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10篇

发布时间:2022-08-17 15: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10篇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人才是关键。人才振兴是必备要素和重要资源,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10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10篇

篇一: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人才是关键。人才振兴是必备要素和重要资源,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的推动力量和重要保障。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努力打造一支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铁军队伍。

  一、人才资源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资源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一)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首要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未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

 展的总战略,涉及面广,头绪繁杂,需要解决的难题多,但其中首要的是“人”。

  首先,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其次,振兴需要人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党的领导、政府的支持、市场的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但更需要农民的参与,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谋划者、实施者和参与者,让广大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将乡村振兴变成广大农民共同的责任和要求,乡村振兴才能行稳致远。最后,振兴成果属于人民。乡村振兴 20 字方针中,共同富裕是根本,农民必须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终受益者。

  (二)乡村振兴五个具体路径中都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 用

  乡村振兴五个具体路径中,人才振兴占据重要地位。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

  在产业兴旺方面,最重要的人才,是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电商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产业兴旺最迫切需要的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求视野开阔,有独到的眼光,有

 高度的三农情怀,爱农业,懂农业。新型职业农民,其主要特征,就是***定义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农业科技人才,包括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和提供科技支撑的科研人员。

  农村电商人才,也是亟须的特殊人才。在生态宜居方面,最重要的人才,是环境治理人才和景观设计人才。在乡风文明方面,最重要的人才,是文化传播人才。在治理有效方面,最重要的人才,是乡村管理人才。其中的核心,是村支委和村委会干部队伍。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要具备较好的自治、法治、德治觉悟和能力。在生活富裕方面,最重要的人才,是教育方面和医疗方面的人才。

  农村是整个社会的一个部分,所需要的各个方面的人才类型很多。以上十个方面的人才,应该是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其中有些人才,是要根植于农业农村内部,而另外一些人才,则不可能来自于农业农村内部,而主要是来自于农业农村外部的支持,例如科研人员、环境治理人员、景观设计人员等。

  (三)乡村振兴必须正视人力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才从哪里来?目前,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还在以每年 1 个百分点左右上升。

 但是,即使到 2030 年城镇化率达到 70%,我国农村也还有 4亿多人。似乎乡村不缺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社会行业比较受益的差距,当前的现实是“70 后不愿种田,80 后不会种田,90 后不谈种田”、“老人农业”现象严重。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国目前有 1500 余万名新型职业农民,2017 年,全国培育了新型职业农民 100 万人以上。但是,总体而言,助推乡村振兴的农村优质人才仍然不足。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各级政府务必在抓关键、兴产业、聚人气、建机制、定政策上下功夫,着力从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三农”铁军队伍,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内在支撑力。

  (一)抓关键,选优建强用好乡村干部队伍

  1.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坚持“从一线选拔”的用人导向,优先考虑长期在乡镇工作、政治素质好、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年龄结构。二是坚持按编制员额及时补充人员。在辖区乡镇范围内对乡镇编制实行动态管理、调剂使用。新招录人员时注重结构优化,可以设置专业限制,实现由重管理

 型人才向管理型和技术型并重的转变。对艰苦边远乡镇可降低进入門槛。三是建立关爱激励机制。关注乡镇干部的成长进步,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建立交通、通讯补贴,使他们在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甜头、工作上有干头。

  2.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在选好“村官”上下工夫。加强村级人才队伍建设,乡、村应成立实用人才、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村级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以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为基本标准,按照“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的办法,把熟悉党务工作和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青年吸收到村级班子中,推行村级班子年轻化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提倡交叉任职。拓展选人范围,鼓励本地乡土人才和外出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离退休干部中优秀人才回村任职。从县、乡机关中选派德才兼备、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青年干部到基层担任村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为“村官”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次要在育好“村官”上下工夫。注重学以致用,自觉服务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评判作为推进工作的动力、改进工作的方向、树立形象的标尺。第三要在用好“村官”上下工夫。积极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村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激发村干部工作活力。建立“村官”工资制。将村干部工资与县、乡国家正式干部工资一样按月及时发放,并逐步予以晋升。一是建立

 “村官”晋级制。二是建立卸任干部补贴制。在解决好现任村干部待遇的同时,要认真摸底,严格核实,对卸任村干部给予适当的补贴,解除现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二)兴产业,积极引导培育致富带头人

  一是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依托本地的优势资源,用好用足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动员优秀大学生、经济能人、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二是发挥合作社作用。鼓励和支持致富能人成立专业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采取“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等形式吸收农户入社,实现村集体、村民、合作社多赢的局面。三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结合农村党员大培训、党员集中活动日、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培训,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人的实用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引领致富能力。

  (三)聚人气,建好保障型人才队伍

  加强乡村教育、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育、卫生事业质量,是乡村引得进、留得住人才的重要保障。

  1.建好医疗人才队伍。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特岗计划;每年在高校毕业生毕业之际,主动组团到高等院校联系引进乡村急需专业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定期组织乡村医疗人才提供到县级以上卫生医疗机构学习实训,提高

 他们的医疗水平。同时,强化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乡村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卫生医疗硬件环境。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提高老年乡村医生养老生活补贴标准。解决村医的养老、医疗保险。同时要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化解乡村医生执业风险,不断改善乡村医生从业环境。

  2.建好教育人才队伍。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乡村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特岗计划;通过考核招聘等方式引进乡村教育所需的全科教师。落实乡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深化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

  ( 四)建机制,鼓励人才积极服务乡村振兴

  1.增强县级涉农人才服务乡村的动力。一是优化人员结构。要严把人员进入关,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县区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 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 80%。二是建立健全激勵机制。增加涉农部门经费投入,让农技人员有钱从事专业工作。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对农技推广实行合同制管理,根据承担任务的情况以及后期评估的成效给予专门资助;同时,建立农技人

 员服务乡村目标责任制。

  2.从制度上体现基层导向。一是从职称上体现。对乡村人才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放宽结构比例和岗位数额限制,评审时以实际业绩为主,放宽论文、论著、成果等条件要求。坚持评聘分离,保持职称的持续激励作用。二是从发展上体现。市、县部门补充新人原则上面向乡村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遴选,让乡村人才看到希望,定期安排乡村人才提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上级对口单位学习实训,提升职业成就感和获得感。

  3.实施乡村人才专项计划。一是整合人社、教育、农口、商务等部门培训资源。实施乡村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各类人才,实现特色农业干起来、群众带起来、乡村富起来的目标。二是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人员到乡村兼职挂职、技术指导、项目合作、基地共建和离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支持专家教授、企业家、技能人才等为乡村提供精准服务。三是开展教育、卫生、科技和文化人才下乡。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三区人才计划,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行动计划,促进人才向乡村、向艰苦地区流动。

  4.解决乡村人才的实际困难。加大投入,改善乡村生活、工作条件。建设人才周转房,适当发放交通补贴、生活补贴,

 帮助乡村人才降低生活、工作成本。提高评先评优指标分配比例,增加乡村人才评先评优机会。建立市、县、乡领导联系乡村人才制度,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困难,让其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优制度,确保书记发挥引领作用

  完善和优化农村第一书记制度,是开发乡村人力资源的“火种”,也为乡村治理核心力量提供了后备人才资源的“活水”。

  第一,要优化基层治理环境。当地基层政府要积极做好配合工作,提供条件,确保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增强他们的担当意识和合作意识,为书记发挥第一个人能力和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打下基础。

  第二,要因地制宜。选派第一书记时,除考虑候选人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外,更要考虑所派村庄的短板和需求,以确定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书记的个人优势更适合哪种类型的村庄。

  第三,要处理好权力关系。第一书记作为外来领导权力,其工作的开展迫切需要得到村庄内生权力的配合与支持,“指导不领导、参与不干预、支持不包办”,双方应多沟通协商,尽量达成共识,密切协作配合,有效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

 第四,要整合乡村内外人才结构。第一书记应扬长避短,带领村官发挥建强基层组织、完善“两委”工作制度的作用,有责任成为发挥新乡贤作用的引领者,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促进乡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篇二: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振兴战略中的人才培养 存在

 的 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随着 2017 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国家提出并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工作重要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大量人才作为支撑。但是,通过对人才问题的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仍然存在人才引进力度不够、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发现,主要是由城乡收入差距、乡村基础设施不健全、政府缺乏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建议从建设有利于乡村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动改革乡村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不断推进与发展过程当中,但在其迅猛发展的势头下仍然面临人才紧缺这样的关键性难题。本土人才留不住、外来人才进不来,造成了目前乡村人才战略面临的窘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推进,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比如教育、农业、养殖等等。鉴于此,引进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以满足乡村建设需要成为了当下的重要任务。

 二、当今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培养问题 (一)人才引进力度不够,人才整体数量不足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乡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渐渐增大,加之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导致乡村建设人才的大量缺口。据调查显示,截至 XX 年,我国乡村实用人才总数接近 X 人,只占到乡村就业人员总数的5%。其他相关调查更表明,目前中国农村各类实用人才总数仅有 X 多万人,只占农村劳动力的 3.3%。在乡村本土实干人才流出和人才引进成效甚微两方面的作用下,乡村振兴的人才缺口问题越发显著,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行后,人才的数量虽然有一定增加,但是发展还是非常吃力,人才供应还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二)人才流失严重,缺乏人才保留政策

 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迫切需要乡村人民综合素质的现代化。如果农民的综合素质跟不上发展需求,则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也会存在各方面的瓶颈,无法到达预想的效果。而现状却是农村人才大量缺乏并且流失严重。大部分的人才在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时都会优先考虑大城市,而不愿意到乡村。大量由于国家辅助政策而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却没有在学成之后反哺乡村,而是跻身一线城市寻觅工作机会。乡村基本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让大量乡村本土人才思想不稳定,认为乡村人才成长的环境不好、上升空间有限,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去城市发展,从而导致乡村难以留住人才的尴尬局面。可见,在乡村人才保留这方面还需要集中精力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

 (三)乡村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备的培养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不可缺少人才队伍的力量,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乡村地区的人才培养系统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建设,总体机制尚不健全,导致乡村人才流失,降低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质量与效率。政府投入不够、政策不完善,使乡村无法有效留住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导致人才无法有效应对乡村建设需求。很多地方还存在培养体系上的短板。许多乡村地区没有考虑受众人群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盲

 目追求高效、快速的培养模式,导致培养工作停留于表面,并没有达到培养目标。乡村人才培养与实际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实现精准对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培训成本较大、培养责任不明确、效果较差等等。由于整体人才培养的资金不足,各级政府对各类农业产业人才、农村管理人才、实用人才的培养经费投入严重匮乏,导致无法形成真正的留人育人的政策环境。

 三、乡村振兴中人才战略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差距大、收入和机会的差异导致人才的保留和引入存在困难

 自从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且逐渐完善,各种经济资源逐渐由農业向第二、三产业聚集,人才也逐渐从主要从事农业的乡村向城市转移。据调查显示,到 XX 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 X 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X%,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仅为X%,两者相差 X%,这充分说明有大量非城镇户籍的农村人口长期在城镇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截至 XX 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X 亿人,其中外出农民数量达到 X 亿人,乡村人口流入城市的趋势显著,乡村地区长期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尽管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发展,但是城乡差距却依然明显。在工作机会和发展前景的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愿意留在乡村支

 持建设和愿意来到乡村挥洒汗水的知识性人才还是总体偏少,造成了农村人才的大量缺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大多数人才都向往更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于是离开家乡来到城市进行长期工作,导致大量优秀的乡贤流失,乡村人才满足不了乡村建设的总体需要。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才短缺问题愈发凸显。

 (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落后,建设难度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在生活安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出行交通等方面诉求日益增多,乡贤人士的大量流出更加重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困境。由于尚未建立乡村人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难以满足乡村各类人才需求的状况不能充分反映。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农村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础,只有克服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才能更好服务于人才,激励人才更好实现创新。

 (三)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标准单一,人才缺乏回乡建设观念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还需要大大加强。部分人才并没有深入乡村、投身一线、服务三农的思想,他们将投身大城市获得光鲜体面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这不仅导致了大量的农村人才流失,使得乡村引进人才也相当困难。缺乏乡村建设模范使青年人才的发展目标不明确,造成他们只是追求舒适光鲜的大城市生活,对回乡建设存在抵触心理,这是造成人才短缺的一大重要因素。

 (四)政府缺乏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欠缺长远计劃

 现代农业一方面需要职业农民,另一方面也需要既精通专业技能又懂得经营的专业人才。目前,在综合性人才存在大量缺口的情况下,政府并没有建立长远的规划与目标,也没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做法,使得整个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效率低下,成果并不显著。政府应对症下药,针对当地人才短缺问题制订相应的人才政策与培养计划,而不是没有方向。缺乏总体思路会导致效率低下且难见成果。

 四、对乡村振兴中人才战略的建议 (一)建设有利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激励人才投入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让人才在乡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努力减少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薪酬差距,才能逐渐达到减少乡村人才流失的目标。建立乡村人才管理登记制度,对参加了实用人才培训的新型农民进行整体归档,建立人才库。努力提高各级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对国家政策文件的解读能力和落实能力,从而在政策上提高乡村建设对人才的吸引力。农村地区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利用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的土地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逐步提升,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共同联动发展,从而更好吸引乡贤人才回村进行建设。另外,应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制度,最大限度提供优惠政策,引进各方面综合人才。做好“筑巢引凤”工作,为乡村建设人才创造条件,吸引并且留住更多非本土、非乡村的人才参与农村建设发展。加大乡村建设的政策优惠力度,使更多人才愿意留在乡村支持乡村现代化建设。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满足各类人才的需求

 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增强乡村对于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逐步消除城乡在公共服务上的差异。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确定道路交通与文化设施等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重点领域,不断改善农村生态

 环境。加大财政投入,为建设更美好的乡村环境做出不懈努力。增强新时期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让人才更多感受乡村建设成效并愿意回到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体贴人才、关心人才,站在人才角度思考问题,更好消除他们各方面顾虑,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加强情怀教育,推广农村建设模范 目前,我们的情怀教育工作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需要通过舆论宣传来推动乡村人才团队的形成。我们要将人才的个人发展与国家的乡村振兴目标结合起来,要善于利用各类文化传播工具和媒介,不断扩大乡村建设模范的道德影响力,使人们意识到乡村建设的必要性,促进更多人才流入乡村进行建设。要树立乡村建设的模范,注重发挥榜样力量,不断提高学员带动意识,通过对各个优秀人才投入乡村建设的积极宣传,加大乡村建设的感染力。比如,加强对秦

 飞发起的“黑土麦田”公益项目的大力宣传,促使人才转变人生价值实现观念,愿意回到乡村支援乡村建设。另外,还可以召开针对不同行业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模范经验,使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认识到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对于乡村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大工夫,促进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更快更好发展。

 (四)加快改革乡村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当前农村政府必须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注重改革农村教育体制,集中精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兴办各类培养农村综合建设人才的职业院校,促进广大农村青少年接受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并将所学到的科学技术与农业的生产与发展相结合,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同时,也要注意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的原则,紧密围绕本省农村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和农业特色设置课程,采取多种方式,培养符合要求的农村实用人才。另外,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设开放共享的乡村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平台进行乡村地区人才供给、项目创新、校企合作、技术研发等信息的汇聚。创新培训方式,突出培训的实效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使人才培养机制得到实质性的发展,符合当地对人才的需要。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从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两方面进行改进。对于存量人才,着重找好带头人,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策略,将问题落到实处,真正解决问题。对于增量人才,政府要提高乡村建设人员的基本收入,并将其纳入公务员体系。此外,要注重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提高乡村便利度,缩小与城市的差距,确保人才家庭未来的发展。

 结语 ***总**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从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这一矛盾突出表现在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均衡等方面。因此,当下的主要任务是更加注重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打破城乡发展差距。为此,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已成为当下的重要发展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人才瓶颈制约。”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是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伟大决策。

篇三: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论坛 幸福生活指南 135幸福生活指南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探讨 向伦会 利川市都亭街道办事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湖北利川

 445400 摘

 要: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目前农村也存在着留不住人才的严重问题,导致了农村剩余人口出现了老龄化和空心化的情况,目前劳动力水平偏低,缺乏人才,这也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振兴和发展,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汇聚力量,解决农村人才瓶颈问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本文就农村人口流失的问题进行分析,就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队伍建设具体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对策探讨

 乡村振兴是目前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乡村的振兴需要以发展培养人才作为根本。近些年来围绕着农村人才培养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农村还是存在着人口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为了进一步实现农村振兴,必须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乡村人才建设中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够找到人才建设有效的对策,尽快的实现乡村的振兴,推进乡村的发展。

 一、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重量和结构难以满足落实乡村振兴的需求 实施乡村振兴是为了进一步全面的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重要的内容。但是目前农村人才的数量还有结构和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和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的使用人才相对较少。另外在农村的实用人才中,从事一项种植养殖生产的人员占了大多数。但是像是从事农村的社会化服务还有科教文卫保障以及服务型、技能型等方面的人才相对较少。这样就和想要进一步加快产生融合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这样的人才数量和结构还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出在乡村振兴中所具备的作用。

 (二)乡村人才流失严重难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进入到新时期我国的主要矛盾就是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其中发展最不平衡的就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乡村整体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在佳通、基础生活设施还有医疗等方面都相对滞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也就导致了乡村人才的流失。一方面是农村的子弟考入大学之后很少会再次回到农村。另外就是随着城镇化加快,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和部分高素质人才会逐渐的转移到城市。这就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缺乏,劳动力出现了年龄偏大的现象。另外农村生产还有生活环境也无法很好的留住那些进入到农村工作的人才,导致了农村社会发展得不到提升。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 农业向现代化的转移需要农村的素质也要得到一定的提升,只有弄湿农业生产的人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是目前农村整体的素质偏低。大部分人才中初中学历的较多,甚至还有一些只上过小学,中专及以上的人才稀缺。而且很多农村实用人才也没有获得国家相关的资质认可,所以不具备相应的技术。一些新型职业缺少人才,还有科技、管理方面的人才也相对缺少,这并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当前服务三农的人才水平有限,使得队伍存在着老化的情况。工作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效率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这样才能够解决制约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诸多问题和障碍。

 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分析

 (一)树立价值导向,加强宣传力度 为了能够让乡村人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必须要加强宣传和舆论的作用,做好观念上面的转变,一方面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要善于借助各种新媒体手段对于乡村的发展战略还有乡村人才培养的意义做好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这样才能够让人才更主动流向农村,另外可以借助各种带头人对于技术成果进行推广,这样才能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另外要充分发挥出典范作用,可以开展农村人才开发的交流会,推广经验,使得农村的干部还有农民都能够认识到目前农村经济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对人才不断地开发和培养。

 (二)以产业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乡村人才结构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需要和区域功能定位还有重点的产业进行结合。首先要能借助特色产生聚集人才。不断地落实特色经营还有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的旅游业,对这些方面的人才进行开发。其次应该注重培养现代化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知识的培养,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授,发展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引领农村突出现在农村发展的瓶颈,充分利用农村电商还有互联网等新的平台和形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打造农村的产品品牌。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最后也要善于挖掘农村一些人文资源,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农村更好的发展。

 (三)加快农村教育体系改革 为了实现农村进一步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可用人才,我们还应该加强农村成人和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兴办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职业学校,这样使得农村的青少年可以接触到更多使用技术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今后可以借助技术从事农业劳动,实现农业技术更好的传播。在教育体系改革中一定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着农村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进行课程设置,积极培养农村急需的人才,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多实用性人才,推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农村振兴。

 (四)加快乡村人才培训机制改革 首先应该加快对现在乡村人才培训方式的改革,以往培训的方式都是集中式的,现如今应该变为指导式,现如今培训的方式就是将农民进行集中,然后专家开展短期的培训,通过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指导,但是这种指导和农民实际需求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在未来培养中必须要坚持让农村学者还有科技人员下乡,能够真正的走进田间地头去进行亲自的指导,对于农业知识进行普及,推广农业科技技术,切实去解决农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农民参与到培训中的积极性。其次就是大力吸纳那些活跃在基层的农村大户还有科技带头人,可以鼓励他们进入到专家团队中,这样可以有效的发挥出他们的辐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便更好的带动农村致富。农民看到了新技术带来的收益后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跟随效应,也会开始积极地参与其中。第三个方面就是积极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村的实用人才外出参观和进修,进行经验的交流分享们可以更好的开拓他们的视野。

 (五)建设有利于乡村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 首先要注重去提升各级政府相关人员对于国家的政策的解读还有执行能力。其次就是要制定一个乡村人才登记管理制度,对于参加新型职业的农民还有实用人才培训等情况做好整体的记录和归档。这样可以有效的构建一个人才信息库。另外还应该建立乡村人才自主创业相关的政策,要鼓励乡村人才可以进行科学研发还有技术推广,可以进行创业,并且在建设用地还有项目的立项以及税收等方面可以给予一定的优化政策。要落实乡村人才年度表彰和优先录用制度,对于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个人要能够进行表彰。并且在资质认证还有干部的选拔上面也可以做优先的考虑。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乡村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但是目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要针对目前如何更好地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对策上面的分析研究,要落实好新的教育制度和培训机制,要能够为乡村人才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调整好人才结构,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宣传,全面的实现乡村人才的培养。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张香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才队伍建设措施研究[J].乡村科技,2018年12期. [2]韩长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抓好“三个重大”[J].新农业,2018年05期. [3]黄祖辉.浙江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探索与推进[J].浙江经济,2017年21期. 。

 。. .。

 。

篇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用人才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及建议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打破乡村人才制约瓶颈,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一、乡村人才在乡村战略中的作用

 1. 乡村基层干部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基层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具体执行者。他们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关键力量,担负着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振兴乡村的重要任务,是乡村振兴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基层干部必须充分了解乡情、村情、民情、社情,坚持 “引进来” 与 “走出去”相结合。

 乡村基层干部需要清楚乡村的优劣势, 努力将乡村的特产和特色推广出去,坚持从外界引进先进技术、人才、资金以及企业的帮扶。

 乡村基层干部聘请相关领域专家为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方案出谋划策,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协商,切实推动产业发展,建设具有独具特色、绿色生态、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

 

  2 积极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为各类 “新农人”创造有利条件。乡村基层干部应结合乡村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外流农村人才重新回归故乡,为创业者提供空间和舞台。

 2. 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乡贤及乡贤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复合体, 一方面可以为乡村的自治、法治、德治提供动力,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另一方面还可以培育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吸引了一大批具有资金优势的人才回乡创业,形成新时代背景下的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3. 致富能 手助推乡村振兴 。首先, 致富能手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动人,是农村经济的强大生力军,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和 “辐射力”。其次,他们将先进技术推广给村民,让更多人掌握技术,可以扩大消费市场,提高乡村知名度,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村民生活富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 人力资本短缺,综合素质不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批中青年农民进城打工,农村人力资本短缺。同时,由于缺少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

  3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人才更新速度缓慢,许多高学历的人才不愿意选择乡村作为工作地点。

 当前我国乡村人才队伍主要由乡村能人组建而成,一些乡村能人无论是在知识更新速度、接受新事物能力还是发展视野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使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政策的落实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缺少有力的支撑。

 2. 乡贤群体流失,回流难度较大。一个乡村文明程度的高低与建设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乡贤群体的影响。乡贤群体具有引领乡村文化、促进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乡村人口的流动性大大提高,许多人选择离开乡村到大城市就业和生活,越来越多的乡贤逐渐流失。同时,由于部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以及就业环境等较差,乡贤长期在外,乡土情感逐渐淡薄,回流难度相对较大。

 3. 乡村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乡村振兴的实现要紧紧依靠人才队伍的力量,但当前我国部分乡村地区的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机制建设,导致乡村人才流失,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质量与效率。

 如一些地区在进行基层机构改革之后,编制的数量有所减少,不易留住优秀人才;部分乡村地区由于缺少经费,

  4 减少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导致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后劲。此外,部分乡村地区在人才培养上,不能够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盲目追求高效、快速的培养效率,导致培养工作流于表面,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4. 乡村振兴人才要求高,原有体系不能满足新需求。乡村振兴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于人才多元性的要求高,原有的乡村建设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忽略其他方面的人才建设,对生态、组织等方面人才重视力度不够。

 三、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对策

 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需求,坚持 “引、借、育、用、留”等多措并举、系统推进,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优化乡村创新创业环境,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致力于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适应乡村振兴的人才集群。

 一坚持以问题、需求为导向, , 大力实施乡土人才规模培育计划。

 1.建立乡土人才师资体系。优化师资队伍,按照“专兼结合、资源共享”原则,统筹区内外人才资源,构建“党政领导+外聘专家+先进典型+产业带头人”的乡土人才师资体系。

  5 2.建立多元培训体系。完善培训体系,积极构建区级党校“示范训”、乡镇党校“集中学”、农民夜校“轮流讲”、实践基地“现场教”等多元培育体系。

 3.建立“双向培养”模式。拓宽培育方式,强化“双向培养”,将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特别优秀的发展为村级后备力量。

 二聚焦乡土人才成长规律, , “多向扶持”集聚人才释放“红利”。

 1.加强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对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突出的生产项目,在土地使用、项目支持、税收减免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

 2.加强创新创业资金扶持。重点支持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强农村小额信贷、特色产业贷等金融扶持力度,有效解决乡土人才资金短缺等问题。

 3.加强创新创业技术扶持。大力实施“名师带徒”计划,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校企地合作基地等人才资源,组织农林水畜等方面专家、技术骨干,分类与乡土人才签订“名师带徒协议书”,在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给予全程扶持。

 三充分发挥乡土人才“领头雁”作用, , 引导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6 1.建立人才服务数据库。优化服务,依托互联网平台,公开乡土人才数据库,方便群众点选服务。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全域建立“乡土人才便民站”,制发“便民服务连心卡”。

 2.引导人才与贫困户的帮扶结对。突出帮扶,根据贫困户需求,引导乡土人才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采取电话答惑、集中“会诊”等方式,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3.支持创办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着眼带动,支持优秀乡土人才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折资入股、劳动务工、保底分红等方式,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

 04 经典案例

 成都市推动乡村组织人才振兴促融城旺乡。为推动乡村组织人才振兴,成都通过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深化农村基层治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第一,聚力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提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让基层组织领导“硬起来”。出台加强农村党建 18 条,制发《村级党组织运行规则》,持续开展“三分类三升级”,广泛推行战旗村党总支“三问三

  7 亮”工作法;全面推行“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模式。

 第二,聚力培育集聚乡村优秀人才,创新人才驱动,让乡村人才队伍“强起来”。通过镇村换届,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至 40 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0%,4251 名致富带头人、1494 名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优秀人才进入村领导班子任职;实施“百镇千村头雁孵化工程”和“千村万人村(社区)后备干部孵化行动”,动态储备村(社区)后备干部 1.5 万多人。

 第三,聚力健全“一核三治、共建共享”新型乡村治理机制,强化机制引领,让农村基层治理“活起来”。目前全市 3539 个村均已建立自治组织定期向村级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全覆盖推行农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通过构建农村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体系,积极引导百万村民共同参与讨论、修订和遵守村规民约、院落公约,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坚持把天府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都表达,融入农村基层治理全过程。

 第四,聚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参与格局,增强组织凝聚力,让社会各方力量“动起来”。实施城乡党建结对共建示范行动,引领带动城市基层党组织与全市 3500多个村党组织、涉农社区精准结对。引导各类非公企业、

  8 社会组织投身乡村发展治理,孵化培育乡村社会组织 4200多个、自组织上万个。整合民政、财政等 20 多个部门专项资金 15 亿元,以党组织名义下沉村(社区)实施惠民项目 9.6 万个。

篇五: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取得一定效果和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人才总量低、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应从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强化农村职业教育、改善人才培训机制等途径入手,切实提高乡村人才培育成效。乡村振兴,以人才为根本。近年来,围绕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以培养高层次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取得了一些成效与经验,为全力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当前,面对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应从宣传导向、政策环境、乡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机制等多方面加以调整。一、乡村人才建设中突出问题分析1.人才总量及结构难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在需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当前农业农村人才的总量和结构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在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农村实用人才较少,截至 2017年底,全市每

 万名乡村人口中农村实用人才与京津鲁浙等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市农村实用人才中,主要从事一线种植养殖活动的生产性人才较多,占比接近50%,也高于国家规划的同期目标。而包括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科教文卫保障、农民居家美化及康养等与涉农二、三产业发展密切的经营型、技能型、带动型、服务型、社会型人才明显偏少。传统种养产业方面和服务行业人才多,优质无公害化生产、产品后续加工、市场营销、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 带头人等人才少。这些与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求相差甚远。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无论从总量还是从结构上看都不足以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服务、2.乡村人才流失严重难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发展最不平衡的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不充分的是乡村发展不充分。由于乡村社会整体建设水平较低,尤其在道路交通、基础生活设施、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领域发展滞后,极大的削弱了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乡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目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升学流失。农家子弟考入大学后很少再回到农村。二是劳务输出。当前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一部分高素质人才向城镇转移。现在全省农村普遍

 缺乏劳动力,参加农业劳动的以 50岁以上人群为主。三是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留不住进入农村工作的人才。农村人才的“空壳”化,使农村社会处于低发展状态。3.农民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农业走向现代化迫切要求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只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具有较高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人才中初中学历人才较多,并且有少部分人才只上过小学或没接受过教育;中专(包括高中)及以上学历人才非常稀少。同时,大部分的农村实用人才没有获得任何国家职业等级认证,尚无表明其技术水平的客观依据。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不足,各级农村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稀缺,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现有服务三农的人才队伍水平有限,队伍老化严重,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效果有待提高。全市农民素质现代化程度较低,制约着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深度发展。二、对乡村人才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1.缺乏乡村人才整体发展观和制度创新。乡村人才的总量缺乏甚至匮乏,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具有其历史根源。长期以来,特别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社会建设重心向城市倾斜、城乡差距的扩大,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才总量在全国围都出现严重缺失甚至“饥荒”,人才流动形成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单

 向流动状态和观念。而已有的支农政策尚不能有效应对这种情况。比如,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向乡村输入人才的力度,出台了让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制度,倡导和激励年轻人到乡村接受锻炼等。但是时间较短,容易沦为走马观花、短期镀金行为,治标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低效和不稳定状态。缺乏有利于乡村人才稳定成长的社会环境造成乡村留不住人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乡村社会建设整体状况距城市社会差距巨大。我省农村生活环境在住房、交通、通讯、用水用电等基础生活设施方面,以及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休闲、社会保障等多领域公共服务等,对比城市存在较大的鸿沟。同时乡村工作普遍待遇低、工资少。多种因素造成乡村能够提供的生活品质远远落后于城市,严重影响了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造成显著的人才流失甚至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二是城乡人才流动存在区隔与壁垒。乡村基层党政人才队伍,是乡村人才的中坚力量。而在现实中,乡村干部较难成为城市干部,基层乡镇干部很难提升到县市,而大多数村干部也很难转化为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行政人员,晋升机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乡村干部队伍的储备。同时,城市人才到乡村落户、创业等存在制度障碍。2.缺乏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乡村人才教育环境的薄弱是造成乡村人才不足的根本

 原因。首先,科技支农队伍力量不足。长期以来农民对科技知识、市场信息、以及农作物植保等方面服务的需求十分强烈。然而自撤销人民公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有的支农机制已不复存在,而新的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体的服务机制,部分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履职能力不强,工作效果有限,难以取得农民信任。其次,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现有乡村人才开发政策体系主要依赖体制专家培训,没有将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到人才管理畴之。乡村人员分散、农业技术种类繁多、涉及行业杂乱,已有培训容和培训方式的设置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脱钩现象。同时,一些地区培训场所紧,条件短缺,一些地区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学校、夜校等却有名无实、场地闲置,培训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培养责任不明确,培训成本较大,但效果较差。缺乏资金投入,基层政府对对各级各类农村管理人才、实用人才、农业产业人才开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无法形成留人育人的政策环境。三、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1.树立价值导向,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加强宣传舆论工作,转变观念,把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普及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人才培育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引导人才愿意流向乡村,并使人们认识到乡村人才建设是增强广大农

 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通过各类带头人促进各种实用技术成果推广,才能切实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发挥典型示作用,召开各类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典型经验,使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认识到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2.以产业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乡村人才结构。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培养必须与区域功能定位和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一方面,以特色产业聚才,不断加强特色经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专业实用人才开发培养;同时还应该着重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知识及农业科技知识的领军型、创新型人才,引领农民突破现有瓶颈,积极利用农村电商、农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平台,加快延长产业链、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业利润,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此外,还应突出以美丽乡村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挖掘农村多种人文资源。3.加快改革农村教育体系。改革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兴办与农村经济紧密的各类职业学校,使广大农村青少年接受农村实用技术教育,让他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事劳动,进而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同时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密围绕我省农村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和农业特点设置课程,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急需

 的农村实用人才。4.加快改革乡村人才培训机制一是要加快改革现有的乡村人才培训形式,变现在的集中培训式为指导式。现有的培训方式是把农民集中起来,由专家学者进行短期授课讲座,授课方式、授课容甚至话语体系都跟农民实际需求脱节。未来应注重组织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下乡,到田间地头现场教学与实践指导,进行农业知识普及、农业科技推广,解决农民实际问题,提高农民对培训活动的信任度与参与度。二是应大力吸纳活跃在基层的农村大户、农业科技带头人等“领头雁”进入培训专家团队,真正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的带动广大农民共同致富。选用影响面广、经济效益显著、德才兼备的农业经营大户作为试点,由他们率先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经营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对周围农民真正实现“传帮带”,农民看到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带来的收益,就会自发形成跟随效应。对这部分贡献较大的民间能手,可以给与荣誉表彰、适当的物质奖励,灵活运用现有政府各级培训资金。三是要积极组织县区级、乡镇级、村组级基层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代表外出参观、进修,交流思想,开阔视野。5.建设有利于乡村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一是必须注重提高各级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对国家政策文件的解读能力和执行能力。二是建立乡村人才登记管理制度,对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和实用人才培训的进行整体归档,建

 立人才库。三是建立乡村人才自主创业绿卡制度。鼓励各类乡村人才进行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扶持在外务工人员和各种形式到乡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创业,在建设用地、创业培训、项目立项、减免税费、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与优惠和支持。四是实行乡村人才年度表彰与优先录用制度。对其中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进行给与表彰与重奖,在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和村、乡录用干部上优先考虑。

篇六: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振兴战略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只有积极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才能加快振兴乡村发展的步伐。乡村教师队伍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提出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立良好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创新引进教师队伍方式;建立本土人才教师培养机制;完善乡村教师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解决乡村人才紧缺问题,而乡村人才问题也就是教育的问题,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是关键。在制定农村教育事业的相关部署计划时,把农村义务教育放在重要地位,积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共同协作,将整体义务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均衡水平。

  一、乡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提升了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乡村教育质量,乡村教师队伍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但是,由于乡村发展速度缓慢,造成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农村教育环境艰苦及教育体系不健全,甚至很多农村小孩因家庭贫困或父母不重视等原因而无法上学,制约着乡村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

  (1 1 )师资力量严重缺失

 目前乡村教师正逐渐流失,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流失情况更为严重,教师队伍缺失造成学校教学工作不能有序开展,一方面不能给乡村孩子提供良好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加剧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制约我国城乡间的均衡发展。还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学科间教师数量和质量差距明显等问题,比如语文和数学等学科的教师较多,但是英语、音乐、体育及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不足,且很多教师不具有专业的教学能力。

  (2 2 )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有些教师在乡村环境的影响下,缺少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动力而满足于现状,不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来适应时代变化,从思想和行动上来讲都缺乏职业热情。存在乡村教育培

 训机制的不完善问题,导致很多乡村教师很难参加教学能力专业培训,很少会组织大规模的教学研讨会议,无法将新型教学模式带到课堂中,一直处于一种机械式的重复教学模式。并且,很多乡村教师学历不高,自身教学业务能力偏弱,还需要在摸索过程中进行知识传递,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接受程度。

  (3 3 )职业吸引力不强

 由于乡村教师数量的不足,往往一名教师要处理很多繁琐教学事务,工作辛苦程度可见一斑,但是工资水平和社会福利都得不到有效提升,从而消磨部分教师的意志力,更有甚者开始怀疑其职业价值,丧失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现有的国家政策得不到真正落实,教师存在心理落差,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消极心理。乡村教师工作的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来,或者来了也不能长期留在这里,这也成为长期困扰乡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

  (4 4 )人才补充渠道不畅

 近年来,伴随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有些孩子跟着家长工作变动也去城市上学,还有一些家长考虑乡村教育质量不高而选择将孩子送到城市求学,各种原因导致乡村生源逐年减少。不仅是优秀生源的流失,而且教师人才也得不到及时补

 充,在教师编制分配时,会按照一定师生比例对某一地区的教师人数进行配置,有时会存在地区教师总量满编,但是细化到各个学校的教师数量却不足。甚至有的地区对区域事业编制人员数量进行一个总体把控,导致有些学校教师因退休、休假等原因空出的岗位也无法及时补充。

  (5 5 )青年教师流失严重

 由于工作岗位竞争大,一些大学生只好选择报考乡村教师岗位,所以青年教师在去到乡村学校时,就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新招的青年教师一般会分派到偏远乡村,他们没有考虑到乡村学校的工作环境艰苦,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人际社交简单等现实问题,再加上缺少对于教育事业的奉献和热爱,根本没有决心扎根乡村学校,青年教师想着各种方式选调到城市。同时,乡村青年教师交际圈小,存在婚恋难及职業发展机会少等问题,也流失了一些在乡村工作多年的年轻骨干教师,对教师队伍来说也是一种打击。

  (6 6 )教师年龄结构失衡

  现有教师队伍中教师老龄化现象普遍,很多老教师从年轻时就一直从事乡村教育工作,为乡村义务教育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因为很多老教师不是正规师范专业毕业,存在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年龄原因难以跟上信息时代的快速

 发展,导致无法实施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

  二、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重点提出要振兴乡村教育,要加快乡村人才建设。乡村教育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引领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不仅能全方面提升农村人民的整体文化素养,还能将优良的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样来看,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将给乡村教育带来新机遇。

  (1 1 )明确乡村教育的战略地位

 国家把乡村教育建设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城镇化进程加快阶段,必须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提升乡村教育水平,从而加速推进国民整体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的发展。乡村教育的未来是充满光明的,将带动乡村经济产能提升和乡村经济繁荣发展,大力发展教育的乡村今后将迎来新的曙光。随着振兴乡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发展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特色乡村学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更严格、更全面的教学要求。

 (2 2 )乡村教育振兴的目标

 从总体目标来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开展实施信息化的高质量教育改革,对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科学性强、全方位的布局规划,努力促进城乡教育融合,积极推动城乡教育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化发展,全方位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从具体目标来看,主要有:①充分统筹城市和乡村教育水平的协调发展,力争实现城乡教育齐步共进,打造特色的、健康的城乡教育,共同为国家教育现代化添砖加瓦;②以振兴乡村战略为核心,努力提升乡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乡村教育;③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乡村教师队伍,培养教师的综合知识能力、崇高道德理想,保障乡村教师的职业地位和工资福利待遇;④率先建设一批教学标准高、教师能力强、学校规模大的乡村学校,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教育事业做出示范作用,进一步引领全国乡村教育的进步与发展;⑤为传承各民族特色文化,在民族文化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教育项目建设,打造上万所教学质量高超、基础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良的乡村学校;⑥城乡发展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加强乡村小镇的区域整体发展,建设教育服务能力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学校”。

 三、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福音。考虑到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学校差异,我们应该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展,注重专业化的发展。本文认为,新时代乡村教师团队构建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1 )建立良好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

 从物质方面来说,建立良好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以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和提升教师的事业发展空间为核心,保障乡村教师各项福利措施的实施和完善,真正采取一些普惠政策,大幅度地提升乡村教师的工资和福利。从精神方面来说,首先要加强对乡村教师工作成果的激励和赞许,加强全社会对乡村教师工作成果的认同和赞誉。其次是确立一套公平友善的晋升评选体制,让德才兼备的乡村教师脱颖而出,让兢兢业业工作的乡村教师更有动力。同时,要关心教师的教学体验和心理健康,保护乡村教师的合法权益,让乡村教师在工作中更加顺心、安心,工作效率也能随之提高。

  (2 2 )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

  重视乡村及边远地区的教育经济的扶持,加强乡村及边远地区教学资源的完善和校园基础设施的配备,创造环境良

 好、设施齐全、师资强大的乡村校园环境,增强校园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健康成长,让家长放心。完善学校基础设施不仅仅是指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软件设施也应该完善以吸引生源。如今乡村及边远地区面临生源流失的致命问题,相关部门更需要全面考虑,既着眼于学校硬性条件的加强,更要注重软性条件的完善,让乡村的学生不僅“有学上”,还能“上好学”。

  (3 3 )创新引进教师队伍方式

 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出现老龄化现象,无法引进教学水平更为优秀的教师。此时更应该迅速出台贴合乡村校园环境和师资队伍的教师提前退休政策,改革青年及中年骨干教师的引入聘用方式,并使青年及中年骨干教师留在乡村,为乡村校园带来新的活力。有关部门还应该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相关政策,吸引大学生扎根乡村,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同时应该努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科学布置专业安排,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专业化人才。

  (4 4 )建立本土人才教师培养机制

 加强教育部门、高校和乡村学校之间的协同合作,稳步

 推动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重点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及甘愿扎根乡村的青年教师。开展乡村教育工作站相关建设活动,采用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对每年招收的乡村定向师范生进行重点培训,实施免费师范生项目。同时,加强边远地区与各高校关于毕业生工作安排合作,可以开展集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于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充分挖掘乡村优秀人才资源,大力组织高校毕业生参与基层教学培养计划。

  (5 5 )完善乡村教师培训制度

 实施国家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完善多方协作培养体系,利用教师交流培训、访学进修、网络培训等方式,力求全方位提升乡村教师教学能力。为适应“互联网+乡村教育”的发展,引导教师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帮助提高传统课堂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乡村学校的校长进行任职资格培训,比如参加干部集中培训、开展跟岗实践工作、在优秀学校进行研修等活动,致力于打造创新意识强、工作素质好的校长队伍,不断夯实教师队伍基础。

  (6 6 )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对于中国的乡村和边远地区来说,留守儿童和隔代教育

 的问题使乡村孩子的家庭教育存在很严重的缺失,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乡村教师富有爱心、观察力敏锐、学识广泛,能够积极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创新累积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乡村环境艰苦,工作量大,条件较为困难,但乡村教师必须有克服这些困难的能力,不仅如此,还要帮助乡村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作为一民教师,不仅要负责给学生们传授知识,更要善于做孩子的人生导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学生带来正能量。

  实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大力地发展乡村及边远地区的教育水平,这样才能使乡村孩子获得“上好学”的机会,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是“授人以渔”的脱贫方式。教育质量由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决定,又进一步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发展。

篇七: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周强 赵西鲁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人社局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也应该看到,人才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需要多方合力解决。问题突出 亟待解决农村干部队伍难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需要 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理解认识不到位、不深刻,工作中存在找不到切入点、选不对突破点、拿不准发力点等问题,村“两委”班子素质结构不优,特别是支部书记队伍,突出表现为年龄老化、结构不优、素质不高。从年龄结构看,35 岁及以下仅有 8 人,55 岁至 60 岁 212 人,占35%,60 岁以上 85 人,占 14%,年龄最大的 68 岁,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从性别比例看,女性党支部书记仅占6.4%,虽然已实现村村都有女干部,但是女性党支部书记占比仍较低,培养力度明显不够;从学历上看,初中及以下学历 87 人,占 16.39% ,大专及以上学历 292 人,占 48.6% ;从工作经历上看,返乡创业人才、优秀退伍军人仅有 192 人,仅占 31.7% 。总体看,支部书记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偏弱,部分人员思想保守、观念守旧、开拓创新精神不足。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存在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 一是基层农业技术队伍薄弱。镇街农技推广机构在岗人员少,年龄偏大,队伍老化,在承担惠农项目实施、农业政策落实、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工作时,疲于应付,创新能力不足;二是人才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农村实用人才文化层次偏低,受限于个人能力素质,示范作用不明显;三是农村实用型人才“青黄不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四是乡镇民营企业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虽然深知单位发展创新靠的是人才技能技术,但考虑到眼前利益,往往不重视技能人才培训。科技特派员选派需求不精准、工作实施不到位 一是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科技特派员在选派分户过程中,与农民实际需求对接不足,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专业技能和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不能精准对接,特派员授课积极性不高,农村技能人才队伍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管理措施不完善。由于科技特派员在思想认知、授课方式方法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一些管理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科技特派员项目资金额度较小,项目实施中乡村振兴人才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就业· CHINA EMPLOYMENT050探 视角VIEW地方参考—— — 以肥城市为例2021.5进高校开展招聘活动为乡村振兴招才引智DOI:10.16622/j.cnki.11-3709/d.2021.05.022

 存在科研风险,部分项目实施效果不佳,财政资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没有做到专员专用。科技特派员在派出期间,有的不能完全脱离本职工作,只能安排工作的“空闲期”或“间隙期”去基层一线,导致科技特派员工作时效性、连续性大打折扣,造成进村次数不足,驻村工作不实局面。乡村教师编制核定不足,补充难度较大 在教师编制核定中,根据有关规定,在现有核编基础上,按不超过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 5%的比例核定部分教师机动编制,全部用于补充农村中小学急需的学科教师。肥城市在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时,因受编制资源总量限制,既未按 5%的标准核增教师编制,也未核增 5%农村机动编制,导致部分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超编情况,无法补充急需学科教师,严重制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多方合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突出党建引领,抓好“三支队伍”一是抓实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要选准“领头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卫健人员等素质高、懂管理、善经营、村情熟的优势,在政治品质、年龄、学历、遵纪守法等多个方面,科学细化量化资格条件,按照村级摸排—镇级考察—部门联审—市级备案的“四级联动”程序,严把人员“入口关”。分类制定递进培养办法,建立“选拔—培养—使用”全链条、闭环式培养机制;二是抓优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实施“能人回请”,优先从返乡大学生、在外经商人员中选拔培养党员,持续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乡村干部队伍。鼓励引导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千方百计“引凤还巢”,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三是抓强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合农业农村人才培育项目,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为引领,分类型、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夯实三农基础,做好“三个培训”一是改进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培训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方式,遴选一批特聘农技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进行学历提升教育。建立分级分类培训机制,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网络培训等方式,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技能培训;二是建立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训制度。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战略要求,强化统筹协调,注重机制创新、提升培育质量、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构建服务“三农”、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三是贯通整体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创业等职业培训,加大地方特色技能培训,同时要将易操作、符合年龄且具有地方实用性的职业培训送到家门口,做好就业前职业技能基础培训工作。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打造“一支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科技特派员跟踪管理,指导其制定工作计划,下足“绣花”功夫。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实地考察,对其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对工作积极认真颇有成效的,积极为其争取后期项目申报和工作开展;二是明确项目工作目标,筑造思想“一堵墙”。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培养农业科技特派员的服务理念,学会并善于与贫困群众进行有效沟通,使科技推广服务和技术指导更加顺畅。要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培训,引导科技特派员不断提高自身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要将农业科技特派员进行按需分配,对相应农户授之以渔,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要坚持“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把理论和实操相结合,提高农民学习积极性,提升科技特派员教学和服务成就感,切实让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焕发勃勃生机。充实基层力量,提高乡镇人员待遇 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及高考改革等新情况,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总量,向教师队伍倾斜,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学急需。要制定文件明确农村教职工交通补助标准,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和交流轮岗教师在食宿、交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要修订完善乡镇工作人员补贴发放政策,鼓励城区优秀干部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交流,实现城乡教育同步发展、均衡发展。ZGJYCHINA EMPLOYMENT ·中国就业0512021.5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篇八: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人才赋能乡村振兴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人才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近几年,** 县始终坚强在人才引进、培育、使用上下功夫,着力推进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但受限于我县经济、政策等因素,目前面临几方面难点问题:一是基层吸引力不足,本地人才待遇低。在乡村教育、医疗卫生、产业发展、乡村计划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尤为紧缺。同时,我县和其他县区相比 ** 县在经济总量、产业基础等方面无明显优势,对在外的本土人才回乡干事创业的吸引力不足;我县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人才自身价值回收的时间成本较大,加之在人才的培育、引进与使用等方面,投入不足、措施乏力。比如,我县财政的人才发展投入数额相对较小,且投入范畴主要是兑现引进人才工资支出;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设立推进人才发展的专项资金,人才经费缺乏固定的政策保障。二是乡村产才融合程度不高,产业人才衔接不够紧密。目前,我县围绕乡村产业搭建的创新创业平台有限,吸引与承载乡土人才力度较弱。在紧扣本地特色产业、着重产业引才聚才方面的精准度还不够,存在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需求、实际生产力衔接不够紧密的现象。我县党政人才总量 10452 人,而农村产业人才仅仅 1163 人,引进的高层个人才也主要分布在党政机关,到企业、乡村基层的较少,人才专业能力发挥受到限制,对乡村产业发展难以起到支撑作用。三是乡土人才总量

 低,激励政策不健全。截止目前,我县仅仅有高端农村实用人才 226人,且存在对乡土人才重使用轻培育的倾向,导致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呈现总量低、文化程度整体偏低、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同时,对于鼓励与支持人才向基层流动制度不够完善、措施不够有力,导致基层一线引才留才难度较大,特别是服务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短缺;创新、增进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在人才引进、培育、激励等方面投入不足,激励政策不健全。

  对策建议:一是充实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全力当好人才回引。深化扩大“容生回归”项目,完善“容生回归”系统,对着重高校、紧缺专业学生进行全流程跟踪式培育,深挖本县人才“富矿”;通过加大人才回引力度,拓宽人才回引渠道,完善扶持政策,将在外务工人员吸引回乡,建立健全乡土人才数据库,科学、准确了解好各类人才情况。强化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乡土人才库与储备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当好的人才支撑。二是强化政策服务人才需要,增进人才集聚增进发展。充分发挥 ** 县作为中国沙田柚之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县的优势,围绕农业科技开展人才引进,培育一批农村土专家、致富带富人才。畅通专家人才下派渠道,推进“三大员”服务农村基层常态化,依托合作社与产业基地建立“土专家+产业人才+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畅通专家人才“下派”渠道,以农业科技人才指导农业向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高”行动,培养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积极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全力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

 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是打造关心激励人才环境,激发人才奋发作为活力。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人才小高地、众创空间等平台作用,利用好 ** 县红融“两湾”服务联盟中“大讲堂”的平台,举办年轻人企业家研讨会、在外企业家恳谈会等,用好人才交流联谊工作平台,引才引智、汇聚全县人才发展新动力。加大对各类优秀人才表彰、宣传的力度,大张旗鼓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各类人才的使命感、成就感、荣誉感与职责感。要加大社会各方面宣传力度,采用不同方式向社会系统解读人才工作政策,宣传人才引进、培育、使用与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提高社会知晓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上来。

篇九: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科研经济管理 2020 ,( 2 ) :

 41

 -43

 ...Manaaement

 for

 Economy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唐语琪 , 那

 晴 , 尹俊梅 , 徐兵强 , 李旭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 海南海口

 571101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 人 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

 目前乡村人才队伍存在总体规模

 偏少 、 整体素质偏低 、 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

 文章结合这些实际问题 ,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以期助力乡

 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对策建议1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演变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培养 、 吸引和用好人

 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以来 , 党中

 央 、 国务院以及相关部 委 出台了系列支持乡村人才

 队伍建设的政策 ( ( 表 1

 )

 )

 % %这些政策实施体现了国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加

 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 , 为国家乡村振兴

 战略智力支撑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依据 % %2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 问 题人才问题一直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虽

 然在国家各类政策指导 、 扶 持和推动下 , 乡村人才

 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但是制约乡村振兴战

 略实施的人才瓶颈依然存在%2. 1 乡村人才队伍总体规模依然偏少改革开放以来 , 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1978 年的 82.

 08% 下 降 至 2018 年的 40.

 42% , 乡村

 人口总量从 1978 年的 7.

 9 亿下降到 2018 年的 5.

 64

 亿 [ [ 1 ] ] % % 另外 ,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 2018

 年度重要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指出 :

 截止 2016 年末 , ,

 全国实用人才总量接近 1

 900 万 , 不足乡村就业人

 员总数的 5%

 % % 据统计 , 目前农业科研人才 、 农业

 技术推广人才 、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 农村生产型表 1 系列支持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年 份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200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2

 2002 + 2005 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03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7 关于加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2010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 2010 — 2020 年 )2011 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 2010 — 2020 年 )2013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6 关于支持 返 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 、 二 、 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2017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 九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8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9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 " 三农 ” 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 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实施人才战略 , 壮大人才队伍鼓励和支持农业技术专长人才到农村开发创业 , 发展农村人才市场,

 培养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队伍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将乡土人才纳人人才培养规划将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列人重大政策 , 将现代农

 业人才支撑计划列人重大人才工程将培 育 主体进一步细化为农业科研人才 、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 农村实

 用人才带头人 、 农村生产型人才 、 农村经营型人才 、 农村技能服务型

 人才 , 同时提出了相应类型人才的能力提升工程

 将制度体系

 、

 系

 为

 的重要要 健 全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实

 乡村

 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培养懂农业 、 爱农村 、 爱农民的"三农 ” 工作队伍要遵循农业农村人才成长规律 , 建立符合农业技术人员职业特点的职

 称制度收稿日期 :

 2020 -

 01-

 06 唐语琪为 助 理研究员 那 晴为 党 务专 干 尹俊梅为 党委 书记徐 兵 强为副站 长 李 旭 妍为行政秘书

 42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20

 年人才 、 农村经营型人才 、 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以及

 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人才占农村常住人口比例不足

 6% , 难以带动庞大的农村人口发展乡村大局 。2.2 乡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依然偏低据 2016 年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 , 在全国农

 业生产经营人员中 , 力 、 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43.

 4%

 ,

 初中文化程度占 48.3% , 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占

 7.1% , 大专及以上占 1.2% , 仅具有初中及以下文

 化程度占比高达 91.7% [ 2 ] o 占农村常住人口比例不

 足 6% 的乡村人才队伍中 , 绝 大部分学历偏低 , 一

 般只参加过短期的技术培训 , 系统知识薄弱 , 对新

 技术 、 新信息的吸收 、 消化与接收能力不能适应乡

 村振兴建设要求 , 仅能在农业科研院所科研人员 、

 农技推广人员指导下开展粗浅的日常工作 , 难以站

 在当地发展的角度主动性作为 。2.3 乡村人才队伍后备力量依然不足乡村人才队伍自给和外部输入能力明显不足 。

 一方面 , “ 走出农村 ” 依然是社会主流 , 农村外出

 务工人员持续增加 , 而诸如大学生村官等乡村人才

 逐年减少 ; 另一方面 ,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 各

 地农校并入职业技术学院后 , 涉农专业萎缩 2/3 ,

 生源减少近 60% ⑶ , 据统计 , 农科大学生毕业人数

 占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总量比例从 1997 年的 3.

 6%

 降低至 2015 年的 1.7% ; 同时 , 根据 2010 年第六次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 我国 60 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上升

 到 13.

 26% ,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镇人口老龄化

 高出 3.

 29% ⑷ , 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与乡村振兴要

 求不协调 。2.4 乡村人才培训与实际需求依然脱节农村经济

 、

 次

 的大

 下 ,国乡村人才培训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 , 但

 是目前培训内容还是以生产技术为主 , 培训方式还

 没有脱离传统单一的培训模式 , 即 “ 黑板式 ” 教

 学 , 5 - %培训的内容 、 方式和层次还不能适应职业转

 换的需求 , 乡村人才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培训工作,

 在各方交叉重叠 、 缺少统筹协调的培训计划下 , 乡

 村人才接受的知识多且杂 , 而部分培训内容与当前

 实际发展需求脱节 , 导致 “ 学无所用 、 学不知怎么

 用 ” 的现象依然存在 。2.5 乡村人才激励机制依然不健全现阶段 , 乡村人才待遇普遍偏低 , 与实际业绩 、

 贡献不相符 ; 乡村人才认定和评价标准与实际联系

 不紧密 ; 乡村人才认定结果效力不强 , 得不到社会

 普遍认可 ; 诸如此类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依然是制

 约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因素 。

 同时 , 乡村工作 、生

 活 、 上学 、 就业条件较差 , 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

 题 , 同时也是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因素 。

 吸引

 力不强 、 公共服务缺乏 、 创新创业环境差 、 资金风

 险大等问题依然突出 。3 乡村人才队伍问题的对策建议人才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 , 要基于乡村振兴战

 略实施的总要求 , 拿 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 解决乡村

 人才 “ 引 、 培 、 留 ” 三难问题 , 致力于形成具有较

 强竞争力 、 适应乡村振兴的人才集群3.1 强化组织领导 , 形成统一认识“ 火车跑得快 , 全靠车头带 ” 。

 人才的引进 、 培

 养 、 管理都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 , 坚持党管人才,

 把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全党共同目标 , 多方协同 , 健

 全党组织统一领导 、 政府负责 、 组织部门和农村工

 作部门统筹协调的乡村人才工作领导体制 , 做到认

 识统一 、 步调统一 , 才能真正发挥好人才振兴在乡

 村振兴战略中的智力支撑作用 。围绕 “ 农业强 、 农村美 、 农民富 ” 发展目标 ,

 按照政府主导 、 高校输送 、 企业与科研院所带动 、

 乡村自给等方式 , 通过构建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框架 ,

 乡村

 、

 育 、

 评

 、

 激励机制 ,一批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乡村人才队伍 。3.2 发展特色产业 , 吸引汇聚人才结合实际 , 制定乡村振兴重点发展领域 , 建立

 一批农业产业 、 科技产业 、 文化产业等示范园 , 加

 大龙头企业引注力度 , 突出地方自身优势 ( 例如气

 候 、 交通 、 文化 、 民风等 )

 , 形成特色鲜明又适宜当

 地发展的产业 , 达到汇聚和吸引人才的效果 , 让这

 些人才主动发挥作用 , 形成示范效应 , 汇聚和吸引

 更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 。只有人才愿意参与乡村振兴 , 才能从当地实践

 中发现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道路 , 才能真正发挥人

 才在乡村振兴战略 “ 主人翁 ” 作用 。

 因此 , 发挥好

 优势产业先行军作用 , 统筹发挥外部人才资金 、技

 术 、 信息等优势 , 通过重点领域辐射 , 逐步铺开

 “ 周边产业 ” , 才能形成乡村振兴一盘棋 。3.3 结合实际需求 , 促进人才回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对于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 %

 第 2 期 唐语琪等: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3因此 , 相关部门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 并对存在的各

 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掌握 , 结合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 ,

 采取可靠的策略来促进乡村人才回流 [ 7 ]

 %要拓宽人才回流渠道 。

 一方面鼓励进城务工人

 员 、 本地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 返 乡创业

 就业 [ 8 ] , 允许将其户籍关系及党组织关系迁回农村 ;

 另 一 方面 , 鼓励社会贤达返乡 , 他们不仅能为美好

 乡村建 设出谋划策 、 聚 集资源 、 躬行实践 , 而且还

 能以自己的见识及生活 方 式垂范乡邻 、 传 播 文明 、

 改善 乡村 风气 , 以自身威望和 身 份超脱的特 殊 地位 ,

 影响乃至监督基层乡镇干部为民办事 , 同时他们生

 活于乡土 , 还能促动城市子女及亲戚朋友频繁往返

 乡村 , 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人流 、 物流及资金流等⑼%

 3.4 推进人才培育 , 提升人才素质完善农村人才培育机制 , 着力构建 “ 政府 + 科

 研院 所 + 企业 + 农户 ” ⑷协同化培育模式 %

 — 方面 ,

 大力发展具有多层次的涉农专业体系高等职业教育

 学校 , 并组织科技示范户 、 专业大户骨干 、 农村干

 部开展学历培训以及实用科技知识培训%另一方面

 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农村科技培训站 , 免费提参考文献[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钱念孙.告老还乡 , 做"新乡贤 ” .光明日报 , 2016-03

 -11.[ 10 ]

 陈丽清.培育优秀人才 , 助力乡村振兴.湄洲日报 , 2019

 -

 08

 -19.何晓 . 以人才振兴促乡村振兴问题思考.农村•农业•农民 , 2019

 ( 8 ) :

 19-21.戚莹 , 赵甜甜 , 陈路斯.乡村振兴中农业科技人才现狀分析与对策.江苏科技信息 , 2019

 ( 15 ) :

 38

 -40.

 王晨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科技人才问题的实饯与思考.基层农技推广 , 2019

 ( 6) :

 59-61.皮晓雯 , 魏君英.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 .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18

 (

 22 ) :

 11-13.徐形 , 印建兵 , 杨光.农业供给側视角下农民职业能力及其培训现狀分析.南方农业 , 2019

 ( 17 ) :

 149-150.

 刘益男 , 唐远红.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

 助推乡村振兴.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2019

 ( 1 ) :

 18-20.曾福生 , 卓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8 ,

 39

 ( 5 )

 :

 709-716.彭智新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才振兴的思考与建议.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19

 ,

 39

 ( 12 ) :

 217

 ,

 279.供培训服务 , 传授农民一技之长 [ 10 ] % 同时积极动员

 社会力量 , 例如致富带头人经验交流 、 相关力量广

 泛筹集资金 , 带动人才开发 , 切实提升基层人才综

 合素质 %3.5 优化人才环境 , 搭建创业舞台******指出 , “ 创新是第一动力 , 人才

 是第一资源 ” , 没有创新平台和环境 , 人才就是无本

 之木 , 乡村人才引进关键是要留得住人才%深化农 村 改革 , 调整农 村产 业结构 , 发 挥乡村

 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 , 创造出适合各类人

 才发展的大环境 , 在待遇 、 住房 、 职称子女上学 、

 医疗等方面向乡村人才 斜 , 对 于一线乡村挂职干

 部在提 拔 上给予优先 , 对 长 期扎根基层一线 、 贡献

 突 出的 乡村 人才 , 可 适 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 限 要求 ,

 激励优秀乡村人才扎根基层 、 建功立业%总之 , “ 干事创业 , 关键在人 ” %只有深化乡村

 人才振兴 , 在人才素质 、 人才激励 、 人才引培等方

 面下大功夫 , 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提供智

 力支撑 , 才能为早日建成富强 、 民主 、 文明 、 和谐 、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ALENTTEAM

 CONSTRUC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Tang

 YuqnNa

 Qing , Yin

 JunmenXu

 Bingqiang , Li

 Xuyan( Haikou

 Experirnenml

 Station ,

 Chinese

 Academy

 cf

 Topic

 Agricultural

 Sciences ,

 Haihou ,

 Hainan

 571101 ,

 China )Abstrac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oral

 revitaliza ­tion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talents

 is

 the

 key

 to

 the

 oral

 revitalization.

 At

 present ,

 the

 overall

 scale

 of

 the

 oral

 tal ­ent

 team

 is

 too

 small ,

 the

 overall

 quality

 is

 tow,

 the

 oseme

 force

 is

 insuffeient

 and

 so

 on.

 The

 awicle

 combines

 thes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puts

 focvard

 the

 coc/ponding

 countemieasures

 and

 suggestions ,

 in

 order

 to

 h/p

 the

 oral

 re ­vitalization

 of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

 talent

 team ;

 countemi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篇十: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科技XIANGCUN KEJI18 XIANGCUN KEJI 2020 年 5 月(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侯一洋(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摘 要]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多次强调,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各地各部门对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多方面实践,但总体来看,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基础较薄弱、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人才队伍要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加快建设新时代农村基层人才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智力与技术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基层人才队伍;发展环境[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3-18-31 乡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国内各专家学者研究指出,我国传统的乡村基层人才队伍主要由农村基层党政人才队伍、村干部队伍、农技专业型人才队伍三部分构成。时旭梅与冯波等指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人才和生产经营性人才,还有一部分淳朴文明乡风的铸魂者和传播者 — —民间文化人才,这三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1,2] 。张香丽与邵芬芬指出由于大量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和素质较高的乡村人口进城务工,造成乡村“空巢化”、乡村人才大量流失、乡村生产力大幅下降,急需一只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农民服务的人才队伍来承载乡村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层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就是要抓好以上三部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3,4] 。目前,我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劳动力和人才外流、乡村人口老龄化、乡村发展环境落后以及乡村治理水平低下、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等,造成乡村人才队伍长期处于“失血” “贫血”状态,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各方面的发展需求[5,6] ,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导致农村养老、医疗保障、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日趋尖锐[7,8] 。2 乡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1 乡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2.1.1 乡村劳动力外流严重。廖智琪、刘名君等指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外流严重、乡村发展环境不利于人才就业等,城市与乡村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加剧了乡村人才及劳动力的流失[9,10] 。徐源指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所需人才界定模糊、层次偏低、人才队伍老龄化严重的问题,现有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满足乡村振兴需求[11] 。蒲实等指出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导致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日渐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以求学、务工、就业等方式进入城市谋求发展,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人才队伍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12] 。乡村生活及发展环境相对较差,发展机会远不如城市多,相比城市而言,一方面青壮年人才在农村的发展机会较少,另一方面农村的物质条件、精神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乡村人才流向城市,形成乡村人才单向流出的趋势[13-15] 。2.1.2 基层人才队伍老龄化严重。岳佳慧等指出现如今农村干部队伍中青壮年人数比例偏低,基层人才队伍大多是由45~60岁的中年人群组成,其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受年龄、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学习新技能、接受新知识、工作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落实新的农村振兴政策、扶贫措施,难以适应乡村发展新潮流[16] 。同时,关于乡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长效统一的管理和培养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乡村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上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17,18] 。2.2 制约乡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原因如今,制约乡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经济社会方面,城乡差距日渐拉大,不仅导致乡村经济发展落后,而且导致乡村人口整体素质、文化素养偏低,很难吸引、留住人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长期以来作者简介:侯一洋(1996—),女,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 .。

 。

 XIANGCUN KEJI 2020 年 5 月(上)

 19小规模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不利于实现批量化规模生产[19] 。第二,在管理方面,政府急于追求绩效,在思想上和工作重心上产生了偏差,对于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力度不足、工作力量配置不够,难以将工作要求落到实处[20,21] 。第三,农村人才队伍自身现代观念与知识缺失,大多数农民依然存在靠政府吃饭、靠政策吃饭的思想,这种计划经济式的传统观念和模式化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增收致富和发展进程[22-24] 。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建议3.1 加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针对乡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国内学者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要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三方面内容。刘晓琴等提出在人才引进方面除了要引进大量的农业技术专业人才,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专业型人才担任村干部或其他基层干部,促进新农村建设[25,26] 。张香丽等提出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乡村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壮大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积极鼓励并引导有理想、有抱负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努力探索建立城乡与高校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机制[3,27] 。在人才激励方面,范清等提出针对引进的人才要制定激励性招聘制度、薪资制度、考评制度、晋升机制和人才发展方案,吸引、鼓励人才到基层发展,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15,28] 。3.2 推行“互联网+”模式宋海山提出以“互联网+精准扶贫+农产品上行”为切入点,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发展相融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帮助农业人才及广大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延长产业链,将农业、工业、服务业有机融合,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快速推动专业型人才向通用型人才转变,扩大农业人才范围;依托互联网,为农业人才提供发展平台,用网络进行人才培训,线上线下结合,在帮助农业人才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致力于脱贫工作,给农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29] 。周恩宇等提出一方面要持续举办人才创新创业对接洽谈涉农领域专场活动,为有意向企业和个人搭建农业企业人才对接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农业院校专家人才前来对接洽谈、指导生产、促进更多农业智力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鼓励各高校和社会各类机构、科研院所等人员加强对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科研人员等各类专职人员的培训,满足涉农企业需求[30]。4 结语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主要面临环境差、人才外流严重、人才队伍层次较低等问题,但目前无论从人才引进还是人才激励方面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乡村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农村致富观念滞后所带来“小富即安、满足现状、故步自封”状况,改变部分农村人口只想依赖国家、政府政策帮扶满足生存需要的思想[31-34] 。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其次要转变社会观念,从教育方面入手,让孩子从小意识到农村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加强与各类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尤其是要借助农业类院校和管理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选聘一批符合农村发展类型的优秀毕业生深入基层,实现校地间“人才交流”[35] ,促进高校与农村长期深入合作,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机制,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为农村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最后要解决农村人才选拔机制。现今,农村人才队伍缺乏明确具体的人才衡量标准和聘选标准[36] ,需理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专业的人才招聘和管理制度,有效推动当地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参考文献[1]时旭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探析:以广元市利州区为例[J].延边党校学报,2019(6):85-88.[2]冯波,张俊.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211-212.[3]张香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才队伍建设措施研究[J].乡村科技,2018(12):19-20.[4]邵芬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9.[5]刘玲.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实用人才困局及**思路:以亳州市为例[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141-143.[6]程子昂. 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思考[N]. 晋中日报,2019-12-02(2).[7]市农业农村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乡村人才振兴及队伍建设对策研究[N].湖州日报,2019-11-26(A08).[8]陈姝.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6-7.[9]廖智琪.乡村人才振兴目标下的黔南州乡村人才评价研究[D].丹山:浙江海洋大学,2019.[10]刘名军,丁愿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与进路[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36-40.[11]徐源.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重庆: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8.[12]蒲实,孙文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建设政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8(11):90-93.(下转第21页)。

 。. .。

 。

 XIANGCUN KEJI 2020 年 5 月(上)

 21文化振兴的必经之路 [3] ,而创意人才和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是推动农村文化振兴的重中之重。可以依托龙岩高校、职业院校与各地书画院、文化馆、博物馆的资源优势,结合学校教育和兴趣教育,培养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接班人,推动他们成长发展;举办不同客家属地客家文化交流论坛、客家文化创意设计比赛等文化活动,为文化产业相关人才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政府可以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创意人才和团队,吸纳有潜力的年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和农村客家文化发展中。2.4 整理保护和宣传客家文化资源为整理保护闽西客家特色文化,要收集整理优秀的客家文献资料,并出版达到宣传目的;关心爱护闽西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主动向外传播民间客家文化的人才,保证客家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做好宣传推介工作,通过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如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上注册官方账号,对外宣传客家文化,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打造客家文化特色品牌。参考文献[1]杨青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8(19):3.[2]李崧,曹阳,徐维群,等.龙岩市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17(1):42-47.[3]赵琦.乡村文化创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J].智库时代,2019(2):2-3.[13]杨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旅游管理本土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以广西为例[J].旅游纵览,2019(11):178-179.[14]武慧芳.乡村振兴背景下德州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66-267.[15]范清.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技,2019(22):200,202.[16]岳佳慧,姜涛.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乡村人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9(6):17-18.[17]傅强.浅议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人才振兴[J].农家谋,2019(22):19.[18]石洪斌.谁来振兴乡村:乡村振兴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的构建[J].治理研究,2019(6):115-121.[19]曾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职院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引导机制构建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43-46.[20]李成吾. “五位一体”培养乡村振兴人才[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10):13-15.[21]陈琳,沈亚男.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9(30):99-100.[22]马家骧,杜玲.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以甘肃省清水县为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9(5):42-45.[23]冉文惠.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24]赵曼曼.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干部素质提升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25]刘晓琴.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9.[26]林秀芝.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干部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27]陈柱桦.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中学生乡村情怀培育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9.[28]蒋晓蕾.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29]宋海山.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农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农业,2019(29):52-53.[30]周恩宇,王飞.县域人才振兴的现状、结构矛盾及其优化路径:以贵州Z县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9(5):122-128.[31]李梦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9.[32]梁靖婧.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9.[33]袁书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缺失问题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8.[34]张少栋.基于乡村振兴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8.[35]肖国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36]赵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创新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8.(上接第19页)。

 。. .。

 。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队伍建设 振兴 对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