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6篇

发布时间:2022-08-19 16:35:04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6篇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 2019乡村振兴战略论文范文5篇XXXX乡镇XXXX村 姓名XXX 【篇一】 近期,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乡村振兴,我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6篇

篇一: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

19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范文 5 篇 X XXX 乡镇 X XXX 村

 姓名 XXX

  【篇一】

 近期,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乡村振兴,我村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各村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一起商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村庄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从商讨的结果来看,很大一部分村庄只是提出一些近期工作任务,根本谈不上乡村振兴策略。因此,我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有了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形成乡村振兴合力,培养新农人队伍。农民是勤劳能干的农民,但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农耕上。换句话说,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很多农民的思想跟不上当下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方针为要求,把各行业中热爱‚三农‛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充实农村工作队伍,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乡村振兴合力,通过培养新农人队伍和解放思想,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人才和思想基础。

 给村干部以适当压力、发挥村民主人翁精神。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干部作为全村发展的带头人,必须要有与时俱进、居安思危的精神状态。如果一个村的村干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那么这个村庄的发展也就止步于当下,落后于未来。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制定振兴战略时,要以村民愿不愿意,

 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为尺度。只有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才会关心村里的乡村振兴战略,把它当成自己的事。因此,党委政府要给村干部以压力,使村干部有紧迫感,紧跟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带领村民致富,同时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精神,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在实处。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在党的正确引导和带领下,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绘制出蓝图,把工作落实到位,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同时,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党的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开创了‚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因此,乡村振兴需要继续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各种资源配置的投入向农村倾斜,为实现农村振兴打好政策和设施基础。

 【篇二】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我们勾画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并专门进行了重大决策部署。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的 8 项重点工作之一。2018 年 1 月 30 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在此背景下,科学理解推进乡村振兴的

 重大战略导向,对于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文章很多,但多为解读性或表态性文章。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相关文章的研究性色彩迅速增加,如韩俊(2018)、张晓山(2018)、叶兴庆(2018)、张天佐(2018)、姜长云(2018)等。有些文章开始关注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导向,如张合成(2017)。但就总体而言,相关研究仍然亟待加强。本文认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导向,主要包括 3 个方面,即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下简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6 项主要任务之一,尽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范围实际上超出经济工作,但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和重大导向之一。仔细研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内容,不难发现这实际上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怎样实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质量如何,首先要看其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有多大实质性的贡献,对于缓解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有多大实际作用。比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加快升级,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绿色化迅速推进的趋势。这要求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顺应需求结构升级的趋势,增强供给适应需求甚至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的能力。与此同时,对农村产业发展在继续重视‚生产功能‛的同时,要求更加重视其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将重视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影响,同激发其科教、文化、休闲娱乐、环境景观甚至体验功能结合起来。尤其是随着‚90 后‛、‚00 后‛、甚至‚10 后‛逐步成为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产业发展的生活、生态功能更加需要引起重视。以农业为例,要求农业在‚卖产品‛的同时,更加重视‚卖风景‛、‚卖温情‛、‚卖文化‛、‚卖体验‛,增加对人才、人口的吸引力。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日益引起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很好的链接和匹配功能,能够改善居民的消费体验、增进消费的便捷性和供求之间的互联性,而体验、便利、互联正在成为实现社会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和消费扩张的重要动力,尤其为边角化、长尾性、小众化市场增进供求衔接和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新的路径。

 第二,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即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体系和需求结构变化的动态适应和反应能力。当然,这里的有效供给包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这里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竞争力,首先表现为提升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除此之外,还表现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体现这些方面的协同性、关联性和整体性。解决好‚三农‛问题之所以要被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一个具有竞争弱势特征的复合概念,需要基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矫正市场失灵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好‚三农‛问题,重塑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因此,要科学区分‚三农‛问题形成演变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借此,将支持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有效激发工商资本、科技人才、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结合起来,通过完善农村发展要素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的升级机制,更好地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

 第三,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为协调处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在十九大报告和新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被列入,但新

 型城镇化战略未被列入要坚定实施的 7 大战略,这并不等于说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之所以这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过程。虽然推进新型城镇化也需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也需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城镇化更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而实施上述 7 大战略则与此有明显不同,更需要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甚至优先位置,更需要大力支持。否则,更容易出现比较大的问题,甚至走向其反面。(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穿到 21 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虽然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但到 2030~2035 年前后城镇化率达到 75%左右后,中国城镇化将逐步进入饱和阶段,届时城镇化率提高的步伐将明显放缓,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将由乡—城单向流动为主转为乡—城流动、城—城流动并存,甚至城—乡流动的人口规模也会明显增大。届时,城镇化的战略和政策将会面临重大阶段性转型,甚至逆城镇化趋势也将会明显增强(张天佐,2018;王利伟,2017)。至于怎样科学处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本文认为,关键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一问题将留待后文专门分析。

 第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为科学处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农业农村政策转型的关系,做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

 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文章。关于这个问题,后文也将专门分析。

 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最终体现为统筹推进增进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增强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果做到这一点,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利益最容易受到侵犯,最容易成为增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薄弱环节。注意增进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价值所在。当然也要看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往往面临观念、能力和社会资本等局限。因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社会力量和工商资本带动农民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增强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对于提升乡村振兴质量至关重要。

 增强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有许多国际经验可供借鉴。如在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国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很多措施支持农民培训、优化农业农村经营环境,并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创业机会。2014 年美国《新农业法案》将支持中小规模农户和新农户发展作为重要方向,甚至在此之前就有一些政策专门支持初始农牧场主创业,为其提供直接贷款、贷款担保和保险优惠,借此培育新生代职业农民。该法案增

 加农产品市场开发补助金,明确优先支持经验丰富的农牧场主,优先支持最能为某些经营者或农牧场主创造市场机会的项目;鼓励优化农村经济环境,在农村地区提高经商创业效率、创造就业机会并推进创新发展。2000 年以来,欧盟的农村发展政策将培养青年农民、加强职业培训、推动老年农民提前退休、强化农场服务支持等作为重要措施。为解决农村人口外迁特别是青年劳动力外流问题,欧盟注意改善农民获得服务和发展机会的渠道,培育农村企业家,以确保农村区域和社区对居民生活、就业有吸引力。2014 年欧盟农业政策改革通过新的直接支付框架挂钩支持青年农民和小农户;采取重组和更新农场等措施,为青年农民提供创业援助,建立农场咨询服务系统和培训、创新项目等。后文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导向,为此必须把推进农民优先提升技能作为战略支撑,借此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合格市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合适的劳动力和农村居民。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从根本上是因为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是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现。此外,还是因为‚三农‛发展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调节收入分配、优化城乡关系、增强经济社会活力和就业吸纳能力及抗风险能力等,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公共品属性;加之,如前所述,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呈现竞争弱势特征,容易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因此,需要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解决好市场失灵问题。鉴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和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应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学习******关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形势,‚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杨洁篪,2017)。相对于全球,国内发展、城乡之间更是命运共同体,更需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

篇二: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论文 3 篇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论文范文篇 1

  大家知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而且也把这个战略写进了《党章》(修正案)。十九大报告在第五部分的第三条专门讲了“乡村振兴”战略。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在第六部分和第九部分也做了一些农村的安排和要求。所以,我们要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既要学好第五部分的第三条,还要学好其他有关的章节和内容。

  我将借这个机会,就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话题,给大家谈五点体会和思考。

  第一,时代背景。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家知道,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转化,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从供给来看,过去我们主要是关注数量,现在更加注重质量,过去主要是保供给,现在还要保安全。

  再比方说,从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来看,过去主要是强调农业的生产,农业的产业发展,现在我们既要做好农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围绕着农业做好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从过去的一产到现在的三产融合发展。这也提出来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提质增效。

  第三个方面,从农村的生态环境来说,过去我们要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主要是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让农民宜居、宜业。现在我们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还要能够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休闲、渡假、投资、兴业。

 第四个就是从农民的收入来看,过去我们讲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要满足农民的衣、食、行的要求。现在我们不仅要满足这些要求,还要满足农民的就学、养老、居住等一些新的要求。

  总体来看,新时代人们对生活需要的要求也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这个主要矛盾转化的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平衡、不充分。

  从不平衡来看有三个问题,城乡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不平衡,比如现在城乡差距还有 2.7:1,这个数据和世界银行讲的世界的平均经验数据 2.5:1 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家知道,我们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分配其实还有一些不同的研究给我们提供新的判断。如果考虑到计算方法的不同和我们实际计算的一些项的漏项,学者的判断现在的城乡收入差距在 4.5:1。

  第二个不平衡,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平衡。从水、电、路、房和教育、文化、社保、医疗这八个方面,我们从感受上就能看出来差距。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第三个不平衡,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地区一些城市郊区出现了一些十亿元村,百亿元村,有些地区还很贫困,还有空客村和贫困村。

  不充分也有三个表现。一,农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我们从“三力”来看,综合生产能力,土地资源透支,生态环境超载,双重约束压力很大。二,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农业、秸秆还存在大量的不能充分利用,这个秸秆的不能充分利用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等于丢了一半农业。三,农业基础不平衡,就是持续发展能力,防灾、减灾、抗灾,遇到灾害还是没有办法,马上就下去了。

  所以,不论从农业的生产能力、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还是由**%的农业劳动人口支撑着不到 9%的农业生产值来看,我们的基础依然薄弱。

 第二个不充分,资源利用不充分,刚才我讲了,土地、劳动、资源利用不充分。

  第三个不充分,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不充分,比方说我们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其他的一些方面。我们讲农业投入主要是看渠道,另外农民增收,现在主要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比重还很低,农民增收困难,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这也是我们增收不充分的原因。

  这样看来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一方面是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从不平衡、不充分方面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一方面是目标导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给我们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问题导向,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发展尤其突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讲的第一点,时代背景。

 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决胜期来看,可以说“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0**年我们提出新农村建设,讲了五句话***个字,这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也讲了五句话***个字,这五句话我们对比一下,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荣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在内容、内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转变。同时,乡村文明的内涵要求也不一样。也就是说,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时期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二,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这个战略部署实际上是在我们开启新征程的

 时候新时期的“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的变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态的复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它的目标导向就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希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三,总体要求。这个总体要求我们看十九大报告,从原则上来提“乡村振兴”,我看有这样六条。

  第一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要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行动指南。

  第二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要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说要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来实现“乡村振兴”。

  第三条,行动举措、战略安排的五句话***个字,实际上都体现了“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也要统筹推进这五个建设。

  第四条,坚持两个优先,这次特别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第五条,要强化两个保障。“乡村振兴”需要有体制机制创新,需要有政策体系的调整和完善,就是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第六条,加快两个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四,主要任务。这个主要任务就是这五句话***个字,我简单说一下。

  一,产业兴旺。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要求。我们要实现产业兴旺,还是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主线。那么,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方向,我们主要关注这样四个事,或者四个问题。

 1.粮食安全要确保。这个确保主要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处理好农业这个产业的发展问题,还是要通过调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3.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促进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

  4.处理好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与小农户之间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要完善利益完善机制,让小农户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平等参与战略之路。

  “乡村振兴”的第二个任务就是生态宜居,我个人理解是两方面。一个是生态,一个是宜居,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是我们农村留住人,吸引人的重要方面。我个人想是不是要促进三个转变,完成三个任务。三个转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发展方式要转变。要构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绿色循环的这样一个生态体系。第三,发展模式要转变。这是三个转变,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模式。

  四个任务。第一,治理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很多地方土壤污染了,水源污染了,大气污染了要治理,我们出台了三个十条,“土十条”“水十条”“气十条”。出台了三个规划。第二,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和修复好,要依照尊重自然、修复自然的方式修复。第三,建立多元化甚至是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第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这是生态宜居。

  第三个任务就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就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我们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把很多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特别是李司长原来讲的三古,古村落、古建筑,古村寨,要保护好。还有把文化设施和文化体系搞好,文化建设乡村文明没有基础设施、没有公共服务体系也不行,治理有效,这里既要治理,还要有效。

  我们要加强农业农村的基础工作,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还要加强基础工作,

 这个基础规律既有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有执政体系的基础。第二,建成农村治理体系,这次我们提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第三,要培养造就三农工作体系队伍,我们提的叫“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样的队伍造就出来,实现乡风文明。同时,要挖掘传统文化。最后,生活富裕,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这本身既是富裕的内容,也是富裕的表现。建设美丽乡村,就是村容整洁的问题,比如垃圾、污水,如实施三年的“厕所革命”。

  最后,政策措施,或者叫体制和举措。整个十九大报告里面,***个字讲了六条政策举措,我概括为叫三个制度,三个体系。

  三个制度就是土地制度,强调承包关系要稳定,强调三权分置,这是农地。同时,还要对建设用地的三块地,征地、宅基地、基建地进行改革,实际上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振兴问题。二是经营制度,既包括经营主体的培育,经营方式的创新,处理好小农与农业现代化的衔接这些内容。三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改革上我们写了三句话非常重要,第一句话讲内容,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第二句话,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另一方面,壮大集体经济。这件事涉及两个主体,一个是集体,一个是农民。

  三个体系。第一,产业体系,产业生产运营体系。第二,服务体系。第三,治理体系。我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谈五点体会和思考,简单来说就是时代背景,既有要求,又凸显了矛盾和问题,所以既必要,又紧迫。第二,历史方位,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又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第三,总体要求,就是六条。第四,主要任务,五个任务。第五,政策举措,也是六条。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论文范文篇 2

  乡村振兴战略在价值、制度及组织三个维度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产物。价值

 维度上的创新是根本方向,制度维度上的创新是重要保证,组织维度上的创新是强劲支撑。这些创新耦合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将日益推动乡村振兴由蓝图走向现实。

  继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对多年“三农”工作的继承与创新,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正在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之处可以从价值、制度、组织三个维度来认识,意义重大。

  价值维度上的创新

  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文件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明确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制度维度上的创新

  高起点。与新农村建设不同,乡村振兴战略首先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规划。《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2022 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等,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高标准。乡村振兴,法制法规先行。一方面,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把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多年来,特别是 20**年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需要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各地方可以从本地乡村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文件提出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这意味党对“三农”的领导法制化了、制度化了。

  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旨在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

篇三: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

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论文精选范文四篇

 学习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论文精选范文四篇

 | 关键词:

 乡村 振兴战略 心得体会 论文

 夯实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区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以下是天天有谱小编为您推荐学习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论文精选范文四篇。

 乡村振兴战略范文一

 ******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陈敏尔书记提出乡村文化振兴要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我深有体会。

  有了精气神,才有真干劲。乡村振兴既要看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不鼓,更要看精气神足不足。2013年8月,我开始任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进村之初,我带领村民们每月开展“通安大讲堂”,让他们自己谈村里的大事、议村里的大事、定村里的大事;开展“五星级文明户评选”,以好家风带动好乡风;每周开展“送文化进院坝”,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覆盖全村;开放有4000余册书籍的“农家书屋”,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小树苗”工程,帮助留守老人、妇女收粮食,辅导留

 守儿童做作业;和村民一起制定红白喜事公约,倡导文明乡风……刚开始,村民们对这些活动不理解、不认同,甚至说“差不多就行了,做这些难道还挣得到金子。”我一边听着,一边干着,短短半年,通安村就变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社会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村民们从“不买账”到主动参与,做事更起劲了,产业发展推进起来也顺畅多了。

  乡风和煦,才能百业振兴。参加乡村振兴报告团,更加坚定了我要在乡村好好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我要在全村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组织实施“美丽乡村·通达陶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示范点建设,将党建、纪检、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等内容融入其中,大力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讲。二是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培育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举办“梦想课堂”专题培训,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管理中涵养现代文明素质。三是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带领村民们充分发掘通安村“陶文化”底蕴,传承农耕文明精髓,培养乡村文化自信;依托宋窑、刘家拱桥两个制窑遗址,精心打造集陶艺制作、陶艺体验、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特色民宿”陶艺村。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奋斗,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一定会让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

  乡村振兴战略范文二

 “四月春光好,正是读书时”。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到百年名校——交通大学学习,五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仿佛经历了一次文化之旅,一场视听盛宴。培训结束后,仍然回味悠长,也引发了我对于乡村振兴的一些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遵循自然法则而生存。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懂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乡愁”对于乡村来说是对乡土文脉和故土文化的记忆。乡愁可能是一棵长在村头的古树,可能是一间破旧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乡的戏曲,还可能只是一位儿时的玩伴。这就需要加强对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让更多乡贤回到故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平利是女娲故里,中国名茶之乡。当我们的茶饮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绞股蓝和绿茶也会像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一样名扬四海。到那时,我们卖的就不仅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一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周易·贲卦·彖传》中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

  乡村振兴战略范文三

 ******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为主题对“三农”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是我们党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全新战略部署,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新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意义十分重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没有解决,不少农村存在“空壳”、

 “空心”、“空巢”和活力衰退现象,等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是城乡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变,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站在全局高度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突出。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代化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农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搬到城里去,农民总体上应当就地城镇化。我们的目标应是,虽有城乡之别,而少城乡之差。必须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把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一起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城市乡村共生共荣,这才是切合实际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三产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在战略实施上,要坚持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产业融合为纽带,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途径,精心谋划,稳步推进。在加大政策倾斜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激活乡村的资金资产资源,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要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加快建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把各类人才引向农村,培养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培育现代新型农民。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下力气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作为一个涉农工作者,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就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部署,把各项政策学懂弄透,在做实上下功夫,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为我省乡村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乡村振兴战略范文四

 我是一名金融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之前在一家知名通讯公司做业务员。20**年,因为母亲生病,我放弃20万元年薪的工作回到老家松林村,种植银耳和食用菌。20**年,我成立了黔江区义相食用菌种植股份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 农户基地”的产业生产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股份合作社,实行集中经营、抱团发展。20**年,我创办的合作社种植菊花300多亩,种植银耳2万袋,纯收入70余万元,带动当地建卡贫困户增收2500至3000元。我觉得,年轻人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大有可为,大有奔头!当看到周围群众也跟着富起来,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这么多年在乡村,一直有个问题在心中萦绕,那就是如何发挥松林村的固有优势,从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获得更大的收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这几年在农村的深切体会。我所在的邻鄂镇松林村海拔1100余米,山高坡陡,人均耕地少,冬天寒冷,实施机械化耕作的难度高,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在我看来,向绿水青山要效益,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是当前高山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前段时间,我有幸作为乡村振兴报告

 团成员列席了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当听到会上提出“生态振兴要在统筹‘三生’空间上精准发力”“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时,我倍感鼓舞和振奋。

  接下来,我想在发展立体效益农业方面进行探索,如将玉米、高山马铃薯与冬桃进行套种,同时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实现“一块土地、多次收益”。依托高山气候发展菊花种植和特色食用菌产业,利用农户废弃的稻草、玉米芯、玉米秆,按循环农业的现代化方式生产食用菌并利用烘干脱水生产菊花茶,实现废弃资源的再度利用。突出生态绿色特色,以“康养”市场作为产品的主攻方向,打造“容仙”生态产品品牌。着手打造1000亩菊花基地,建设集赏菊花、饮菊花茶、吃农家菜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建设一个有影响力的立体效益农业示范基地。

  发展要依靠乡亲,发展成果要惠及乡亲。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让我和乡亲们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的宏伟目标指日可待!

篇四: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

2020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0 1500 字

 第 1 篇:2020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1500 字发展要依托乡亲,发展成果要惠及乡亲。小偏整理了 2020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1500 字精选 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1500 字 1 ?

 ____***在 109 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为主题对“3 农”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是我们党在全面认识和掌控我国发展阶段性特点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动身对“3 农”工作做出的 1 个全新战略部署,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新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1 项重要任务,意义 10 分重大。报告提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显著成绩,农村面貌也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调和的矛盾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 2 元结构仍然没有解决,很多农村存在“空壳”、“空心”、“空巢”和活力衰退现象,等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期乡村发展方向,是城乡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变,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109 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站在全局高度兼顾城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行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突出。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代化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农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搬到城里去,农

 民整体上应当就地城镇化。我们的目标应是,虽有城乡之别,而少城乡之差。必须通过城乡融会发展,把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1 起同享发展成果,实现城市乡村共生共荣,这才是切合实际地解决“3 农”问题的根本之道。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3 产融会和城乡 1体化发展的原则。在战略实行上,要坚持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产业融会为纽带,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途径,精心谋划,稳步推动。在加大政策倾斜的同时,大力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范围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激活乡村的资金资产资源,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要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加快建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把各类人材引向农村,培养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培养现代新型农民。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下力气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农民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作为 1 个涉农工作者,贯彻落实 109 大精神,就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部署,把各项政策学懂弄透,在做实上下工夫,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实实在在的举措,1 个时间节点 1 个时间节点往前推动,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为我省乡村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1500 字 2 ?

 我是 1 名金融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之前在 1 家知名通讯公司做业务员。2009 年,由于母亲生病,我放弃 20 万元年薪的工作回到老家松林村,种植银耳和食用菌。2012 年,我成立了黔江区

 义相食用菌种植股分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生产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股分合作社,实行集中经营、抱团发展。2017 年,我创办的合作社种植菊花 300 多亩,种植银耳 2 万袋,纯收入 70 余万元,带动当地建卡贫困户增收 2500 至 3000 元。我觉得,年轻人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大有可为,大有奔头!当看到周围大众也随着富起来,我也感遭到了自己的价值。

 这么多年在乡村,1 直有个问题在心中缭绕,那就是如何发挥松林村的固有优势,从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取得更大的收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这几年在农村的深切体会。我所在的邻鄂镇松林村海拔 1100 余米,山高坡陡,人均耕地少,冬季寒冷,实行机械化耕作的难度高,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在我看来,向绿水青山要效益,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山地特点效益农业,是当前高山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前段时间,我有幸作为乡村振兴报告团成员列席了市委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当听到会上提出“生态振兴要在兼顾‘3 生’空间上精准发力”“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时,我倍感鼓舞和振奋。

 接下来,我想在发展立体效益农业方面进行探索,如将玉米、高山土豆与冬桃进行套种,同时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实现“1 块土地、屡次收益”。依托高山气候发展菊花种植和特点食用菌产业,利用农户废弃的稻草、玉米芯、玉米秆,按循环农业的现代化方式生产食用菌并利用烘干脱水生产菊花茶,实现废弃资源的再度利用。突诞生态绿色特点,以“康养”市场作为产品的主攻方向,打造“容仙”生态产品品牌。着手打造 1000 亩菊花基地,建设集赏菊花、饮菊花茶、吃农家菜为 1 体的乡村旅游点,建设 1 个有影响力的立体效益农业示

 范基地。

 发展要依托乡亲,发展成果要惠及乡亲。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让我和乡亲们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只要我们团结 1 致,共同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的雄伟目标指日可待! ?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1500 字 3 ?

 ____***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市委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陈敏尔书记提出乡村文化振兴要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对乡村文化振兴,我深有体会。

 有了精气神,才有真干劲。乡村振兴既要看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不鼓,更要看精气神足不足。2013 年 8 月,我开始任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进村之初,我带领村民们每个月展开“通安大讲堂”,让他们自己谈村里的大事、议村里的大事、定村里的大事;展开“5 星级文明户评选”,以好家风带动好乡风;每周展开“送文化进院坝”,让脍炙人口的文体活动覆盖全村;开放有 4000 余册书籍的“农家书屋”,组织志愿者团队展开“小树苗”工程,帮助留守老人、妇女收食粮,辅导留守儿童造作业;和村民 1 起制定红白喜事公约,提倡文明乡风……刚开始,村民们对这些活动不理解、不认同,乃至说“差不多就好了,做这些难道还挣得到金子。”我 1 边听着,1 边干着,短短半年,通安村就变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社会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村民们从“不买账”到主动参与,做事更起劲了,产业发展推动起来也顺畅多了。

 乡风和煦,才能百业振兴。参加乡村振兴报告团,更加坚定了我要在乡村好好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下 1 步,我要在全村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特点文化品牌,以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1 是组织实行“美丽乡村·通达陶都”基层宣扬思想文化工作创

 新示范点建设,将党建、纪检、宣扬思想文化建设等内容融入其中,大力展开党的方针政策宣讲。2 是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延续展开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培养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培养乡贤文化,宏扬善行义举;举行“梦想课堂”专题培训,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管理中修养现代文明素质。3 是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点、民族特点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带领村民们充分发掘通安村“陶文化”底蕴,传承农耕文明精华,培养乡村文化自信;依托宋窑、刘家拱桥两个制窑遗址,精心打造集陶艺制作、陶艺体验、陶文化传播为 1 体的“特点民宿”陶艺村。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和大众共同努力奋斗,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 1 致、共同努力,1 定会让农民大众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鼓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 ?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1500 字 4 ?

 “4 月春光好,正是读书时”。在春光明媚的 4 月,我有幸到百年名校——交通大学学习,5 天的培训,让我收获颇丰,恍如经历了1 次文化之旅,1 场视听盛宴。培训结束后,依然回味悠久,也引发了我对乡村振兴的 1 些思考…… ?

 党的 109 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期“3 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耐以生

 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求遵守自然法则而生存。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晓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乡愁”对乡村来讲是对乡土文脉和故土文化的记忆。乡愁多是 1 棵长在村头的古树,多是 1 间破旧的祠堂,多是 1 出故乡的戏曲,还可能只是 1 位儿时的玩伴。这就需要加强对遗址遗址、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让更多乡贤回到故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产业不管是农业还是第 3 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平利是女娲故里,中国名茶之乡。当我们的茶饮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整合品牌气力,平利的绞股蓝和绿茶也会像西湖龙井、武夷山东大学红袍 1样名扬 4 海。到那时,我们卖的就不单单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延续蓬勃发展,更要重视发掘文化内涵。1 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 1 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类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比方,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凄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发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遭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束缚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在党的109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期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期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

 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旁榜样的气力。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末“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构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周易·贲卦·彖传》中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3 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

 2020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1500 字精选 4 篇 ?

 第 2 篇: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

 1.109 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10.0 分)

 ?

 A.“3 农”问题 B.基本矛盾问题 C.就业问题 D.教育问题 我的答案:A √答对

 ?

 2.以下对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关系的说法,毛病的是()。(10.0分)

 ?

 A.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相互增进 B.城市和农村相互联系

 ?

 C.城市和农村就是 1 个命运共同体 D.城市和农村相互联系,但不相互区分 我的答案:D √答对

 ?

 3.1978 年,我国规定的土地承包期是()年。(10.0 分)

 ?

 A.5 B.10 C.105 D.210

 ?

 我的答案:C √答对

 1.109 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3 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具体做法包括()。

 (10.0分))

 ?

 A.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B.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C.发展多种情势适度范围经营 D.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

 2.109 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10.0 分))

 ?

 A.自治 B.法治 C.德治 D.人治

 ?

 我的答案:ABC √答对

 ?

 3.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包括()。(10.0 分))

 ?

 A.产业兴旺 B.生态宜居 C.乡风文明 D.治理有效

 ?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1.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 1 重大制度创新。目前全国已有 107 个省分出台了实行意见。(10.0 分)

 ?

 我的答案:毛病 √答对

 ?

 2.109 大报告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10.0 分)

 ?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

 3.2017 年 9 月底,我国已完成确权面积 10.8 亿亩,占第 2 轮家庭承包耕地账面面积的 60%。(10.0 分)

 ?

 我的答案:毛病 √答对

 ?

 4.乡村振兴,是我们深入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 1 个重大的战略。(10.0 分)

 ?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

 第 3 篇:乡村振兴战略人民日报:土地流转与田园综合体

 ?

 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

 党的 109 大报告指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土地...

篇五: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

振兴战略论文范文 5 篇 X XXX 乡镇 X XXX 村

 姓名 XXX

 【篇 1】

 大家知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而且也把这个战略写进了《党章》(修正案)。十九大报告在第五部分的第三条专门讲了‚乡村振兴‛战略。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在第六部分和第九部分也做了一些农村的安排和要求。所以,我们要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既要学好第五部分的第三条,还要学好其他有关的章节和内容。

 我将借这个机会,就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话题,给大家谈五点体会和思考。

 第一,时代背景。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家知道,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转化,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从供给来看,过去我们主要是关注数量,现在更加注重质量,过去主要是保供给,现在还要保安全。

 再比方说,从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来看,过去主要是强调农业的生产,农业的产业发展,现在我们既要做好农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围绕着农业做好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从过去的一产到现在的三产融合发展。这也提出来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提质增效。

 第三个方面,从农村的生态环境来说,过去我们要搞好农村生态

 环境,主要是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让农民宜居、宜业。现在我们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还要能够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休闲、渡假、投资、兴业。

 第四个就是从农民的收入来看,过去我们讲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要满足农民的衣、食、行的要求。现在我们不仅要满足这些要求,还要满足农民的就学、养老、居住等一些新的要求。

 总体来看,新时代人们对生活需要的要求也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这个主要矛盾转化的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平衡、不充分。

 从不平衡来看有三个问题,城乡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不平衡,比如现在城乡差距还有 2.7:1,这个数据和世界银行讲的世界的平均经验数据 2.5:1 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家知道,我们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分配其实还有一些不同的研究给我们提供新的判断。如果考虑到计算方法的不同和我们实际计算的一些项的漏项,学者的判断现在的城乡收入差距在 4.5:1。

 第二个不平衡,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平衡。从水、电、路、房和教育、文化、社保、医疗这八个方面,我们从感受上就能看出来差距。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第三个不平衡,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地区一些城市郊区出现了一些十亿元村,百亿元村,有些地区还很贫困,还有空客村和贫困村。

 不充分也有三个表现。一,农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我们从‚三力‛来看,综合生产能力,土地资源透支,生态环境超载,双重约束压力很大。二,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农业、秸秆还存在大量的不能充分利用,这个秸秆的不能充分利用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等于丢了一半农业。三,农业基础不平衡,就是持续发展能力,防灾、减灾、抗灾,遇到灾害还是没有办法,马上就下去了。

 所以,不论从农业的生产能力、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还是由 27%的农业劳动人口支撑着不到 9%的农业生产值来看,我们的基础依然薄弱。

 第二个不充分,资源利用不充分,刚才我讲了,土地、劳动、资源利用不充分。

 第三个不充分,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不充分,比方说我们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其他的一些方面。我们讲农业投入主要是看渠道,另外农民增收,现在主要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比重还很低,农民增收困难,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这也是我们增收不充分的原因。

 这样看来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一方面是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从不平衡、不充分方面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一方面是目标导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给我们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问题导向,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发展尤其突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乡村

 振兴‛战略,这是我讲的第一点,时代背景。

 第二,历史方位。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战略?这个战略是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呢?是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样一个历史交汇期提出来的,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去解读。

 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决胜期来看,可以说‚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005 年我们提出新农村建设,讲了五句话 20 个字,这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也讲了五句话 20 个字,这五句话我们对比一下,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荣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在内容、内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转变。同时,乡村文明的内涵要求也不一样。也就是说,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时期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二,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这个战略部署实际上是在我们开启新征程的时候新时期的‚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的变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态的复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它的目标导向就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希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三,总体要求。这个总体要求我们看十九大报告,从原则上来

 提‚乡村振兴‛,我看有这样六条。

 第一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要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行动指南。

 第二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要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说要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来实现‚乡村振兴‛。

 第三条,行动举措、战略安排的五句话 20 个字,实际上都体现了‚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也要统筹推进这五个建设。

 第四条,坚持两个优先,这次特别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第五条,要强化两个保障。‚乡村振兴‛需要有体制机制创新,需要有政策体系的调整和完善,就是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第六条,加快两个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四,主要任务。这个主要任务就是这五句话 20 个字,我简单说一下。

 一,产业兴旺。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要求。我们要实现产业兴旺,还是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主线。那么,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方向,我们主要关注这样四个事,或者四个问题。

 1.粮食安全要确保。这个确保主要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处理好农业这个产业的发展问题,还是要通过调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3.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促进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

 4.处理好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与小农户之间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要完善利益完善机制,让小农户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平等参与战略之路。

 ‚乡村振兴‛的第二个任务就是生态宜居,我个人理解是两方面。一个是生态,一个是宜居,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是我们农村留住人,吸引人的重要方面。我个人想是不是要促进三个转变,完成三个任务。三个转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发展方式要转变。要构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绿色循环的这样一个生态体系。第三,发展模式要转变。这是三个转变,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模式。

 四个任务。第一,治理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很多地方土壤污染了,水源污染了,大气污染了要治理,我们出台了三个十条,‚土十条‛‚水十条‛‚气十条‛。出台了三个规划。第二,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和修复好,要依照尊重自然、修复自然的方式修复。第三,建立多元化甚至是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第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这是生态宜居。

 第三个任务就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就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我们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弘

 扬传统文化,把很多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特别是李司长原来讲的三古,古村落、古建筑,古村寨,要保护好。还有把文化设施和文化体系搞好,文化建设乡村文明没有基础设施、没有公共服务体系也不行,治理有效,这里既要治理,还要有效。

 我们要加强农业农村的基础工作,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还要加强基础工作,这个基础规律既有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有执政体系的基础。第二,建成农村治理体系,这次我们提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第三,要培养造就三农工作体系队伍,我们提的叫‚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样的队伍造就出来,实现乡风文明。同时,要挖掘传统文化。最后,生活富裕,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这本身既是富裕的内容,也是富裕的表现。建设美丽乡村,就是村容整洁的问题,比如垃圾、污水,如实施三年的‚厕所革命‛。

 最后,政策措施,或者叫体制和举措。整个十九大报告里面,400个字讲了六条政策举措,我概括为叫三个制度,三个体系。

 三个制度就是土地制度,强调承包关系要稳定,强调三权分置,这是农地。同时,还要对建设用地的三块地,征地、宅基地、基建地进行改革,实际上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振兴问题。二是经营制度,既包括经营主体的培育,经营方式的创新,处理好小农与农业现代化的衔接这些内容。三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改革上我们写了三句话非常重要,第一句话讲内容,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第二句话,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另一方面,壮大集体经济。这件事涉及两个主体,

 一个是集体,一个是农民。

 三个体系。第一,产业体系,产业生产运营体系。第二,服务体系。第三,治理体系。我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谈五点体会和思考,简单来说就是时代背景,既有要求,又凸显了矛盾和问题,所以既必要,又紧迫。第二,历史方位,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又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第三,总体要求,就是六条。第四,主要任务,五个任务。第五,政策举措,也是六条。

 【篇 2】

 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首次提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成为2018年六大重点工作之一。2018 年及下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将进入落地实施,农地流转、农民增收与消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2019 年,是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年,党中央在本年度的一号文件中再次以‚三农‛为主题,可以说这既是对于之前工作的延续,更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于‚三农‛工作的指导。

 这其中对于乡村振兴的‚重点、关键、保障、基础、根本、前提‛

 等六大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产业兴旺是重点。对于最为基层的农村而言,如果没有一个兴旺的产业去支撑其发展,就不可能有明显的进步与提升,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才能够体现独特性,才能够可持续。

 生态宜居是关键。诚然如此,倘若只要金山银山不顾及绿水青山,这只能是走不可持续发展的老路,有悖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绿色发展 的理念。

 乡村文明是保障。没有一个好的投资或者发展的外部环境,那么就没有一个稳定的基础,发展的前提是稳定,大环境的稳定就是最强有力的保障。

 治理有效是基础。实现乡村文明一方面是要依靠我们正确的引导,积极的宣传,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原先落后的、不文明的行为,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治理途径,从客观上监督管理不文明等行为,从基础上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总要求就是******提出的 20 个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也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的重新定位,实际上是一个战略转型,即城乡一体,农村优先,最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种转型说明,农村农业工作是中国全局性、战略性、决胜性的工作。

 我们所有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否是检验我们改革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实现了全面的生活富裕,

 才是从本质上实现了摆脱贫困的前提,从根本上实现了乡村振兴。这几个方面,环环相扣,相互联系,既是对先前‚三农‛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接下来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性的指导,只有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推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落实,终将实现我们的乡村振兴。

 【篇 3】

 2017 年 10 月 18 日—2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在会上了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工作报告,报告里****讲到了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指南。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

篇六: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

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研究

 摘要: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尤为重视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本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概括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与构建原则,将可持续发展能力剖析为三大层次:生存层,表现为生存发展的综合技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核心层,表现为创新创造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永动机;关键层,表现为科学管理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指挥中枢。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

 乡村旅游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与抓手。因此,全社会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在研究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我国更是掀起了乡村旅游研究热潮。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关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还鲜有涉及。事实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不仅是乡村发展的受益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要素就在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就无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也就无从谈起。基于此,本文专门研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问题,以期为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1 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新活力,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更好的发展环境。乡村旅游发展要以促进乡村振兴为重要使命,以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强劲动力,切实提升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效率与效果。

  1.1 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首要任务,而提升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兴旺。乡村发展普遍面临资源分布不均匀、“空心村”等问题。提升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解决乡村基本劳动力与人才不足问题,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有利于整合、协调乡村资源,发掘乡村经济价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型从业者”,激发创新思维,提高技术、服务、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业态,避免同质化竞争,从而繁荣乡村产业。

  1.2 改善乡村宜居宜业环境

  “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要求,而提升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改善乡村宜居宜业环境。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生态保护观念与环境保护能力提高,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乡村生活和经济收入的重要性,能够主动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防止乡村环境污染。同时,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视文明素质、道德规范的培养,为保护和传承乡村本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资本,推动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1.3 提高综合应急治理水平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而提升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提高乡村综合应急治理水平。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储备更深厚、更全面,有助于提高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公众参与度,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危机意识与治理能力更强,有助于防范风险,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确保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在自然灾害和流行病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频发的当下,提高乡村综合应急治理能力和水平尤显重要。

  1.4 增加乡村居民稳定收入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而提升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增加乡村居民稳定收入。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重要资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乡村居民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生产力的不断增强生产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从而实现更大的劳动力价值,稳步提升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的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

  2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的原则

  2.1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特性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人的实际生活福利的提高,强调发展的后劲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

 活的支持作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建应当既重视自身利益的经营,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既能完成当前发展目标,又能满足未来目标的需要;既注重乡村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能协调生态环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鉴于此,本文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定义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在契合和服务乡村旅游发展以及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注重人的多元化、全方位发展,能够掌握和运用多项任务或目标的综合性技能;注重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发挥,能够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注重人的文明素质、科学治理理念的培养,能够有效协调自然生态、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乡村有序和谐持续发展的目的。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可持续性,这是首要的特性,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一种自我发展能力,能够满足并促使乡村旅游长期发展,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冲击而受到沉重打击;二是综合性,即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体现在知识、技能等表层,还体现在思维、理念等内层;三是指向性,即指向乡村旅游发展,带有明显的乡村旅游发展的行业特性。

  2.2 构建原则

  2.2.1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词和主旋律,将统领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等均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任务和要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建应当契合且服务于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

  2.2.2 立足乡村居民实际情况

  根据空间集聚理论,城市聚集了更多的人力资源,其中一线城市更是聚集了最优质的人力资源,而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大多是“老、少、残、弱”。因此,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建应该立足乡村居民的实际情况,不可好高骛远。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情况,要因地制宜,有所偏重地发挥特色人才的作用。

  2.2.3 面向乡村旅游长远发展

  乡村旅游不是特定时期的“短暂运动”,乡村旅游的作用和功能是全方位的、巨大的,但目前却出现了“每一个支持乡村旅游的理由背后总有反对的声音”的现象,如乡村旅游能解决就业问题,但乡村旅游所涉及的工作往往是无出路、低技能、低回报、季节性的。因此,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建要避免急功近利,面向乡村旅游长远发展。

 3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与释义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分为三大层次:第一层为生存层;第二层为核心层;第三层为关键层(如图 1所示)。

  图 1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

  3.1 生存层

 生存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表现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在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综合“努力程度”。“努力程度”越大,生存能力越强,意味着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意味着能胜任更远大的发展目标。一般而言,乡村地区劳动力不足,人才缺乏,尤其是缺少综合性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而旅游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乡村全面振兴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因此,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要强调全面发展,在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本土特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乡村综合治理与管理等方方面面都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建言献力。

  3.2 核心层

  核心层是可持续发展的永动机,主要表现为创新创造的能力,标志着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能力间的内部差异。首先,创新创造能力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自身区别与其他人的重要特质,不拘泥于过去与现在已有的成就,能够不断学习、培育、积累和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稳健成长。其次,创新创造能力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最近几年,乡村旅游的热潮掀起,全国各地纷纷效仿,但乡村旅游开发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具备创新创造能力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挖掘更多的产业形态,如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康养等多种新兴产业,打造独树一帜的旅游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最

 后,创新创造能力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对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的有力把握。时代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快速更替的,新的思想观念、新的事物、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这要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能够与时俱进,结合乡村发展的需要,灵活运用,而不是局限于“土气”,忽略了社会的进步。

  3.3 关键层

  关键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挥中枢,表现为科学管理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体,都可看作为一个系统,应当具备“健康、有序、稳定”的特征,科学管理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是对整个系统健康、有序、稳定运行的统筹与保障。

  对于科学管理能力,首先,要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对宏观经济、政策举措等具有准确的判断。外部环境的变动虽不直接作用于乡村,但与乡村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需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及时了解社会动向,分析环境变化,发现现有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抓住机遇,开发和培育有需求的产品与业态,选择有效的营销方式与手段,例如旅游云直播等,以便适应市场环境。其次,要求对乡村整体建设有精确的把握。只有清晰认识乡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长久之路。除了对内外部环境要素的剖析,科学管理能力更强调高效生产,达成最优目标。面对激烈的竞争、不断发展变化的旅游业,能

 够掌握现代旅游管理知识、现代科技、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制定规范的管理标准、形成乡村科学管理体系的主力。

  对于组织协调能力,一方面是对不同诉求和利益的整合与协调。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要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的发展等不同层面的关系问题,以应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和出现的问题、危机与挑战。另一方面是指对居民意识与社会行为的规范与引导。例如,乡村传统文化和本地民俗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也是乡村旅游特色之一,但在旅游开发,甚至在原先乡村建设中就被忽视了,有的甚至遭到当地居民的破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应主动拾起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并组织和引导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其中,实现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 Hjalager A M,Kwiatkowski G,Larsen M.Innovation gaps in Scandinavian rural tourism[J]. Sc 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2018, 18(1):1-1

 [2]蔡建刚,周波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4):93-97.

  [3]李娟梅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能力提升探究[J].成人教育,2019,39(06):60-64.

  [4]向志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人力资本投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03):80-83.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干部执行力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和有关村干部情况的现实背景,综合国内外文献提出村干部执行力的概念,提取多级别、多层次的村干部执行力指标,为村干部在振兴战略执行中多方面培育、提升、挖掘他们的能力和潜能提供重要参考,其中包括素质能力、决策能力、凝聚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5 项一级指标,又下设 14 个二级指标、38 个三级指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干部;执行力;指标体系;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执行力研究现状

  “执行力”这一概念最早被应用于行政法学领域,近些年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之后又进一步被运用到政府领域以及党的建设领域中,丰富和发展了执行力的内涵和意义。周永亮博士认为,“在形成了决策、制订了具体的计划之后,达成目标的具体行为就是执行,而确保执行完成的能力和手段构成了执行力。”范亚平、付建龙认为“执行力,就是实施发展战略、实现发展目标的能力,就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 把理想变成现实、把计划变为成果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说得最多的‘贯彻落实’的能力。”根据已

 有研究可知,执行侧重行为,执行力强调通过行为达到目标的效果,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国外执行力研究主要是针对企业和政府,在政府执行力研究中,着名行政学家怀特指出“政府的公共行政,就是公共事务的执行;行政活动的目的,是使公共计划得以最迅速、最经济、最圆满地完成。”另外,还有学者通过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政府的执行力进行研究。普利丹通过对政策能力、实施权威和运作效率三个方面的操作化分析,建立起了对政府能力进行量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研究。

  1.2 村干部执行力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执行...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精选 振兴 乡村 战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