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迈文档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工作汇报 >

如何做好三农工作10篇

发布时间:2022-08-21 10:20:04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做好三农工作10篇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做好三农工作10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做好三农工作10篇

篇一: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圆满完成到 2020 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二、咬定目标精准施策,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到 2020 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排查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强化沪滇、粤滇扶贫协作。深入推

 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开展常态化约谈,发现问题随时约谈。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和考核评估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巡察,推动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二)聚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聚焦迪庆州、怒江州和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逐项列出清单,明确责任,对账销号。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社会帮扶、干部人才等政策措施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持续优先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资金的投入力度。

  (三)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问题,着力解决重搬迁、轻后续帮扶问题。强化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防联控联保责任,避免因贫失学辍学。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措施,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扎实推进生态扶贫,促进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加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关心关爱基层扶贫干部。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力度。

 (四)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众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对摘帽后的贫困县和出列的贫困乡、贫困村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成果。

  三、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产基地,推动建立有机产业联盟。坚持每年在“中国农民丰收节”评选“10 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 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巩固扩大北上广深及港澳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建设,建设一批绿色食品交易中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

  (二)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 1000 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每个有条件的村至少培育 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县培育若干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全省重点培育 10家农业上市企业。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重点产业领军企业跨区域发展精深加工,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到 2020年,力争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四)培育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支持各地区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五)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建设 20 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一部手机云品荟”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和农村电商服务企业。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村企业,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稳定农民工就业,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

 创业试点。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鼓励依法设立乡村就业创业引导基金,加快解决用地、信贷等困难,支持发展小微企业。

  四、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稳定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稳定粮食产能。强化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到 2020 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 1815 万吨以上。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到 2020 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 8768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7341 万亩。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到 2020 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2400 万亩以上。全面完成 3750 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 1450 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先向“两区”安排,糖料蔗核心主产区“双高”基地建设范围覆盖到划定的所有保护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三)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积极发展木本油料。加强冬季农业开发。稳定生猪生产,加快发展牛羊、特色家禽养殖。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

 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监测防控,确保产业安全。

  (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科技攻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建设重点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省级 20 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中药材、麦类等特色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成果产权制度,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完善人才评价和流动保障机制,落实兼职兼薪、成果权益分配政策。

  (五)做好重要农产品保障工作。完善我省储备粮规模结构布局,增强粮食产销自我平衡能力。巩固提升天然橡胶、糖料蔗、油菜生产能力。深化跨境农业合作,推动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支持 XX 农垦集团构建境外天然橡胶、蔗糖和粮食产业联合体。加大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力度。

  五、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一)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县

 (市、区)党委书记为“一线总指挥”。省、州(市)、县(市、区)财政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启动建设一批森林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和最美庭院创建活动,每年组织评选 3000 个美丽乡村。

  (二)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村内道路建设。加快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持产地建设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物流配送等设施。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建管长效机制,鼓励各地区将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

  (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三年振兴计划。多渠道解决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实现“一村一幼”全覆盖。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乡村卫生人才建设,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政策。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优抚安置制度。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建设。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支持多层次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

  (四)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加强畜牧养殖大县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治理。做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和沙化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落实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常态化曝光、处理、问责机制。

  (五)强化乡村规划引领。以县为单位推进村庄布局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加快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体现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形成城乡融合、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和风貌管控。

  六、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加大家庭农场培育力度,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推进农垦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政策。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回头看”。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防止农地非农化,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依法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农业设施用地管理,巩固“大棚房”问题整治成果。

  (三)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期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做好成员身份确认,注重保护外嫁女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办法。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

 (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健全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探索设立重点产业优势特色农产品地方保险品种。建立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总体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逐步回归本源,为本地“三农”服务。切实降低“三农”信贷担保服务门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符合条件的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七、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加强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推进村级事务公开。指导农村普遍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创建一批村规民约示范村。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加强农业综合执法。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出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文明

 村镇、最美家庭。支持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设施,培育特色文化村镇、村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

  (三)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杜绝“村霸”等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坚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和“保护伞”。严厉打击敌对势力、邪教组织、非法宗教活动向农村地区的渗透。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地质灾害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

  八、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实施“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对村“两委”换届进行“回头看”,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清理出去。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全面落实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建立第...

篇二: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017年 3月 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 北京召开,会上李克强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 ,其中 有 关 “三农 ”内容 占据了重重的 分量 。总理在 报告 中 关于 “三农 ”都讲 了什么 呢? 本刊将为您划重点 。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 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今年再减少农 村贫困人口 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340万 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 30%以上 。加强集 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发 ,改善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 扶贫 ,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 ,增强贫困地区和贫 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 ,强 化资金和项目监管。创新扶贫协作机制,支持社会力 量参与扶贫。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 的评估考核 ,严肃查处假脱贫 、 “被脱贫”、数字脱 贫 ,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 ,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合力攻坚 ,农村贫困 人 口减少 1240万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但不能懈 怠 ,目前还没有脱 贫的几千万贫 困人 口 ,主要 分布在 中西部石山区、深山区、极端干旱山区、高寒阴湿地 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基础设施匮乏,经济发 展滞后 ,是扶贫工作中的 “硬骨头 ”。今后几年 ,我 国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深化农村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 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 权利 。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 ,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 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 。健全农村 “双创”促进机 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 人、科技人员到农村施展才华。

 农村改革千头万绪 ,首要是抓住关键性 、基础 性、普遍性的任务。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 ,主线 是处理好农 民和土地的关系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 革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这一揽子的改革 ,都是 属于给农村打下制度性基础的改革 ,是农村改革的 ‘深水区’和 ‘硬骨头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 事杜鹰说 。

 改革来自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也来自于生产力的 进发 。除却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变革 , “双创 ” “城归”等新力量也为农村改革注入了新动能。全国 政协委员杨志明建议 :

 “要像扶持 ‘海归’那样扶持 ‘城归’。可以将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农副产品就地加 工、革命老区旅游开发 、精准扶贫等优惠政策进行集 I-麟 够 三=三罐 订阅 ( (农家致富顾问》杂志,订阅价 5·o元 /期,全年 60元。邮发 三I叁三三j 瞄 三三棼 6 勇 南E

 成 ,集中释放形成磁场效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用 地作出统筹安排 ,可以依托现有各类园区,盘活闲置 厂房等存量资源 。” 抓好金融体制改革 :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 。

 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 ,促进金融资 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 “三农 ”g]/J\微企 业。抓好金融体制改革 ,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 用,强化农村信用社服务 “三农”功能 。

 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 ,增加优质绿 色农产品供给 ,扩大优质水稻、小麦生产,适度调减 玉米种植面积 ,粮改饲试点面积扩大到 1 000万亩以 上。鼓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 品精深加工 ,拓展产业链价值链 ,打造农村一二三产 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总理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 “一个化蛹 成蝶的转型升级过程 ,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 ,既非 常紧迫又艰 巨复杂。”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 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 ,结构调整是当今种 植业必须要走的转型之路。从种粮到种花卉苗木,让 聚贤村的老百姓富裕起来 ,不过 ,对很多地方来说 ,

 结构调整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

 调结构要尊重农民意愿 ,以引导为主 。全国政协 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说 :“到底是种玉米 、 种大豆 ,还是种水稻 ,最终生产权利在农民手里。农 民肯定要根据地区的比较优势来决定种什么作物 ,最 后还要根据市场收益情况,通过价格和成本来选择不 同的作物。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不能强制让农民种 什 么或不种 什么 ,只能 是 引导性 的 。”结 构调 整还要 有一个区域性的整体设计和规划。全国人大代表、农 业部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赵立欣提出,要按照土地承载 能力来规划种植规模 ,以及根据当地养殖业的规模实 现种养平衡。

 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 JUJIAO l三农聚焦 牌创建 ,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 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土地 整治 ,大力改造中低产 田,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2000万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特 色农业现代化的必 由之路 ,离不开农业保险有力保 障。今年在 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 ,对适度 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 予以支持 ,提高保险理赔标准 ,完善农业再保险体 系 ,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 20万公 里 。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 全覆盖。完成 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 。提高农村饮水安 全供水保证率。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深入推进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 的美丽乡村 。

 推进生态建设 :强化水 、土壤污染防治 。抓好重 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 染详查 ,分类制定实施治理措施。推进生态保护和建 设 ,抓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启动森林质量提 升、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 态保护工程试点,完成退耕还林还草 1 200万亩以上。

 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开展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 试点,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 、养老 、医疗等服务 。

 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 购融合发展。

 时至今日,让深藏于山区农家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物 流送达 全国各地 ,再也不 是什么难事 。农村电子商务 的蓬勃发展,既为农产品销售难的老问题找了一条解 决的新途径,也让城市的消费品能够顺利抵达农村,

 满足农民多层次的生活需要。农村电商的发展已经走过 8年的历程 ,依然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富矿。部分代表 委员建议,农村电商的发展还需在稳中求进 ,进中求 新 。同时,要加强监管力度 ,避免权力寻租 ,建立合 规、合法、合理的电商发展平台,为农业的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贡献—份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刊综合)

篇三: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 央 - 农 - 村 - 工 - 作 - 会 - 议 - 解 - 读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课件

 前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尤为重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把做好"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推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目录02: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03:聚焦主要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01: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第一章节

 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四次到河南考察调研,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指出,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河南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我们牢牢扛稳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全国稳住农业基本盘作出贡献。

 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实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844.52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1034万亩。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7580万亩。2021年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全力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全年粮食产量仍达1308.8亿斤,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推动蔬菜生产大县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蔬菜种植面积2637万亩、产量7428万吨。稳定生猪产能,2021年河南省生猪存栏数居全国首位,外调生猪及猪肉折合生猪2758万头。加快肉牛奶牛产业发展,2021年新扩建500头以上肉牛场78个。优化家禽产业发展,2021年家禽出栏11.2亿只,禽蛋产量达446万吨。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

 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718.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开展田园增收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每个脱贫县都形成了两到三个特色鲜明、帮带面广的主导产业,72%的脱贫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2021年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14499元、增长13.2%。

 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食品加工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加快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围绕面、肉、油、乳、果蔬五大产业,开展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五大行动,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增长9.1%。累计创建八个国家级、一百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些领域育种能力走在全国前列,现代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加快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围绕面、肉、油、乳、果蔬五大产业,开展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五大行动,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增长9.1%。累计创建八个国家级、一百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农村宅基地、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管理。实施城乡交通、供水保障等一体化行动,实施县域城乡教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均等化行动,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3%。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3.4%。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1.8%、82%,废旧农膜综合回收率达90%以上。

 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农村社会保持稳定高质量推进村“两委”换届,“一肩挑”占比99.73%,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7.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上升10.4个百分点。持续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98%的村制定村民自治章程,95%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99%的村建立民主理财、财务审计、村务管理等制度。全面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村、社区)创建,河南省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占比动态保持在80%以上。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推进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4个、实践所2221个、实践站32734个。

 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占74.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发展。持续推进粮食储备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改革。河南“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民收入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相比不高,基层治理存在弱项。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尽快补上发展短板。

 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第二章节

 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我们要深刻领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把握历史主动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完成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历史告诉我们,"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一条重要主线。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做好"三农”工作的智慧和力量,牢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胸怀两个大局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凸显。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仅靠进口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还要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而农业农村可投资的领域、可挖掘的市场、可激发的动能都很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三农”工作具有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基础支撑作用,坚决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做到“两个确保”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是落实******对河南要求的具体行动。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每年向省外调出原粮及制成品折合粮食六百多亿斤,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必须牢牢扛稳的重大政治责任。同时,河南有4.5万多个行政村,4304万乡村常住人口。建设现代化河南,大头重头在"三农”,潜力和空间也在"三农”。我们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两个确保”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主要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三章节

 聚焦主要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新发展阶段,河南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必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上,紧紧扭住重大问题、关键环节、重点工作,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上展现新作为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河南省粮食产量稳定在一千三百亿斤以上。坚决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巩固耕地"非农化” "非粮化”专项整治成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分类分区域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同步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和正向激励机制,让农民种粮有收益、主产区抓粮不吃亏。加快多层次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聚焦主要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上彰显新担当。开展农业、林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加快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设立政府引导的现代种业基金,整合重组种业集团,培育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郑新一体化发展为牵引,规划建设“中原农谷”。以主要粮油作物、畜禽、果蔬等为重点,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确保新成效。以抓好国家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认真查漏补缺,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倾斜支持力度。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十大行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支持带动脱贫人口就业较多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脱贫户、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大循环。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抓手,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力争全年完成五十万人次持证培训。

 聚焦主要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务求新提升。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农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提升品质为重点推进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深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为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建设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新业态,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

 聚焦主要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抓好灾后恢复重建上实现新进展加快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十二个专项规划,推动各类灾后重建项目今年大头落地,为确保受灾地区三年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加快受损住房重建,推进集中安置项目建设,年底前实现搬迁入住,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在主汛期前完成水毁水利工程修复任务,加强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制定超标准洪水应对方案,建立紧急避险专项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确保发生灾害时能够有力有效应对。

 聚焦主要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深化农村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以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抓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技推广体系。

 聚焦主要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迈出新步伐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县城、乡镇、村庄规划,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功能全域布局,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坚决防止强制合村并居,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更好体现中原乡土特色,把"老家河南”的乡愁和文韵留住。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分区域推进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动城区管道天然气向乡村延伸,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创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紧密型县域医疗...

篇四: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课件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报人:某某某 汇报时间:2022.X.X

 与会人员提前5分钟入场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请将手机调成会议模式静音或者震动状态严禁做与会议无关的事如睡觉、玩手机等为了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您不要吸烟。与会人员请严格遵守以上规定,会议期间如遇以上行为者,每次罚款100元违纪者请主动将罚款上缴至会议主持人处,再由会议主持人转交前台统一保管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尤为重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把做好"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推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前 言

 01 推 动 " 三 农 ” 工 作 迈 上 新 台 阶02 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03 聚 焦 主 要 任 务 全 面 实 施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贯彻实施和宣传普及乡村振兴促进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的法律体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重要意义,一条一条贯彻落实好这部法律。

 01 推 动 " 三 农 ” 工 作 迈 上 新 台 阶******先后四次到河南考察调研,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指出,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河南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我们牢牢扛稳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全国稳住农业基本盘作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

 01 推 动 " 三 农 ” 工 作 迈 上 新 台 阶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实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844.52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1034万亩。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7580万亩。 2021年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全力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全年粮食产量仍达1308.8亿斤,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推动蔬菜生产大县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蔬菜种植面积2637万亩、产量7428万吨。稳定生猪产能,2021年河南省生猪存栏数居全国首位,外调生猪及猪肉折合生猪2758万头。加快肉牛奶牛产业发展,2021年新扩建500头以上肉牛场78个。优化家禽产业发展,2021年家禽出栏11.2亿只,禽蛋产量达446万吨。

 01 推 动 " 三 农 ” 工 作 迈 上 新 台 阶 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718.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开展田园增收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每个脱贫县都形成了两到三个特色鲜明、帮带面广的主导产业,72%的脱贫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2021年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14499元、增长13.2%。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

 01 推 动 " 三 农 ” 工 作 迈 上 新 台 阶加快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围绕面、肉、油、乳、果蔬五大产业,开展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五大行动,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增长9.1%。累计创建八个国家级、一百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围绕面、肉、油、乳、果蔬五大产业,开展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五大行动,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增长9.1%。累计创建八个国家级、一百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食品加工成为第一支柱产业一些领域育种能力走在全国前列,现代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

 01 推 动 " 三 农 ” 工 作 迈 上 新 台 阶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农村宅基地、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管理。实施城乡交通、供水保障等一体化行动,实施县域城乡教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均等化行动,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3%。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3.4%。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1.8%、82%,废旧农膜综合回收率达90%以上。

 01 推 动 " 三 农 ” 工 作 迈 上 新 台 阶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农村社会保持稳定 高质量推进村“两委”换届,“一肩挑”占比99.73%,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7.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上升10.4个百分点。持续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98%的村制定村民自治章程,95%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99%的村建立民主理财、财务审计、村务管理等制度。 全面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村、社区)创建,河南省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占比动态保持在80%以上。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推进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4个、实践所2221个、实践站32734个。

 01 推 动 " 三 农 ” 工 作 迈 上 新 台 阶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占74.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发展。持续推进粮食储备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改革。河南“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民收入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相比不高,基层治理存在弱项。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尽快补上发展短板。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贯彻实施和宣传普及乡村振兴促进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的法律体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重要意义,一条一条贯彻落实好这部法律。

 02 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我们要深刻领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02 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把握历史主动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 ******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完成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历史告诉我们, "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一条重要主线。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做好"三农”工作的智慧和力量,牢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02 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胸怀两个大局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凸显。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仅靠进口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还要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而农业农村可投资的领域、可挖掘的市场、可激发的动能都很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三农”工作具有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基础支撑作用,坚决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02 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做到“两个确保”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是落实******对河南要求的具体行动。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每年向省外调出原粮及制成品折合粮食六百多亿斤,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必须牢牢扛稳的重大政治责任。同时,河南有4.5万多个行政村,4304万乡村常住人口。建设现代化河南,大头重头在"三农”,潜力和空间也在"三农”。我们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两个确保”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主要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贯彻实施和宣传普及乡村振兴促进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的法律体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重要意义,一条一条贯彻落实好这部法律。

 03 聚 焦 主 要 任 务 全 面 实 施 乡 村 振 兴 战 略在新发展阶段,河南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必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上,紧紧扭住重大问题、关键环节、重点工作,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河南省粮食产量稳定在一千三百亿斤以上。坚决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巩固耕地"非农化” "非粮化”专项整治成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分类分区域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同步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和正向激励机制,让农民种粮有收益、主产区抓粮不吃亏。加快多层次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在 扛 稳 粮 食 安 全 重 任 上 展 现 新 作 为

 03 聚 焦 主 要 任 务 全 面 实 施 乡 村 振 兴 战 略在 打 好 种 业 翻 身 仗 上 彰 显 新 担 当开展农业、林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加快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设立政府引导的现代种业基金,整合重组种业集团,培育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郑新一体化发展为牵引,规划建设“中原农谷”。以主要粮油作物、畜禽、果蔬等为重点,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以抓好国家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认真查漏补缺,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倾斜支持力度。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十大行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支持带动脱贫人口就业较多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脱贫户、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大循环。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抓手,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力争全年完成五十万人次持证培训。在 巩 固 拓 展 脱 贫 攻 坚 成 果 上 确 保 新 成 效

 03 聚 焦 主 要 任 务 全 面 实 施 乡 村 振 兴 战 略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农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提升品质为重点推进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深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为重点...

篇五: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ldquo;三心”聚“三农” 阔步新征程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指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今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十八连丰”。明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三农”工作,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大意义。广大基层干部要从******的重要讲话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恒心、坚定决心、坚守初心,在新征程上昂首阔步、砥砺前行。

  以“誓将铁杵磨成针”的恒心,打造现代科技农业。没有农业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就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加快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就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作物栽培、家禽牲畜饲养、病虫害防治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我们要根据本地新型农业、现代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把理论知识与

 实际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库,注重结果运用,形成闭环,充分发挥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作用。

  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助推乡村建设行动。******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在新时代,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仅是技术性的政策执行过程,更是一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力量共同参与新发展理念的重大践行,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和体制革命。我们要带头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乡村建设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和党建引领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乡村建设行动的领导,持续做好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工作,改进乡村治理,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体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理想,反映了我们党百年来的不懈追求。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练就服务群众

 的真本领,以真挚的人民情怀砥砺初心,增强责任担当,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朝着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迈进。

 农村如何利用“兵法”解决“用人荒” ******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进乡村创新创业。”随着党中央“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城乡发展进入互补融合发展阶段,这其中农村实用性人才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农村“用人荒”是制约乡村振兴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用人荒”,也许古代的兵法里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和“关门打狗”。

  “诱敌深入”,关键在一个“诱”字,就是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一线流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有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农村人才工作政策。“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青年农村电商培育工程、返乡创业农民工贷款、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地,无疑吸引了大批城市高素质人才和外出务工的农民回到乡村从事基层工作和新型农业主体创新创业。这时就要求乡村一方面要大力加强进村返乡政策宣传工

 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确保引进人才应享政策落实到位,为农村经济、文化体系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引进基础。

  “集中优势兵力”,关键在“重点照顾”,就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资源,打牢人才队伍基础。直接“拿来用”的人才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乡村全面振兴还需从“新人”开始进行培养培育,利用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开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培训。同时要加强交流考察工作,组织人才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增长技术知识,和本地区实际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农村人才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人才在农村干事创业的才干本领,打造一支自主培育的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人才队伍。

  “关门打狗”,关键在一个都不能放走,就是建立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人才队伍组建完成后,需要保持“队员”稳定,如果“进出”周期太短,就保证不了人才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延续性。尤其是要杜绝“镀金”“走过场”和“吃空饷”的情况。要确保人才优惠政策落地,提供精准服务,建立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让更多人愿意扎根在农村,生活在农村。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人才教育引导,从制度和情感上加强人才在农村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另一方面优惠政策应精准对接需求,解决人才在事业发展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愿意去农村的人才安心留下,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乡村兴则国家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和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实现乡村振兴势在必行。而乡村振兴的关键仍然是人才振兴,我们要利用好“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和“关门打狗”等这些“兵法”,才能打造一批乡村振兴实用性农村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人才基础。

  “三抓”提“三力” “龙头”促振兴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与农民群众直接联系的纽带,也是党的各项政策主张得以落实的基础。在“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变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更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线“龙头”作用,抓住人才建设、抓好行动示范、抓实产业发展,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的战斗力、引领力、作用力。

  抓住人才建设,提升“战斗力”,让“龙头”强起来。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抓住人才建设这个关键,不断提升战斗力,让一线龙头强起来。要拓宽寻人渠道,放宽视野,从

 新乡贤、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群体中挖掘村“两委”班子的后备力量,共同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从多层面、以多元素构建村级组织服务体系,建立系统培养、专项培养、平时培养相结合的干部培养机制,实现乡村振兴力量结构化、标准化、数字化和专业化,真正让人才请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使乡村振兴的人才之泉源源不断、滔滔不绝。

  抓好行动示范,提升“引领力”,把“龙头”亮出来。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乡村振兴任务重大,不是靠喊喊口号、做做文件就能干出来的,党员干部特别是村级组织的干部,当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情投入干、带着群众干,不断提升引领力,把一线龙头亮出来。要注重个人作风,塑造队伍形象,在言行举止、生活纪律、出勤参会、接待群众等各方面严格要求、定好规矩,让硬规矩代替真随意,把作风擦亮;须注重躬身为范,避免只说不干、空手指挥,要用行动打消群众对新方法、新路子的疑虑,帮助群众啃下硬骨头、接好烫山芋,进一步擦亮党员干部敢做先锋、敢担责任、一心为民的本色。

  抓实产业发展,提升“作用力”,使“龙头”舞起来。要将产业发展得好不好、群众有没有受益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不断提升作用力,使一线龙头舞起来。要围绕集体产业发展的重点,深入分析本地的资源禀赋、文化优势、区位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设计发展方略,通过产业融合等方式,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用,进一步把集体产业的“蛋糕”做大;要聚焦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保障集体产业经营

 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以工入股、以地入股、投资参股等方式,实现人人入股、各尽其力、共促发展;要聚焦群众幸福的目标,集小钱办大事,从集体产业盈余资金、群众入股收益中,设置村级建设资金,专门用于建设生产条件、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等群众能普遍受惠、共同受益的方面,打造乡村发展共同体。

 “三农”干部要抓紧炼就“金刚钻”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 2022 年“三农”工作。会前,******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抓紧提高“三农”工作本领。

  “三农”干部是打通“三农”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只有炼就服务“三农”的“金刚钻”,才能揽下“三农”工作“瓷器活”,稳定“三农”基本盘,为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平稳健康经济环境及国泰民安社会环境铸就坚不可摧的“底座”。

  勤学善思,心中有“数”。“三农”工作是最“显眼”的民生工程,事关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只有学深悟透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精神,才能确保开展工作时“底数”清楚、不

 偏不倚、切中肯綮。“三农”干部要全面学习、系统贯彻******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切实理解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紧密结合实际学懂弄通做实;深入学习中央、省委等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尤其是与群众密切相关、需要群众密切配合的发展政策、惠民政策,要能如数家珍,在宣传、讲解、实施时做到说得清、道得明、理得顺,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切实当好服务“三农”的明白人、铺路人、引路人。

  深访广探,脚下有“路”。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工作就具备多少“准星”。党员干部如果平日不进基层、不沾泥土、不湿裤脚,对乡村情况不熟悉,一身“机关味”,开展工作时就难免“隔靴搔痒”“隔山打牛”“走岔跑偏”,既损害党员干部形象,也折腾群众、贻误发展。“三农”干部只有坚持深入基层一线、融入群众生活,听得懂农民话、吃得下农家饭、住得下农家房,在牛棚羊圈拉家常,在田间地头找症结,点对点访民困、面对面听民声,全面了解“三农”工作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新问题,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拿出务实管用的工作举措,确保服务“三农”有方向、有路径、有实效,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精钻细研,手上有“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懂就要学。农民最恨的是装腔作势的形式主义,最怕的是外行领导内行的官僚主义。“三农”干部如果对相关业务一知半解、一窍不通,开展工作瞎指挥、乱操作,不仅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还会拖慢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三农”干部要常态化向书本、向专家、向农民、向

 实践学习,真正懂得有关农业、产业的气候地理、品种市场、种养经验、产业融合发展等,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改进和完善乡村治理,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篇六: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篇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篇一:

 明年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这个重要历史交汇点,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机重要,意义重大。这次是我主动提出要来讲讲的,目的是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明确信号:“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我常讲,领导干部要胸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月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 成的形势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 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 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战略全局看, 民族要兴,乡村必振兴。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 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纵览历朝历代,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办社会稳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到了近代,列强.入侵;内忧外患,农村荒凉,民不聊生。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 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致力于使农民从经济剥削下解放出来。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农民 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农 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 心问题”。1936 年,他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到,“谁嬴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芾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实现了亿万农民翻身得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组织农民重整山河、发展生产进行了艰辛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鞑蒂,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 会生产力, 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 I 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粮食产量连续 6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 2010 年翻一番多,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发生 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是全党全国共同奋斗的结果, 大家都付出了艰辛努力。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尽管我们的“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 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从现在到 2035 年,也就 3 个五年规划期,要抓紧行动起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到 2035 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任务, 要科学分析、深化研究, 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搞清楚, 科学提出我国农业农 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当前,首先要把“ 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制 定好。一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 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走性日益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反复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一个任务就是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应对风险挑战,不仅要稳住农业这一块,还要稳住农村这一头。经济-有波动,首当其冲受影响 的是农民工。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

 发, 2000 多万农民工返乡。今年受新 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际经济下行影响, -度有近 3000 万农民工留乡返乡。

 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大局能够保持稳定,没有出什么乱子,关键是农民在老 家还有块地、有栋房, 回去有地种、有饭吃、有事干,即使不回去心里也踏 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 农民在城里没有彻底扎根之前,不要急着断了他们在农村的后路,让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这就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特色,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应对世界大变局的战略举措, 也是我们顺应国内发展阶段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能够释放出巨量 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确保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 8 年努力,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党全国、各行各业特别是脱贫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都付出了艰辛努力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

 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 史性转移。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但收入水平仍然 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 -些边缘户本来就晃晃悠悠,稍遇到点风险变 故马上就可能致贫;脱贫地区产业普遍搞起来了, 但技术、资金、人才市 场等支撑还不强,有的地方甚至帮扶干部一撒,产业就可能垮掉。下一 步, 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要 做好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绝不能出现这边宣布全面脱贫, 那边又出现规模性返贫。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对易返贫致 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 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要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不能靠发钱养人,防止陷入福利陷阱、政策养懒汉。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要做好兜底保障, 及时纳入现有社保体系, 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挡升级。易地扶贫搬迁了近千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很多大型集中安珞区几乎是平地起新城。要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

 业、逐步能致富。脱贫攻坚形成了庞大的扶贫资产,对这些资产要摸清底数、加强监管,确保持续发挥作用。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 5 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有关部门要对各领域具力体政策进行梳理,出台操作性文件和工作方案。要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 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 继续坚持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机制,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及时完善。要平稳有序做好各级扶贫办机构职能的调整优化,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要压实责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

 三、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 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今 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功不可没,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刚着手解决,总 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今后一个时期粮食 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宁可多生产、多储备-些,多了的压力和少了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面积、产量

 不能掉下来,供给、市场不能出问题。“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早在 2013 年,我就讲过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这些年,我先后对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等提出要求,有关部门打了一套组合拳。但是,耕地乱象仍屡禁不止。比如,一些地方占用基本农田大搞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一些地方在公路、铁路、河渠两旁占用良田建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宽的绿化带。我们土地是不少,但同 14 亿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资源!建城市、搞工 业、保生态都要用地,必须精打细算,排出优先序 ,绝不能占用耕地和违背 自然规律去搞造林绿化。各省区市现有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必须保住, 不能再往下降了!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这个决心一定要下,该拿的钱一定要拿!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反复思考,感到有一条必须明确,就是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我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了这个问题。

 这设备那设备,这条件那条件,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大豆等种子讲了多少年,但突破进度还是很不理想。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干劲,明确方向和目标,加快实施农 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 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有关部门要在严格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推进生物育种研发应用。要加快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通道,促进政府公益性服务和市场社会化服务协同发力。既要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也要加快补上烘干仓储、冷链保鲜、农业机械等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短板,特别是要加大农业重要装备自主研制力度,加强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等建设。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这几年种粮成本增加、效益不高,不少地方甚至连年亏损。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范围。

 现在,粮食生产-大软肋是生产成本偏高,解决办法还是要创新经营方 式,要培育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少办。要加强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培训,促进管理现代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这些年,我国粮食生产明显向主产 区集中,这有其合理性, 但集中过度也会带来风险。如果各地都只想吃饭不 想种粮、只想吃肉不想养猪, 那谁来保供给!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

 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要-起端、责任要一起扛。此乃国之 大者!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 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长期以来,产粮大省、大市、大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表扬。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奖补力度,决不能让重农抓粮吃亏!

 现在,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今后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促进产业稳定发展。像大豆、棉花、玉米、小麦等一些大宗农产品生产,要抓紧研究部署,该扩大产量的要果断下决心,不能让人家拿住我们!这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大事!要打好农产品贸易这张牌,但关键要控风险、可替代、有备手,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走出去提高关键物流节点掌控能力, 增强供应链韧性。保粮食安全要一个品种一个品种深入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下去。制止餐饮浪费最近有所好转,必须长期抓下去,推动全社会形成勤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这几年,乡村振兴已经动起来了,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也见到了一些成效,现在到了全面推开的时候了...

篇七: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于“三农”工作思路及建议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秘资源网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www 2191.cn 今天区委、区政府召开“三农”工作座谈会谋划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这充分说明区委、区政府对“三农”工作是极端重视的。下面我就横店街 2006 年“三农”工作思路、措施及建议作简要汇报。

  一、抓思路创新确立用抓工业的方法抓农业的观点

  我街是农业大街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近年来我街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根本上看与建设农业强街、经济强街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创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跳出 “就农业抓农业” 的传统思维模式 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就是要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走一条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这应该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同时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街农业努力的一个大方向。

  二、抓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为农村工业化打造强势主体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深化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件带全局性、 战略性的工程。

 近几年 我街已引进了味来调料、

 天牧种禽、中排粮油、思维特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明年我们要在着力提升壮大、培育发展这批龙头企业上做文章。今年我街为味来调料公司配套建立了500亩蔬菜原料基地 明年力争扩大到 1000亩以天牧种禽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支持引导发展养鸡业重点发展专业喂养大户。做好中排粮油和思维特食品引进后的基建协调工作促其早日投产。除提升壮大现有龙头企业外还要着力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利用我街现有农业资源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兴办农字型企业。

 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抓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建好“第一车间”

  根据我街自然资源实际着力在特色、品牌、规模、效益上下功夫。区域布局上南部和东部濒湖地区以发展水产养殖为主逐步形成以螃蟹、 甲鱼、 鲫鱼、 才鱼为特色的武汉近郊高精水产品生产基地。种植结构上在稳定发展粮油种植的基础上利用东部油砂土壤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农户有种植蔬菜习惯及种植技术的优势 突出发展蔬菜种植。养殖结构上除狠抓水产业发展外要着力发展畜禽业和养蜂业目前全街养鸡、养鸭、养猪、养牛、养鹌鹑等专业养殖大户达50 多家已成为我街新兴农业产业我们将大力扶持积极引导促进畜禽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思维特食品公司为龙头整合现有养蜂资源成立养蜂协会扩大养蜂规模。依托味来调料、中排粮油等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一地一品

 一乡一特的优势产业带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格局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

  四、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我街农业农村实际在现阶段仅仅依靠发展农业难以达到加快农民增收的目的。农民收入正逐步以依靠非农收入为主。近年来这一趋势十分明显。因此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建议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注重发展农业中专学校、 农村职业高中、 农村富余人员就业培训学校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发挥现有成人教育机构的作用 三是建议区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培训的公共财政支出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力就业的成本四是要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作用适时举办劳务输出供需洽谈会定期发布劳务供求信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五是要重点抓好失地农民的安置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五、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奠定基础

  近二年我街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修建通村公路 80 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公路。但总的来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这制约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和流动制约着农村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改善农村生产生

 活环境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街明年将着力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街 20 多座农用机站由于年久失修超期服役老化严重大多不能正常运转水库、塘堰、渠道淤塞损毁也十分严重农业抗御旱涝灾害能力十分脆弱我街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收实行税费改革后村已无财力进行维修改造近几年我街虽投入了一部份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但终究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议区委、区政府要加大这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力求通过几年努力使农业做到旱涝保收。二是加强农村饮用水的改造做好集镇新区自来水管网延伸逐步达到安全用水标准。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 在规划先行的前提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六、抓惠农政策的落实逐渐缩小城乡差距

  一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免征农业税、 良种补贴和粮食直补政策形成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费减免的有关政策真正让农村学生上得起学。三是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 2.5 万人约占全街农业人口的 50%真正让农民看得起病不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四是加强农资市场管理 打击假冒伪劣 控制农资价格 维护农民利益。

篇八: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课件讲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最新)

 实施乡村振兴戓略,是以 X 同志为核心癿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癿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癿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丿现代化国家癿重大历叱仸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癿总抓手。

 一、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我们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

 第一,重要。吃饭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癿第一需要。民以食为天。解决十几亿人口癿吃饭问题,是全党全国人民癿头等大事。

 第二,基础。农业历来都属亍基础产业,基础丌牢,地劢山摇。自古以来就有无农丌稳癿说法。

 第三,薄弱。长期以来,农业现代化迚程相对缓慢,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属亍薄弱环节。

 第四,紧迫。党癿十九大作出了“新三步走”癿安排: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丿现代化;到本丐纨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癿社会主丿现代化强国。

 (一)吃饭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吃饭问题,既是历叱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既是中国问题,也是丐界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丌慌”,所有国家都一样。对亍十几亿人口癿中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既是我们自己癿仸务,也是对丐界癿贡献。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无农丌稳、无工丌富、无商丌活乀说。无论是从历叱癿角度,还是从现实癿角度,农业都是基础产业。X 总乢记多次强调,把中国人癿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 40 年来,一直把“三农”问题规为重大国计民生,作为全党工作癿重中乀重。自 1982 年以来,党中央已经先后发了 21 个关亍“三农”癿中央一号文件,与题部署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问题。其中,1982—1986 年连续发了 5 个,2004—2019 年又连续发了 16 个,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迚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三)进入新世纪后中央关于“三农”的两大历史性决策 取消农业税。迚入新丐纨,中央政府作出癿一个历叱性决策:取消农业税。2005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决定,自 2006 年 1月 1 日起废止农业税(包括牧业税),在中国延续了 2600 多年癿“皇粮国税”走迚了历叱博物馆。丌仁取消了农业税收,而丏实行农业反补政策,建立城乡统筹癿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戓。党癿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作出癿又一个历叱性决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摈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X 总乢记多次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迚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癿庄严承诺。

 (四)农民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课题 X 总乢记多次强调,小康丌小康,关键看老乡。缩小城乡差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共同富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坚定丌秱、矢志丌渝推行癿基本国策。

 党癿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癿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

 城乡一体癿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不现代化迚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党癿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强调癿正是“全面”二字,注重解决发展丌平衡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讲癿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癿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癿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癿小康,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癿全面迚步。

 党癿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重点解决四个方面问题:一是促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二是促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促迚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是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癿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党癿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癿明显短板,提出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幵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吅,迚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下好“十三五”发展癿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决戓制胜癿要诀。

 (五)党癿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戓略 党癿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戓略、人才强国戓略、创新驱劢发展戓略、乡村振兴戓略、区域协调发展戓略、可持续发展戓略、

 军民融吅发展戓略”。报告强调,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叱检验。

 (六)X 总乢记关亍实施乡村振兴戓略癿重要论述 党癿十八大以来,X 总乢记就“三农”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

 在党癿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戓略乀后,在 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X 总乢记系统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戓略癿重大意丿和深刻内涵,明确挃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丿乡村振兴道路。

 在 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X 总乢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劢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细振兴。

 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戓略工作推迚会议上,X 总乢记再一次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细振兴,推劢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迚步、农民全面发展。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劢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劢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并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以实干促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觃律,觃划先行,分类推迚,加大投入,扎实苦干,推劢乡村振兴丌断取得新成效。

 X 总乢记关亍实施乡村振兴戓略癿重要论述,高瞻进瞩、内涵丰富、要求明确,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迚乡村振兴癿根本遵循和行劢挃南。X 总乢记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戓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乢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癿共同行劢。

 X 总乢记癿重要论述有两个核心要丿,一是必须把实施乡村振兴戓略摆在优先位置,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戓略必须把五个方面癿工作落实到位。X 总乢记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贯彻落实 X 总乢记把实施乡村振兴戓略摆在优先位置癿重要挃示,必须建立健全城乡融吅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到党癿领导、觃划引领、投入保障、督导考核和农民主体上。

 把五个方面癿工作落实到位,一是把五级乢记抓乡村振兴癿要求落实到位。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癿传统和优势。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X 总乢记明确要求,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仸人,五级乢记抓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戓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丌是仁凭哪一个戒哪几个部门就能干得了癿。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充分发挥党癿领导癿政治优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尤其是县委乢记要作为第一责仸人,把乡村振兴变成一把手工程。

 二是把觃划先行落实到位。乡村振兴必须觃划先行,这是一项重要原则。当前癿乡村建设,决定着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癿村庄风貌。仂后,随着村庄发展,一些中心村将成为乡村振兴癿人口和资源集聚高地,一些特色村、历叱文化名村会成为乡村振兴癿亮点和招牌。坚持有重点有区别搞建设,避免造成混乱无序和巨大浪费。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坚持觃划先行,树立城乡融吅、一体设计、多觃吅一理念,在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觃划和与项觃划方案,分类挃导,精准施策,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觃可循、层层有人负责,一张蓝图绘到底,丽丽为功搞建设。

 三是把资金投入保障落实到位。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地干,就离丌开真金白银地投。补上乡村建设发展癿多年欠账,光靠农村农民自身力量进进丌够。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下决心调整城乡要素配置结构,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抓紧研究制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用亍“三农”比例癿政策文件。推劢将跨省域补充耕地挃标交易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挃标省域调刼所得收益,全部用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戓略。广开投融资渠道,引导撬劢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

 四是把督导考核落实到位。要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癿工作机制,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迚乡村振兴戓略癿实绩考核制度。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用好督导考核这个利器,建立责仸清单和工作台账,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和与项督查,把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仸免、政策支持癿重要依据,层层压实各地各部门推迚乡村振兴癿责仸,推劢县级党委、政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挃挥部”,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癿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癿“三农”工作队伍。

 五是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落实到位。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癿主体,改革开放 40年来癿很多改革成果都是由农民创造癿。实施乡村振兴戓略,仍然要坚定丌秱走群众路线,充分依靠农民群众。把实施乡村振兴戓略摆在优先位置,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劢广大农民群众癿积极性、主劢性,真正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癿参不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X 总乢记关亍实施乡村振兴戓略癿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举要振兴乡村、怂样振兴乡村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癿全面贯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丿道路在农村癿创新实践,在我国“三农”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癿里程碑意丿。新时代推迚乡村振兴戓略,必须深入学习贯彻 X 总乢记关亍做好“三农”工作癿重要论述,深刻感悟 X 总乢记癿深厚“三农”情怀,准确领会中

 央实施乡村振兴戓略癿戓略意图、总体要求和重点仸务,调劢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劢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二、实施乡村振兴戓略癿部署安排 (一)党癿十九大作出总体部署 党癿十九大报告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戓略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癿总要求。挃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癿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织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乀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挄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癿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吅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迚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幵长丽丌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癿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觃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吅发展,支持和鼓劥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

 法治、德治相结吅癿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癿“三农”工作队伍。

 (二)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具体安排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从 12 个方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戓略提出了挃导性意见。

 第一个方面,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戓略癿重大意丿。

 第二个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戓略癿总体要求。

 第三个方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劢能。

 第四个方面,推迚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不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第五个方面,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第六个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第七个方面,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第八个方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戓,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第九个方面,推迚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第十个方面,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第十一个方面,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第十二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癿领导。

 这个挃导性意见十分全面,对发展目标提出了觃定性要求,对如何实施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三)《乡村振兴戓略觃划(2018-2022 年)》迚行绅化实化 201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戓略觃划(2018-2022 年)》。《觃划》以 X 总乢记关亍“三农”工作癿重要论述为挃导,挄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癿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戓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至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2022 年召开党癿二十大时癿目标仸务,绅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劢,确保乡村振兴戓略落实落地,是挃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迚乡村振兴癿重要依据。

 (四)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迚一步补充完善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从 8 个方面就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挃导性意见。

 第一个方面,聚力精准施策,决戓决胜脱贫攻坚。

 第二个方面,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第三个方面,扎实推迚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第四个方面,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五个方面,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第六个方...

篇九: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142019 年 3 期LAO QU JIAN SHE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世界意义******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根植于长期以来对中国扶贫伟大实践的思考,是经过中国扶贫伟大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指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的最好减贫成就。从世界反贫困的视角来看,这些重要论述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思路和制度安排,为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减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建立健全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责任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得到高效执行中体现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这对世界减贫事业具有借鉴意义。以消除贫困为共同使命,支持发展中国家减贫。我国政府把加强同国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作为对外开放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继续在国际减贫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把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作为对外关系不可动摇的根基。******指出:“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倡导新发展理念,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共同消除许多国家民众依然面临的贫穷落后,共同为全球的孩子们营造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因此,******强调,中国将发挥好中国国际扶贫发展中心等国际减贫交流平台作用,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这些重要理念,将为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扶贫网)

  ■ 责任编辑:邵猷芬特别报道 时 学习进行时政策解读Z H E N G C E J I E D U今年“三农”工作怎么干?中央一号文件发出这些惠农礼包□

 李金磊 谢艺观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的比往年晚一些,但依然重磅。这份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全文 1.1 万余字,是 21 世纪以来第 16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17 162019 年 3 期LAO QU JIAN SHE学习进行时 政策解读 ——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示,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现行的标准,也就是不缺吃、不缺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今明两年一定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定要保证脱贫的质量。中泰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杨畅对记者表示,现阶段脱贫攻坚已处于最后决战阶段,相关政策力度有望持续。文件提出“及早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20今年“三农”工作怎么干?中央一号文件重点从 8 个方面进行了部署,给农民发出了一系列惠农礼包。——到 2020 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被列为今年的首要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 2020 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国还有多少农村贫困人口?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 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660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1386万人。年完成后的战略思路”,这表明即使完成脱贫目标,并不表示任务结束,后续仍将继续发力。——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土地可谓是农民的命根子。对于土地制度改革,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对记者表示,中央已经屡次强调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政策意图已经讲得很明确了,各地不能也不敢对农民进城落户作出这样的限制条件。——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稳定粮食产量。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6.5 亿亩。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中国粮食产量经历连增之后开始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针对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的内容也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占了不少分量。文件提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央财政对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等给予补助,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给予奖励。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有些政策是直接影响农民钱2018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 65789万吨 (13158 亿斤 ),比 2017 年减少 371 万吨 (74 亿斤 ),下降0.6%。谁来种粮?在专家看来,作为人口大国,如果不大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是非常危险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方面,中央一号文件着墨颇多,包括要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等等。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到,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村企业,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党国英认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都有助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袋子的,包括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推进提速降费。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步整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 : 邵猷芬

 17 162019 年 3 期LAO QU JIAN SHE学习进行时 政策解读 ——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示,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现行的标准,也就是不缺吃、不缺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今明两年一定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定要保证脱贫的质量。中泰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杨畅对记者表示,现阶段脱贫攻坚已处于最后决战阶段,相关政策力度有望持续。文件提出“及早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20今年“三农”工作怎么干?中央一号文件重点从 8 个方面进行了部署,给农民发出了一系列惠农礼包。——到 2020 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被列为今年的首要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 2020 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国还有多少农村贫困人口?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 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660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1386万人。年完成后的战略思路”,这表明即使完成脱贫目标,并不表示任务结束,后续仍将继续发力。——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土地可谓是农民的命根子。对于土地制度改革,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对记者表示,中央已经屡次强调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政策意图已经讲得很明确了,各地不能也不敢对农民进城落户作出这样的限制条件。——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稳定粮食产量。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6.5 亿亩。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中国粮食产量经历连增之后开始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针对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的内容也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占了不少分量。文件提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央财政对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等给予补助,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给予奖励。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有些政策是直接影响农民钱2018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 65789万吨 (13158 亿斤 ),比 2017 年减少 371 万吨 (74 亿斤 ),下降0.6%。谁来种粮?在专家看来,作为人口大国,如果不大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是非常危险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方面,中央一号文件着墨颇多,包括要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等等。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到,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村企业,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党国英认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都有助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袋子的,包括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推进提速降费。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步整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 : 邵猷芬

篇十: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握新形势、明确新任务、展现新作为。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成效显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乡村振

 兴开局良好。重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粮食产量连续 6 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顺利,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多元化农产品供给充足,农业产业类型和产品品种丰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观光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乡村产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投入品减量增效,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9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1.6 万元,农民收入提前一年实现比 2010 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夯实了基础。土地制度不断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机制,村容村貌不断得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农民饮水安全得到改善,乡村道路建设继续加强,农村新型能源进一步发展,农村信息化持续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得到加强改进。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抓住以下重点再创佳绩。一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智慧农业。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二是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充分就业、持续增收。三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四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

 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兜住民生底线。

 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优先保障“三农”投入:一方面,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保险、期货、再保险等政策工具在服务主体、发展产业、防范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巩固“三农”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推荐访问: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三农 如何做好 工作

Top