突破1 00万8

 2000年• 2000年4月• QQ用户注册数突破500万• 2000年5月• QQ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十万大关• 2000年6月• “移动QQ”进入联通“移动新生活”年月• 2000年11月• 2000版本正式发布9

 2001 年• 2001年1月• www.tencent.com在中国排名第6位• 2001年2月• 腾讯QQ在线用户成功突破1 00万大关, 注册用户数已增至5000万册用户数已增至5000万1 0

 2002年• 2002年3月• QQ注册用户数突破1 亿大关• 2002年7月• 倡导行业自律, 签署《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2002年10月• 首届“Q人类Q生活” QQ之星选拔赛的成功举办2002年12月• 2002年12月• 腾讯公司被认定为“2002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11

 2003年• 2003年8月• 推出的“QQ游戏” 再度引领互联网娱乐体验• 2003年9月• QQ用户注册数升到2亿• 推出企业级实时通信产品“腾讯通” (RTX)• 2003年12月• Tencent Messenger(简称腾讯TM)

 对外发布• 再次被认定为“2003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简称腾讯对外发布1 2

 2004年• 2004年1月• 获中国移动梦网“2003年度移动梦网合作伙伴最佳进步奖” 、 “2003年度移动梦网音信互动业务合作伙伴最佳业绩奖” 和“2003年度移动梦网短信业务合作伙伴最佳业绩奖” 三个大奖•2004年4月• QQ注册用户数再创高峰• QQ注册用户数再创高峰, 突破3亿大关•2004年5月• 位居“2003年深圳软件企业百强” 排行榜第4位•2004年6月16日• 腾讯控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 股份代号700。

 是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突破3亿大关1 3

 • 2004年7月• 位列“2003年度广东省民营企业百强” 第25位•2004年8月• QQ游戏同时在线突破了62万人, 跃居国内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 2004年9月• 2003年全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榜” 中排名第29位•2004年10月• 腾讯网被评为中国“市值最大网站” 之一• 2004年12月• “2004年亚太区高科技500强” 中腾讯名列第1 7位• QQ游戏最高同时在线突破1 00万。

 这是继2004年8月QQ游戏在线突破60万以后创造的休闲游戏平台在线新高• 腾讯打造国内时尚娱乐第一门户网站• 入选“2003年度深圳民营企业50强”• 腾讯公司已经独立开发出近30项拥有著作权的软件产品1 4

 2005年• 2005年1月• 腾讯公司被认定为“2004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 2005年2月• 腾讯QQ同时最高在线人数突破1 000万• 2005年4月• 腾讯公司获“2004年度深圳市知识产权先进单位”腾讯公司获年度深圳市知识产权先进单位称号• 2005年5月• 腾讯公司位列“2005年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 00家企业” 第25位• 2005年9月• 2004年全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榜” 中排名第30位• 2005年11月• 1 1 月1 3日“QQ幻想” 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0万1 5

 2006年• 2006年1月• 腾讯公司网络游戏入选“适合未成年人的网游产品”• 2006年5月• 腾讯公司被认定为“深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006年6月腾讯公司被认定为2005年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 腾讯公司被认定为2005年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 2006年9月• 腾讯公司成为广东省自主创新型试点企业1 6

 2007年• 2007年1月• 腾讯公司荣获“2006年度民营企业创新奖” 大奖• 2007年3月• 腾讯公司被认定为“2006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2007年4月• “腾讯” 、 “Tencent” 商标成为广东省著名商标腾讯• 2007年7月• 腾讯QQ同时最高在线人数突破3000万• 2007年8月• 马化腾获2006年度深圳市市长奖• 2007年10月• 腾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2007年11月• 腾讯创始人团队获优秀企业公民奖1 7商标成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2008年• 2008年1月• 腾讯财付通获“最受B2C商户信赖支付平台奖”• 腾讯CEO马化腾入选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 腾讯荣获2007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十项大奖• 腾讯网获“最具成长性媒体” 大奖• 2008年3月• 腾讯被评为“2007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 腾讯被评为2007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 腾讯QQ同时最高在线人数突破4000万• 腾讯的“企鹅” 平台战略模式荣获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 2008年7月• 腾讯被认定为广东省创新企业• 2008年9月• 腾讯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称号1 8

 2009年• 2009年1月• 腾讯被评为优秀网络文化企业• 2009年2月• 腾讯QQ同时最高在线人数突破5000万• 腾讯荣膺“最佳行业龙头奖”• QQ空间登陆用户人数突破2亿大关• 2009年3月手机空间时在线突破• 手机QQ空间同时在线突破200万• 腾讯被认定为2008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腾讯正式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2009年4月• QQ2009代号“蜂鸟”• 腾讯“QQ”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2009年7月• 腾讯公司授权专利总数突破400项1 9

 201 0年• 2010年3月• 腾讯QQ同时在线人数破亿201 0年3月5日1 9时52分58秒, 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1 亿, 这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也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 全世界首次单应用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 亿首次单一应用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 亿。20

 201 1 年• 2011年8月• 《财富》 201 1 最具创新力中国公司排行:

 腾讯居首•201 1 年4月1 3日, 获得201 1 全球广告主大会中国杰出媒体贡献奖。•201 1 年4月22日, 由经济观察报社与北京大学管理案例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十年” 评选活动结果揭晓, 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十年成就奖。•201 1 年4月22日, 第六届艾瑞年度高峰会议在北京国家201 1 年4月22日, 第六届艾瑞年度高峰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 荣获201 0-201 1 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互联网企业奖。•201 1 年5月9日, 全球品牌机构Millward Brown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 在品牌价值排行榜上排名第五十二。21未完待续

 腾讯之产品22

 腾讯之外部环境1、政治环境因素: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我国政治环境基本上是稳定的, 而腾讯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 所以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腾讯控股200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这也有助于腾讯公司吸引大陆以正式挂牌上市, 这也有助于腾讯公司吸引大陆以外的资金投入。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企业, 腾讯也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支持和鼓励。23

 2、 科技进步:科技的进步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一个企业进步的重要动力, 而腾讯作为国内的IT业巨头, 科技创新更是必不可少的。

 在科技的推动下, 腾讯公司已经形成了以腾讯QQ为业务基础, 包括即时通讯业务网络媒体无线互联网增值业务业务、 网络媒体、 无线互联网增值业务、 互动娱乐业务、 互联网增值业务、 电子商务和广告业务的七大业务体系, 这也使得腾讯在IT市场中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互动娱24

 3、 服务对象腾讯面向的服务对象为广大的网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 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 85亿, 较201 0年底增加2770万人因而腾讯潜在用户的数量正在大幅增2770万人, 因而腾讯潜在用户的数量正在大幅增多, 现在对于其发展是一个良好的时机。25

 4、 竞争者在IT业腾讯面临了 巨大的竞争压力, 201 0年QQ与360因为用户隐私问题发生“3Q大战” , 腾讯与360不能兼容, 最后在工信部等部委的干涉下纠纷结束。

 据统计微博用户数量正在不断攀升,腾讯受到了人人网与新浪微博的双重压力, 在即时通信方面, QQ主要面向学生团体, 而在高端用户中, MSN依旧占据主流地位。

 此外, 腾讯也希户中, MSN依旧占据主流地位。

 此外, 腾讯也希望涉足电子商务领域, 因此也需要面对淘宝、 京东商城、 卓越亚马逊的竞争。26

 5、 政府管理部门及其政策法规政府的政策法规, 一方面会增加组织的运行成本, 另一方面则会限制管理者决策的选择余地。在“十二五” 计划中云计算被列为重点关注项目之一, 据称发改委将拨1 5亿元支持首批示范工程,而腾讯公司则名列获支持的企业名单之中, 这将极大地促进腾讯公司的发展。27

 腾讯之内部环境28组织文化管理环境的管理

 组织文化愿景价值观使命29正直进取合作创新

 会尊敬。会、回馈社会,赢得社注重企业责任,关爱社成长,赢得行业尊敬;发展,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健康感,赢得员工尊敬;度的企业荣誉感和自豪牌形象,使员工具有高通过提升企业地位与品求,赢得用户尊敬;求,引导并超越用户需不断倾听和满足用户需联网企业愿景:最受尊敬的互30

 为 了 帮助保护您的隐私, PowerPoint 禁止自 动下载此外部图片。

 若要下载并显示此图片, 请单击消息栏中的 “选项”, 然后单击“启用外部内容”。正直:遵守国家法律与公司制度, 绝不触犯企业高压线;做人德为先, 坚持公正、 诚实、 守信等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用正直的力量对周围产生积极的影响。进取:尽职尽责, 高效执行;勇于承担责任, 主动迎接新的任务和挑战;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追求卓越保持好奇心, 不断学习, 追求卓越。合作:具有开放共赢心态, 与合作伙伴共享行业成长;具备大局观, 能够与其他团队相互配合, 共同达成目标;乐于分享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 与同事共同成长。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价值;人人皆可创新, 事事皆可创新;敢于突破, 勇于尝试, 不惧失败, 善于总结。31

 环境。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品和服务;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关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并们带来便捷和愉悦;源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使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一样源类生活品质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32

 为 了 帮助保护您的隐私, PowerPoint 禁止自 动下载此外部图片。

 若要下载并显示此图片, 请单击消息栏中的 “选项”, 然后单击“启用外部内容”。管理环境的管理经营理念人才发展管理理念33腾讯培训发展之道腾讯人才培养体系简介

 重用户感受,与用户共成长重视与用户的情感沟通,尊足用户需求;不断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满关注并深刻理解用户需求,益伤害用户价值;注重长远发展,不因商业利为依归经营理念:一切以用户价值34

 的喜悦。引导和鼓励,使其获得成就充分尊重和信任员工,不断同步成长的快乐;展通道,使员工获得与企业完善员工培养体系和职业发和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理念:关心员工成长35

 • 腾讯培训发展之道• 腾讯向来视人才为第一财富, 高度重视对人的培养。

 人才培养本着为公司战略、 企业文化建设服务的理念, 通过帮助员工提升工作绩效和个人能力, 推动员工与公司的共同成长。• 2007年8月, 腾讯学院成立, 围绕着为公司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的核心目标, 学院致力于搭建一个有腾讯特色的学习型组织。

 学院的使命是通过提供多样的学习与发展方式,成为:

 员工3A(3A: Anytime Anywhere Anyway)学习的成为:

 员工3A(3A: Anytime, Anywhere, Anyway)学习的知识银行; 经理人培养团队的黄埔军校; 公司知识管理的最佳平台。

 学院现拥有超过百人的内部兼职讲师队伍、 超过百门的自主研发课程和过千门的网络课程。

 对外, 学院与哈佛、 中欧、 长江商学院及惠普商学院、 爱立信中国学院、 摩托罗拉大学等知名企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员工可接触到外部顶尖的专家讲师和顾问。

 同时引进了全球范围内领导行业标准的培训管理与在线学习系统(内部称Q-learning系统), 目前这套系统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腾讯人的学习习惯...

篇六:《管理学》教案

篇 第五章 决策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第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第三节 群体决策第四节 决策的方法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一、 决策的概念: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 标, 而从若干备选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的一个分析、 判断的过程。 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 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决策中的两类问题-例行问题vs. 例外问题• 例行问题指那些重复出现的、 日 常性的问题, 先例可循, 有政策和规则可依。• 例外问题是指那些偶然发生的• 例外问题是指那些偶然发生的、 新颖的问题。

 例如,组织结构的变革, 重大的投资, 开发新产品或打入新市场, 重要的人事任免等。

 缺乏信息资料, 无先例可循, 无固定模式, 往往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新颖的问题例如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 处理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 无论从决策的性质还是方法上来看, 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决策。 前者一般有先例可循, 有政策和规则可依; 后者往往缺乏信息资料, 无先例可循, 无固定模式, 往往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二、 决策与管理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 A. 西蒙:

 “有限理性”的“管理人” , 在一定的“合理性” 前提下, 通过对各种行为的比较和选择, 使总效用或边际效用达到最大。因此, 它们也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决策对象。

  西蒙认为决策实际上就是管理本身。 现代观点决策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管理涉及到计划、 组织、 领导和控制诸方面的活动。有效的管理固然要求正确的决策, 但同时也要有效的管理固然要求正确的决策, 但同时也要求必须做好大量的其它方面的工作。

 诊断问题明确目标拟定方案评估方案筛选方案实施评估效果决策过程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四、 决策的步骤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五、 决策的理性• 传统上, 大多数管理人员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决策者。

 许多专家学者也极力主张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应当做到尽可能的理性。

 传统的决策模式认为管理者在决策时, 都是依据理性和逻辑, 且总是从组织的最佳利益出发的。从组织的最佳利益出发的。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决策理性必须满足以下的几个条件:对于决策所面临的状况和决策问题具有完全的信息;有能力找出实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能够有效地排除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实现确定条件下的能够有效地排除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实现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总是能够按照理性和逻辑来评价决策方案的各个方面;具有始终不渝的通过选择最佳方案来获取最佳结果的愿望或决心。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有界理性与满足• 现实中的决策很少是按照理性和逻辑进行的, 赫伯特·西蒙是最早认识到这一点的学者之一。

 后来, 西蒙因其在决策研究方面的出色贡献而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 西蒙等主张, 决策者只具有不完全和不完整的信息, 并受到有界理性的限制, 在决策时倾向于满足或满意。 有界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是指决策者通常要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这些限制因素包括决策者的价值观、思维惯习、 技能、 习惯、 不完全的信息和知识、 组织中的各种因素等因而其所能做到的理性是有限的或有界的各种因素等, 因而其所能做到的理性是有限的或有界的。 即使人们在主观上希望自己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者, 但客观上其理性也是有限度的。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满足或满意(Satisficing)现实中 人们会由于时间、 资金 、 资源等因素限制,选择最满意的决策, 并不是成本最低的决策。

 第一节 决策的含义与过程六、 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1. 决策中的政治因素2. 直觉和执著3. 对待风险的倾向.4. 伦理观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一. 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自然状态) 分类1. 确定状况下的决策:

 被选方案、 结果、 风险2. 风险状况下的决策.3. 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二. 按决策的范围和影响程度分类1. 战略性决策2. 战术性决策.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三. 按问题的重复程度和有无先例可循1. 程序化决策2. 非程序化决策.

 第三节 群体决策群体决策的形式• 互动小组• 德尔菲小组• 名义小组

 第三节 群体决策互动小组(Interacting Groups) 互动小组可以是一个既存的群体, 如某职能部门、 某个常设委员会; 也可以是一个特意成立的小组, 如攻关小组、 特别委员会等。

 第三节 群体决策互动小组做法: 小组成员就某一问题交谈、 讨论、 争论, 达成一致, 进一步的讨论, 最后完成决策。 优点是成员间的互相作用有利于产生新主意、新点子, 有利于促进成员的互相理解和沟通。 缺点在于政治行为容易起过大的作用。

 第三节 群体决策德尔菲小组(Delphi Groups) 这种方法是就某一问题向一组互相独立的专家征求意见,然后对他们的意见进行综合和平均。 组织者负责收集专家的回答并加以综合和平均, 然后将结果反馈给专家再进行第二轮预测。 在这轮中要求那些持极端看法的专家详细说明其理由。这些理由将分发给其他专家。 如此反复几次, 便可以得到一个比较集中的意见, 以此作为这些专家的“群体决策” 。

 第三节 群体决策名义小组(Nominal Groups)小组成员要求集中在一起工作, 但不允许自由讨论, 因而被称为名义小组。

 主要用于提出新颖并富于创造性的方案和主意。

 第三节 群体决策名义小组步骤:组织者挑选适当成员组成小组, 告之以大致的问题轮廓, 请成员写出尽可能多的方案。然后, 轮流发表各自的想法, 并记录在黑板上。

 此时允许提问以明确发言者的意思。所有方案都已列出之后3.所有方案都已列出之后, 进行开放的讨论。最后由全体成员对各种方案进行打分表决, 得分最高的便成为小组决策的结果。1.2.3进行开放的讨论4.

 第三节 群体决策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 又称畅谈会法。

 它是一种邀请专家、 内行, 针对组织内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议题, 让大家开动脑筋, 畅所欲言地发表个人意见, 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创造性, 经过互相启发, 产生连锁反应, 集思广益, 而后进行决策的方法。

 一般邀请五至十二人, 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

 主方法。般邀请五至十二人, 时间在持者介绍背景, 提出总议题; 然后, 与会者畅所欲言,形成思想和热情的风暴; 最后, 形成创意、 决策意向,或方案。个小时左右。

 主

 第三节 群体决策群体决策的优点:• 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 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群体成员之间互相评价各自的想法, 有助于避免重大的错误。• 参与群体决策的成员了解决策的意义和必要性, 所以更容易接受所做出的决策并促进其在组织中的沟通。

 第三节 群体决策群体决策的缺点:• 比个人决策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 会产生妥协, 有的成员具有非常强的个性, 主导着整个小组, 以至于最后的结果只是其个人的主张。• 产生“群体思维” (Group thinking)

 的现象

 第四节 决策方法决策的方法•主观决策方法计量决策方法•常见的计量决策方法常见的计量决策方法•风险决策和决策树法现值分析线性规划••

篇七:《管理学》教案

程《管理学》

  教 案

  2024 年 7 月

 绪论 一、教学目的 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管理学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学习管理学的意义、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 内容摘要 第一节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广义的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个体活动需要管理,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更需要管理。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二节介绍了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大多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顺道无为”“重人求和”等就是其中几例。西方管理思想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大量涌现,欧文、斯密、巴贝奇以及其他一些人对工厂制度早期管理问题的思考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分析管理学的学习意义,阐述了怎样学习管理学。学习管理学,首先,可以让我们了解管理的一般规律。其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升我们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的能力。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思考管理实践,探讨管理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2. 基本概念 管理学,管理活动,管理思维。

 3. 基本理论 (1)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2)管理学以企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是历史的选择,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一般管理理论也可应用于对其他组织管理的指导。

 (3)管理是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活动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4)科学的管理思维是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底线思维的统一。

 (5)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管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去分析管理理论的一般抽象与具体运用的关系,去分析作为管理对象的组织活动与组织环境关系。

 4. 课堂讨论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绪论习题的案例一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绪论习题的案例二

 第一章 管理导论 一、教学目的 任何人类活动,特别是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都需要管理。本章旨在让学生理解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熟悉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种,使学生了解管理者应依循的原理、借助的方法和工具。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组织与管理的内涵。

 2.认识组织的特征、企业的特征。

 3.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4.理解管理的本质。

 5.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6.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工具。

 7.认识理性分析与直觉判断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 内容摘要 第一节介绍了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管理是对人或对人的行为的管理,管理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

 第二节介绍了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的基本原理是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以及适度原理。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方法。抽象地看,这些方法或者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或者以直觉判断为依据。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可以借助许多工具,既需要运用权力直接规范被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表现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追踪和控制,也需要借助组织文化引导组织成员在参与组织活动过程中不同时空的行为选择。

 第三节分析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重要特征。作为新兴的经济大国,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化因此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

 2. 基本概念 组织,企业,管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

 3. 基本理论 (1)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组织的特征:第一,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第二,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第三,组织有特殊的活动。第四,任何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独立存在的。

 (2)管理的基本特征:第一,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第二,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第三,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第四,管理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

 (3)管理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一系列工作。

 (4)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

 也是“为了人的管理”。

 (5)系统原理。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效益原理。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追求组织活动的效益就是尽量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7)适度原理。组织在业务活动范围的选择上既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在管理幅度的选择上,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在权力的分配上,既不能完全集中,也不能绝对分散,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

 4. 课堂讨论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一章习题的案例一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一章习题的案例二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一、教学目的 管理理论是在思考和总结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对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抽象和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管理学的历史演变有基本了解,熟悉管理学的经典理论。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泰勒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

 2.理解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3.理解韦伯组织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4.组织协调机制主要有哪些形式? 5.理解组织合法性的内涵以及对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

 6.现代系统与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7.理解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 内容摘要 第一节介绍了古典管理理论。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开始系统形成,主要标志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问题涉及科学管理、一般管理以及科层组织。

 第二节介绍了现代管理流派。主要从三个方面予以归纳:(1)管理思维的系统与权变研究。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根据权变学派的观点,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企业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西蒙的决策理论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明茨伯格讨论了组织的协调机制、组织的基本构成部分以及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3)管理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研究。在孔茨所称的管理科学学派看来,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

 第三节介绍了当代管理理论。分别从制度视角和技术视角进行研究:制度视角的研究,新制度学派从制度环境的影响这个角度剖析了组织的趋同现象;技术视角的研究应用企业再造理论,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业务流程再造。

 2. 基本概念 统一指挥,例外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程序化决策,机械型组织,多角化组织,创新型组织,组织趋同,合法性机制,流程再造。

 3. 基本理论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②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进行例外管理。

 (2)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管理职能;技术职能;商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以及会计职能。法约尔关于一般管理的 14 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方面的内容。

 (3)韦伯认为合法权力有三种类型: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

 (4)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

 (5)根据权变学派的观点,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企业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影响比较大的权变学派的管理学家及其理论观点有:莫尔斯和洛什的“超 Y 理论”,费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等。

 (6)西蒙的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①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②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的工作: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 决策的准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④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7)合法性导致组织趋同有三种不同的机制: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

 (8)业务流程再造由观念再造、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试点和切换、实现愿景目标五个关键阶段组成。

 4. 课堂讨论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二章习题的案例一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二章习题的案例二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过程 一、教学目的 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制定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是管理人员工作的基本内容。本章从决策的界定出发,阐述决策的类型和特征,解析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提升学生对管理决策内涵体系的认识,为深入理解决策分析和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决策,决策有哪些基本特征? 2.理解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关系。

 3.不同的决策类型及其异同之处。

 4.理解一般的决策过程是如何制定的。

 5.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按照不同准则分别选择最优决策方案。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 内容摘要 第一节从概念、要素、功能及任务等方面引入决策。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要素可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两大类。从组织层面看,决策能够为组织确立明确的方向。从个体层面看,决策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从外部环境视角看,决策的任务是让组织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组织内部视角看,决策的任务还包括调整和优化组织管理体系。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让组织保持创业精神也是决策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节介绍了决策的类型与特征。根据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决策问题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从决策所涉及问题来看,决策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两种类型。根据主体的不同,决策可以分为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决策的特征主要有:目标性,可行性,动态性,整体性,创造性。

 第三节阐述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一般的决策过程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1)识别问题(2)诊断原因(3)确定目标(4)制定备选方案(5)评价、选择方案(6)实施和监督。决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组织的历史,决策者的特点,组织文化。

 2. 基本概念 决策,决策方案,不确定性情境;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个体决策,群体决策;乐观准则,悲观准则,等概率准则,最小后悔准则。

 3. 基本理论 (1)计划体系通常分为以下基本阶段:筹划,分析,综合与交流,行动。而每个阶段及其步骤与决策都密不可分。

 (2)决策的准则主要有:①提高决策效率和效果的准则,包括重要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②不确定性情境下决策方案选择准则,主要有四个准则:第一,乐观准则;第二,悲观准则;第三,等概率准则;第四,最小后悔准则。

 4. 课堂讨论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三章习题的案例一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三章习题的案例二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三章习题的案例三

 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一、教学目的 组织活动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的复杂与动态特点以及人的认知与行动能力的局限性决定了组织决策的理性与正确程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为尽可能减少这些限制,就要对组织活动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环境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掌握 PEST、SWOT 等环境分析方法,熟练应用决策树等决策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和决策。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分析有哪些主要方法? 3.理性决策、非理性决策和行为决策。

 4.决策方案生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5.用决策树方法来评价和选择一个具体的决策方案。

 6.用蒂蒙斯教授的机会评价框架评价一个创新或创业机会。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 内容摘要 第一节分析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成的整体,把环境分成三个大类,即一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1)一般环境分析方法。最常见的是 PEST 分析方法。

 (2)具体环境分析方法。在这方面,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五种力...

篇八:《管理学》教案

商管理系第 1 页 共 24 页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学时数�6�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管理的定义�管理的七种职能�管理者所扮演的三大类角色�管理者所具备的三大类技能�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管理理论的演变史。

 掌握�各种管理定义的联系与区别�各种管理职能的具体含义及相关关系�管理的两种属性及其区别�每个管理理论分支的代表人物、内容与特征� 应用�学会对身边的管理者能否胜任其工作作出判断�学会对所熟悉的组织可能遇到的一些管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思路。

 第一节 管理活动

 本节主要介绍管理的定义、职能、属性以及管理者充当的角色及应具备的技能。重点掌握管理定义以及管理者角色和技能。

 难点�对管理属性的理解。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定义有很多种。主要以玛丽.帕克.福菜特为首提出的“管理是艺术”观点,以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提出的“过程说”�以法约尔和德鲁克为代表的“职能说”�以西蒙为代表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观点。我们应掌握如下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对管理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先有组织、后有管理。2、管理是一个借力过程。3、管理者要负最终责任。4、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评判。5、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二、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有“四职能”说�“五种能”说�“七职能”说。

 我们以七职能为要求掌握内容。

 1、信息获取。指信息获取、处理、维持和分配。

 2、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3、计划。制订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4、组织。确定所要完成的任务、由谁来完成任务以及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作任务的过程。

 5、领导。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以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做贡献。

 6、控制。识别当初计划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差�并采取行动纠正偏差的过程。

 7、创新。就是改变现状。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一�管理者角色 1、人际角色。具体包括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具体包括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

 3、决策角色。具体包括企业家角色、干扰对付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

 �二�管理者技能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工商管理系第 2 页 共 24 页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四、管理的属性 1、内容�包括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相关联的�和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 2、两者关系� 一方面自然属性不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制度、生产关系中�社会属性也不能脱离自然属性而存在�另一方面�两者相互制约�自然属性要求社会属性与之相适应�同时社会属性也对管理方法、技术产生影响。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西方管理理论的形式与发展�重点掌握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贡献。难点是权变理论的理解。

 一、管理理论概述 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有着密切关系�管理实践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自管理实践�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升华�管理理论是系统化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主要有古典管理、行为管理、数量管理、系统管理、权变管理和质量管理理论。

 二、古典管理理论�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一�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人泰罗。他在 1911 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通过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贡献是改变传统的一切凭经验办事的落后状态�使经验管理转变成科学管理�他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二�组织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法国人法约尔和德国人韦伯。

 1、法约尔在 1916 年出版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它的理论奠定了以后在 20 世纪 50 年代兴盛起来的管理过程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他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

 2、韦伯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度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他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三、行为管理理论�20 世纪 30 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 主要掌握梅奥及其霍桑试验的结论。

 霍桑试验有四个阶段�结论表明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产效率有极大影响。他的结论导致了人们对组织中“人”的一种全新认识�在此之后�人际关系运动在企业界蓬勃开展起来。

 四、数量管理理论�1945 年� 数量管理的核心是指导运筹学、统计学和电子计算机等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效率�它的优点和缺点并存。

 五、系统管理理论�20 世纪 60 年代—70 年代� 代表人物是卡斯特和约翰逊。主要观点是组织是一个系统�由相互依存的众多要素组织�而且这个系统是开放系统。

 六、权变管理理论�20 世纪 70 年代� 代表人物美国人卢桑斯。其理论强调�管理者在采取管理行动时�需要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七、质量管理理论�20 世纪 80—90 年代� 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不断完善�二是公司再造。

 □本章关键词

  工商管理系第 3 页 共 24 页

 管理

 管理技能

 管理属性

 管理职能

 管理理论

 管理角色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管理�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种科学�又是一门 艺术� 2、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各有哪些� 3、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内容。

 4、理解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5、理解组织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6、理解系统管理�权变管理的主要观点。

 □讨论题 1、你会把从事管理看成像律师或会计这样的职业吗�阐述你的观点。

 2、你们学院的教师是管理者吗�试以法约尔的管理职能观点和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观点进行讨论。

 □

 前沿理论与热点探索 1、人本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员工是主体�员工去参与决策�组织应体现员工利益。

 2、知识管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作为资本。

 第二章 道德与社会责任�学时数�2�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定义�道德观的种类�社会责任观的种类�对特定的组织——企业来说�其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掌握�每种道德观的内容与区别�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每种社会责任观的内容与区别�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理由�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

 应用�学会判断某种管理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学会判断某个企业是否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学会帮助那些处于道德困境的组织怎样走出这种困境。

 第一节 道德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道德与道德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以及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重点掌握每种道德观的内容�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以及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难点�四种道德观含义的理解。

 一、道德与道德观 1、道德的定义 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2、四种道德观 �1�功利观。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利益。

 �2�权利观。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3�公平理论要求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

 �4�综合社会契约观。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两种方法并入商业道德中。

 二、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1、道德发展阶段 2、个人特征 3、结构变量 4、问题强度 5、组织文化 三、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 3、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4、设定工作目标 5、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工商管理系第 4 页 共 24 页

  第二节 社会责任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重点�掌握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难点�对两种社会责任观的理解。

 一、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观

 �一�社会责任的定义

 如果企业在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的前提下�还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则该企业具有社会责任。

 �二�两种社会责任观

 1、古典观。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的利益。

 2、社会经济观。一公司不仅要对股东负责�同时要对社会负责。

  �三� 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1、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1�满足公众期望�2�增加长期利润�3�承担道德义务�4�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5�创造良好的环境�6�责权相称�7�符合股东利益�8�拥有资源�9�预防 2、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1�违反利润最大化原则�2�冲淡利润最大原则�3�不能补偿成本�4�权力过大�5�缺乏责任

  �6�缺乏技能�7�缺乏广泛的公众支持 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1、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1�企业要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企业要以“绿色食品”为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

 �3�那些污染环境的企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治理环境�即“谁污染谁治理”�

  2、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1�不歧视员工�2�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员工�3�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4�善待员工的其他举措

 3、企业对顾客的责任

 �1�提供安全的产品�2�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3�提供售后服务�4�提供必要的指导 �5�赋予顾客自主选择的权利

  4、企业对竞争对手的责任

  5、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

  6、企业对所在社区的责任

 □

 本章关键词

  道德观

 管理道德

 社会责任

 管理责任 □ 复习思考题 1、管理道德对企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2、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3、在管理中如何处理履行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 4、为什么当今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比它在 20 世纪 40—50 年代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引起更多的关注� □ 讨论题

  1、讨论这一提法�“从长期来看�那些不以社会认为负责的方式使用权力的人将会失支权力。”

  2、“企业的营生就是生意”。请你从古典观和社会经济观来评论这句话。

  工商管理系第 5 页 共 24 页

 □ 前沿理论与热点探索

  近年来�人们对企业接受它的社会责任的意愿和管理者道德标准滑坡现象的反应强烈�这种社会期望的变化�对企业管理者有潜在的影响。

  第三章 决策�学时数�6�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按各种不同的标准对决策所进行的分类�决策过程通常所包括的几个步骤�常用的决策方法。

 掌握�满意原则与最优原则的区别�决策过程每个步骤所要注意的问题�各种决策方法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

 应用�学会按照决策过程的步骤进行决策。

 第一节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本节主要介绍决策定义、原则、了解决策依据�重点�掌握决策定义、原则�难点�对决策原则的理解。

 一、决策的定义 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理解决策注意点� 1、2 个以上方案中选择 2、选取方案是满意方案�不是最优方案。3、决策是一个过程 4、决策主体是管理者 5、决策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6、决策是针对现在或未来作出的 二、决策的原则 满意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 适量的信息 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 本节根据决策的不同标志�介绍决策的类型。重点�掌握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确定型、风险型、与不确定型决策。难点�是对追踪决策、风险决策及不确定型决策的理解。

 一、从决策影响的时间看�把决策分为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二、从决策的重要性看�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三、从决策主体看�把决策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四、从决策的起点看�把决策分为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五、从决策所涉及的问题看�把决策分为程序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六、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第三节 决策的过程 本节专门介绍一个问题�即决策过程。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二、识别目标 三、拟定备选方案 四、评估备选方案 五、作出决定 六、选择实施战略

  工商管理系第 6 页 共 24 页

 七、 监督和评估

  第四节 决策的方法

 本节针对组织不同业务、介绍对应的决策方法。

 重点�掌握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和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难点�确定型决策方法的量本利分析法�风险型决策方法的决策树法以及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 4 个原则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创始人为英国奥斯本。该方法主要用于收集新设想。

 2、名义小组技术。

 小组成员互不通气�也不在一起讨论、协商�从而小组只是名义上的�它可以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德尔菲技术 这是兰德公司提出的�用来听取有关专家对某一问题或机会的意见。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该法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创立�其思想是�大都企业有 2 个以上的经营单位�每个经营单位都有相互区别的产品——市场片�企业应该为每个经营单位确定其活动方向。

 2、政策指导矩阵�该法由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创立。它用矩阵来指导决策。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掌握量本分析法 2、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 小中取大法。

 �2� 大中取大法 �3�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 ...

篇九:《管理学》教案

理学》分章教案

  《管理学》第 1 1 周教案 第 1 章 管理与管理者 第 1、2 节 管理的概念等 课时 3 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 教学目的 定义管理、明确管理的意义;掌握管理的特性;了解管理的职能;区分管理者与操作者;确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和应具备的技能;区分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 重点 管理与管理者的定义、管理的特性;管理者的技能;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的特点;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认识 难点 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讲授内容: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第一节管理概述 一、什么是管理 (一)管理的定义 •泰罗、法约尔、西蒙、坎农、唐纳利、孔茨、罗宾斯都给管理下了定义 •综合各方认识,本教材认为:

 管理是指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使组织成员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是有目标的群体活动 管理由一系列职能活动组成的过程 管理是整合组织资源的过程 管理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活动

 (二)为什么要管理

  •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管理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管理活动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 二、管理的特性 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也被称为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指挥劳动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而管理中的监督劳动被认为是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不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 社会属性则同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其自身运动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掌握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管理技能的能力 管理的科学性体现在管理具有系统性、有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管理的艺术性体现在以人为管理对象的特殊性、管理手段的弹性、管理方法的经验性 3.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 管理活动主要是协调活动 作业活动是基本的操作过程 4.管理活动离不开组织 管理的目的性必须是通过某一组织活动才能有效实现 管理的“载体”就是“组织” 5.管理是一项创新活动 管理的创新性,是指管理本身是一种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社会活动 管理本土化就是管理创新性的反映 管理的创新性还在于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研究管理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脱离各类组织运行的现实状况 二、管理职能 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或者说管理者在执行其职务时应该做些什么。

 最早对管理的具体职能加以概括和系统论述的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法约尔 计划职能 –计划是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 组织职能 –管理者根据计划对组织活动中各种要素和人们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 领导职能 –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 控制职能 –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第二节管理者及其技能 一、什么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实现组织目的的人。具体地说,就是在组织中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人。

 管理者不同于操作者 管理者不同于领导者 二、管理者的职责 –目标提出者 –计划者 –组织者 –指挥者 –协调者 三、管理者的层次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有权分配组织中拥有的一切资源的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及有关细节和程序,以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作出的决策和计划的人员

 –基层管理者传达上级计划、指示,直接分配每一个成员的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随时协调下属的活动,控制工作进度,解答下属提出的问题,反映下属的要求 四、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五、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指人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技术与方法的能力 人际关系技能指管理者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关系的技能 概念技能指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 六、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是指得到了很快晋升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是指具有效率和效果的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未必都有效;有效的管理者未必都成功 课后作业 思考:

 1、管理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怎样理解不同学派对管理的解释? 2、为什么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3、为什么说管理职能是研究管理的核心?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试说明操作者与管理者,管理者与领导的区别与联系? 5、不同管理者角色的差别与作用是什么? 6、为什么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具备的管理技能是不同的? 7、怎样理解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管理者的差异?

 《管理学》第 2 2 周教案 第 2 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 1~4 节 科学管理理论等 课时 3 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与讨论 教学目的 确认 20 世纪以前的管理的主要贡献者;熟悉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概述科学管理倡导者的贡献;描述过程管理理论的贡献;描述行政管理理论的贡献;描述早期组织行为倡导者的贡献;解释霍桑研究对管理的重要性;描述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了解百年管理思想精要 重点 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解释霍桑研究对管理的重要性;描述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难点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认识 讲授内容 :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 •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早期的管理思想就是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形成的。

 •早期管理思想家及管理思想 1.英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提出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如实行刺激工资的思想、工作方法研究、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的分工等 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指出了管理控制和计算投资回收期的必要性 3.英国数学家和机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的理论基础上,对专业化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以专业技能作为工资与奖金的基础,主张实行有益的建议制度,并对有益的建议给予不同的奖励 4.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的罗伯特·欧文最早提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5.德国军事战略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提出以科学而不是预感为依据来作决策,以分析而不是以直觉为依据进行管理的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 古典管理理论是指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形成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组织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搬生铁实验、铲炉渣实验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泰罗倡导的以科学为依据的管理理论,其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科学挑选工人。

 3.工时研究与标推化。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职能管理。

 6.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其他一些管理学家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对科学管理做出杰出贡献的还有以下一些人:

 1、吉尔布雷斯夫妇:砌砖实验 2.甘特:甘特图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是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最杰出代表。他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西方的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 –关心一般性的管理职能 –研究对任何组织都适用的管理 •提倡适合于所有管理的管理职能 •提出了十四项管理原则 •基本原则可以在学院中教授 三、韦伯的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韦伯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主要贡献 –发展了权威的结构与关系理论 –官僚行政组织 –理想的组织 •劳动分工 •清楚定义的层次 •详细的规则和规章制度 •非个人的关系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 一、霍桑研究 –始于 1924 年西屋电气公司的研究 •照明实验 •生产力不随光的变化而变化 –梅奥 –作业设计研究 •社会规范或者小组的标准是对个人工作行为的更关键的决定因素 –改变了传统的观点,雇员不同于传统的机器 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以提高职工的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诸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生产活动更呈现出大生产的特点,使企业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多变。许多学者和管理专家都从各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现代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相继出现许多管理理论和新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

 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1961 年 12 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的文章,把当时的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 6 个主要学派。1980 年孔茨又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管理理论已经发展为如下 11 个学派: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或管理过程)学派。

 课后作业 思考:

 1.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评价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3.泰罗的科学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评价科学管理理论?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活动职能有哪些? 5.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6.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对它进行评价? 7.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包括哪些学派?你对各学派是如何评价的? 8.现代管理理论有哪些特点?

 《管理学》第 3 3 周教案 第 3 章 管理与社会 第 1~4 节 管理的社会责任等 课时 3 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与讨论 教学目的 了解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熟悉影响组织运作的外部环境;区分管理的万能论与象征论;阐明全球化观点对管理的影响;认识文化对管理的影响;把握跨文化管理的要点;分析组织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重点 认识影响组织运作的外部环境;认识文化对管理的影响;分析组织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难点 认识文化对管理的影响;分析组织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讲授内容 :

 第三章 管理与社会 第一节管理与环境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组织输出产品、服务、信息、财务成果和人力资源等要素 •组织需从周围环境中输入各种资源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是从系统论的观点所作的分析 •权变理论的观点 •战略管理理论的观点 二、外部环境构成:PESTIN 分析 政治与法律环境(Politics&Law)、经济环境(Economy)、社会文化环境(Society)、技术条件(Technology)、国际环境(International)和自然环境(Nature)

 政治与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制约或影响组织的各种政治要素及其运行所形成的环境系统,包括一国的政治体制、政党制度、政府颁布的政策、政治气氛等诸多因素 法律环境是指与组织相关的一系列法律规范以及这些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机构,同时也包括与此相关的社会法律意识,其中法律规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水平、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居民的购买力水平、消费结构、价格、财政税收制度、利率与通货膨胀水平以及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等要素 经济环境可能是一般环境中对组织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影响最为直接的部分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社会环境中由文化诸要素及与文化要素直接相关联的各种社会现象而构成的实际状态 文化环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大体上包括文化的基本要素系列、文化的价值系统和文化教育事业状况 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主要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总和 包括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采用,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组织的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变与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等内容 国际环境 国际环境是指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际规范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强调的是外在物质要素的条件、状况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自然环境有时也被称之为地理环境 三、外部环境—具体环境 具体环境,包括那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 与实现目标直接相关 每个组织的具体环境都包括: •顾客——吸收组织产出 •供应商——供应原材料和设备 •竞争者——因特网的影响 •压力集团——特殊利益集团 四、组织外部环境的特性及其评估 组织外部环境的特性 •复杂性 •变动性 •交叉性 组织外部环境的评估 •组织面临的环境总是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罗宾斯的环境不确定性矩阵 •当组织外部环境中的影响变量较多,环境的复杂程度就高,反之环境的复杂程度就比较简单;当组织环境的构成要素经常变动,我们称之为动态环境,反之则称之为稳定环境 五、管理与环境:万能论...

篇十:《管理学》教案

管理学》教案

 第一章

 管理活动

 本章主要在明确了管理活动的基本问题基础上,阐述了管理活动的定义、属性和管理职能,并阐述了管理者的有关内容。要求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管理者的角色、能力和素质。

 本章重点:1.管理的定义 2.管理的职能 3.管理者的层次、角色和技能 本章难点: 1.管理解决的基本矛盾 2.管理者的角色 第一节:管理活动的基本问题 一、管理解决的基本矛盾 1、资源的有限性:即资源的效率问题,用何种手段使用资源,达到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例如生产效率。如何正确地使用资源—正确地做事 2、资源配置问题:即效果问题,利用资源实现目标,使用资源的正确性—做正确的事 二、管理中的人性假设 1、经济人:人生来懒惰,不求上进,只为谋生,“胡萝卜加大棒”,只有物质和金钱才能刺激其工作。

 2、社会人: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友情和归属、社交,和睦的关系是他的追求,而物质放在次要。

 3、自我实现人:追求目标的实现,体现自身价值放在首位。

 4.复杂人:人的需求随着环境发生变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需要不同,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需求也不同。因此,没有通用和适用的管理方式。要有权变思想。

 第二节管理活动 一、管理的定义及属性 1、管理的定义

 国外:

 (1)哈罗得-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中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强调“环境”,内外环境区别 (2)斯蒂芬.P.罗宾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的更有效的过程。

 --强调“人”,中央电视台对于互联网的讨论,当互联网发展到极至时,一家企业只剩下一个人和一条狗的故事 --强调“过程”,管理是活动的过程,有科学的规律的过程,而非拍脑子活动。

 (3)路易斯.古德曼.厄特: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强调组织的资源:人、财、物、信息;

 (4)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强调决策,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5)穆尼:管理就是领导,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的有效性。

 --强调领导,领导是组织的关键人物,领导水平的高低、领导性的好坏决定管理的有效性。领导是一门艺术—领导艺术,取决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对环境的认识程度。

 国内:徐国华、杨文士、张雁: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强调职能,管理是赶什么。

 综合定义:管理是组织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

 管理的本质是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是信息获取、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6)、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既要讲究效率,又要讲究效益。

 效率是指收入与产出之比,它要求用比较经济的方法来达到预定的目的。收益是指目标的达成度。当管理者实现了既定的目标时,他们的工作就是有效率的。二者相互联系,效率意味着如何把事情作好,那么效益则意味着要作对的事。即:效益是解决作什么问题,其要求我们确定正确的目标,效率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他要求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法和途径。以求比较经济的达到既定的目标。

 7)管理的核心是协调 8)管理具有一般性:无论组织的哪一个层次,管理者都履行管理职能;无论何种典型的组织,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的工作是相同的。

 2、管理的属性 自然属性:社会变动过程的一般要求,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实现变动过程所必须的各种要求结合起来,使各种要素发挥各自的作用。管理具有自身的规律,必须遵循,讲求科学的态度。

 社会属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二者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认识意义: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死搬硬套。

  二、管理职能:

 怎样才能保证做好对的事呢?管理理论认为,主要是通过做好一系列的基本工作,即运用管理职能。

 20 世纪初,亨利.法约尔提出 5 要素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0 世纪 50 年代,孔茨提出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20 世纪 70 年代: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本书: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具体如下:

 1、信息获取:信息获取、处理、维持、分配。

 2、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分为七个步骤进行:识别机会、识别目标、拟订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作处决定、选择实施战略、监督和评估。

 3、计划:规定组织目标制定整体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将计划逐层展开,以使协调和将各种活动一体化。

 4、组织:为有效的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在组织中进行部门划分、权利分配和工作协调的过程。它是计划工作的延伸,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关系的确立、人员的配置以及组织的变革等。

 5、领导: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

 6、控制:确立控制标准,衡益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实施等。

 7、创新:改变现状。

 三、管理的特性 1、动态性:管理思想、管理方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2、科学性:管理学有科学原理和方法 3、艺术性:来自于管理的实践性,例:曹操哭郭嘉 4、创造性:管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创新 5、经济性:管理讲究节约成本 四、管理者 例,校长、经理、医院院长、市长、大堂经理 组织中的工作主要是由管理者承担的。

 1. 1.

  管理者的层次:

 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组织中的管理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面的责任,侧重于决定有关组织的大政方针和沟通组织与外界的联系;--决策层—方向—效果—创新

  中层管理者:贯彻高层管理者所指定的大政方针,指挥基层管理者的活动;--方案—方式—效率

  基层管理者: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和指令。执行—操作—效率

 2.

  管理者的角色 60 年代末期,亨利•明茨泊格通过对 5 位总经理的工作进行仔细研究后,得出结论:管理者只扮演 10 种不同的,但却高度相关的角色,这 10 种角色可进一步组合成 3 个方面:

 1)、人际关系:

 a. a.

  代表者:履行许多法律性的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如迎接采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b. b.

  领导者:负责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职责; c. c.

  联络者: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接触和联系网络,向人们提供信息。

 2)、信息传递方面 a、监督者: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信息,以便透彻的了解组织与环境,作为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如阅读报告,保持私人接触; b、传播者:将从外部人员和下级获得的信息传递给组织的其他成员; c、发言人:向外界发布有关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结果等信息;向媒体发布信息。

 3)决策角色 a 、企业家: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运筹,策划,如制定战略; b、混乱驾奴者(干扰对付者):组织面向重大的外动乱时,负责采取补救行动; c.资源分配者:批准所有重要的组织决策,如调度,询问,授权; d. d.

  谈判者:在重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代表,如与工会进行合同谈判。

 3

  管理者的能力结构 1)、技术技能:执行一项特定的任务所必须的能力,一般与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管理技术中包括决策技术、计划技术、诊断技术、组织政绩技术、评价技术等。

 2)、人事技能:与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的各类员工或群体的能力,如表达能力、协调能力、激励能力等。

 3)、概念技能: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能力 4.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素质 19 世纪末,出现管理理论,实质是管理思想,且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

 提出管理者的道德素质。美国一所大学怼 600 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之一 78%的学生承认错误至少作弊 1 次,19%的学生承认错作弊 4 次。清华大学新开课程《商业伦理学》,旨在针对中国目前的商业道德提出有强调的重要意义。例如毒大米、毒奶粉等事件。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操作者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本章主要阐述了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史、管理理论的构成内容、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管理发展的未来趋势。要求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管理理论的内容和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本章重点: 1.科学管理理论 2.组织管理理论 3.管理理论的构成 本章难点: 管理理论的构成 第一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的发展史 一、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自古至今,有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一些管理思想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古代关于管理的论述,如《论语》《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著作中对管理的精致论述,至今备受各国管理学界的重视。

 1、天时、地利、人和 2、修身、齐家、治国 3、穷究事理、先谋后事 4、刚柔并济、德刑并用 5、义利两全、富国强民 6、知人善认、赏罚分明 7、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8、不陷不渎、上下同欲 综上,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1、经济管理思想:

 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不要积极追求物质财富,要“知命安贫”;主张财富的分配要适当。老子,庄子主张寡欲,对财富要有知足感。

 孟子:分工,并加以引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荀子:需求是无止境的,需要用礼节来调节,人类想要满足群体的欲望,就必须分工;扶过首先必须富民;“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2、运筹决策的思想 在生产,战争实践中形成了较完整的运筹与决策思想体系。如《孙子兵法》中:①要有预见性:“知己知彼” ②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有系统性 ③有严密性,纪律严明 ④要有权威性,令行禁止,军令如山 ⑤要有灵活性,随机应变,用兵如神 ⑥要有科学性,要知天文,识地理,懂民情 决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主张“三思而行” 诸葛亮,《隆中对》,就是一个高瞻远瞩,善于分析形势吓未来的决策典范 3、关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思想

  关于人性:荀况“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桑叶,敢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关于人的需求:管仲指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关于奖惩:管仲认为“赏不可以不厚,禁不可以不重。”主张重赏重罚。韩非子:“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关,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4、关于领导艺术 《孙子兵法》,“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治国思想中主张:顺“道”,重“人”,求“和”,守“信”。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

 一、 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古巴比伦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古埃及及其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古罗马的分权制。

 古罗马帝国统管全世界的教徒,社区教士—主教—大主教—枢机主教—教皇。层级管理。18 世纪下叶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工厂制度的产生,工业化协作的发展,生产基本组织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问题,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上,出现了各种对管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管理思想。西方的管理也是随之出现了质的飞跃。主要有:

 1、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 2、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3、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4、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5、欧文的人事管理 6、巴贝奇的作业研究报酬制度 7、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 8、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第二节管理理论的构成 一、

  管理理论概述

  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自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管理理论本身是管理思想,只不过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但并非所有的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

 二、 古典管理理论 形成于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美欧。

 (一)

 科学管理理论—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效率 代表人物:泰罗(1856-1915),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甘特

  1、泰罗的贡献:

 出身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家庭,中学毕业后哈拂大学法律系,因病中途辍学。1875年,在机械厂当学徒,1878 进入钢铁公司当技工,1884 年人总工,1898—1901 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1901 年以后,专门从事写作和演讲。1906 年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1895年《计件工资制》,1903 年《车间管理》,1911 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提出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工人劳动素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泰罗在该书中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其因此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提出科学管理四原则:

 1)、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 2)、科学的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学的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来办 3)、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和责任。管理者负责按科学原理制定工作方法,工人负责按此完成相应的工作(以前,几乎所有的工作和责任都是由工人承担的)。

 科学管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应该通过管理科学的研究来决定工作方法,而不是从每一个工人自己过去的经验。

 2、其他人的贡献:

 1)、吉尔布雷斯夫妇:

 通动作的研究,制定工作定额。强调去应用科学...

推荐访问:《管理学》教案 管理学 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